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2017年8月15周二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有專業人士在看這篇文的時候發現有錯誤

請提出來,我們可以交流一下,然後我改……

下一章的內容被我合并到這一章了,下一章到時會用新章節替換

感謝你們不離不棄!

2017年8月15日 周二

每周二大交班。

普外一和普外二比平時提前半個小時到,原先每天在醫生辦公室的晚夜班書面交接班也改在示教室,大主任和四個組的主任要到,當天上班的兩個病區的護士也都要到。

先是普外一夜班護士讀晚夜班交班報告。

我沒在普外一呆過,不知道那邊的情況,靠在玻璃上低頭玩弄自己的手指。就在夜班護士讀到“引流管交班”時,示教室的門被人從外面推開。

秦懷禮一手扣着紐扣一手還推在門上,先是環顧了一圈示教室,而後關上門,站在門口。

示教室東西為牆,北面為玻璃做成的牆,南面為窗戶。大交班人比較多,大家站位都很随意。主任站在窗前,護士大多站在玻璃前,東面邊靠牆站的多為醫生,西面靠在桌子上的是夜班交班護士。

我站在門邊,門被打開時,我下意識扭頭望了過去,他的臉,離我很近,我甚至看到了他右耳垂上一顆小小的黑痣。他胳膊幾乎擦着我的肩膀過,站在我左手邊往前一個腳的距離。

我眼神跟着他,看着他扣完工作服上的紐扣,低頭瞅一眼,再擡手推一下鼻梁上的眼鏡,最後雙手背在身後,左手握在右手腕上,右手半握着,一副老幹部的姿态。

普外一夜班護士交完便是普外二交班,曹晴靠在桌子上十分不顧及形象,滿臉都是“上了一夜的班老娘一夜沒合眼要死了”的頹廢樣。

值班護士交完班便是昨晚的值班醫生交班。普外一是羅醫生值班,他咳了兩聲,說:“昨天夜裏兩點多急診來了位病人,女性,25歲,轉移性右下腹痛三小時入院,判斷是急性闌尾炎……”

我耳朵豎在一旁聽羅醫生交班,身旁人背在身後的右手不着痕跡地慢慢張開,直到五指全部張開,短暫停留了幾秒,又緩慢曲起,緊緊地握成拳頭,而後再次松開,重新回到半握着的狀态。

我的視線和精力全部被他手上的小動作給吸引了去,垂着頭看完了全過程,默默感嘆這人手真的好看,又白又修長,符合人們對外科醫生拿手術刀的手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下一秒我才猛然反應過來,剛才那一系列的小動作,是他在打哈欠。

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困倦難忍,只能靠小動作偷偷摸摸小幅度地打個哈欠。

意識到這之後,我挑着眉眯起眼,忍不住抿唇笑起來。

真的太萌了。

羅醫生還在交班:“……三點半在急診全麻下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術後患者回室,各項生命體征完好,予以抗炎止痛營養藥物……”

我站在秦懷禮右後側,左半邊胳膊被完全隐藏在他身後。我盯着他虛握着的右手,看着他修剪整齊的指甲,左手動了動,猶豫了兩秒,鬼使神差地擡起來撥了下他的食指。

下一刻,我猛然回過神來。

我在幹什麽?

人一清醒,連忙收回手,被我撥了手指的人卻猝不及防捏住了我的手指。

我愣了一瞬,再稍一使勁想把手指抽出來,他幹脆直接反手握住了我整只手。

他的手和他的身高成正比,很大,包住我的手完全不留餘隙。剛從外面進來沒多久,他手掌還是熱的。我在空調下吹了許久,手早已冰涼,被他完全握住那一瞬,溫熱的感覺從手背傳至全身,心髒不受控制地狂跳起來,像在老師面前偷偷做壞事的孩子。因為心虛下意識擡頭看向他,他同剛進來時的表情一樣,平視前方,坦蕩的很。

兩個病區的醫生也交完班,周主任先是問了下兩個病區的整體情況和病人人數,而後擡頭看向秦懷禮,聲音平淡,卻透着說不出的威嚴。

“你怎麽回事?”

我明顯感覺到他手微僵了下,不着痕跡地松開我的手,腰背仍舊挺着,卻是認錯的語氣:“我遲到了。”

周主任不饒:“為什麽遲到?”

