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茗妩的這些奇怪之處還不是最叫賈敏上心的, 最叫賈敏不能理解的是她家閨女對茗妩的各種上心。

她詳細的盤問了當時的情況,說是普一見面黛玉就待茗妩與別個不同。不同便不同吧,可之後的發展就叫賈敏詫異到滿頭霧水都實質化了。

好在這些日子的相處叫賈敏多少肯定了一回茗妩對林家,對黛玉并無惡意這才多少放心的叫茗妩陪在黛玉身邊。

如今林如海回來了, 賈敏就将跟茗妩有關的事情都挑撿着跟林如海說一回。林如海不過略做思考, 便決定将不确定的因素都放在眼跟前。

親自盯着。

其實對于林如海來說, 旁的還罷了, 只是想到那晚上自家媳婦吐血暈迷,心裏就難受的不行。他媳婦自小食金咽玉的長大,多尊貴體面的一個人呀, 竟然會淪落到叫一個七歲的孩子救治的窘迫。也因此就沖這一晚上的事, 林如海就算想要就近觀察茗妩, 也不會薄待了她。

思罷,林如海拍拍賈敏的手, “委屈你了。”

“夫妻一體,何談委屈。”順勢靠在林如海懷裏,賈敏聲音裏都是慶幸和感慨, “只要老爺無事, 那些又算得了什麽呢。”若她家老爺真的栽在這事上了, 那她和黛玉要受的屈才多了呢。所以說,和那些相比, 這些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再一個,想想茗妩那丫頭說的話,幸福就得多對比,比一比就糊了。

呸呸呸,是幸福了。

“……和那些家破人亡的人家比,咱們已經是僥天之幸了。”

是呀, 同朝為官,又一塊在揚州那地界當差,這一次的盜鹽案牽連進去多少無辜官員林如海都數不過來。而那些官員又有幾個像他這樣幸運,只是丢官罷職就贖了自由身。

可思來想去,哪怕再豁達,林如海還是覺得愧對了賈敏。

其實叫賈敏覺得難過的不是沒了诰命,也不是外人如何看她,奚落她,而是她娘家榮國府和她的母親的冷漠。這些來自親人的傷害,往往才是最叫人無法接受,又無法與之計較清楚的。

林如海回來後,本來還想要去給賈母請個安,但想到榮國府和賈母對林家和賈敏的态度,林如海也懶得去應付了。于是當天就吩咐府中衆人關門謝客,旁的一概不理。

畢竟誰在牢裏住了那麽久出來,都得修養一陣。

Advertisement

賈敏對林如海的決定持支持态度,不但如此,她還請茗妩開了幾道食補的方子,一天三頓的給林如海進補。

林如海比賈敏還早了兩柱香知道自己不會死。得了個罷官削職,永不錄用後,林如海還難受了好幾天,可随着時間的拉長,其他一塊從揚州來的同僚都判得極重後,林如海的難受就被打了折扣。于是安心的呆在牢裏,吃着賈敏讓人送進去的飯菜湯飯。

因林如海已經定案了,一直留他在天牢裏是為了配合之後的審訊。所以林家往裏送飯菜,牢裏上下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可以說林如海自打被關押,就吃得好,睡得好,旁人熬得面黃饑瘦,病骨嶙峋,就他被補的讓人眼前一亮。這會兒再被賈敏一頓好補...那身子骨絕對比來京城前還要結實就是了。

榮國府那邊,在賈元春還沒封妃之前,賈母在榮國府的地位和影響力是不可撼動的。知女莫若母,反之亦然。

賈敏她非常肯定自己在榮國府門口受委屈的事,她親娘是心知肚明的。

事實上也确實如此。

但再心知肚明,賈母也沒想到她閨女會受那麽大的委屈,那臉都被她的好兒媳婦扇腫了。

等到輾轉得知賈敏被氣到吐血時,賈母才生出幾許後悔來。可到了這種時候,她也只能繼續裝聾做啞下去。

話又說回來,賈母還覺得賈敏不懂事呢。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養你一回,你不能給娘家帶來好處,你咋還能在這種時候拖累娘家呢。

夫家招了難,你消消停停的呆着不好嗎,這要是把晦氣帶回娘家,或是叫人以為你娘家‘幫親不幫理’了,那豈不是叫人誤會咱榮國府的立場?

