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開春

周郡終于找到去城裏的機會是二月二龍擡頭的時候。

龍擡頭又叫春耕節,預示着一年的忙碌開始了。在這之前要吃一頓好的,來養養精氣。周郡反正自己手裏有錢,就跟着下營村的馬家漢子一起去城裏趕集了。但周林說他也要去,就和周林一起。

周大福這次沒跟着,反而是周林推車,推着積攢下來的鴨蛋和雞蛋,去賣。或者換一些鹽巴回來。他們養的雞鴨現在每天至少要下二十個蛋,現在已經攢了兩大框了。周林要來是因為他和他爹攢了一只狐貍皮毛,想賣掉。

現在開春後幹活重,他爹娘身體要補一補,反正現在各家吃大鍋飯,就只能保證你不被餓死。要想多吃點,就必須要自己努力。這張狐貍皮是他爹攢的棺材本,現在沒辦法了,拿出來賣掉。

而且周裏正也和他們透過底了,就是棉花和冬小麥成熟收獲以後,大家把糧食平分,平分之後就分開過,不再一起吃飯,一起上地了。自家幹自己的活,吃自家的飯,各負盈虧。

因為到城裏要走一天,周郡不想把時間都浪費在路上,于是路上付了五個銅板坐上了驢車。是隔壁蔡湖村的人也去縣城。

周林搖搖頭,他沒付錢,他推着車就走在後面。周郡帶了三盆花,想趕快去賣掉。這回他仔細問了趙雍,趙雍說城裏東頭一直走,走到東城門那裏有一位花農,他如果不想自己零賣,可以把蘭花給他,讓他寄賣。

只不過要給他傭金,而且如果他能賣出高價,高出的部分也要給他。周郡也不貪心,他想提前去城裏碰碰運氣,如果能賣掉就賣,賣不掉就去花農那裏。這個花農趙雍說他跟着那位的藥農和他有些親戚關系,做人還講信用。應該不會昧了他的花,賣掉了會通知他的。

而且這位花農為城裏一些貴人提供花植,很有些門道。周郡就想試一試。如果花農很快賣出去,他就把家裏那兩盆快死的花也送來。花農肯定比他會養花。

路拾因為起得早,昏昏欲睡的,頭一點一點的,周郡把他按在懷裏,讓他睡了。趕驢車的是位大爺,和他唠嗑,周郡也有心問一問他們的農事。大爺說開春後翻土,給小麥拔節孕穗施肥,而且一定要保持小麥地裏幹淨,因為此刻小麥怕水,有“尺麥怕寸水”之說,要清溝排水,驅趕蟲害。

反正每日都要去田間轉悠,周郡心裏有數,又問大爺知道哪裏可以買到花生種子嗎?大爺一臉迷茫,說那個是貴人才能吃到的。周郡又問他們吃不吃豆腐和豆芽。大爺說吃豆芽的,他們會自己發豆芽,而豆腐也吃的,不過豆腐不好吃,而且不頂餓。

周郡就很奇怪,說他在下營村沒見過吃豆腐的。大爺笑着說那是因為下營村沒有磨坊,豆腐要用石磨磨得。而且他們下營村太窮太偏僻了,一般他們要吃點小麥粉還要去大姜村的磨坊磨呢。

原來是這個緣故,他還以為自己能做出什麽豆芽和豆腐的發明呢。嘿,想多了。周郡想了想又問他們吃豆油嗎?這回大爺驚訝了,說豆子還可以榨油?

周郡說可以,他想了想說:“好像是可以的,要先把豆子煮一煮,然後蒸一蒸,在放一放讓他發酵,然後再煮?”他自己也不太确定,好像是這樣做的。畢竟他吃過的豆油是從超市裏買來的現成的。但是根據高中學習的化學知識,反正發酵蒸發提煉用水熬制,應該能提取出油脂來。

大爺聽他這樣說,“你家裏有人這樣做過?”如果有人成功,他可以回家讓自家婆娘試試。

周郡搖頭,“我只看過我姥姥熬豬油。”

Advertisement

“這個俺們逢年過節也熬一點,吃着香。”

周郡點頭,豬油拌米飯現在對他來說都是難得的美味。他們吃的一般是芝麻油和動物油脂。反正大家又不炒菜,就是炖菜和煮菜,放在土鍋裏一頓,再滴兩滴就行,放些鹽巴就行。聽說城裏有錢人家有那種鐵鍋,還有那酒樓用炒鍋,一般人家都是蒸煮炖的,很少炒菜。

