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蔓莆包糜子甜糕

再嘗嘗裏頭的雞塊。

适才被剁成小塊的雞肉方便入口,爽滑的雞皮充滿脂香,鮮美的雞肉格外的鮮甜。

鴿肉本身滋補,鮮香滑嫩的滋味溢滿唇齒之間,再嘗嘗鹌鹑塊,小塊的骨頭又解饞又有嚼頭,着實誠意滿滿。

郭縣丞自己滿意地點點頭:“這道肚包鳳着實美味。”

圍觀的百姓們喝着湯汁,香濃醇厚的雞湯鮮美,上面還撒着一層淡淡的芫荽、蔥花,配合着淡淡胡椒香氣,在這初冬天氣裏叫人心裏暖洋洋的。

還有人立刻感激起了郭縣丞:“要不然咱們怎麽能落得這般美味。”

富裕些的百姓被雞湯勾得心裏癢癢的:這恒家酒樓一道菜就這麽勾魂攝魄,不知其他的菜肴如何?當即邁步往酒樓裏走。

還有些不那麽富裕的百姓則往路菜店去:“進不去酒樓還買不起路菜嗎?”

于是買些姜豉豬蹄、羊腿肉鲊之類的路菜回家與孩兒解解饞。

齊老板失魂落魄站在一旁,早已經無人在意他,他口幹舌燥,越發後悔當初為何聽了孫橫的挑撥來質問恒家。

當初孫橫蠱惑他說:“若是将恒家酒樓擠下去空個參賽名額出來,你不就有望了麽?”

齊老板禁不住這誘惑便當了出頭鳥,誰能想到這恒家小娘子當真有點本事呢?

何況……

何況那碗湯也不知怎麽做的,當真芳香四溢,勾得他心裏癢癢,嘴巴也不住咽口水。

“喏——給你!”

齊老板正咽口水,就見一碗湯擺到了自己面前。

Advertisement

他一愣。

一個丫鬟一臉沒好氣:“我家少東家叫我端于你的!”

齊老板遲疑着往人群中看去,但見那位恒曼娘正沖自己點點頭,似乎并不将剛才的沖突放在心上。

他心裏一暖,将那碗湯端起來慢慢喝了起來。

曼娘收回了目光,她要在浦江立足自然是敵人越少越好。

既然恒家酒樓自證了清白,這秋社祭便緊鑼密鼓籌辦起來。這次的第二和第三分別是傻呵呵的歐老板和孫橫,便由他們襄助恒家。

曼娘早就成竹在胸,這次的秋社祭她不想再入前幾年一樣奢華反複,而是想做些傳統秋社菜式,将這主意說出來後,沒想到竟然其餘兩人一致贊同。

歐老板自打親眼看曼娘做那道肚包鳳就對曼娘佩服得五體投地,此時更是一疊聲地贊同:“恒老板說得是!我早就瞧那奢靡之風不順眼了!”

“恒娘子既然為第一,我們自然唯恒家馬首是瞻。”就連孫橫也無甚阻礙。

曼娘便一心一意籌備起來,另外兩家也順順當當從旁襄助。

忙忙碌碌中間五堂伯還來尋過她:“曼娘啊,那位殷小哥可能升成管事?”

“升為管事?”曼娘一愣,她将路菜店全權交給了五堂伯,由他打理,沒想到五堂伯居然想給殷晗昱升職。

“正是,他一人早出晚歸,我一開始還當他裝樣子,沒想到這孩子是個真勤懇的,他一人搖着船賣的幾乎趕得上我們那麽多人在店裏賣的份額。我思來想去,這可得給他提拔個管事當當。”五堂伯原來在鄉下,并不知道殷晗昱與曼娘前頭那一段相識的故事,是以也毫不避諱。

果然不是池中物。

不管放在哪個犄角旮旯他都憑借着自己的能力爬出頭。

五堂伯見曼娘不吱聲,還以為她不願意,便又道:“這孩子不是個死腦筋,他說動了上下游幾家酒樓寄賣,生意紅火得不得了,他只要搖船每日裏送一趟貨便是。再過幾天只怕他一人賣的貨比我們全店人都多。這樣的人才,不提拔他只怕寒了人心。”

老人家說得言辭懇切,生怕耽誤這位年輕人出頭。見侄女神色變了,又擔心侄女将這位年輕人提拔進恒家酒樓讓自己錯失一員大将。

誰知自己的侄女淡淡一笑,笑容看不出溫度:“好,就依五堂伯,提拔他做個管事。只不過……”

曼娘吩咐身邊人:“當初這位殷小哥被我家商隊所救,身份是恒家幫他辦的,且将他的身契拿來給我。”

當初殷晗昱記憶喪失,前事一概不知,恒家要好心收留他做夥計,恒家本不想将殷晗昱買為家奴,不過殷晗昱感念恩人大德,自願簽下了身契。

前世為了讓殷晗昱安心,曼娘在新婚之夜燒了這張賣身契,只不過這一世嘛,為了安心,還是好好兒自己收着為好。

提拔的消息很快傳到殷晗昱耳朵裏。

五堂伯說了一堆鼓勵殷晗昱好好幹的話,殷晗昱都沒有放在心上,他只記住了那句“大娘子提拔你做管事。”

