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
轉眼已入三伏天,小姐們已由庭院中移步至廳裏念書,正午下學後,更是一天裏最熱的時候,地上像是下了火,便連常出門走動的二姐近來也窩在院中不肯走動。
空氣是火熱幹燥的,主子們呆在房中避暑,便連府中下人成日也是懶懶散散,無精打采的。
張媽媽前一天夜裏便在房中置放了冰盆,今早又及時續上一盆新冰,饒是如此,顧宛華仍覺憋氣。
巧月為她搖一會扇子,不一會兒一層汗便濕了後背,她咕哝道:“呂陽這樣熱的三伏天,往年不常見呢!”
顧宛華見她額間已熱汗涔涔,便擡手止住她,“別扇了,你也歇會。”
巧月伸手抹一把汗,笑嘻嘻卷起袖口,“奴婢不怕熱!這會兒下去也無聊的緊,不如陪着小姐說會子話呢。”
顧宛華笑着由她去,心裏又想起一樁事,她自是知曉今年大旱的,不僅雨水少,便連今冬也不落一場雪,她不由暗忖道:若有足夠的銀錢,便私下置辦些糧食,留着明年麥收時節高價抛出,少說也能賺一大筆。
只是,她手頭餘錢只百兩不足,這些錢夠什麽使?再者,便是買了糧,何處置放?石頭家那破落的小院實非安全之地,這糧食若置辦了,須得在手中存置大半年,便真有個去處,非得安排數個壯漢把守,尋個妥帖之人管事才好,石頭母子倆無權無勢又老實本分,哪裏能做好這馭下人的差事?若她親去,人多必定口雜,于她來說并不安全。
她雖占盡了重生的先機,可現下想尋個能辦到的生財之道,卻也是一件難事。
她一一将府中各下人腦海中尋味一番,發覺現下能為己所用的也只張媽媽與貼身婢女巧月,由着這想頭,她不禁又想起秋蘭來,論起聰慧,巧月遠不及她,若她是個忠心的,于自己倒是個很好的助益,可惜,她卻偏偏生了一顆歪心思。
她輕輕撥弄着手指,嘴角微一扯,問道:“我算了算,自秋蘭告假已二十天有餘,算來她該回來了吧?”
巧月撅起嘴來,“是回來了呢,昨個還專門尋奴婢一回,送了些個點心,話裏話外極是熱絡呢,奴婢不願搭理她,也只巧雲幾個跟她熱乎。”
她想起什麽,便問:“劉公子那日相邀,小姐到底沒去呢!只是不知他日後會不會惱了小姐?”
不待顧宛華回答,她忍不住道:“那劉公子定是看上了小姐,小姐雖年少,身量卻比二小姐還略高些呢,相貌又好,奴婢瞧着府中獨獨小姐最漂亮,只平日缺了些打扮,若能像二小姐那般收拾打扮起來,一定很美麗呢!”她絮絮叨叨說着:“那劉公子年少有為,小姐往後若能說得這麽一門親事該有多好,可您怎就不應邀去一回呢?”
顧宛華促狹道:“那日三姐不過與他說了小半會話,二姐便吃味了呢,往後兩人怕是生了嫌隙。”她擡眼看向巧月,“若往後能遇一人,那人風采出衆且獨一無二,我必甘願為他冒一回險,便與嫡姐搶一搶又如何?”暗暗嘆一口氣,她道:“只那劉琳,這一次,我卻不願為他得罪二姐呢。”
“這樣說來,這個時候,小姐實是不适合與他相見。”半晌,她又皺眉,“可那劉公子已是人中龍鳳,世上不多見的才子呢,若他也不好,奴婢不知那風采出衆之人該有多好?”
Advertisement
顧宛華輕笑一聲,“玩笑話罷了,往後若真能得一位真心待我的夫君,我便滿足了。”
************
這日,顧宛華正在案上習字,張媽媽便急匆匆進了門。
“小姐,夫人跟前的翠柳方來傳了話,輕您稍後去一趟。”她眉宇間有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近來天熱,夫人便連晨昏定省也省去了,今個怎就招了小姐去?小姐莫不是近日做錯了什麽?”
顧宛華起身,淡淡道:“近來我日日在園中習字,媽媽莫擔憂。”
這句話提醒了張媽媽,她稍安了心,良久,望着神色淡然的顧宛華,她又叮囑道:“見了夫人,小姐還是多笑笑的好。”
顧宛華不用想,也知道張媽媽此刻心中的擔憂從何而來,自重生起,她便淡然處事,只在對上幾個姐姐時,她才稍稍開朗些,一舉一動像個十歲的,只一回了園子,卻又不茍言笑起來。
怕是她如今這副面無表情的模樣使得媽媽擔憂了。
她暗暗嘆一聲,輕聲道:“夫人跟前,我知道分寸。”
張媽媽嘆道:“小姐越發省事明理了。”
顧宛華沐浴過後,換上一襲白色長裙,稍撲一層薄粉便不再耽擱,立即往棠園去。
事實上,顧宛華現下心中的卻如面上那般冷靜,她知道前世自己不讨夫人歡心的緣由,自己那孤僻冷硬的性子,與姐姐們不親近,在府中更是獨來獨往,又與嫡姐為了劉琳處處相争,再加上一個不讓夫人省心的四姨娘,夫人哪裏會給她好臉色瞧?
今世,她與劉琳之間……或許一切都是天意吧,她想着。
走廊上早有丫鬟候着,見她來了,微笑着引她進了廳中。
夫人趙氏端端坐在上首,她的下方,坐着她的二姐顧宛芝。
此刻,她一臉歡喜地喚道:“六妹妹可來了,讓我跟母親好等。”
顧宛華見過趙氏,垂眸抿唇道:“二姐莫惱,方才沐浴了一番,這才耽誤了些時候。”
趙氏微笑着讓她坐了,直奔主題道:“五日後劉家幾位公子小姐在西華亭舉辦詩會,今個送來三張帖子,府中除了你大哥與你二姐,獨獨邀了你去。”
她撚起手邊帖子,便有丫鬟靈巧地接去,遞給顧宛華。
趙氏含笑望着她,似等着她解釋些什麽,便連顧宛芝也抿了抿唇,一眨不眨地盯着她。
眼下,她雖才入學一個半月,她的名字卻也是得先生指點,勤練過幾日的,顧宛華翻開帖子輕掃一眼,見了嫣紅那兩個字,登時便紅了臉,愧疚道:“嫣紅無才,哪裏有資格參加這樣的詩會,定是公子小姐們瞧着嫣紅常伴二姐左右,這才附送了嫣紅帖子。”
“你說的不錯。”趙氏微颔首,垂首啜一口茶,半晌才嘆道:“眼下你們幾個丫頭也漸大了,過不上幾年便到了适婚齡,只你二姐是長姐,萬事須知長幼有序才好。”
她不經意間掃過顧宛華面上,見她神色恭謹,也不知聽進沒聽進,便又道:“你跟着你二姐去,母親也是極滿意的。只這次的詩會,不同以往小姐們的聚會,城中士子也是不少的,你們去了,一言一行須謹慎。”她聲音厲了厲,“須謹記女兒家的禮儀風範,休要做出那讓人不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