“睡過頭了。”

雖然理由很充分,态度也很誠懇,但不知怎的,我聽完卻莫名想笑。

睡過頭了……

過頭了……

頭了……

了。

周主任沉默了兩秒才終于說:“下次不準再遲到。”

秦懷禮垂眸,聲音小下來:“知道了。”

周主任接着繼續交代每周大交班時該交代下去的事情。而後是普外一護士長轉達周一院中會的主要內容和重點。

大交班結束,大家原地解散,各自回病區。秦懷禮側過身低頭看我,一雙修長幽深的眼睛藏在眼鏡後面,唇角略微掀起一小片幅度,我內心咯噔一下,知道自己剛才做錯事了。

我目光飄忽還在想借口脫身,李博如同一根救命稻草從天而降……從他身後冒出來,勾着秦懷禮的肩膀就往外走。

“诶老秦,我正想問你……”

就在秦懷禮扭頭看向李博的時間,我連忙溜出示教室,瞅見曹晴正一邊打哈欠一邊往病區走,我追上去,“曹老板,晚上這麽忙?都沒眯一會兒?”

“不不不,”曹晴搖頭,“不是我不睡,我是不敢睡,你不知道,我要是睡着了,誰都喊不醒我。”

我笑她:“你是豬嗎?”

“我本來就是豬,你不也是豬。”她睨我一眼。

“……”我沒跟你說屬相。

今天我仍舊跟在蘇曼身後學習,蘇曼分管13到24床,做完上午的治療,又給幾位挂水挂得快的病人換了水,才終于閑下來在電腦前看醫囑。我從13床開始一個一個往下看有沒有新開的醫囑。這時瞥見對面普外一的護士長過來,連忙站起來說了聲:“護士長。”

孫護士長沖我點了點頭:“你們陳老師呢?”

我趕緊扭頭掃一圈護士站,“在護士長辦公室吧……”我也不确定。

孫護士長徑直走向護士長辦公室。

我繼續坐回電腦前,看到21床,這個病人周日來住院,算是我真正意義上從入院評估到記錄全程都是獨自一人完成的病人,潛意識裏便對他要比別的病人留意得多一些。他是昨天做的手術,昨天我休息,也不知道手術結果怎麽樣。

想着就打開了他的醫技報告,裏面已經出了他的病理結果。

我上大學的時候病理課學的一般,以至于看到結果上“考慮為甲狀腺濾泡狀癌”這幾個字時,根本想不起來“濾泡狀癌”是一種什麽樣的癌,是屬于良性癌還是惡性癌。那時,我滿腦子全被“癌”這個字眼給占了去。

我站起身,蘇曼剛給病人倒完引流液,從我身後走過往處置室去,我跟過去,“蘇曼,21床那個小夥子是癌啊?”

蘇曼腳步頓了下,有一瞬的愣神,估計在想21床是誰。也只是一會兒,她點頭:“是,他病理結果不是出來了嗎?”

“為什麽啊?他才18歲啊。”我一時竟有些不能接受。

“疾病又不看年齡。”

“可是……”我皺着眉頭站在處置室門口,卻不知該說什麽。

“你這是剛來,時間長了就習慣……就麻木了。”蘇曼拍了拍我的肩。

我從小到大很少真正經歷生死,除了家中老人去世,“死亡”距離我最近的一次,還是上大學第二年,聽別的同學說大三的一位學姐,因為去非正規醫院做流産,去世了。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還很震驚,尤其在看到照片後,很是面熟,大一剛開學這位學姐她們社團招新還來過我們班級。

學姐做手術的那家醫院在火車站對面,我坐公交車回家的時候總能看到。

那段時間我去火車站,坐在公交車上就能看到醫院外被學姐的家人挂上了橫幅,門口圍了一群人,花圈紙錢徹底将大門堵死。

這家醫院很小,我沒進去過,很類似于“莆田系醫院”,後來外科老師還把它當做實質案例同我們分析:“作為一名醫學生,懷孕三個月後該做流産還是引産起碼這個該知道吧?再來,就算不是學醫的,看病也都知道該去正規的大醫院,你是做手術,那種三無醫院,你是多不把自己當回事兒才會邁進去把自己的命交給他們?手術都沒開始做,剛打完麻藥人就不行了,後來趕緊120給送到第一人民醫院,已經晚了。”

那個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一家不正規的醫院和正規醫院的根本區別,不是不正規的醫院不會做人流,不是不正規的醫院不會開雙眼皮,而是一旦這期間某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們沒有完整有效的處理應對方案,搶救流程,沒有搶救的器材和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

最後的結果,我也是聽說。醫院賠了20萬,繼續在火車站對面開着,公交車座椅的背面還是能看到它的廣告。

我問同學:“一條人命啊,賠20萬就沒了?學姐家裏人也同意了?”