到了上午,路拾醒了過來,他很乖,自己嘟囔着什麽,坐的累了就動動腿換換姿勢。偶爾周郡和路拾會下來走上一段路,大爺也會下來走幾分鐘。他說驢子是自家養的,不能累壞了。大爺去看城裏做工的兒子,他只過年前回來一次,之後就又走了,這次他要去把他叫回家,家裏人要給他相看媳婦。

大爺說着說着還打量着周郡,說他也可以相看起來了,讓周郡哭笑不得。因為有驢車很快至少比步行,提前兩個時辰到了縣城。周郡給了銅板,把路拾抱下來,謝過了大爺。他抱着三盆花,直接去了最繁華的一條主街,在銀樓門口不遠處蹲着了。

因為他們來的很晚,而且天即将黃昏,所以許多進城的小販已經賣完東西回去了,位置空出不少。路拾摸着肚子,周郡給他揉揉小肚子,“乖一點,等一會兒,我就帶你吃東西。”他們可能要在城裏過上一晚,周郡等下還要去找個客棧,這一晚上的吃和住估計三十五文打底,不過能負擔的起。

周郡準備賣到第二天上午,上午之前沒賣出去,就直接去城東頭找花農,把花寄存在那裏,然後帶着路拾買了東西回家。這回他要買的是花生和大豆種子,要好的那種。

他們這一晚沒賣出去,天黑了後,周郡收了攤帶着路拾去了東頭一家客棧,要了一間大通鋪,他就沒敢睡得太熟,因為他懷裏踹了一兩銀子二百文錢。二百文是留着零花,一兩銀子是要買種子的。住大通鋪害怕被人偷,路拾睡得很香甜。

臨睡前他給路拾買了肉包子吃,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床帶着路拾喝了一碗熱騰騰的豆腐羹和米子餅。

人家做的真好吃。周郡就琢磨着他種出大豆後一定要天天喝豆腐花吃豆腐吃豆芽。米子餅做的又軟又香甜,路拾吃的眼睛都眯起來,滿足極了。不過這豌豆花和兩塊米子餅花了他們十五文,貴。

吃完後天還早,城門剛開。周郡這次就又去了最大的書鋪門口找了個位置賣蘭草。去銀樓的客人不買,但是來書鋪的讀書人不差錢又愛花的話應該舍得的。還真讓他們碰到熟人了——縣太爺的家的傻兒子楊家公子。

不過楊家公子已經不認得周郡了和路拾了,過了一個冬天,太陽威力驟減,周郡又沒有老去開荒,所以膚色白了一些,而且不用多勞累,吃的雖然差,但氣色也強很多。更重要的是上次賣的花掙了錢買了衣服,這回收拾的人模人樣的。楊家公子沒認出來,他還是喜歡蘭草。

這次他身邊還有一位公子,兩人一起看到了這蘭草,都心生可愛。周郡看到這位公子有些心虛,但發現他沒有認出他來,就很心安理得了,于是誇他的蘭草來,和上次的詞不一樣了。那楊公子聽着周郡說話,疑惑道:“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周郡面不改色的說:“公子是貴人,每日見過的人很多,小人可不記得見過公子,像公子這般品貌,小人要是見了定然不會忘記。”

楊公子還是迷迷糊糊的,又看了一眼路拾,“這個小孩也似曾相識。”周郡見他思路往這上面偏了,趕緊給扯到蘭花上面來。

那楊公子又看了一眼路拾,可是小孩子長得更快,特別是路拾張開了點,又喝糖水又喝鹽水的,又變白了,和之前相比還這真認不出來。路拾見他的目光立刻屁股扭過去,抱住了周郡的腿。

周郡道:“公子可曾見過這樣的蘭草,小人的蘭草不說獨一份的,也是少有。是小人的長輩進山找到的極品,本想去給城東頭的花農送去,但小人不舍得,想自己來試試賣。”

另一位錦衣公子就說:“上次我在你家花園看到這些花,想再次去欣賞的時候已經沒了,可讓我好找。”

楊公子說:“那幾盆花都被我父親送人了。”父親得了花喜不自勝,自己書房放了一盆,母親房裏有一盆,還有幾盆被他送給同僚了。聽說他還親自選了兩盆送給那位柳工,得了柳工一頓飯,父親回來別提多高興了,就連檢查他的課業,他錯了許多也沒有發火。

