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他說的話基本能做到, 說起書店,她只有一個想法:“開水産養殖場是把錢往水裏砸,開書店也是把錢往水裏砸。”
他聽明白她的意思了:“又怎樣?”
“你說的什麽話, 明明做生意頭腦挺好的一個人,總在我想不到的地方說出不經過思考的話。”開書店明擺着虧本生意。
她了解過大學裏都有很大的圖書館, 學生老師看書去圖書館就行。
大學老師們看書多, 他們買書只會買比較難得到的書或者非常必要的書,別的書只需要看看, 不必擁有。
中學生能把學校裏發的書看完就很好了,幼兒園小朋友和小學生哪有心思看書。
沒有傻瓜會在大學城開書店, 她把原因告訴他。
不能開書店,大學城是一個原因,她認字不多也是一個原因。
“這不是為了讓你打發時間, 有個書店,你每天整理書看書,生活挺充實的,不至于産生沒事情做荒廢時間的想法。”他想讓她後半輩子跟着他享福, 不再是勞碌命。
他出發點是好的, 王錦繡目前不能接受,想來以後也不會接受,這會兒先不反駁他了, 順着他的話講, 讓他滿意就能睡覺了。
她開始順毛,鐘越河不再堅持己見, 睡覺前說了句, 以後跟着他享福就行, 剩下的苦讓他吃。
王錦繡感動又無奈, 他出發點或許是好的,自認為是為她好,确實是為她好,但根本沒考慮她的想法。
...
一個晚上過去,昨天下午心情大好的葉子,今早出門記得讓媽媽給自己戴上虎頭帽。
虎頭鞋能穿下,依舊不舍得穿。
小朋友穿在身上的衣服褲子顏色偏暗沉,虎頭帽顏色卻鮮亮,葉子年紀小,能撐住帽子,勉強算可愛,就是整體看着和諧又不太和諧。
Advertisement
葉子現在穿的衣服還是從哥哥這裏傳下來的,哥哥也不是衣服的第一擁有者。
孩子爸爸才是第一擁有者,後面傳給弟弟妹妹穿,弟弟妹妹長大成人,生小孩沒大哥早,婆婆藏起來的小衣服就給大孫子穿了。
經過兩代人的小衣服,早有不少縫補痕跡,幸而婆婆給孩子縫衣服都是用相近顏色的棉線,破洞也是用相近顏色的布料填補,不仔細看是看不出衣服上許多縫補的痕跡。
衣服穿到湯圓葉子身上也沒辦法避免破掉的命運,王錦繡也是學着婆婆用相近的顏色針線布塊縫補。
托兒所孩子們衣服穿得并不鮮豔,要說鮮豔,小紅鹂穿的小衣服好看,顏色嫩嫩的,王錦繡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反正和大家的不一樣,看着很舒服又不會過于亮眼。
鐘越河不管別人家小孩怎麽穿,自家小孩要管:“小孩子長身體快,等年底閑下來給他們買新衣服過年。”
小孩子身體是長得快,他們人不在老家,沒有機會得到婆婆給的小孩衣服了,王錦繡想到花錢地方這麽多,越發覺得在省城生活不容易。
