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張燕入皇宮(一)
三年後的冬季,皇上去大相國寺第一次遇到李後和開封府包拯包大人。
那時,包大人因為斬了八賢王的舅舅趙國棟,而被罷官出京,展昭被皇上關在天牢裏。回宮後皇上心生疑窦,試探了郭槐,陳琳和劉太後,發現劉太後有些奇怪。
把陳琳找來,陳琳謊稱不知,後來被郭槐暗殺未遂,只得找皇上說明事實真相,又恰巧遇到郭槐在禦書房,只好說說:“貍貓換太子一案問八賢王便知。”
皇上只好把八王爺請來了禦書房。
八王爺來到禦書房見駕,見到皇上就行了一禮:“參見皇上。”
皇上馬上站了起來扶起八王爺說:“父王,休得拘禮,純為敘敘家常。不必講究宮中那套繁文缛節。請用茶。”
八王爺沒有回答,暗想:皇上今日怎麽如此反常?他一向都是稱呼狄娘娘為母妃,今日實在反常,就說:“多謝聖上。”
皇上說:“父王,娘娘她玉體可還安康?”
八王爺端起茶碗,想着如何回答回答皇上。就說了一句:“她……”
“怎麽了?娘娘她玉體違和?”
八王爺依舊在想着,敷衍了一句:“很好很好。”就坐了下來,看到皇上後又站了起來。
“二十年了,禁宮一入深似海。朕連親生的娘娘都不能經常見面,實在愧為人子。”皇上感慨着說着……
“聖上為國事操勞,乃萬民之福,見與不見,乃是小事。”八王爺回應着。
“多謝父王與娘娘如此體恤。母子親情,人之天性。可是孩兒直到今日方知,未能享有真正的天倫之樂。”
“聖上何出此言?”八王爺明知故問,包拯已經把明珠送至王府,郭槐也換走了明珠,莫非皇上聽說了《貍貓換太子》一事?這可如何是好?陳琳現在也不在。
皇上說:“昨日去相國寺進香,卻見一瘋婦,大約是因喪子之痛而發狂,居然自稱為朕之母親。”皇上看着八王爺的反應……
Advertisement
八王爺吓到了,向後退了一步,想了一下說:“瘋婦??既是瘋婦,皇上大可不必理會。”
“朕本不信,可是那瘋婦居然提到貍貓換太子之事。”
八王爺握緊拳頭,被皇上看到,皇上接着說:“據聞,此乃二十年前舊案,不知父王可曾聽說過?”
八王爺想搖頭,說:“不知道,不知道。”
“奇怪?陳琳向朕進言:父王知情。”皇上看着八王爺。
八王爺說:“可能是陳琳誤會了。”
皇上笑着問:“陳琳誤會了?”
“聖上……”
皇上道:“朕笑那瘋婦居然要朕與父王滴血認親。”
“什麽?滴血認親??”
“據說兩人各滴一滴血入盆,如果兩滴血能夠相容即為親生,如果兩滴血不能相融……”
“哎,此乃民間傳說,不可相信。”
皇上過來,說:“父王,請伸出手來。”
八王爺不知所措,顫抖着伸出右手,皇上過來拉着他的手,皇上說:“父王,孩兒不信鄉野傳聞,只信人的良心。”
“良心?”
“幼年時,你曾這樣拉着孩兒的手,教孩兒做人要誠實,此刻只要你一句話。”
“什……什麽話?”
“孩兒是不是父王與狄娘娘的親生孩子?”
“啊……”
“夜深人靜,上有神明作證,請父王直言:是與不是?”
八王爺不知該如何回答,他很矛盾……
“是與不是,很容易回答。為何父王如此為難呢?”
“父王,請快說啊,是,還是……否?”
八王爺顫抖着手,無法回答他……
終于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皇上明白了,抱着養育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父親,落了淚:自己終究不是賢王府的孩子,一直不敢相信自己是李宸妃的孩子,先帝的親骨肉,貍貓換下的皇子,如今不由得不信了。
送走了八賢王,皇上便将自己關在禦書房裏,太監劉裕知道皇上不開心就在一旁陪着……
傍晚,劉裕說:“皇上,吃些東西吧?”
皇上點點頭,沒有回答。
劉裕出去端來晚宴,皇上吃了兩口說:“把朕的那件月白色龍袍拿來。”
“是。”劉裕給皇上換上了龍袍。
“小劉,你先下去吧?不要來打擾朕。”皇上嚴肅地說。
劉裕只好離開了。
皇上站在禦書房的門口望着外面:這件月白色的龍袍是狄娘娘親手繡的,他知道狄娘娘對自己比親生的還親,從小自己就穿着狄娘娘一針一線做出來的衣服,如今,自己也做了父親,看着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從那麽小長到五歲,他知道這裏飽和着多少的情,可如今,自己不再是八賢王府之子,狄娘娘得有多麽傷心,過了很久,他終于決定了,邁了出去。
————————————————————
皇上路過禦花園,經過了一個門,思索着這件事應該由包拯來處理。
正想着,忽然一個身影飛了過來,暗衛沒來得及動手,那人的劍已經到了皇上的頸上。皇上也沒有反應過來,就這麽被擒了。
那麽,劫持皇上的人是誰呢?大家有時間去我的《群英鬧大宋》看看吧?他就是展昭妻子林芳玉的表哥孔聲,這次夜探皇宮的人還有另外兩個人分別是韓明和孟無鴻,三人聽說展昭被皇上關押到天牢裏,怕皇上把他秘密處決了。
誰知三個從沒進過皇宮之人到了宮裏就迷失了方向,孔聲建議抓個人問問,誰知他偏偏抓的是皇上,這個皇宮裏的主人。
孔聲把皇上推到一邊低聲說:“你不出聲我不會要了你的命。”
皇上并不認識此人,但看他并未有傷害自己之意,就對暗衛使了一個不要輕舉妄動的手勢。才問孔聲:“你想如何?”
