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楚苗覺得系統有毒, 為什麽抓着陳博格就過不去了。她反思自身, 認為師弟跟自己在現實中保持着恰到好處的距離,屬于互相欣賞的君子之交, 沒有任何逾距的地方,難道她潛意識中對師弟有非分之想?

随機事件反映她的內心,所以每次要來一波攻心劇情?還是故事中需要情感線, 屬于必不可少的标配內容?

【貓皇質子·下:來自質子的攻心話語, 使用後有30%概率獲得靈感元素[權謀]。】

楚苗看着閱歷瓶中的珠子無力吐槽,這個随機事件跟[權謀]有一毛錢關系?

她随手用了個[幸運四葉草],把[歷史]和[權謀]的珠子都用掉。

【系統:恭喜您獲得靈感元素[權謀]。】

【系統:很遺憾,您未獲得靈感元素[歷史]。】

楚苗本以為劉寧那天僅是客氣兩句, 所以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沒想到他居然真的會聯系自己。她找到《暗夜》的劇組統籌, 詢問道, “于明老師今天的戲多嗎?”

“都是日戲,剛跟王導确認過, 今天不加場了。”統籌一邊做新通告單,一邊回答道。

“好的,謝謝。”楚苗得到消息, 便告知劉寧情況。劉寧想約于明吃飯, 不過害怕耽誤拍攝, 便問她今天劇組的戲多不多。

晚上,劉寧約于明出來,叫上了楚苗和陳博格, 同桌還有于明的經紀人。一桌人看上去并不多,僅在雅間裏小聚。于明雖然奇怪楚苗認識劉寧,但也不會多嘴多舌地瞎問,兩位大咖很快便談笑風生。

楚苗見到陳博格,看他像往日一樣風輕雲淡,沒有随機事件中緊張微赧的樣子,覺得這才是正常的現實。經紀人已經點了幾個菜,陳博格翻過菜單,詢問道,“師姐想吃什麽?”

“我都可以。”楚苗答道。

劉寧和于明關系很好,旁若無人地聊着,不時發出笑聲。楚苗只是同桌聽聽,便覺得受益匪淺。

劉寧博古通今,對影視行業頗有自己的見解,可以說是大師級人物。于明水平也不弱,雖然不是大紅大紫的偶像派,但靠紮實的演技刷出國民度,是長輩們都知道名字的男演員。

陳博格暗中觀察楚苗夾菜的順序,印證她在夢境和現實中的口味相似,心情有點微妙。他一方面想跟師姐對質,一方面又不敢打草驚蛇,最終在心裏有了決定。

Advertisement

另一邊,劉寧和于明聊起劇本。

于明悟出劉寧的想法,笑道,“那您就寫個民國劇呗,到時候我來演,劉老師寫得本子,我肯定不能錯過!”

劉寧搖搖頭,“哪有那麽容易,現在的年輕人誰還看電視啊?如果只是普通的民國劇,那倒是好寫。”

劉寧想寫一部面向年輕觀衆的民國劇,而且要正确的歷史觀,能夠喚起年輕人的熱血正義,激勵他們感懷歷史。民國劇或抗日愛國劇其實有固定的收視群體,也一度是電視臺的偏好題材,但大都顯得太老了。

劉寧看向楚苗和陳博格,無奈地笑笑,“你問問這些小朋友,誰還愛看電視?誰會專門看民國劇,或者抗日打鬼子?”

于明不服,“我就愛看年代劇啊……”

劉寧,“咱倆年紀加起來都超一百歲了!你也好意思張口?”

劉寧,“小博就不說了,他連國內電視劇都不看……楚苗,你實話實說,你會看民國劇?抗日劇?”

楚苗讪讪地搖頭,她着實吃不下這類題材。

她沒想到劉寧居然會瞄準年輕觀衆群體,這确實不是塊好啃的骨頭。畢竟大多數網絡爆款劇的格調和內容,都跟劉寧的神格不太匹配。雖然劉寧創作出無數經典佳作,但在視頻網站崛起的今天,傳統的正劇顯然在互聯網上很難博得點擊量。

這就像《妖神》一樣,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制作一般,但它可以放松身心、治愈焦慮,讓疲憊不堪的觀衆感到慰藉。觀衆在視頻網站上不是來尋求教化,而是想要獲得娛樂,這也是綜藝節目火熱的原因之一。

于明,“那您就寫得稍微年輕化一點?有個詞怎麽用來着,網感一點?”

劉寧,“我知道,那些制片人老說這個。我都六十多歲的人了,怎麽年輕得起來,返老還童嗎?”

兩人聊着,又要感慨一番時代的變化,還把話題轉到陳博格和楚苗身上,“你們是年輕人,給我們老年人解釋一下,什麽是網感呀?”

