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三章
陶秀珠跟陶壽在小歇水巷巷口下了轎。小歇水巷是城北門附近一個棋盤格般的羊腸雜巷,從關帝廟前街彎彎扭扭一直延伸到城外茅草地。巷子裏,開蠟染坊的有之,擺攤算卦的有之,當垆賣酒的有之,磨刀箍桶的亦有之。當縣衙周邊的熱鬧市廛彩燈搖擺,笑語飛聲之時,小歇水巷也是一派熙熙攘攘,販夫走卒提着各色包袱囊袋,東家吆喝,西家回應,大人小孩,街角溜達,悠游自在。
戚寶花就住在巷尾末端,背靠土坡,山牆外就是一人多高的白茫茫茅草地。陶秀珠跟着陶壽,在擁擠的巷子中東跨一腳,西走幾步,躲讓着油漬漬的條幅酒望,避開端着飯碗串鄰居的婆娘,好不容易轉上條僻靜點的偏巷,摸到兩株高大海棠樹前,旁邊一溜土牆便是戚家宅院。
陶秀珠向陶壽使個眼色,陶壽會意,擡手去敲門扉。一用力,木柴門“吱嘎”自開,現出一個大院和一間上着燈火的大屋。
兩個人走進院子,來到屋門前。房門半掩,屋內有人說話。陶秀珠舉腕叩門,便聽見有人道:“進來便是!”
二陶一前一後進了屋。
屋內錯落坐着三人。本來在互相閑扯家常,見他們進來,一齊沒了聲音,注目看過來。一方木幾兩側,分別是一個大漢和一個老妪;隅角爐邊,坐着另一個老妪。那個大漢虎目鋼須,身型高魁,正是日間見過的捕快戚大海。至於他對面的老妪,腰背伛偻,拐杖随身,缺牙豁口,老眼昏花,而爐邊的老婦人,則寬肩厚背,方臉闊口,髻餅服帖,木簪斜插。
陶秀珠向着爐邊的健壯老妪,打躬拜揖:“戚姑姑!”
那個昏聩的老媪顫巍巍站起:“寶花,你有客,我改日再來!”
戚寶花挑眉道:“急什麽呢?也不怕摔着!大海你扶着些!”
戚大海才趕忙将眼神從陶秀珠身上收回,攙着老媪殷勤出門。
戚寶花抓一把熟花生,合掌一搓,花生殼絮絮而落。她邊吃邊道:“你上午不是才讓這個瘦老頭來過,怎麽現在又來了?”
陶壽忙道:“戚大姑奶奶,陶一彩快被人收去了,望盼您出山,來力挽狂瀾!”
戚寶花“咯吱咯吱”嚼着花生,道:“當年我跟陶一彩分道揚镳,你們今番也拉得下臉來請我!”
陶壽看向陶秀珠,見陶秀珠沒有反應,只好道:“再怎麽分道揚镳,也是自己人,不像那個林老板,也不知對胭脂曉得多少,就來并店收貨,搶人營生!”
此時戚大海回轉進來,眼睛盡往陶秀珠身上溜。陶秀珠正中下懷,做出一副凄凄愁容,醞釀着要擠出些眼淚才好。
屋中人全盯着陶秀珠。她心知機不可失,清了清嗓眼,恰到好處地抖了抖嘴唇,沈緩道:“戚姑姑,我實在別無他法,走投無路。栖霞齋、品顏堂都倒戈給了林世卿,縣裏就陶一彩一家老字號在苦撐了。照說我将陶一彩賤賣給他也沒什麽,可總歸是祖宗留下來的薄産,兜手讓給外人,心裏畢竟過意不去。若是光我一人,揀個好人家嫁了,倒也簡單。難的是鋪子宅裏,幾十來號人,這些年都跟着我,我要是遣了他們自去,他們嘴上不怨我,肚裏卻會寒心。就算他們也沒什麽……”說到這裏,一顆珍貴的眼淚滾了下來,看得戚大海心尖兒直抖,陶秀珠心下暗喜,卻舉袖掩面,越發氣苦道:“我那弟弟獻玉,長到現在,還指着我來養呢!他一個将近弱冠的人,卻跟個黃口小兒一般,成日吃吃睡睡,不務正業,哪裏腌臢往哪裏去,稍微規勸幾句,就跟你撒潑耍賴,打滾放刁。我是家前屋後,鋪裏鋪外,一手操持,心力交瘁……”聲聲哀婉,字字凄切。
戚大海無比憐惜:“姑媽,陶姑娘恁得不容易!您就行行好,幫人一把呗!”
陶秀珠立即向他投去感激的一瞥,戚大海登時受寵若驚。
戚寶花扇扇手掌:“這就哭上了?我除了做胭脂,啥也不會,你們想讓我幹些什麽呢?”
陶壽一聽有戲,忙道:“您只要出一個便宜好用的冬霜,叫那林世卿學不去就成!”
陶秀珠飛快斂了淚容,道:“爹爹說過,您一直在制一個叫做桂枝香的冬霜,清香淡雅,老少皆宜。您回來陶一彩,将這桂枝香當作鎮店之寶出售,管叫那林世卿幹瞪眼。”
戚大海跟道:“姑媽,你做出這桂枝香了嗎?”
戚寶花皺眉嘆道:“缺一味料,一直不成!”
三人齊聲問道:“缺的是什麽料?”
“便是那四季青,長在浦陽以南,運河下游。需要一個會水的當地人指引前去,而且那沼澤深處,或有水賊出沒,我一人再藝高膽大,也難以成行。”
戚大海道:“浦陽?那秦……不就是浦陽人嗎?”
其餘三人追問:“誰是浦陽人?”
戚大海立即減了聲音:“我記錯了,不是不是……”
陶秀珠急道:“我讓鋪裏的幾個身高力壯的夥計跟你一道去──”
戚寶花嗤道:“他們能分辨得路徑,游得了深水,應付得了盜賊?”
戚大海怨道:“我不會水,否則我可以跟姑媽一起去。”
陶壽道:“浦陽當地不知有無适合的人,若有倒是可以雇一個來。”
陶秀珠沈吟:“這事不宜動靜過大,叫那林世卿知曉大大不妙。”
陶壽撚須道:“可以到浦陽當地,悄悄訪查,此類人物終是有的。”
幾方合計,二陶希望戚寶花快快動身,着人陪護先到浦陽,雇個會武藝能游水的當地人,去取那四季青。戚大海也贊成。惟有戚寶花肚裏嘀咕:你們給我什麽好處了要我如此賣命?我又不是沒了桂枝香活不下去。我一把年紀不吃好睡好,反而深入險境,就為尋個雜草?我做胭脂只圖個樂呵,哪像你們陶一彩,為了賺銀子命都可以不要。鼻孔裏哼一聲,便不再言語。
陶秀珠無奈,只得帶了陶壽告辭出來。戚大海屁颠颠要送她,也被她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