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章節

意先說。”

“所謂君子之道,必須言必行,行必果。君子遇到挫折,必須自強不息……”

“為官一方,必須為民做主,若是不為百姓為,不如回家賣紅薯。”

狀元郎宋祁聽完,不等典祁坐下就說道:“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君子應該懂得有所為為有所不為。君子應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做人如斯,做事如斯。

天書一陣激動,周旭微微颔首心裏卻有另外一番計量。狀元郎瞬間“羞澀”的低下了頭,話頭就止住了。

眼看着這狀元和探花火藥味十足,主考官範仲彥打圓場說道:“諸位之談皆是各人主張,各有高見。疑義相與析,大家繼續探讨。”

王宰相也說道:“聽說寇闕有個別名叫寇老西,可見你是山西那邊的,給我們講講哪裏的風土,如何?”

寇闕拜了禮,開始講起他從小到大的經歷。從他跟着母親到田裏勞作的情況,鄰裏間互幫互助的情誼,以及逢年過節老百姓敬天敬地和拜五谷的游玩等。繪聲繪色,就連雌雄兔子都直楞起耳朵來。探花撇嘴,這種市井經歷誰想聽,大家又不是街市上小民。

實際上,周旭從寇闕的描繪中大致了解到山西人的生活習慣,人的習性,以及當地的風俗,就連地貌也差不多推算出來。

這些東西,晏曙、周勃等人都是可以從寇闕的描繪中分析出來的。

“寇老西,不愧是個至孝的人。”王宰相誇贊了一句,據他所知寇闕本想着侍奉老母,不來赴京趕考,還以為這種事情摻了點水分,現在聽他講述,就知道此人是細膩、感性的人。是個可托付的人,等他再仔細看看這個年輕人,是不是能入了他家乖女的眼。

之後,這個話題算是徹底打開,大家紛紛說起自己家鄉的風俗,特産。也有了講了自己的理想抱負。

周旭聽完了他想知道的人的答案,就剩下周勃的了。按照之前的印象,他對周勃的評價就是四個字:“實幹、敏銳。”

這時候,大家已經說的酣暢淋漓,周旭通過觀察差不多已經确定能夠讓天書興奮的人到底是誰。

不過,他的确還是想要聽聽周勃關于他之前問題的回答。

周旭叫住似乎神游天外的周勃:“諸君都有了答案,不知道周勃你是如何想的?”

周勃并沒有愣住,也沒有立即作答。似乎他之前的那番動作到有一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味道。

“從盤古開天地以來,三皇五帝建立功業,夏商周禮教興化,春秋戰國,王道為上。秦漢以來,制度完備。西漢末年,戰亂疊起,亂世四百年。我東周太祖南征北戰,平定天下。政通人和,百姓和樂。卻也有隐患,西南、東北、正東方皆有強敵,群狼環繞,伺機而動。我東周從西周開始存在,經歷一千年,才從一個小國變成了統一天下的大國,該怎麽治理這個龐大的國家,做官的就是第一道關卡,若是守不了這個國家,可就是千古罪人。”

周勃嚴肅的話語把之前的氣氛從歡悅推向了另外一個高度。

周勃從一開始就在賭,從之前他說了話到現在說了話,都是一脈相承的。他在觀察試探旭賢王乃至是皇上,還有太上皇。

他知道這三位天底下最厲害的人也在試探着他們。

這是一場智者與智者的對決。

方才那些進士在回答的時候他就暗中觀察旭賢王的隐藏的表情,他知道自己選擇對了要賭的人。

太上皇老了,皇上太小了,還不能理解他的心思,而方才旭賢王的一個沉思的表情卻打動了他,讓他下定決心布下這個局。

若是他沒猜對旭賢王的心思的話,他所以的努力就打了水漂,幸好,他猜對了。

周旭果然和他預料的一樣,問道:“那你說我們是以禮治國,還是以王道治國,還是外儒內法,還是你有新的主張?”

