第16章 ☆、禍福
富麗堂皇的宮殿中衆多宮人忙綠地進進出出,屋內壓抑的氣氛能使人窒息,蘇培盛從裏頭出來,才意識到額頭全是汗水。
小夏子候在門外,遞了塊幹淨的帕子上去:“師父,裏頭怎麽樣了?”
蘇培盛一甩拂塵,催道:“還不快去瞧瞧宮裏的太醫都來了沒。”
小夏子不敢多問,應聲跑出去。大老遠就看見幾位太醫提着藥箱,行色匆匆,他一點也不敢怠慢,趕緊領着太醫朝裏走。
冷不防背後有人叫他:“小夏子公公。”
小夏子一轉頭,“哎喲”了一聲,竟然是果郡王。
“給果郡王請安,奴才正要給太醫們領路,先行告退,王爺您自便。”
“等等,本王和你一起去。”允禮又指了指身後的馬車,“太後也來了。”
說話間,竹息先下了馬車,又扶了太後。
“給太後請安。”
“免了,免了,皇帝怎麽樣了?”
師父連門都不讓他進,他是确實不知道情況,但見師父的神色似乎不大好,他也不好胡亂開口,只急急道:“奴才不知,正要帶太醫過去。”
不知?是不好才不知,還是壞到無法說出口?太後一個趔趄,險險被竹息扶住。“太後,您可要保重身子啊。”
允禮幾步過去,扶侍在另一側:“皇額娘,先讓竹息扶您下去休息,兒臣同小夏子一道過去看皇兄,再來向皇額娘禀明情況。”
太後喘過一口氣,已經穩了下來:“哀家既然都到了這兒,就一起過去吧。”
衆人見勸不住,也就不再多說,是好是壞,總要眼見為實才能安下心。
Advertisement
這一路過去全是來往不斷的人,一盆盆往外頭端的水,泛着或深或淺的紅色,腥紅、暗紅、殷紅、朱紅……不同的紅,一樣的觸目驚心。
及至到了門外,太後竟是顫巍巍扶着門沿不敢入內。
“太後駕到——”
“太後萬安。”
“太後吉祥。”
“都起來吧。”
皇後、華妃、端妃、沈貴人、菀常在……幾個妃嫔倒也都在,不過眼下可顧不上什麽禮節,太後匆忙就朝內室走去。
胤禛躺在床上,雙目緊閉,一動不動。
太後瞧方才一路跟來的太醫都沒進屋,輕斥道:“太醫呢,還楞着幹什麽,趕緊替皇帝診脈。”
蘇培盛這才上前解釋:“圓明園中的太醫已經診過脈了,只是商量不出用什麽方子合适,才請來了宮中的太醫。”
“太醫怎麽說?”太後在床邊坐下,見胤禛臉色蒼白,眼前不斷晃過一路上端出去的水盆,那些紅色好像剎那便從他身體裏剝離出去。
“那刺客的距離太近,太醫說,皇上心脈受損,如果再不醒過來,恐怕……”從宜修的聲音中聽得出強忍的哽咽,她再也說不下去了。如果躺在床上的人不在了,她還争什麽,她是誰都沒有意義了。
“胡說。”太後怒道,“皇帝是真命天子,自然有神明庇佑。”
“是。”宜修捂着嘴,斜眼過去,似乎這樣就能抑制住眼中不斷外溢的熱流。
忽然間,宜修瞥見站在一旁的年世蘭,眼中燃起了火光。
是她,都是她,如果不是她突然出現,皇上至少不會被轉移注意力。
如果不是她沖上去擋那把匕首,皇上起碼還能全身而退。
“都是你。”宜修猛然揪住年世蘭的領子,雙目赤紅,“如果不是你,皇上就不會受傷,你看看,皇上躺在那裏,都是被你害的。”
太後告訴她,皇上寵華妃是因為年羹堯,她信了。
皇帝告訴她,常去翊坤宮是因為年羹堯,她也信了。
可是,為什麽她親眼見到的事實卻不是如此。
她再驚恐,隔得再遠也看得到,華妃擋在皇帝身前的那一刻,他突然就抱着華妃轉過了身子,擋在她的背後。
皇帝如何出手,她看不到。
刺客如何死去,她也看不到。
眼裏,心裏,腦裏翻湧的全是那一幕。
不,那不是她眼睛看到的,是深深印入她眼中,刻進她心裏的。
年世蘭雙目蓄滿淚水,無聲的滑落,那一幕,于她來說,有太多的不可信。
她只能搖頭,再搖頭,床上那人寂靜地躺着,不會突然站起來告訴她一句,這不是夢。
“皇上,怎麽會,怎麽會。”年世蘭一直重複着這一句。
“你還有什麽好不滿足的,你害得皇上還不夠嗎,不對,你一定是故意的,你們兄妹都對皇上不懷好意,你不就是觊觎本宮的後位嘛,如今你滿意了!”