同學回我:“不然呢?人也回不來了,而且學姐還有個弟弟。”

好像說偏了。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裏,癌症和死亡幾乎是畫上了等號。即便我在大學裏學了許多疾病方面的知識,但也只是在思維裏,把那個等號改成了約等于。

癌症,無論什麽時候,它都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詞語。

從處置間出來,路過護士長辦公室,裏面孫護士長還在和陳老師說着話。

我拐進治療室,盯着曉利姐加了一會兒藥,沒憋住,問:“曉利姐,孫護士長不是普外一的護士長嗎?怎麽還來我們科?”

“她是大科護士長,不僅是普外一護士長,還是普外科護士長。”曉利姐解釋。

“那我們護士長呢?”

“她是副護士長。”

外面3床呼叫,我連忙出去給3床病人換水。等再回來,一位病人家屬十分不耐煩地站在護士站前對上辦公班的管老師大喊:“還抽不抽血了?病人一早上沒吃飯,在病房等了快半個小時了,還要餓多久?要是不抽血我們就吃飯去了!”

管老師和氣地解釋:“抽不抽血要等醫生看完病人之後才知道,因為不是我們說給你抽就能抽的,要等醫生開了醫囑,我們才能打出單子,才能抽。”

“那醫生到底什麽時候來看?等了半個小時也沒見醫生來!”

“你先回病房坐一會兒,我幫你打電話再催一下。”

我在電腦前坐下,心想讓病人餓着肚子等了半個小時,确實有些過分。

中午快下班那會兒,我在治療室洗手,食堂有規定,不允許穿工作服去食堂就餐,每到中午我們便要先回值班室換衣服然後再去食堂。徐程和中班交完班,進來看到我,嬉笑着說:“喲,沈東林你速度這麽快。”

我揚了揚眉毛,“那是,畢竟我是不用管病人的人。”

話音剛落,只聽外面管老師怒道:“秦懷禮你什麽意思?你把病例往我面前一摔是想幹什麽!”

我和徐程面面相觑,不明白這突然之間發生了什麽。

我也不顧手剛洗了一半,連忙從治療室出來,管老師已經在護士長辦公室對着陳老師“控訴”。

“陳老師你說他是什麽意思?病人來住院在床位上等了半個小時,來護士站催我,問醫生什麽時候去看病人,這病人都催了,我是不是要打電話給他?當時他說知道了。過了十分鐘,病人又來護士站催我,他還沒去。這是我想打電話催他嗎?病人不催我我閑着沒事幹啊我打電話催他?”

“看過病人之後他把病例往我面前一摔,說抽血。說完臉一撂就走。陳老師你說,他把病例摔我面前什麽意思?擺着個臉色給誰看的?他被催的不耐煩了就能随便沖我摔病例了?是我欠他的?都是同事他憑什麽沖我不耐煩想甩臉就甩臉!”

陳老師:“這個事情确實是他不對……”

“打電話嫌煩,不耐煩,行啊,那以後病人來護士站催,我就直接讓病人去醫生辦公室找。以為誰想在中間給他整這事啊?我自己活都幹不完還給我找事!”

“我就奇怪了,他算什麽?甩臉色給誰看呢!我今天還就不容他這脾氣了!明天交班我肯定要和主任說這事,病例往我面前一摔,臭着張臉,撂一句抽血就走了……”

陳老師說了兩句話,我站在外面根本聽不清,全被管老師怒火中燒的嗓音給蓋了下去。

和徐程去食堂吃飯的路上,我忍不住發表感言:“我原本還以為秦醫生脾氣好,今天看這樣,好像也不好。”

徐程:“其實秦醫生脾氣挺好的,上夜班跟他搭班的話也挺好的,今天也不知道他是怎麽回事,不過管老師是真生氣了。”

“何止是生氣,管老師已經怒了。”我說,“管老師以前發過火嗎?像今天這樣。”

徐程搖頭:“沒有,管老師脾氣可好了,今天應該是真的被秦醫生氣到了。”

