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吳嬷嬷與商行談妥了去大興府的捎腳買賣後,便回了小院。

早前買糧食的時候就沒想過真會有用上它的那一天,也因此糧食買的并不多。如今全縣城都沒糧了,若不提早離開寶應縣,就算他們有銀子,也買不到糧食。

而且天越來越冷,若不早些走,怕是出行更不易。

回到小院,吳嬷嬷有些心疼那一屋子的幹柴和碳,但到了這會兒也只能舍了。

不過天冷了,吃食都能放得住了,吳嬷嬷便準備将這些糧食能做熟的就帶熟的走,不能做熟的,就帶生的走。

面粉一部分加了芝麻,花生碎做成炒面,用一個幹淨的布袋子裝了。這種炒面吃的時候,只需要用勺子盛出幾勺到碗裏,加上滾開的熱水,就是一碗好吃又香甜的炒面糊了。

味道與黑芝糊不同,卻同樣好吃飽腹。

剩下的一部分,吳嬷嬷都做了烙餅。

每張烙餅都巴掌大小,和面的時候又加了胡椒粉和鹽進去,無論幹吃還是就着炒面吃,都使得。

至于之前買的大米,吳嬷嬷想了想這幾天都吃這個米,剩下的都帶上路。

茗妩睡醒後,聽吳嬷嬷說商行要過幾天才去大興府,心裏雖有些着急,但面上卻沒表現出來。

幾個月都等了,也不差這幾天了。

吳嬷嬷怕路上冷,這幾天哪都沒去留在家裏給茗妩做了一套厚厚的棉衣。料子不是什麽好料子,只是普通的細棉布。但針腳密實,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棉鞋沒做成繡花鞋的樣子,而是做成了小靴子,既保暖又跟腳。然後又在出發的前一天,将被子做成了兩件棉披風。

好在當初租房子的時候,吳嬷嬷買了兩床被褥,不然這天晚上她們都沒被子蓋了。

╮(╯╰)╭

Advertisement

兩人的行李都不多。衣服是除了身上穿的這一套,再一人帶了一套換洗的就沒旁的了。

除了衣服,就是吃食。

吳嬷嬷弄來一大一小兩個竹筐。小的那個茗妩背着,裏面裝了一半吃食。大的那個吳嬷嬷自己背着,裏面裝了換洗衣物和另一半吃食。

除此之外,茗妩懷裏抱了個被子,吳嬷嬷又将兩條褥子抱在了懷裏。

茗妩看着這種逃難式的裝扮,嘴角抽抽個不停。

想念姨媽買的大房車~

沒想到等他們出門的時候,吳嬷嬷的手裏竟然又多了個籃子。

“這又是什麽必須帶的玩意呀?”

“這是給姑娘掏換的手爐,以及一籃子碳。”哪怕知道不會回來,吳嬷嬷也可認真的将房門鎖上。鎖好院門,吳嬷嬷又拉着茗妩說道,“姑娘打小就沒出過遠門,哪裏知道這出去一趟多不容易。”

一邊拉着茗妩往商行走,一邊小聲跟茗妩說起了這個時代趕路的艱辛。

客棧又髒又貴不說,還四處漏風。那裏的被子都不知道什麽人蓋的,又破又臭。從寶應縣到大興府夜裏說不定要住在荒郊野外,馬兒也要歇息,馬車又未必讓人住,離了馬車,這樣的天,沒被褥怎能行?

再有商行提供的馬車就是最普通的那種,裏面又颠簸又冷,沒這被褥能将人凍出病來……

知道亂民猖狂,原是不敢帶這麽多東西出門的。可遇到亂民的可能最多五成,但凍壞的可能卻是十成十的。這麽一想,吳嬷嬷便覺得值得冒一回險。

茗妩想到那天早上吳嬷嬷穿成那樣出門找自己,如今卻為了不叫自己吃苦而這般‘高調’,心裏就說不出來是什麽滋味。

她對吳嬷嬷...好像還不夠好。

商行的馬車都停在商行門口,吳嬷嬷領着茗妩過去後,人家商行還特意驗了一回戶籍和路引,這才将吳嬷嬷和茗妩安排在最後一輛馬車裏。

一上馬車,吳嬷嬷就将一直抱着的褥子鋪在馬車坐上,然後轉身将還站在馬車門口的茗妩安置在褥子上,最後打開茗妩抱着的被子給她蓋在腿上。等茗妩坐好,她才坐到茗妩身側,又把剛剛摘下來的兩個筐放在腿前邊。

“要不要現在就将手爐點上?”