住村裏的時候一個月都花不掉十塊錢。
孩子們買新衣服的事情肯定要确定下來:“如果月底不冷,下個月月初應該也不太會冷,可以穿之前新買的棉衣,如果真的冷下來了,月底帶孩子們去買新衣服。”
下個月要帶湯圓去幼兒園,小孩子總得穿精神好看點才能給老師留下好印象。
不冷的話,之前越河帶他們全家買的新衣服可以留着去幼兒園穿,冷的話,薄棉衣無法禦寒,只能買厚實的。
她覺得暫時沒到給孩子一年買幾件新衣服的程度,哥哥的衣服還是能留給妹妹穿,哥哥現在也沒有長得很快,兄妹兩人的衣服夠穿。
鐘越河:“成。”
吃完早飯,一家人一起下樓,下樓沒走幾步路就要分開走,葉子今天背布包,頂着虎頭帽,走出了非常自信的小步伐。
湯圓沒戴小帽子,出門前王錦繡問過湯圓要不要戴虎頭帽,湯圓說不戴,放在家裏。
王錦繡猜測湯圓是因為自己在托兒所屬于大哥哥,大哥哥戴個虎頭帽實在太幼稚,所以不和妹妹一起戴了。
小小年紀包袱卻挺重的。
王錦繡要去幹活,沒機會看葉子好朋友們的反應,只希望中午去托兒所的時候,閨女的小帽子能完好無損沒有髒污。
葉子在路上走出了自信的小步伐,到托兒所就低調很多,乖乖在自己位置上坐好,把布包放到紅鹂放包的地方。
小紅鹂每天都會帶着一個包來,小朋友們帶了包的,都放在墊子上。
等啊等,終于等到第一個朋友來了,葉子沒像往常一樣打招呼,而是低着頭看桌面假裝沒看見她。
小朋友演技不咋樣,毫無技巧,全是感情,好在另外一個也是小朋友,根本沒發現葉子假裝沒看見她。
褚百靈,也就是小百靈,今天是幾個好朋友裏最早到的,她一來就說還以為別的小朋友搶了葉子的位置。
戴了一個帽子就認不出葉子,小孩子的腦回路不太正常,葉子不生氣朋友說認不出自己,表示這個新帽子是她一歲的時候爸爸給她買的,冬天天氣冷她才戴在頭上。
有個老師看在眼裏,只覺得兩個小朋友挺厲害,明明都不太會說話,居然能正常溝通。
小百靈先誇葉子的帽子好看,再說起昨天晚上的事,講葉子爸爸送的魚蝦,她爸爸媽媽說很新鮮很好吃,爸爸媽媽讓她今天到學校再謝謝葉子。
葉子表示不用謝。
九點之前,幾個好朋友全到齊了,葉子不嫌麻煩,演了一遍又一遍,沒有一個好朋友看出表演痕跡,小話唠在葉子說起帽子是她一歲時候,她爸爸給她買的,問湯圓哥哥有沒有。
哥哥有的,葉子非常肯定道,只是哥哥不冷就沒戴了,她冷才戴在頭上的。
今天沒有一個孩子戴帽子,聽葉子說頭冷,看着葉子的虎頭帽,他們也覺得頭冷,想戴虎頭帽了。
小紅鹂問葉子,她的帽子在哪買的,她是她的好姐妹,她也要讓爸爸媽媽給她買一樣的戴上。
葉子搖頭說不知道,是爸爸買的,她今天回家問爸爸。
湯圓聽着妹妹和她的幾個朋友,你一個詞我一個詞說話,表示自己真不理解小朋友的世界。
...