真是不懂事呀。

于是賈母不滿了,賈敏寒心了,林如海順水推舟想要跟榮國府劃算界線了。一個不去請安,一個不去探望。關系眼看着生份了。

其實這樣也沒什麽不好。

茗妩通過原著和當初老媽和姨媽告訴她的一些事,直覺判斷出這個榮國府就是個坑。所以見林家這個時候與榮國府生份了,心裏還挺為他們開心的。

雖然以榮國府的厚臉皮,回頭賈元春封妃的時候還是會擺出一份屈尊降貴的嘴臉來借銀。但有了今天這一碼事,這個銀子借不借,怎麽借,那說法就多了。

花開兩朵,另表一枝。

如今的茗妩,在林府的地位又上升了一個高度。

林如海賦閑在家,直接接管了黛玉讀書的事。

早起黛玉跟賈敏學管家,然後再跟林如海讀書,吃過午飯,各自回房小歇片刻,下響起來,不是學些琴棋書畫這類雅事,就是搗騰些花花草草修身養性。

茗妩成了黛玉的配件,走到哪帶到哪的那種,就連黛玉的課堂随考,茗妩都得陪着被賈敏和林如海考問一回,并且按着學習進度被安排各種功課。

好在吳嬷嬷在府外,茗妩隔三差五要回去一趟,不然非得被這種節奏的生活弄郁悶了不可。

黛玉也跟茗妩學習拳腳功夫和醫術,但,怎麽說呢,反正茗妩教很沒有成就感就是了。

黛玉是按着自己的心意教養了茗妩十六.七年,可以說茗妩的各各方面都極合黛玉的心意。再加上潛意識裏的親近,黛玉對茗妩自是越發的親近。

黛玉自己不喜歡大紅大綠的顏色,卻極願意用各種鮮豔的料子和名貴首飾妝扮的茗妩。但凡黛玉有的,黛玉都會毫不吝啬的留給茗妩。時間一長,哪怕茗妩推掉了不少名貴首飾,可茗妩從上到下的穿戴,也貴重要讓人懷疑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林家大小姐。

黛玉總怕茗妩在林家受委屈,又怕下人怠慢了茗妩,不光她房裏的下人,就是整個林家的下人都被黛玉耳提面命的叮囑過。

下人們心裏有了敬畏,對茗妩越發恭敬。不用黛玉吩咐,茗妩出門時無論馬車還是跟着出門的下人,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吳嬷嬷最近一直留在新院子那邊收拾屋子和調jia下人。開始還不放心茗妩獨自留在林家,可時間一長,吳嬷嬷到是徹底放心了。

這比人家親生的也不差什麽了。

這日,茗妩回家,正在馬車裏跟寄奴小聲說着話,就發現馬車在朝路邊避讓。

以前在揚州的時候,都是旁人避讓林家的馬車。可到了這天子腳下,就變成了他們避讓旁人。

林家如今就是想要低調度日,最起碼要低調渡過這段日子。也因此,上上下下是真的将低調發揮到了極至。此時還不知道對面的車隊是誰家的,但看其規格也不像無名無姓之輩,于是林家這邊的車夫想都不想的避讓到一旁,請對方先過。

對方理所當然的态度,仿佛從側面驗證了身份不一般。也讓所有人都想不到這家子竟然堂而皇之的在天子腳下大搖大擺的使用逾制車轎。

此時馬車靠邊避讓,正好與一處賣糖冬瓜的攤子離得極近。

糖冬瓜和糖連子是茗妩極愛吃的零嘴,隔着馬車就聽見小販叫賣的聲音後,直接掀開窗簾,叫那小販給自己包一些。

茗妩在林家是有月錢的。

她不光有月錢,還能多拿一份黛玉給她的生活補貼。補貼單獨放在一個匣子裏,幾乎不曾動過。而月錢則都交給寄奴支配。

這會兒見茗妩要吃,寄奴連忙從随身的荷包裏遞了幾個銅子出去。

接過小販遞過來的吃食,茗妩才坐回身子就聽到讓她們馬車避讓的那家下人提起了榮國府。

看過紅樓的人對‘榮國府’這三個字有着天然的關注度,茗妩也不例外。

于是旁的都不說,茗妩又掀開另一邊的窗簾,用一種不經意的動作打量這戶人家。

一匹高頭大馬,四五擡轎子以及三四輛裝行李的馬車和為數不多的仆從。

這等拖家帶口的架勢,又是在這個時間,莫不是薛家人?