我咂舌,然後默默在心裏給“秦懷禮”這三個字旁邊加了“高危”符號。

這人很危險,見面要繞行。

因為他不僅脾氣不好,還沒有耐心。

如果單看他那張臉,戴着眼鏡,斯斯文文,嘴角永遠噙着笑,倒是給人這人脾氣很好、很易親近的錯覺。

但事實似乎不是這樣。

莫名的,我開始有些怵他,以前因為視覺欺騙而給他貼的标簽也全被換成了“難相處”、“脾氣大”、“沒耐心”、“和他說話要注意”……

下午我給一位明天要手術的病人寫了一份手術交接單*,在蘇曼看過确認無誤後準備夾在病例裏。

正常病例車是放在護士站,病歷夾在病例車裏,醫生會因為補病例或者粘貼醫技檢驗結果而把病例夾拿到醫生辦公室。所以一般我們在護士站找不到病例夾的時候,便會到醫生辦公室去找。

我拿着手術交接單到醫生辦公室門口,門關着,我敲了敲門,然後轉動門把手推開門,先是湊了個腦袋探進去,發現只有秦懷禮一人在,手還放在鍵盤上,扭過頭看到我,沖我眨了眨眼睛。

我愣在當場,後悔自己為什麽要先敲門,如果直接推門,見到他在,還能偷摸着再把門關上當作我從未來過。這下在他的注視下,我不得不硬着頭皮進去,在他詢問的目光中,裝作啞巴,挨個桌子找病例夾。

我圍着醫生辦公室繞了兩圈,他停下手上的動作,終于憋不住了:“你在找什麽?”

我在一摞摞病例間翻找的手停下來,小聲且小心地說:“16床的病歷。”

“16床?”

“嗯。”

“別找了,在我這兒。”

“……”我要怎麽說我剛才轉了兩圈醫生辦公室卻獨獨兩次都直接跳過他的桌子。

他把病例夾找出來遞給我,我猶豫了下,還是挪過去伸手去接,結果他捏着病例不肯撒手。

“還說你沒躲我?”

雖辦公室只有我和他,他聲音也不大。我募地擡頭看他,他今天穿着淺藍色襯衫,領口的紐扣散着,外面套上白大褂,顯得他更白了些,但那溫雅的五官此時卻不帶一絲表情,意外的嚴肅,我這小心肝禁不住一陣顫栗。

“不是!沒有!你別瞎說!”我否認三聯。

“沒有就沒有,你心虛什麽?”他松開手,輕飄飄道:“一點兒可信度都沒有。”

我臉倏地紅成一片,嘴張了兩下,還是放棄同他辯解,默默站在旁邊把手術交接單夾進去。

他話說完便重新扭頭繼續在電腦上敲病例,我合上病歷夾,偷偷瞄了他一眼,小聲嘟囔:“脾氣怎麽那麽大。”

他敲鍵盤的手明顯頓了下,我也是一愣,意識到自己剛才一不小心說漏了嘴,臉比剛才更紅了。

得,言多必失,啥也別說了,溜吧。

我下班的時候,胡主任正帶着他們下班前晚查房。我一雙手濕答答的舉在胸前,心情頗好,一路蹦跶着從治療室回值班室。胡主任正從25床那屋出來進24床那屋。等我走到24床那屋門口,秦懷禮最後一個從25床那屋出來。我瞥了他一眼,匆匆将視線移開。他粲然一笑,從我身邊過去時,伸手一巴掌拍在了我頭頂上。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拍,我一點而準備都沒有,魂都快吓沒了,猛地一縮脖子,瞳孔睜大,整個人登時僵在原地。

他惡作劇似的,五指稍一使勁在我頭頂抓了一下。等我反應過來惡狠狠回頭瞪他的時候,只瞟到了他白大褂飄逸的一個小角。

現在我趴在床上寫日記,但是他在我頭上抓那一下,那感覺我現在還能感受到,癢癢的,意外的不讨厭。

我不喜歡別人碰我的頭發,大學時老葛正巧和我相反,她最喜歡別人幫她弄頭發,怎麽弄都行。她說別人弄她頭發的時候感覺特舒服,當時我極度不能理解,哪裏舒服了?

今天,我好像有一點點懂老葛了……

剛才又不自覺摸了下頭頂,猛然回過神居然發現自己臉上還帶着憨豆式傻笑……

他好像有毒。

晚安。

*手術交接單:手術室接送病人交接單,接病人人員使用手術室室外接送車到病房接病人,與病房護士對手術病人信息進行核對,并填寫手術病人交接記錄單。(以上來自百度非百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