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挖土
一行人轉去木匠鋪子,他們在木匠鋪子裏看到了需要的工具。
刨子、鋸子、度量尺、錘子、鑿子、鉛锉、鐵鑽頭、斧頭林林種種不一而足。光是要鋸子,就有刀鋸、劍鋸子、平鋸、齒輪鋸子,反正各種擺在一起的。周郡是不懂得,王冬嵩卻是懂得。
他想着父親平常用的幾種,很快選好了。這些工具真的好貴好貴,王冬嵩選了一把刀鋸、一個刨子、一把度量尺和一把石斧及一個小鑿子,要一千四百五十文。
太貴了。幾人輪流去和木匠鋪的講價,最後降到一千三百六十八文錢,人家還送了兩張那種衣櫃的圖紙花樣。
周郡看着王冬嵩很喜歡那兩張圖紙,他不解,“這種很珍貴嗎?”這不是只要會畫畫,想畫多少畫多少嗎?幾何圖形原理又不是很難,他也能把那些家具很形象的畫出來。就是內部結構他不太了解,但是如果能拆開看,他也能畫出結構圖。
王冬嵩今天十五歲,剛能分到地的年紀,他道:“以前俺爹的圖紙都是自己千方百計尋來的,他師父有兩個徒弟,俺爹後來只分到了十幾張圖紙,憑着這十幾張圖紙他就能做出許多鄉親們喜歡的家具和農具來。”當然還有板車,他父親做過板車的,也得到過好評。
周郡聽了就若有所思,感覺有了那麽一點模模糊糊的想法。
周大福道:“行了,搬上車,晌午了,去挖土。”他們時間可不夠呢,今晚上估計要找地方過夜,明天一早出發回去。不能再耽擱了,要趕快回到家裏去。家裏的活計還要忙呢,天氣越來越冷,地是翻不動了,但是卻可以漚肥了。
周郡提醒到再出城之前必須要把他們的水壺都添滿水。而且還要買幾個口袋用來裝土的。這麻布口袋還不便宜呢。先買了麻布口袋後,去找水,城裏的水源還真不好找。所以周郡找了個包子鋪子,買了一個肉包子一個素包子,求着老板給了一些熱水。他們可以喝生水,路拾卻不行。那老板見路拾流着哈喇子可愛的模樣,笑嘻嘻的給他的水壺灌滿了熱水。還問了一句多大了,可會說話了,聽說都快十五六個月了,還不會說話,他就說了一句貴人語遲。
其實周郡也懷疑路拾說話怎麽這麽晚。但是問過村裏的老人,都說沒事。現在不說話,等一開口就巴巴拉拉的會說個不停。路拾一看就是聰明孩子的,不用擔心。周大福媳婦還舉例說她小叔子,就是周裏正的小兒子,說她婆婆以前說過小叔子兩歲半的時候才開口說話呢。但是小叔子卻是他們家最聰明的一個,比周立都聰明。
拿了熱水後,他又拿出一文錢,想問問哪裏有涼水可以灌,說他們回村路遠,要走一天,沒水喝受不了。包子鋪老板好爽地又從自家攤位下的水桶了舀了三瓢水灌進王寡婦的水壺裏。
“我看小哥你和這哥娃娃都是有福氣的人,以後可要多多光顧我這生意。”就買了兩個包子,這包子鋪老板就這麽熱情,真是會做生意啊。這包子鋪老板真會說話。周郡就想問問這城裏有沒有什麽鋪子招賬房或者夥計的。老板道:“誰家賬房都不會用外人,招夥計嗎?你可以去前頭悅來客酒樓問問。”
“大哥,你人真好,祝你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啊。”
周郡就謝謝他,回來和周大福說了這個,周大福卻想着倒是可以讓周立和周明來試試。現在家裏沒錢讓周立讀書了,但是也不想一直把周立安在泥地裏一輩子做泥腿子,他讀過書識字倒是可以出來見識一番。
一行人又出了城去了百靈寺,沿着百靈寺下的一條小路問了幾個人,走着去土丘。路上王寡婦道:“俺們不知道還沒有空去寺廟裏拜拜。”
“回來時間日頭長就可以去。”王冬嵩對母親說:“娘,拜佛可是要燒香的。”他聽姚二郎說那一炷香可不少錢。
Advertisement
王寡婦道:“我要求佛祖保佑你趕快找個媳婦。”
要不是時機不對,周郡都想笑出聲來,王冬嵩才多大,他娘也太心急了。十五歲的小屁孩,還娶媳婦。果然王冬嵩臉通紅紅的,嘟囔着“娘你胡說什麽呢。”王寡婦啐了一口,“現在害羞,以後可別娶了媳婦忘了娘。”
就這樣鬧着,二十裏路走了過去。看到了土丘,當地人說着土丘上有很多很多白色的土,白靈寺,白靈山,百靈土丘,還有百靈石。秋天這個時候土丘上已經沒多少綠色了,看着有些光禿禿的。
