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來許久, 茗妩有些惦記京城裏的人和事了。

她想回京城,可老東家那邊又是個長期調理的漫長過程。雖說離了她,旁的郎中也能做, 興許還比她做的更好, 但問題是海家父子認可旁人嗎?

滅海聯盟的人跑了好幾個, 那些人就像陰溝裏的老鼠一樣,誰都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再竄出來。又會以什麽樣的原因殺将回來,因此哪怕是外面的郎中再好,誰又敢用呢。

再一個,茗妩心裏多少還是有些負疚感的,畢竟當初海潮是因為她才跟柯水寨的人遇上的。

可就算如此她能一直留在這邊嗎?

以老東家的情況,最少屆要好幾年呢。

“什麽後續安排?”見茗妩額頭上滿是細汗, 海潮便笑着拿起早前茗妩畫的那把桃花扇,一邊給茗妩扇風,一邊笑着問茗妩。

“嗯...就是我在這邊逗留的時間不短了,也應該回京城了。所以就想問問你老東家這邊你是怎麽安排的?”到了跟前,茗妩又有些不好意思張開口了。“大興府這邊的氣候, 其實并不算有多好。你們自來生活在這邊, 多少習慣了這邊的冬天陰冷, 夏天沒有溫差的熱。但是這裏……”

茗妩覺得這時候說離開還是有些個不講究, 不仗義。于是這位就動了将海潮父子倆忽悠到京城的心思,此時見海潮詢問, 就直接從氣候說了起來。

北方四季分明, 早晚有溫差。尤其是夏天,因為早晚溫差的原因,所以夏天并不難過,除了個別悶熱的天氣, 其他時候都能睡個舒服的好覺。

雖說冬天冷了些吧,但屋裏不冷呀。有火牆,火炕還有地龍在,冬天舒服着呢。

而大興府這邊的冬天,有太陽的時候還暖和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就願意坐在牆角下一邊曬太陽一邊與同樣一把年紀的鄰居老頭們唠閑嗑。可沒有太陽的日子,陰冷陰冷的。

這樣的天氣,未必就真的不适合病人養病,可茗妩還是覺得換個生存環境無論是從養病上,還是安全上都比較好一些。

如果海家父子去了京城,她可以繼續給海老東家調理身體,還不用跟黛玉與吳嬷嬷分開。

“……而且京城裏不少太醫私下裏都會悄悄接診,咱們走些人情請個太醫給老東家看看。再一個,回頭你也要入京參加春闱。若是能考上庶吉士,還要在京城居住三年以上,提前入京其實也沒什麽不好,你說呢?”什麽都考不上,就更有理由了。

其實海潮也沒想過茗妩能在大興府逗留多久,此時聽到她這麽說,雖有些遺憾,但更多的卻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

至少茗妩沒有說走就走,而是存了帶他們一塊走的心思。

其實就算茗妩今天沒找過來,海潮也存了送他老子去京城的心思。

父親上了年紀,又遭了這麽一回罪,身體大不如前,也不能再操勞了。而他将來定是要走仕途的,所以镖局的攤子完全不必鋪的太大。

海威镖局的根确實在大興府,但他卻未必就要一直守在大興府。而且海威镖局在大雁嶺那裏的分局發展的還不錯。跟着他們海家出生入死的镖師們,願意留下的就都去大雁嶺那邊,不願意的就發了遣散銀子另謀生計去。

不過海潮的戶籍還都在大興府這邊,所以秋闱時還得回來。不過那到不是什麽大事。提前數日回來也不會耽誤什麽事。

這些事情海潮早就在心裏想了好幾遍,此時聽見茗妩‘邀’他上京,海潮心裏歡喜,但面上卻做出一副猶豫不絕的樣來,“忽離故土,心中忐忑。到了京城,要麻煩你的地方可能會,”

“哎呀,這算什麽。有事你就吱一聲,能幫的,保證沒二話。”一聽海潮也不是不想離開,茗妩雖然沒大包大攬,卻也保證會幫忙。不過她也說了,她能幫的到底有限,小事沒問題,大事找她也沒用。

海潮見茗妩上鈎了,垂下眼眸不叫笑意溢出來。而是又罷出一副我相信你,特別相信你,可就是有些不知道要不要離開的模樣,說要再考慮考慮。

然後從這一天開始,茗妩就每日問問海潮考慮的怎麽樣了。海潮就特別喜歡看見茗妩圍着他轉的樣子,于是很是拿了幾天喬。若不是海老東家是個過來人,看得清楚,及時叫住兒子。說不定他兒子還要再考慮幾天。

海老東家擔心他兒子将茗妩那姑娘那本就沒有多少的耐心耗光,最後弄巧成拙了。

其實關于關閉大興府海威镖局的決定,海老東家不是不難過的。可他更知自己的兒子無心繼承家業,就算現在不關,将來也是要關的。既然早晚都是關,那就不如現在關了,還能推他兒子一把。

要是再有個兒子,唉,這就是生一個兒子的無奈呀!

