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甄應壹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看了一眼章姨娘叫她看緊門戶,照顧好蘇姨娘和茗妩便帶着人匆匆離開了。
章姨娘不知想到了什麽,臉上的神色猶為奇怪。
驚懼,興奮,遲疑以及瘋狂。
茗妩見章姨娘這般心裏不由‘咯噔’了一聲,若敵人沒了顧忌,那可就無所畏懼了。想到這裏,茗妩便用眼角餘光打量蘇姨娘。
蘇姨娘的神色間多是不解與茫然,若說還有沒有旁的,仿佛還有一絲絲擔心的味道。
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但感覺一定和這個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不過什麽都不知道的感覺真的很糟糕。
“再周全的算計都有意外,陰差陽錯的事,古往今來還少嗎?與其又賭又搏的,還不如謹慎為上,以免讓人鑽了空子。”茗妩便擡腳往外走,走到門口的時候,不知想到了什麽,回身看向章蘇兩位姨娘,臉上多了幾分興災樂禍以及隔岸觀火的神色,“當然啦,縱使出了天大的事,我爹爹也不會不管我的,只要這麽想,就感覺好安心哦。哎呀。時辰不早了,我就不陪兩位姨娘說話了,咱們明兒見吧。”
說話時又盯緊了這二人的神色,等話說完還挑釁的做了個可愛的歪頭殺,這才一臉得意的回房了。
只是普一回到房間,茗妩就一掃剛剛的作精樣,神色嚴肅的回身問剛關緊房門的吳嬷嬷,“您老仔細想想,是不是有什麽消息是咱們不知道的?”
吳嬷嬷被茗妩問住了,手上的動作也慢慢停了。想了好一會兒,才一臉凝重的搖頭,“再想不到什麽了。”
最近近些日子,茗妩總叫吳嬷嬷關注家裏的各色消息。尤其是章姨娘和蘇姨娘那邊的,以免事到臨頭什麽都不知道。
“不對,一定是出事了。”茗妩将手放在臉盆裏一邊洗手,一邊想着剛剛離開時甄應壹和章姨娘的同款臉色,“若只是外面的事,章姨娘就不會變臉色。”
剛剛吳嬷嬷沒在屋裏侍候,所以也不知道章姨娘變了臉色。這會兒一聽茗妩這般肯定,心裏也不禁生出幾分遲疑來了。
真是她忽略了什麽事?又從頭撸了一遍最近的事,吳嬷嬷才遲疑道:“旁的事情老婆子都有跟姑娘提過,到是有一件小事,不曾跟姑娘說起過。”
茗妩聞言連忙追問道:“是什麽?”
Advertisement
“就是前兒去竈上給姑娘端蛋羹,竈上的人說最近糧價漲個不停,章姨娘叫人買了許多糧食回來。如今都将廚房旁邊的屋子堆滿了,說是鬧耗子呢,憑白糟蹋糧食。”
“還有嗎?”茗妩蹙眉,看了吳嬷嬷一眼,緩緩的搖了搖頭。
這個鍋,不應該讓耗子背。
“再想不起旁的了。”
“罷了。”茗妩見此,也不催吳嬷嬷了。從腰間的小腰包裏拿出兩根小金條出來,“我一會兒列個單子,明兒嬷嬷便按着單子将我要的東西都悄悄買回來。小心着些,別叫西廂那邊知道。”不管什麽事,她還是先想辦法武裝子自己吧。
“這金條?”
見吳嬷嬷問,茗妩雖然滿心不樂意,到底還是給甄應壹這個爹做了一回臉。“是爹爹偷偷塞給我的。”
吳嬷嬷聽了就是一笑,覺得老爺還是疼他們姑娘的。“到底是親父女,不是那些賤人能挑撥的。”
茗妩:呵呵~
一夜無話,翌日一早,侍候茗妩用過早飯,吳嬷嬷就拿着茗妩給的清單出門采買去了。
因茗妩再三交待別叫人看見,吳嬷嬷出門時特意找了個實木的食盒。
茗妩要的東西不少,需要靠吳嬷嬷一次次一點點的弄回來。所以為了方便吳嬷嬷采買,茗妩給的清單說是單子其實卻是一個小冊子。
一天采買一頁,這一頁買回來了就将這一頁從小冊子撕掉。
第一天要買的是一些中醫方面的醫書以及兩套銀針和一副戥子稱,杵臼這類中醫中常見的小工具。
第二天要買的是一些大大小小裝藥的瓷瓶,以及最小號的煮藥陶罐和藥碾子……
第三天,紅泥小火爐,幾塊應急用的銀霜碳。
第四天,切藥刀,片刀,搓丸板,乳缽,銅锉……
第五天,第六天,一直到第十三天,吳嬷嬷才陸續将茗妩要的東西都買全了。
這些陸續買回來的東西,除了一套銀針和各色藥材被茗妩收到空間裏,其他的都被鎖在茗妩房間的一個紅酸枝箱子裏。
箱子上挂了個大鎖,鑰匙被茗妩用一根紅線系着挂在脖子上了。因東西是陸續買回來的,又都是當着吳嬷嬷的面裝的箱子,所以吳嬷嬷以為她買的東西都在箱子裏,到是不曾多想什麽。
吳嬷嬷見天出去,總是紮眼的。最開始的時候,茗妩只是擔心藥材放在箱子裏被人發現了說不清楚,這才将買回來的藥材先收進空間。等到現階段需要的東西都買得差不多了,茗妩就時常趁着吳嬷嬷不在的時候将箱子裏的東西一骨腦的都收進了空間。
制藥的工具和藥材差不多都弄到空間了,茗妩又發現了個最叫她頭疼的東西沒辦法買回來。
那就是裝水的水缸和更多的柴碳。
當然了,若是想要在裏面避個難,米面糧油和鍋碗瓢盆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這些東西,光靠吳嬷嬷那個不算大的食盒或是一塊包袱皮可拿不回來。
這個還得另想辦法。
“眼瞧着就中秋了,這天怎麽還熱的跟伏天似的。”吳嬷嬷坐在一旁的鼓凳上一邊陪茗妩練字,一邊給茗妩做鞋。見茗妩将筆放在筆架上,端茶杯喝水了,這才出聲聊了句閑磕。“井裏湃了果子,我給姑娘取些去。”
“不想吃水裏泡的,嬷嬷給我取兩個香瓜來吧。”香瓜遇水就不甜了,所以香瓜不能泡在水裏不說,雨後也不能買香瓜,因為雨後的香瓜也都不甜。
“今年的香瓜不用挑,個頂個的脆甜,到是幾年都不曾有了。姑娘愛吃,回頭再打發人多買些回來。”說到這裏,吳嬷嬷不禁又皺眉感嘆了一句,“從開春到現在竟是一滴雨都沒下,今年的香瓜是甜了,糧食怕是要減産了。”估計糧價還有的漲呢。
茗妩慣來都是一心二用的聽吳嬷嬷聊這些家常瑣事,聽到感興趣的事,就說兩句。旁的也就只是聽聽,知道有這些事罷了。
這會兒,聽到瓜甜,茗妩就笑了笑。聽到今年無雨時,端茶杯的手就微微頓了頓。等聽說糧食會減産的時候,茗妩先同情了一回靠天吃飯的農民。随後就又想到糧食減産和糧價上漲的問題。
天旱了,減産了,漲價了,家裏的糧食鬧耗子了...茗妩猛的擡頭,心中升起一抹非常不好的預感。
怕是要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