周大福走進去,挖土摸了摸,還放進嘴巴裏嘗了嘗,吐掉,“就是觀音土,挖。”他是見過周郡燒成陶器的,挖回去家裏人就不缺裝東西的了。
那個破舊的大水缸要是花錢買新的,還有一百多文呢。更別說吃飯的碗,裝水的瓷器及各種各樣的腌菜壇子了。他們都需要!而且這種土粘性大,能果腹能糊牆。果腹暫時不需要了,糊牆卻是需要的。
等來年開春,地裏的棉花和冬小麥熟了,他們就和王家溝的分開過。水缸是少不了的,那個大廚房中間還要辟出一堵牆來。他爹只是隐約透出這個意思,并沒有明着說出來。但周大福和媳婦仔細思量過了,在把分到他們的地開墾完後才能更好的分開單獨過。就是不知道爹到時候怎麽處理。
“用什麽挖?沒帶鋤頭啊。”王寡婦傻眼了。
這個時候周郡也後悔呢,沒帶鋤頭和鐵鍬出來。周郡眼睛一閃,看到了板車上工具。周大福拿了斧頭,周郡拿了把小刨子,只用頂部掘。
“這都是新的啊。”王寡婦心疼道。周大福皺着眉,“我們會仔細的。”然後周郡想了想說:“要不,冬嵩,你試着做那個木頭鍬和木鏟子,就和咱們從縣城裏賒來的那個鐵鏟子和鐵鍬一樣就行。”
周大福聽到周郡的話,連連點頭,“你現場做。你看那邊有數,我先去給你砍樹。”他拎着斧頭就去土丘上爬,周郡也不挖土了,跟上去幫忙。磨刀不誤砍柴工嘛?做木工的工具都買齊了,現在就讓王冬嵩提前演練演練。
王寡婦沒想到還沒回到家,他兒子就能派上用場了,于是也拎着鋸子跟在他們身後去找鋸樹。當然要偷偷地往裏面找找,再砍樹。誰知道這樹木有沒有主人。反正他們幾個也不貪多,選了一顆有路拾那頭那麽粗的抱着一圈的那種樹木,高約兩米多一點。
王冬嵩也來幫忙,路拾望風。
四人花了小半個時辰,拖出來一棵樹,接着王冬嵩就開始展現他木匠的天賦了。路拾顫巍巍地在一旁歪着頭看王冬嵩幹活。
王寡婦笑着抱着他,“小路拾想學這個?等你長大就讓你冬嵩哥哥教你。”周郡給路拾喂了水後,又去土丘上圈了幾塊好挖的土。
王冬嵩坐着刨木頭,周郡和周大福就趁着這機會休息休息,小憩一會兒。天色到了黃昏,一把木鏟子做好了,周郡開始行動起來挖土。他挖了一會兒,周大福就開始王麻布口袋裏裝土。兩人一挖一裝,很快裝滿一口袋。
王寡婦幫着兒子做一些小事情,拿一下工具,順便照看路拾。王冬嵩發現做木鍬,他少鉚釘,于是直接又做了一個木鏟子。雖然木鏟子不能挖土,但是掘土還行,幾人也不計較。兩把木鏟子做完,王冬嵩也去掘土了。
幾人在天黑之前把買來的三個麻布口袋裝滿了。堆到車上,周郡和周大福還想挖,可是沒東西裝了,總不能把他們的棉被裹着裝白土。王寡婦說算了,以後要是能用到再來挖,反正這土丘在這裏又跑不掉,這條路他們走的熟,只是廢些時間罷了。
有道理,周郡只好作罷。
“把這些碎木頭帶上,咱再去拾些枯樹枝和幹柴火。”周大福嗓子全啞了,這又累又餓的,他喘息片刻,“我們趕不上去棚子裏睡了。”
又是饑腸辘辘的,可是這二十裏處哪有東西可以吃。大家只好把水喝光,往回走着。紛紛後悔還是考慮不周,沒想着買點幹糧。
他們的幹果餅子全部吃光了,原先計劃兩天一夜的糧食,現在都第二天第三夜了。周郡就很懷念現代高速公路和汽車。古代出遠門真是受罪啊,老百姓只靠着一條腿走着,怪不得窮人穿不起鞋,就這樣的靠腿走路,廢鞋。路拾跟着也好受罪,他哼唧唧的埋在被子裏睡着了。
小臉上很委屈,又是餓着肚子睡覺。他還砸吧砸吧嘴,不知道在夢裏吃什麽好東西。這次幾個人沒有去白靈寺門口的大棚子了,而是直接到了他們來的那條省道,餓着肚子生了火,靠着兩床棉被,在火堆旁邊依偎着睡了。
夜裏火堆滅了,很冷,周郡醒了過來,又重新生了火,然後他就睡不着了,腦子裏橫七豎八地胡思亂想着,手伸進懷裏摸了摸那九兩銀子,心中才逐漸安定下來。
“什麽時辰了?”周大福也醒了過來,他覺得天該亮了。天還依舊很黑,但周大福卻不睡了,站起來活動活動身子,後來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左右,他把王冬嵩母子也給叫醒了。
“我們出發,此刻正能碰上來廟會上早些出攤的賣吃食的,買上一兩塊粗餅子路上吃着,省些時間能早點趕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