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淳于钊回魯南的封地後,缙王和缙王妃都已經聽聞在京中的事情,反應不同。

缙王妃是一臉惱怒加心疼。惱怒的是皇帝侄兒怎麽老是和钊兒做對,心疼的是钊兒好像并不在意,淡然處之。缙王妃咬着牙說:“我家钊兒的婚事不要他操心,自有我這當親娘的給钊兒做主!真是豈有此理!”

缙王擺擺手,說:“得了,你就別叨叨了,钊兒不是處理得很好嗎?”

缙王妃兀自忿忿地說:“王爺,你也別盡着钊兒胡鬧,守什麽妻喪啊,這大半年了,也足夠了吧,咱們也別等着太皇太後那邊怎麽指婚了,橫豎是要被皇帝大人破壞的,我自己給钊兒挑個好的便是。”

淳于钊微笑着說:“說好的守妻喪一年,又不剩多久了,還有兩個月而已,母妃何必呢?俗話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為了兩個月倒是招人家議論太不值了!”

缙王瞥了王妃一眼,說:“钊兒說得在理,你就別叽咕了,過些日子是聖祖皇帝的十年忌辰,我已經上了個奏折,到時候要阖家進京祭拜,你去看看要準備些什麽東西吧,待我們爺兒倆在這裏說說話。”

王妃不情不願地起身,自去忙活了。

缙王颔首道:“钊兒你做得很好,應對得體,反擊得當,即便為父也不能做得更好,真令為父老懷欣慰啊。”

淳于钊笑着說:“能得父王一句真心誇獎,孩兒倍覺欣喜。”

看着長身玉立,既滿腹才學又沉穩儒雅的長子,缙王只覺得生子如此,夫複何求。

缙王說:“钊兒,那一日還有笑話你知道嗎?”

說起來,淳于鉅那一日的說辭“朕要叫天下人看看,正是有朕這樣青年才俊的皇帝,才會不拘一格地提拔使用你們這樣青年才俊,成就一段君臣合心、勵精圖治的青史佳話!”一傳十十傳百地傳播開來,就變成了“朕是青年才俊的皇帝,所以只用青年才俊。”朝中大臣們聽聞之後紛紛搖頭,明确了兩件事情:第一,本次殿試的頭鼎甲三人乃天子門生,蒙皇帝青眼,不日就要青雲直上;第二,與之相對的,如今把持朝政的朝廷重輔們對皇帝的新政束手束腳,說三道四,興許叫皇帝心懷不滿,厭棄他們老邁頑固,所以,才決意要提拔新進。

其實,那一日淳于鉅那時被榜眼等幾人的激昂的語言所蠱動,一時沒管住嘴,才說了那話。事後想想,淳于鉅雖然覺得那段話不太妥當,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朕雖為皇帝,同時也是個年輕的皇帝,自然要有年輕人的朝氣,銳意進取有何不對了?就算話說得偏了點,大家要去蕪存菁嘛。

事實上,事态比淳于鉅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淳于钊聽完父王的簡要說明,冷笑着說:“怎麽?他是要擯棄朝中老臣,重用新選出來的頭鼎甲三人嗎?”

缙王說:“看動向,的确如此。那三人才去翰林不到一個月,據最新傳回來的邸報,現在全部晉升了,一個是中書省左司郎中,另外兩個是中書省員外郎,官職雖然只被提了一級,卻是天子近臣了。”

Advertisement

淳于钊說:“看起來他只是晉升了頭鼎甲三人,但是,結合起他先前的愚蠢言論,定是要寒了老臣心,而這些他厭棄的老臣,才是真真能掌握大晉朝方向的人。”

缙王贊許說:“我兒敏銳。其實,他這完全是針對王父。王父雖然身在魯南,無傳召不得入京,卻和京城的那幫子老臣們關系良好,他難免會有指揮不動的時候,因而就想要抛開老臣,這倒是反過來幫了咱們的大忙了。單靠幾個能言善道的青年才子,就妄想‘亂拳打死老師傅’,真是……”

淳于钊問道:“既然如此,父王,我們何時動手呢?”淳于钊倒不是急着他父王篡位他自己好當太子而是挂念着林默,要知道,在這樣風雨欲來的時候,林默被淳于鉅提撥,成為皇帝新興智囊團中的一員,可真不是什麽好事情,淳于钊很想把林默從裏面摘出來,最好是叫他被外放到遠離京城的地方做官才好。

缙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一向沉穩的兒子為何今日這般沉不住氣,緩緩地說:“钊兒,父王不是想要改朝換代,這天下,還是大晉朝的天下,所以,我們不能像揭竿而起的草莽一般行事。我們必須要韬光養晦,集聚力量,然後瞅準了天時地利人和之機,一次出手,一擊而中。”

缙王又說:“說起來,聽說這個林默就是往日陪伴你讀書的那個孩子以前叫金睿的是不是?現在還真是出息了,我原就說他不錯的。他現在是中書省員外郎了,好多要緊的文書都要經過他的手,很好,該是叫他回報咱們的時候了。”

淳于钊擡起頭來,懇切地對缙王說:“兒子只求您一件事,讓林默置身事外吧。兒子與他自幼一起長大,友誼深厚,實在不願意童年好友因此喪生,往父王恩準。”

缙王凝視着淳于钊,說:“钊兒,你樣樣都好,就唯有一點,不足以擔大任,心腸還是太軟了。‘養士如飼鷹,飽則飏去,饑則噬主’,林默承我王府之大恩,現在正是我們用人之機,何不命他思報,卻任由他為淳于鉅效命?”

淳于钊說:“父王,若是我們和淳于鉅正式決裂,挽箭相射決生死,那麽兒子一定說服林默來我們的陣營,但是,現在,您要他去淳于鉅身邊做卧底,實在太兇險,兒子确實不忍心叫好友踏足險境,再說,他性格冒進,不夠穩妥,恐怕也難以擔當此重任,萬一敗露,或者叫有些明眼的人認出他是在我們王府上寄居過幾年的金睿,反為不妙,倒是授淳于鉅與柄,不若另外選老練心細的人去吧。”

缙王總算答應了。

淳于钊走出父王的居所,愁慮地望着天空的一輪明月,深深地感到危機四伏,林默現在處境堪憂,要怎麽樣叫他暫時避開這一場血雨腥風呢?

正在淳于钊百般設法的時候,十餘日後,張爽帶來消息,說是林默生父喪亡,已經報了丁憂并獲得聖上恩準,不日将要離京。

林海死得真是時候,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雖然這麽想不厚道,淳于钊卻是結結實實地放下了一顆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