哪裏就那麽冷了?

茗妩搖頭,小聲說了一句不冷,然後歪頭靠在吳嬷嬷懷裏,小小的打了個哈欠。

她終于可以離開這裏,去尋找姨媽了。

以前旅游的時候,茗妩最喜歡去古鎮游玩。仿古的建築,仿佛能感受到歲月是如何流淌的。

可如今身處古代,看着這個時代的房子和街巷,茗妩便覺得自己的喜歡就跟葉公好龍,沒有區別。

哪怕你們這裏不收門票,本姑娘也不喜歡。

到底帶了不少東西上路,所以出門時吳嬷嬷出于謹慎,仍是小心的避開了人多的時辰,早早的來到商行這邊等出行。

她們來的太早了,在馬車裏坐了一個多時辰了,商行那邊才有夥計吆喝着要出發。

馬車駛離商行門口後,茗妩興奮中還帶着莫名的忐忑,仿佛在害怕着什麽。

不想心裏越是害怕,讓其害怕的事情就越會發生。商隊還沒走到縣中街呢,就與一隊押着囚車去行刑的欽差隊伍遭遇了。

商行的車隊向一旁靠攏時,還能聽到馬車外圍觀的百姓說着什麽欽差,什麽砍頭,什麽家眷發賣的話。

茗妩與吳嬷嬷這幾天都沒出屋,所以并不知道這幾天寶應縣都發生了什麽事。馬車靠邊停了,正好叫坐在馬車裏的茗妩和吳嬷嬷聽了一回最新鮮的八卦。

聽說欽差辦了這麽個案子時,茗妩還特別慶幸甄應壹早早就将她丢了,不然她也要跟其他犯官家眷一般發賣了。可吳嬷嬷卻一臉不确定的問茗妩,甄應壹是不是早就知道自己要出事這才将她丢掉的。

茗妩冷笑一聲,用一種她自己都陌生的冷漠語氣說道,“不用把他想的太好。”她雖小,但甄應壹是故意丢棄還是別有原因,她還是能看出來的。

吳嬷嬷還想要說什麽時,就聽到馬車外的百姓喊道:“快看,快看,那是縣太爺不是?”

茗妩聞言與吳嬷嬷對視一眼,随即将馬車上的窗簾掀開一條小小的縫隙,齊齊朝外看去。

然後好巧不巧的,就與一身囚服的甄應壹偶遇了。

此時此刻,甄應壹一身單薄囚服跪坐在囚車裏,茗妩一身厚實的冬衣抱着剛剛被吳嬷嬷點着的手爐坐在馬車裏。

看到這樣的甄應壹,茗妩吓得瞬間縮了回來。有心再看一眼,又擔心甄應壹看到自己後會叫出來。可不看一眼,這心裏就跟長了草似的。

茗妩想到甄應壹二話不說就将自己丢掉行徑,再看如今甄應壹成了階下囚,不禁心忖問蒼天:這是報應吧?

這絕對是報應。

如果這個時候她掀開馬車窗簾,那麽接下來會發生什麽?甄應壹看到清醒的自己,會不會發現自己被愚弄了?會不會拉着自己一塊共苦?

茗妩覺得不管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故事還是事故,她還是不知道為好。

“姑娘?是,是老爺?”自打知道甄應壹狠心丢掉茗妩後,吳嬷嬷就不曾叫過甄應壹為老爺。每次說起他,都是連名帶姓的叫喚。此時看到囚車裏的甄應壹估計是太驚訝了,這才在不自知間改了口。

茗妩一邊點頭,一邊也同樣震驚的想着發生了這麽件事她要怎麽做?

今兒還能走成嗎?

甄應壹被砍頭這事,她管不了。但她用了人家女兒的身體,那她有沒有義務給甄應壹收屍呢。

左右她們此行是要去金陵,要将賈氏葬入甄氏祖墳的。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要不就等一會兒,收完屍再走?

不過問題又來了,沒聽馬車外的百姓說犯官吏要砍頭,犯官吏家眷要入賤籍發賣嗎?

她出面收屍...真的好?

感覺更像自投羅網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