周勃卻神秘一笑:“道亦是儒,儒亦是法,月半缺,出入後,三落山。”

周旭笑意融融,眼中放出神采,“一是二,二是三,月末定。”

兩人打了啞謎,其他人卻一頭霧水,敢情這兩位用了隐喻。

狀元郎臉上神采奕奕,他親眼見證了這一幕,王與王的論道,智者與智者的交鋒。他曾經心向往之,現在終于看到了。

這兩句雖然簡單,但實際包含的思想卻十分豐富。

兩個人不僅把自己的主張說了進去,還做了約定。并且還相互辯解了一番,這在些微中,便是一個小世界。

約定京都的三城外,這個月末在太陽落下或者太陽初升的時候到儒道亭辯道。他真想去看看!不知道那個時候能不能抱上他偶像的大腿,讓他帶着去呢。

主考官看着天色尚好,周圍風景妙不可言,心裏的那股文人勁頭又翻湧上來,遂提議流觞曲水。

周旭應和了,他現在差不多想幹的都幹完了。

宰相也想着看看寇闕的急變能力,也應和了。

這些才子們更是熱衷于此,紛紛應和。

因為狀元郎字體最好,他被推舉做個記錄者。宋祁抹了抹汗,幸好!

玩到酣暢處,小皇帝乘着龍辇過來,和這些進士們同樂了會,瓊林宴也到了要結束的時候。

宰相逮住跟着晏曙走了寇闕,和顏悅色的問他各種問題。

寇闕蒙蒙的,晏曙倒是與宰相做了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交流。

“寇老西,你就去宰相府裏做客吧,今個我可是要宿在平康裏的。”說罷,他已經走遠。寇闕就這樣被他賣掉了!

一邊的探花郎看到這一幕,臉上更是不忿,宰相不是應該邀請他嗎,怎麽會是哪個呆頭呆腦的愛喝醋的小傻子呢?

小皇帝在面對周旭時,一下子變了。

滿面委屈,“小皇叔,太後要逼婚。”

周旭眉眼不擡,嗯了聲。

“小皇叔,我要娶的可能會是個外邦女人,哪個和親公主已經到路上了,周将軍去迎接的,馬上就要到京都了。我才不想和一個外邦的女人大婚呢?小皇叔,你幫我去求求太上皇吧,他最疼你了!”

周旭聽到是周徹去接的,心裏微微一嘆。

“行了,別抱怨了,今個我宿在宮裏,明個再去給你求情。”

小皇帝一聽,這下高興了,“小皇叔,你到我宮裏吧,我一定讓你舒舒服服的。”

戟瑞臉色一僵,似乎回憶起什麽不好的事情來。

16、和親公主

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

兩個人屏退了侍女,唠了會家長裏短。

周旭趴在太上皇膝蓋上,雙眼阖上,态度輕昵,神态眷戀,像波斯貓一樣高貴,似乎從喉嚨裏發出舒服的聲音。

“旭兒,我聽說你這段時間沒有按時去泡溫泉,你可不能不懂事啊!”太上皇慈祥的注視着周旭,手輕輕的撫着周旭黑色緞發。

“太上皇哥哥,我知道了。”周旭嘟囔了一句,他都多大了,還拿他當小孩子看。

“行了,我不管你,反正你都這麽大了。”太上皇有些無奈何的寵溺看着周旭。

“你就嫌棄我唠叨你,都不來看我老人家,哎,真是孤單啊。”太上皇埋怨道。

周旭翻了個白眼,又在抱屈,明明是自己不想當皇帝的,權利一扔和後宮裏嫂嫂們看看歌舞,下下棋,悠閑自在。現在還在一邊瞎胡抱怨,真是老小孩!

“好,我保證以後定期回宮看您,行了吧。”周旭絮絮的說。

“行了,我知道你最近挺忙的,今個專程來看我,說吧到底是什麽事情?”

“我現在身體已經很康健了,根本不擔心相克,是不是可以讓周徹回京,他到現在還沒有好好的看過京都?”周旭唯恐太上皇發火,斟酌的說。

“不行,要是你身體有個萬一,那怎麽得了?”太上皇還是堅持己見,他從來就沒考慮過召周徹回京這回事。現在讓他去迎接和親公主還真是一箭雙雕的好事。

之前小四把他召回京都,不過是怕他擁兵自重。但是小四不知道周徹的身份,也不知道自己在他身邊安插了多少暗哨。

周徹一到京都,他就下旨讓周徹到京都城郊訓練士兵。

他知道周徹和周旭已經取得過聯系,為了周旭着想,他絕對不允許周徹進京。

至于這段秘史,他并不打算讓小四知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