陳博格還未開口,劉寧便對他擺擺手,“我就不指望你了,跟着姜成肯定是搞電影的。”

姜成沒拍過電視劇,陳博格顯然跟他路線相似,以後也是電影挂。

劉寧眼巴巴地看着楚苗,她思索片刻,只能硬着頭皮道,“網感就是用現代思維分析問題,表達比較直接,不太會刻板說教……而且注重娛樂性、參與感。”

她只能将“打臉、甜寵、強類型化、彈幕文化”等詞婉轉解釋,期望劉寧可以理解,畢竟業內對網感是什麽也是衆說紛纭。

劉寧,“用現代思維看問題?這個觀點還挺有意思的,那要是讓你寫個富有網感的歷史劇呢,你會怎麽寫?”

楚苗坦然道,“我不會寫歷史劇,因為積澱底蘊還不夠。”

劉寧沒想到她如此直白,他愣了一下,随即哈哈笑起來,“小朋友還挺誠實?”

如果換個人,肯定要引經據典一番,争取在劉寧面前展現才華。楚苗很無奈,她确實在歷史題材上沒什麽積累,面對大師們無疑是班門弄斧。

楚苗沒打算故意賣弄,老實地說道,“我總要挑擅長的題材寫,何必非要選高難度項目,故意難為自己。”

于明開玩笑道,“對對對,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楚苗解釋道,“畢竟劇本最後成片是要給觀衆看,觀衆們只在乎好看或不好看,而不是編劇是不是突破自身題材,或者團隊花費多少心血。一切是結果為導向的,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這是她真實的想法,好評連連的精品劇說多年打磨、匠心制作是實至名歸,然而口碑滑坡的爛劇吹卡司團隊、耗時良久就只能說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費。

劉寧皺眉,“那要是有粗制濫造的劇卻獲得很好的點擊呢,現在網上也很常見?”

這是相當犀利的問題,其實也是劉寧內心最擔憂的,市場點擊和口碑評價呈現逆向結果。他很怕制作出來的電視劇口碑很好,點擊量卻沖不上去。

在于明看來,楚苗最好不要再繼續說了。這是個挺敏感的話題,很容易就會惹劉寧不快。

楚苗鎮定地實話實話,“除卻數據造假的情況,只能說劇集将目标觀衆定位得很精準,想看愛情的觀衆就能看到愛情,想看警匪的觀衆就能看到警匪。大家可能覺得制作很差,但這些團隊将市場調研做得很好,完全迎合觀衆的需要。”

做劇最怕四不像,似乎什麽元素都有,然而每個方面都不痛不癢。系統的[大綱孵化機]只能放入三種元素,顯然也證明貪多嚼不爛。

劉寧聽完這話,沉默良久。他臉上喜怒難辨,沒了往常的溫和笑容,仿佛陷入深思。

陳博格倒是神色自然,于明及其經紀人見狀一時有些尴尬,察覺氣氛不對。

系統正在進行數據修複,楚苗無法用[鑒定]觀看到人脈變動的好感值,更何況劉寧還未加載進[人脈]。

她一時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說錯話,其實最好的做法就是順着劉寧說。她很清楚對方想聽什麽,只要一陣瘋狂吹捧歷史正劇永遠有人看,保準無功無過,不會出錯。

可惜楚苗做不到,即使她很喜歡《百年王朝》,但同類題材如今放到網絡上實在保證不了市場。如果劉寧想走臺劇,估計還有頗廣的受衆,但他偏偏要針對年輕觀衆,這是個巨大的挑戰。

于明見劉寧遲遲不說話,他害怕氣氛僵硬,忙招呼道,“夠吃嗎?要不要加菜?”

劉寧聽到聲音,他像是驟然醒來,随即看向楚苗,平靜道,“你說得挺客觀的,讓我想想。”

于明忙轉移話題,“咱們別吃飯還搞藝術啦,都是被藝術搞的人,菜都沒吃幾口……這湯不錯,劉老師嘗嘗!”

飯後,于明又邀請劉寧去他房間坐坐,大咖們的私聊自然就不會帶小朋友了。賓館門口靜悄悄的,《暗夜》劇組人員基本都回屋休息,累得不想出門,只有陳博格和楚苗站在夜色裏。

楚苗反思自己的莽撞,不好意思道,“抱歉,我剛在飯桌上說得太果斷了。”

陳博格介紹楚苗跟劉寧認識,絕不是想讓她對着編劇大師講市場的。她如果有想法,其實內部消化掉就好,沒必要非得說出來。

陳博格眨眨眼,滿臉真誠,“沒有啊,我覺得師姐從市場切入劇本創作,講得很有道理,劉寧老師也不是古板的人。”

楚苗:差點忘了,他可是王者級馬屁選手。

楚苗,“師弟,我總覺得自己辦理過水軍業務,你該不會就是拿錢的小號?”

陳博格,“那請師姐把上季度的尾款結一下,謝謝。”

楚苗,“……”

陳博格見她無語,他往日波瀾不驚的藍眼睛,難得浮出一絲笑意。

他聲音很輕,“是金子總會發光,我的眼光不會錯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