“這是哪裏?”
“禦花園。”
“禦書房是否在前面?”孔聲只是想探路,又不是來殺人的。
皇上猶豫了一下,暗想:若是他來行刺必然是認識朕的。就算不認識,也應該因朕衣服上有龍紋而看出來。但他若非行刺,問禦書房又是所為何事?
孔聲見他不回答,就把劍向他的脖子處靠近說:“回答我。”
“是禦書房。”
“皇上可在裏面?”
皇上此時笑了,暗想:這個人還挺好玩,就說:“你進去看看便知。”
孔聲一時被他坦然的笑弄得不知所措,暗想:他說的有道理。既然禦書房就在眼前,何必問一個外人?“那……皇上是批閱奏折還是睡覺了?”孔聲一再追問皇上,也是想知道皇上到底要把展昭如何罷了。
“你的目的是什麽?若是行刺皇上,大可以去禦書房,何必如此啰嗦!”皇上反而覺得這個人好玩,想逗逗他。
“皇上要是此刻在批閱奏折就算了。”
“哈哈哈……”皇上笑了,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刺客,就說:“行刺還分時辰啊?哈哈哈……真好玩。”
孔聲怕他的笑引來大內侍衛,就大聲說:“不許笑。”孔聲把他拉到一角又小聲說:“不許笑,天牢在什麽地方?”
“天牢?”皇上此時一下明白了他的目的是展昭,因為天牢裏除了展昭,沒有關押着任何人。天牢以前的确關押着一些犯人,自從他登基以後就該處決的處決,該放的放了。
“快說。”
“你想救展昭出去?”
“你如何得知?”
“展昭行刺太後,朕……這……皇上把他關起來很正常。”皇上差點說漏嘴。
“胡說,這是郭槐誣陷的。”
皇上說:“他打傷大內侍衛是事實。”
“那是因為他想見皇上,郭槐阻攔,情急才出手的。”
皇上笑了笑說:“所以皇上才沒審訊。”
孔聲似乎一下明白了皇上不審的原因,原來皇上是想保展昭,只是無法和太後發生正面沖突。孔聲又問:“你是什麽人?”
“我?我是八賢王三世子。”皇上暗想:就讓朕再做最後一回八賢王世子吧,父王的表現足以證明那事是事實,從此以後朕就再也不是八賢王三世子了,也該改口為皇叔了。說完以後又想:壞了,這不把自己的身份說漏了嗎?
“還是個小郡王,這麽說當今聖上還是你皇兄了?”孔聲的腦子看來是遇到皇上以後就秀逗了,八賢王只有三個兒子,大世子為國捐軀了,二世子戍守邊關,三世子就是當今聖上啊?他憑空給八賢王捏造出一個世子來。
皇上暗想:看來今天朕遇到一個非常可愛又好玩的人,就說:“不錯。這樣吧,我帶你去天牢。”
孔聲奇怪地看着皇上,暗想:看來此人比較可信,有人帶路還是比自己找方便,就說:“好。”于是二人就走着……
過了一會兒,皇上問:“不用帶上你的朋友?”其實暗衛已經将韓明和孟無鴻捉了,皇上已經收到暗衛的訊息,已将二人帶走了,就說。
孔聲才想到兩個兄弟還在外面等着呢。他正要拉着皇上回去,皇上反而拉住他說:“他們已經被大內侍衛捉了,你回去只會送死。”
孔聲才回憶起貌似自己在和此人對話之時聽到幾聲打鬥,不過很快就結束了。暗想:難道皇上的實力這麽雄厚?幾招就捉了他們,那麽我豈不是更沒有逃走的機會了?不覺冷汗冒了出來。
皇上用袖口給他擦了一下汗,就猜到他被大內侍衛的功夫吓到了,其實這次只是暗衛偷襲得手罷了。
“你有病啊!”孔聲從來沒有被一個男人擦過汗,非常不自然地推開他。
皇上知道他誤會了,暗想:這個人要比宮裏的太監好玩多了,就故意說:“你捉了本王算你倒黴,本王偏偏有這種斷袖之癖,看你長相俊美,不覺有了憐香惜玉之心。”他故意湊到孔聲面前以表親近。
“你……離我遠點。”孔聲被他這話吓到了,暗想:我的天啊,沒聽說八賢王三世子好這一口啊,我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他怎麽就沒想想八賢王三世子就是當今聖上啊?
皇上故意湊過去,拉着他的手臂說:“還是讓本王帶你去天牢吧!”
“帶路就帶路,別動手動腳的。”孔聲這次可是非要與他保持一段距離。
“收起你的寶劍,你就裝作是本王的侍衛,沒人會懷疑的。”皇上又說。
孔聲把劍還了鞘,暗想:他說的有理,他是當今聖上的親弟弟,在皇宮行走應該沒有人懷疑。他就沒想過三更半夜,皇上怎麽可能留哪個郡王在宮中過夜,後宮那麽多妃嫔,皇上就不怕出事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