先前大娘子避而不見,殷晗昱還以為自己惹惱了大娘子,沒想到她居然不阻攔自己被提拔。

大娘子當真是公私分明。

殷晗昱心裏對大娘子又多一層敬佩,

恒家路菜店的夥計們說起大娘子各個充滿崇拜,身為一介女兒身卻能帶着恒家上下扭轉逆境,如今恒家上下廚子們和夥計們一掃頹唐,各個精神飽滿,

這些都是這位大娘子所致。

聽說大娘子又獲得了秋社祭的資格,這樣的女兒家又何遜須眉?

殷晗昱暗暗下定決心:

不知那個自己娶大娘子的睡夢能不能成真,倘若真能成真,那自己要格外用功才配得上大娘子。

他往外走:“我去趟臨江府,那裏有幾家酒樓,還能寄賣些路菜。”

“哎哎啊,吃點飯再去。”五堂伯急得大喊。

殷晗昱頭也不回:“我應付着吃點幹糧便行。”

曼娘渾然不知,她正在給牧傾酒回信。

牧傾酒已經達到目的地,回信只将當初贈送路菜的竹籃子派人捎了回來。

籃子裏還有一批當地産的柿餅。

石榴舉着籃子納悶:“大娘子,你說這人是不是死心眼?千裏迢迢送個籃子回來,就連路費都夠了吧?”

曼娘“噗嗤”一笑,撚起一枚柿餅。

秋日裏的柿餅,在陽光下呈現出琥珀色,上面一層淡淡的白霜,叫人看一眼就覺得心裏暖洋洋,似乎置身秋日山坡,黃葉滿地。

送進嘴裏咬上一小口,甜甜的,糯糯的,溏心軟軟,讓人不自覺就微笑了起來。

她攤開信紙回信:“如今銀錢積攢已夠,秋社祭後便可動身往京師去開酒樓,皆時定将本金十倍奉還。”

對方在軍中,自己寫別的總有打探軍情之嫌,因而曼娘寫了寥寥幾句便收起信紙。

信寫好後,又想了想:“他在軍中想必什麽也不缺,随信送十束幹肉聊表心意便是。”

“等等,這回拿幹荷葉捆上,且看他怎麽還。”曼娘難得的促狹一笑。

這次,各鄉的鄉賢及致仕的老官員們紛紛入席。

嗬!今年與以往不同。

幾張露天的大桌左右或擺着一人高的稻谷垛,或放着米鬥,圓鼓鼓的大冬瓜堆在牆角,金黃色的糜子梗串成花朵樣挂在檐間,

瞧着就一派田園氣息。

幾位老大人們先贊嘆起來:“不錯不錯!”

當中有位姬老大人詩興大發:“農家豐年稻壟足,居士山間侯晚晴。”惹得旁邊的幾位官員連連喝彩。

待到上菜時,幾位穿着打扮成村婦的婢女端上來秋社糕、麻菇絲筍燥子配炙焦饅頭、煎白腸、清汁田螺羹、蔓莆包糜子甜糕、金羹玉飯、密漬真珠菜、豬羊肉棋子,皆是鄉間社飯。

食客們先是一愣,而後又覺新奇有趣。

往年雖說是社飯,可卻都是山珍海味,脫離了秋社的本意,今年雖然簡樸,可處處質樸有鄉間意味,似乎真的置身鄉間慶賀豐收一樣。

姬老大人連連贊賞:“與民同樂!好!”

何知府心裏樂開了花,這位姬老大人那可是上一任副相!

他老人家如今告老還鄉,可門生故吏遍布大宋大大小小的衙門,兒子還在戶部當差,有他老人家一句話,自己的考評還怕什麽?!

當即斟滿酒:“今年風調雨順,托賴官家庇佑,也多虧各位鄉賢愛民護民,我敬諸位一杯。”

哼!馬屁精。

被冷落的江指揮使酸溜溜将菊花酒一飲而盡。

他雖然是前指揮使,可是個武官,比不得人家文臣吃香,是以也被冷落。

罷了便将筷子夾向蔓莆包糜子甜糕,自顧自吃了起來。

蔓莆葉子又長又嫩,裹着黃橙橙的糜子甜糕正好,金黃色的糜子被蒸煮後糯成一片,用牙齒咬下去濃厚得分也分不開。

糜子特有的山野香氣襲來唇齒間,鄉下常将糜子當主食吃,只有在節慶時才将它與蜜糖裹在一起做糕吃。

熱氣騰騰的黃色糜子甜糕随着咀嚼送進肚裏,登時暖洋洋的,裏頭裹着的蜜糖也甜滋滋一片,洋溢在唇齒之間帶來暖甜一片。

江指揮使心裏那些不平似有些淡淡的散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