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圈套,班師回朝

“就憑他那點功夫,也想教訓人家,簡直是自不量力!”楊昭氣的吹胡子瞪眼,雙拳緊攥。

趙如煙不服氣的迎向他的眸子:“楊玉也是想給楊家争口氣,若不是那潘濤一口一個楊家槍法是浪得虛名,楊玉也不會沉不住氣出手。”

“就算是不得已才交手,也不能下手這麽重,直接将潘濤打死!”楊昭劍眉皺緊,一臉的責難。

趙如煙撇撇唇:“你剛剛自己也說了,你弟弟那點功夫想要教訓潘濤是不自量力,他又怎麽可能真的有那個本事把潘濤殺死呢?這件事根本就是意外!”

“你……”楊昭沒想到這個趙如煙如此伶牙俐齒,幾句話把他堵的啞口無言,難道他教訓弟弟也有錯?

“大哥,如煙,你們都少說幾句!”楊勳出面圓場,面上同樣是凝重的神色,他揉了揉疼痛的額頭,認真的開口:“這件事七弟的确有錯,他太沖動了,才會中了潘濤的奸計。潘家雖然可惡,可是潘濤只是強搶民女罪不至死,七弟這樣殺了他,潘美那個老奸賊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潘老賊這些年一直都在向皇上進言,要削楊家的兵權,只是楊家一直駐守邊關,無過有功,深受百姓愛戴,皇上也找不到借口,若是潘老賊将這件事鬧大,上告皇上不肯罷休,恐怕朝野上下又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楊昭眼眸深邃,深深嘆氣。

趙如煙明白他們的擔憂,楊家戰功顯赫,在朝中有頗有威望,她父皇自是忌憚已久,如今出了潘濤的事,恐怕皇上會借題發揮,責難楊家。

“不會的,我父皇不會聽信讒言的。”趙如煙試着安慰他們,雖然她心裏也知道,趙光義因為這件事遷怒楊家的可能性有多大。

她的安慰顯然不奏效,楊勳跟楊昭皆是沉默,就連她的三哥趙恒也同樣在一旁不語。

趙如煙只能又換一種勸法:“眼下遼兵來犯,我父皇還要利用你們楊家在邊關打戰,這件事絕對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置!”

“就是因為遼兵逼近,随時都有可能打過來,我才更加擔憂!”楊昭憂心忡忡,“這次死的是潘太師唯一的兒子,皇上就算再想保楊家,也不能不給潘太師一個交代,七弟錯殺了潘濤,我們楊家自當負起責任,親自登門潘府負荊請罪,但皇上若是在此時處置了楊家,恐怕會給遼人以可乘之機!”

“遼人?!”趙如煙眼珠一轉,忽然想起了什麽,臉色大變。

“怎麽了?”楊勳見她臉色蒼白,不禁擔心起來:“不舒服嗎?”

“我今日在薊州城裏,見到過幾個遼人!”趙如煙反應過來,驚叫道。

“遼人?這怎麽可能?皇妹你有沒有看錯?”趙恒疑惑的問,宋遼一向不予往來,這裏又是戰事邊關,怎麽會有遼人出沒。

Advertisement

趙如煙确定的點頭:“真的,我沒看錯,他們是遼國人,手上還印着契丹青狼的圖案,只是他們穿着宋人的衣服,又戴着鬥篷,不仔細看難以識別出他們的身份!”

趙如煙的一番話,讓在場的幾個男人都察覺到事态的嚴重。

遼人僞裝出入宋境,這說明了什麽?他們十有**是遼軍的探子,遼軍看來已經部署好一切,就等着探清楚薊州城內的情況,随時準備攻打大宋。

“楊勳,你立即去告誡守城的将士,讓他們加強防守,遼軍随時會攻打我們!”楊昭朝楊勳下令。

楊勳立即領命,事關輕重,他不敢耽擱,趙如煙也跟着出去了。

留下楊昭跟三皇子趙恒兩個人,神色凝重的在房內商議着對遼作戰的策略。

……

幽幽月華,趙如煙依在院子裏的一棵蒼天大樹下,望着浩瀚的夜空,靜靜的出神。

那一輪皎潔的明月,照在地上一片無暇的潔白,在她白色的衣裙上像是凝了一層霜。

“煙兒……”楊勳漸漸靠近,剛要伸出手搭上趙如煙的肩膀,卻被突然轉身過來的她,意外的打了一拳。

“哎呀,痛啊!煙兒你怎麽下手這麽重?”楊勳誇張的痛呼一聲,邪氣的挑眉,望向趙如煙美豔無雙的臉蛋。

他的煙兒果然長大了,三年未見,她變得傾國傾城,活脫脫的一個亭亭玉立的大美人。

“你活該!”趙如煙并不吃他那一套,揚起頭,恢複了一貫桀骜的個性:“楊大人是邊關抗遼大将,被我這樣的弱女子輕捶幾拳,能有多痛?”

“楊大人?煙兒,你什麽時候改稱呼我為楊大人了?”楊勳輕聲笑了笑。

可是趙如煙一點都不覺得好笑:“楊大人都要迎娶潘小姐了,人家潘小姐有情有義,千裏迢迢趕過來看你,我可不是要改口了嗎?”這話語裏,帶着一股連她自己都未察覺的酸溜溜的味道。

楊勳微微一怔,臉上漸漸的挂上若隐若現的笑意,那笑意越來越深……

“沒錯,潘素素千裏迢迢趕來邊關,的确對我情深意重。”楊勳微微點頭,贊同的說道,好像根本沒有看到僵在趙如煙臉上的愠怒,随即,他眯了眯桃花眼,突然改口:“只不過,在我心裏,偏偏只在乎那個千裏迢迢趕來這裏看我的刁蠻公主!”

“刁蠻公主?”趙如煙心裏雖然是又驚又喜,可是聽到楊勳這麽說她,她抿唇不悅,揮拳就要朝他繼續打來:“好啊,楊勳,竟然敢說我是刁蠻公主?看招!”

兩個人在院子裏追逐打鬧起來,一路笑着嬉戲,在月光下灑下兩個人的身影。

廂房裏的楊昭跟趙恒聽到這聲音,不由的往窗外望去。只見趙如煙毫無防備對楊勳的笑,那笑容明亮燦爛,她美麗的大眼睛水汪汪的,像是會說話一樣,兩個男人都看得出神。

這一夜,她迷人的笑,不知醉了多少人的眼。

三日後,皇上的谕旨傳來,命令在邊關的楊昭跟楊勳親自押挾犯錯的七弟楊玉,速速回京,親自向皇上交代誤殺潘太師獨子一事。

皇上聖旨已下,楊家雖覺得不妥,卻也不敢違抗皇命,謝了皇恩浩蕩後,便準備班師回朝。

卻不知這一切正中了耶律烈的圈套——

楊家軍前腳剛離開薊州城,他就立即下令,命三軍整裝待發,向大宋發起進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