“皇後,皇帝還需要休息。”太後出聲制止,“皇後傷心過度,不宜侍疾,端妃和菀常在有病在身,也不必來侍疾了,你們也都下去休息吧,這裏留沈貴人就行了。”
立即有宮人入內扶走了皇後,其餘的妃嫔也都退了出去。
宮人們都守在外頭,眼下,屋內就只剩下三人。
“蘇培盛,你來說。”
“回太後,太醫說皇上失血過多,身子虛弱,蘇醒還得要些時間。”
太後點點頭,突然厲聲道:“蘇培盛,你是怎麽伺候皇帝的,皇帝身邊怎麽會有刺客!”
“奴才該死。”蘇培盛聞言立即跪下。
見太後沒有繼續怪罪,他才接着道:“刺客混進了跳舞的舞女中,這才沒有發覺。”
“竟然如此大意。”
這些舞女訓練少說也有半年,任誰也想不到,先前玲珑乖巧的女孩子竟然會是冷血無情的殺手,蘇培盛沒有因為這些找借口,只應着是。
太後眉心緊蹙,莫非是前明餘孽?
“可有查出行刺的是何人?”
“是‘一念和尚案’中其他黨羽的家屬。”
“一念和尚?”太後久居深宮,對此自然缺乏了解。
“那還是聖祖皇帝在世時候的事,一念和尚頭包紅布,打着大明旗號,聚衆鬧事,意圖洗劫太倉,後被正法,當時牽扯出許多同黨,也一并被正法了。”還牽連了許多無辜的才子和官員,當然,這句話,蘇培盛自然是不會說的。
太後想了想,對沈眉莊道:“沈貴人,你先下去吧,哀家想單獨陪皇帝一會兒。”
“是。”
想起剛才的畫面,太後重重嘆了口氣,皇後是她一手扶持起來的,居然如此失态。可如此失态的皇後,這麽多年,她也是第一回看見。
“華妃是怎麽回事?”
“這……奴才當時也沒看清,當時大家夥都吓壞了,端妃娘娘直接暈了過去,仿佛是華妃娘娘見到刺客擋在皇上跟前,最後倒叫皇上給擋了。”
太後眯起雙眼:“這麽說,也不能全怪華妃,你派人去叫華妃寬心,不必太過自責。”
“皇帝呀,你也真是太任性了。哀家記得你不是個輕易失度的人,怎麽能如此不愛惜自己。”
“太後一定要珍重自身,千萬別再傷了自己的身子,不然皇上醒過來,就該責怪奴才沒有服侍好太後了。”
太後搖了搖頭。“這兒你好好看照着,每過一個時辰讓人回報哀家一次,讓皇帝靜靜地躺着,別讓人吵擾。”
蘇培盛忙道:“是。朝政上的事自會有人料理,太後安心吧。”
太後自知留在這裏也不是辦法。“那哀家就先回去了。”
蘇培盛送太後出門,看着她走遠,才舒了口氣,他急忙招呼門外的小夏子:“好好看着門,有人來了及時通報,別擾了皇上靜養。”
他又匆忙回屋,這才行至床邊,低聲道:“皇上,人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