就在茗妩這麽猜測的時候,馬背上東張西望的人正好回了半個頭。然後茗妩就認出來人了。

這不就是那個薛大傻子嘛。

看到薛蟠,茗妩就不得不想到封氏和英蓮那對母女。也不知道她們如今過得好不好?

相當好了。

或者說英蓮的長相和年紀叫甄家覺得這姑娘非常有投資下注的必要,于是本來想要随便安置封氏和英蓮的甄家,直接将這對娘倆留在了主家內院裏。

娘倆獨得一個小院,封氏更是被當成了重要客人,好吃好喝的供養着。而英蓮則被教養嬷嬷用心教養,見天的跟着甄家嫡系的姑娘上課讀書,學習各種技能……

收回心思,茗妩臉上就浮現了一抹壞笑。她朝馬車外喊了一聲,立時就有跟車的媳婦上來詢問茗妩有什麽吩咐。

“剛剛過去那家人,我瞧着眼熟的很。打發個人悄悄的跟上去,看看他們都是哪家的,在哪安置?”茗妩想了想,又對那媳婦說道,“回頭你直接回府去。把打聽來的消息說與雪見知道,我晚上問她便是了。”

那媳婦聽了,不敢耽誤的走了。

而等到馬車再次啓動,朝着小院行去時,茗妩一邊将一顆糖蓮子丢到嘴裏,一邊笑彎了眉眼。

母女少有隔夜仇的,就算再怎麽生氣,時間一長也就淡忘了。如今賈敏還在氣頭上,那她既然遇上了,為嘛不将賈敏心頭這把火再燒得旺一些,久一些呢。

原著裏,薛家可是走了大門呢。

回頭再住進梨香院...啧啧啧,“一會兒路過藥鋪,多買些黃蓮和連翹,府裏藥房的不夠用了。”

只知道黃蓮很苦的寄奴很用心的記下茗妩的吩咐,然後就開始小聲勸茗妩少吃些。

黛玉吩咐過,不叫茗妩吃太多甜的東西,怕壞了牙。可茗妩卻嗜甜如命。因此夾在這兩人之間的寄奴,只能小心的哄着茗妩。

茗妩聞言撇了撇嘴,又抓了兩塊糖冬瓜和幾個蓮子這才将糖袋子交給寄奴保管。

姨媽怎麽老是這樣呀。

……

被茗妩當成雞血教育教材的薛家一行人晃晃悠悠的進了寧榮街後,就受到了榮國府的熱情歡迎。

薛蟠被賈政帶到前面考校學問,薛寶釵跟着薛姨媽在後面與賈家女眷周旋。寶釵識情知趣,說話動聽,又不與人掐尖要強,很是好相處。而對于這些姑娘小爺,寶釵一路進京的所見所聞就是她們最興趣的話題,所以很快的寶釵就與寶玉和三春說到了一塊去。

薛姨媽也與她姐姐榮國府的二太太一唱一喝的捧着賈母說話,又有長房長媳,同樣出身王家的琏二.奶奶插科打渾,賈母被捧得心花怒放別提多高興了。當天榮國府就給薛家人辦了接風宴,又将其留在了梨香院居住。一時間歡聲笑語,賓主盡歡。

是夜,賈母翻來覆去的睡不着覺,到底是又将她那‘沒用’的閨女想了起來。

要不就借着薛家入京這事,給敏兒個臺階下?

而喝了一大碗黃蓮敗火湯,又同樣輾轉難眠的賈敏若是知道她娘這一番心思,一定會冷笑的回她一句——謝邀~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