所以再次見到這蘭草,楊公子二話不說要全買下來。周郡聽他說全包起來,想起來自己還沒報價,就喊三兩銀子。楊公子皺眉,上次他記得是二兩銀子,而管家買的比他還便宜。他也不傻就想講價,周郡就不讓價。

那位錦衣公子道:“楊兄,這幾盆蘭草品貌和你家花園的相同,我上次問過你們的管家,想托他也幫我買兩盆,可你那位管家說已經買不到了。”他記得那管家說他是花了十兩銀子一盆買來的。

如今這才三兩銀子當然是便宜的,所以錦衣公子毫不猶豫地拿出十兩銀子來,“這三盆花我全要了,楊兄,你這次就不要和我争了。”

“這如何使得?”楊公子和他推嚷起來,心裏納悶他是不是傻,能夠講價,他還多拿出一兩來。而錦衣公子則是想上次他去那要一盆蘭草,那管家推三阻四的,而楊公子也是不想勻給他一盆。

如今他好不容易碰上了,當然一盆也不想給他。他兩人說是同窗好友,但卻是競争關系。

他爹是縣令,而他爹是縣丞,他爹不如別人的爹,就想自家兒子贏過上司的兒子。他家世代是縣丞,如果他科舉考不中舉人,估計也是接他爹的班,也是吉縣的縣丞。

如今他爹的這位上司縣令幹得不錯,又得到了那柳工的賞識,說不定會升職,他爹的心思就被勾起了了,萬一他這縣令調走了,自己能不能往上升一級呢。着三盆蘭草他就買了給他爹,他爹一定高興。

楊公子不幹,他們倆想争執。周郡才不管那麽多,立刻接了那錦衣公子的十兩銀子,把三盆花往他身邊一般,接着就拱拱手,“謝謝兩位公子關照。小人家住得遠,要趕着出城。這花就是您的了。”然後抱着路拾就離開,也不管身後兩個人還在争論什麽。

管他呢,錢到手了就走。他捏着十兩銀子,不禁感慨,這位楊公子真是他的貴人。

十兩銀子到手。周郡直接去了糧食鋪。城裏的糧食鋪可比鎮子上的大多了,不光賣各種糧食米面,也賣各種種子。

周郡問到花生種子,糧食鋪子的小二驚訝了一下,說他們店沒有。周郡并不氣餒,又問了大豆種子,小二的就如數家珍說起來。他們這裏有黑豆,紅豆,黃豆,蜜豆,芸豆,蠶豆問他要那種。

周郡要了黑豆和黃豆的種子,問了問小二一包一斤的種子能種多少地。小二是個懂行的,說他們家種子産量不錯,都是每年選上好飽滿的種子收上來的。一畝地大概五斤種子,種出來能得一百二十斤大豆。這可是十幾倍的收成,算得上高産了。

周郡近來也學了許多農作物産量知識,但是對這些還是沒多少概念,他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他們吃的豆米算,他們家連路拾四口人,一天只吃大豆要一斤八兩左右。所以一畝地的大豆收成省着吃能吃三個月。

不錯,買了。

一斤黃豆種子要一百三十文,周郡買了五斤,接着又買了三斤黑豆種子,他回去要分一點給周裏正。接着他又問有沒有瓜子種子,那人笑着說有,擺出來一看,這不是西瓜子嗎?這裏能種西瓜?

小二說看不出這位客人還吃過西瓜,那可是好東西,這西瓜和西瓜子都受歡迎的很。那些達官貴人最喜歡吃了。也就是他們江南這水土肥沃,能夠把西瓜種出來,別的地種子都不發芽。

西瓜地可不好種,他們誰都沒種過。他就問有沒有那種葵花籽,小二搖搖頭說沒有。然後他又問有沒有那種生姜種子,這回小二更是把頭要的跟撥浪鼓一樣,生姜只有去藥鋪裏能買。他們糧食鋪裏可沒有。

後來周郡只好買了一些菜種,青瓜和金花菜蠶豆種子耳菜種子,當然還有大蒜種子。周郡看到大蒜蒜瓣的時候都激動壞了。這可是真正的好東西啊。

如果他沒記錯,大蒜可以預防高血壓高血脂衰老的作用。它在殺菌消炎上也有好的效果,以前他小時候受了傷,他姥姥就給他塗大蒜。

還有各種蒜蓉美食。

種!