╮(╯╰)╭

自打決定要關閉大興府這邊的海威镖局後,不光是海潮就是海老東家都忙了起來。

海家有不少镖師,這些镖師有的都已經在大興府這邊安家了。他們到是想要去大雁嶺那邊繼續跟着海家父子幹,但又想到了這一次的驚險刺激以及他們這位少東家的脾氣,不少心有挂礙的镖師便都決定拿了遣散銀子另謀出入去了。

剩下沒什麽牽挂,到哪兒都一樣的镖師,會先護送海家父子進京城,然後再去大雁嶺那邊報到。

海家在大興府這邊的府邸不會變賣,而是留了靠譜的家仆看宅子。一來這裏是海氏一族的根,二來便是無論海潮将來去了哪裏,他的兒孫想要參加科考,都得回到大興府來。因此,不光宅子不能賣,還得好好的維護才行。

要運到京城的東西不少,但京城裏茗妩幫忙買的那處小院卻不大,好在跟着去京城的人并不多,先過渡一下到也沒什麽問題。

海潮另外訂了兩架大馬車,都是以舒适為主的那種。因是提前訂的,又是找了大興府最好的車馬鋪子訂做的,所以從裏到外都比早年海潮給茗妩定做的那架要好許多。

新馬車一輛是茗妩的,一架是海老東家的,其他的丫頭下人都坐家裏原來的馬車。

除了人坐的馬車,還有一些拉行李的騾車以及随行護衛的镖師們騎的馬。

擇了吉日,吃過早飯,一行人浩浩蕩蕩就從大興府出發了。東西多,官道也不是很好走,再加上還有老東家這個大病初愈的病人,所以車隊走的很慢。

因他們這邊有走熟路的镖師,到是從來不曾錯過宿頭。有時候遇上陰雨天氣,他們就會就近找個鎮子打尖投宿,等天放睛了,路面幹爽了再往前走。

路上,海潮時不時的就會跑到茗妩的馬車上,而茗妩則在早起或是傍晚,不太熱的時候換上利落的衣袍出去騎一會兒馬。

早前就決定好的,海家的車隊先轉道去大雁嶺。在大雁嶺那邊暫住幾日,安排一些事情後再往京城去。

因只要是回京城,茗妩就不會有太大的意見。再加上她總覺得海家會舉家上京城是聽了她的建議,所以這點小小的彎路,茗妩就更沒什麽意見啦。

以前路過大雁嶺,一般都是在大雁嶺下面的鎮子歇息一晚,等到翌日天亮了再穿過大雁嶺的地界。可如今大雁嶺上的土匪窩成了一家镖局,還是自家的镖局,那就沒必要再在鎮子上歇晚了。

于是穿過之前那處小鎮時,六子買了茗妩愛吃的糖冬瓜回來,還特意去之前那家店買了之前茗妩吃過的醬牛肉。

将這些東西遞到馬車上時,六子還跟茗妩說了一回今兒的晚飯要晚些的話。

茗妩正歪在馬車裏拿着一個華榮道玩,聽了這話也沒放在心上,随意的應了一聲就繼續幫曹操出逃。

是夜,終于到了大雁嶺的山腳下。茗妩掀開馬車簾看了一眼外面。發現山上镖局裏的人已經接到消息了,此時從山腳下到山頂的那條山路上都有人舉着火把。

燈火通明的,還挺好看。

“茗妩,下車了。”海潮先将老東家扶下馬車,然後與接人的張教頭打了招呼後,又去後面的馬車喊茗妩下馬車。

馬車簾被掀開,頭上帶着帷帽的茗妩看了一眼海潮伸過來的手,一臉的‘你瞧不起人’的模樣,跳下了馬車。

海潮抽了抽嘴角,覺得這姑娘比之前更讓人頭疼了。

大晚上的,你還帶了個帷帽,也不怕摔到。

腹诽了這麽一句海潮便帶着茗妩去與老東家彙合了。

大雁嶺極高,镖局還是借着原來山嶺的寨子改裝的,所以衆人得從這裏步上山頂。一階階的臺階,習武之人倒沒什麽,普通人要想爬上去得費些體力,而老東家的身子...還是坐小杆椅上去吧。

四個镖師擡了一張綁了杆子的椅子過來,然後扶着老東家坐下,一步一步的擡到了山頂上。

海潮是少東家,此時與張教頭走在最前面,而茗妩則是提前裙擺走在老東家一側,随時注意老東家的情況。

老東家的臉上除了一些感慨外到沒旁的。所以茗妩放心之于便有心思打量起周遭來。兩邊的镖師們原都是熟人,彼此打過招呼後,有看到茗妩的,有見過茗妩并且知道茗妩事跡的,也都過來跟茗妩打招呼。

這些人裏,茗妩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更有記不清容貌不知道認不認識的。所以她就隔着帷帽只随意的對衆人點了點頭,也不說話。

這應該是茗妩第二次來大雁嶺了。

上一次來,是跟在海潮身後撿漏的。

說起來,她的好些私人收藏都是大雁嶺這邊撿來的呢。

上一次來這裏發生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呢,這一次故地重游...海潮直接成了這裏的主人,她則成了海家的客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