王錦繡發到工錢了。
三十塊錢,不多不少,接孩子回家的時候,在菜市場附近猶豫徘徊了好一會兒,最終決定走進去。
正常情況下今天該發工錢了,早上不确定能不能到手,有預感會發,讓越河今天不要買肉回家,她發工錢的話,她買。
越河的想法是她發工錢,該慶祝的,更應該他來買肉。
聽出他話裏話外的意思,是覺得她摳,讓她買,她指不定買幾兩肉回家,可能都不會買好肉,挑揀便宜的買。
她是有這個心思,怪他嘴挑,有肉吃就不錯了,還嫌棄。
反正不許他買,叫他從養殖場帶半斤或者一斤蝦回來,晚上吃得豐盛些。
菜市場這個點沒關門,離關門不遠了,沒時間給她仔細挑,二十分鐘內買好菜肉回家。
鐘越河已經等在家裏,米飯已經煮好了,她一回到家裏,他就去看她買了什麽。
“花生是生的啊。”鐘越河咬進嘴裏,想逼自己吃下去,做不到,吐到垃圾桶裏了。
看他浪費一粒花生,王錦繡心疼:“生花生和熟花生都認不出來?真不讓人省心,炒熟的花生貴,生的花生你說說想要甜口還是鹹口的,給你炒出來。”
鐘越河選不出想吃甜的還是鹹的,花生炒出來味道差不多。
王錦繡就去問葉子和湯圓,問他們想吃甜的還是鹹的。
湯圓說甜的,葉子本來也想要甜的,哥哥說甜,她就換成鹹,兩個都吃吧。
小朋友可真是會為難媽媽,幸好鹹甜花生在王錦繡這裏的區別就是快炒熟出鍋的時候,放細鹽還是放白糖的區別。
孩子們兩個味道都想吃,她都做。
鐘越河:“看來真是花大錢了,還買半邊烤鴨。”
“所有加起來,花了我快五塊錢,錢都沒捂熱就花掉了,烤鴨晚上吃半邊,剩下半邊留着明天晚上吃。”
現在都沒緩過花錢的勁。
鐘越河嘀咕:“本來就半邊,還要剩一半明天晚上吃……沒錯,就該再留一半到明天晚上,今晚好吃的太多了,吃不完。”
被她瞪了一眼,他立即改口。
王錦繡先炒花生熱鍋,花生的量也不多,鹹甜各裝了一個小碗,炒完花生去做別的菜。
晚上還是熱的,鐘越河鹹甜各捏了一顆吃,吃完說還是甜的更好吃,适合當零嘴。
兩個小朋友也想吃,他讓他們再等等,說現在太燙了,爸爸皮糙肉厚不怕燙,他們不行,他們不能吃燙小孩的花生。
眼睜睜看着爸爸無情鐵嘴吃了好幾顆所謂燙小孩的花生,葉子去找媽媽說理。
王錦繡早想說他了,顧着做晚飯沒能及時說出來:“還要不要吃晚飯了?你不許吃花生了,也不怕上火,小半碗都被你吃完了。”
她給兒子閨女各拿了四顆花生,兩鹹兩甜,剩下的都藏進廚櫃裏。
今晚家裏的廚房真熱鬧,明明還是一家四口人,但因為豐盛的晚飯變得熱鬧不已。
不讓吃花生,鐘越河閑着沒事終于知道來幫忙,問她真的只有三十塊錢?
“說多少給多少,有問題嗎?我平時還在吳家吃午飯,一個月午飯錢少說也要四五塊錢。”她可沒想過卉姐因為她工作踏實勤奮,多給她幾塊錢。
鐘越河撇嘴,沒說什麽。
他敢說她的卉姐半句不是,她指定生氣,氣他小肚雞腸。
吃晚飯的時候,鐘越河告訴她一個好消息,小三輪有着落了。
不是新買的,是別人二手轉賣的,要搬家,不準備搬走小三輪,一百塊錢賣出去。
鐘越河講價講到八十塊錢。
王錦繡聽到八十塊錢,覺得不是太靠譜,盡管八十已經趕上她三個月的工錢,現在有牌子的自行車動辄一兩百,兩三百。
三輪車诶,三個輪子帶一個車鬥,賣八十?
八十都覺得被人坑了,她問他是不是熟人轉賣。
他說不是,是舊貨市場問到的,市裏有個挺大的舊貨市場,小到碗筷針線,大到家具家電,都有轉賣。
鐘越河也算舊貨市場的老客人,不是熟人轉賣,但是是經熟人介紹。
自家用的是嶄新的家具,養殖場用的二手,能二手就二手,好用就行。
鐘越河:“我沒交錢,我親自檢查一遍才交錢,你放心好了。”
“你檢查仔細了,問問人家在哪買,多少錢買的,看對方表情以及說話語氣,真是自己買的,回答問題絕對很快很自信,如果目光閃躲,肯定不是買的,沒準是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