周郡出了糧食種子鋪,被冷風一吹,狂熱的心就冷卻下來了。他買來這多種子,可是他并不都是會種的,也沒有網絡給他查詢種法,回去後還要和周大福他們那些會種地種菜的人商量着怎麽做。這些種子不便宜,這小幾包花了他三兩銀子。除了大豆和黑豆還有青瓜是确定能種好的,這大蒜估計周裏正他們也沒種過。

周郡把種子包好,放在自己的包袱裏,時間已經到了中午,肚子又在咕嚕嚕叫。周郡有了錢,那就要大方一點。他一把抱起路拾,走,“咱們去吃好吃的。”

酒樓是不敢去的,周郡再次帶着路拾去了之前那家包子鋪。可惜包子鋪收攤了,周郡只好去另一個面攤上,要了一大碗幹菜肉絲面,澆頭只有七八根肉絲,但是飄着一些幹菜詩,放得應該是豬油,有肉香味濃郁。周郡又要了一個小碗,給路拾扒拉一點面條,把肉絲都給他,路拾這小朋友嘟着嘴搖頭,周郡笑了一下,又拔了兩條倒自己碗裏,他才露出笑容嘴巴叼着面條吃起來。

兩人暢快淋漓地吃完,連面湯都喝的一幹二淨。這孩子不吃獨食,有什麽都會想着別人,真是很乖很乖的。周郡現在養孩子也養出心得來了,吃完飯用袖子給他擦擦嘴。兩人又去了點心鋪子。也要給周嬌和路雲帶點東西回去,要管餓管飽能放得。

種子一個小包袱,再買一些能放的住的米糕回去,再買幾塊饴糖就行。這些東西都不很重,也不占地方,他往小包袱裏一裝,別人也不知道裏面是什麽東西。到了下午他出城,往回走,在半路上碰到一輛往回趕的牛車,這回還是蔡湖村的村民,不過是一家三口人來趕集,年輕的夫妻帶着四五歲的小兒子。

周郡想搭車,但估計那牛車坐不下了,因為車子上有他們買的大件物品,看着好像是大櫃子。那對夫妻看着就說讓路拾坐上去,他們帶着走一程。這要靠雙腿走回家去,要走到半夜了。周郡拒絕了,路拾一個人他不放心,他覺得應該還會等到回去的車的。

果然他們走着走着身後又有一輛牛車。乖乖,這回更是熟人,劉壯漢的大兒子趕着牛車,二兒子在車上。他們沒認出周郡來,喊着周郡讓路。周郡趕緊叫他們,“是我啊,下營村的周家小子。劉大哥,劉二哥,你們剛從城裏回來?”

“這是買了什麽?”周郡是真的很好奇,怎麽一個冬天不見,這劉壯漢一家都有牛車了。他們發家致富的速度都趕得上坐火箭了。這到底是是什麽門路,他做夢都想知道啊!周郡表達了他想搭車的想法,并提出給錢。劉大郎也認出他了,讓他帶着路拾坐上來了。

“俺們這是買回來的糧食。”他拍了拍牛車的兩袋糧食,“這是俺們掙來的,你知道俺們縣和禹城那有段路不通了,俺們就是去修路了。這可不是官府指派的,而是一位大善人給自家家鄉修路。俺們幹了快三個月,這就是俺們掙回來的糧食。”

周郡表示他們的運氣真好,劉大郎就說:“是啊,要不是俺妹夫,俺哪能知道那裏能有活幹啊,聽說招人标準可嚴格了,俺們身強力壯,俺爹都差點沒通過選拔。”唉,妹夫真有能耐啊,可惜妹子沒了,不然以後是個好助力啊。這回多虧了妹夫介紹,不然他們一家可真要餓慘了。因為妹夫的原因,他們還在大姜村站住了腳跟。妹夫做了人家的書童,然而那個書童伺候的公子卻是禹城主簿家的公子。主簿啊,聽妹夫說主管全城的文書,反正你人員來歷戶籍人事流通他都知道。

劉二郎就說了他們是怎樣挖土填土修路的,說那條路本來是不通的,那個村叫永興集,裏面偏僻就跟下營村一樣,雖然屬于吉縣管轄,但是地界卻在禹城地界,地勢有點低,反正他們村裏出來一個善人,好像是掙了大錢了,衣錦回鄉出錢給家鄉修了一條路出來。這條路聽人說花了至少有有萬貫錢。

哇塞,萬兩銀子啊,好有錢啊!周郡就問他那裏還要人嗎?劉大郎表示不缺人。周郡摸不清真假,識趣地到了大姜村村口就給錢下車道謝離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