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同桌看似是讀書時期最近的距離,但其實如果沒有合适的契機,或是兩人都有意交好,也是可以相安無事的。
周明铮雖說人會處事,又是班長,見到班裏的所有同學都能聊上幾句,但其實他很少會沒事主動和女生搭話。
梁琦韻又半猶豫半羞怯,索性也就和往常一樣,不像和張嘉佳同桌那時經常為了想要處好關系而主動搭話。
所以連着三天下來,她和周明铮的日常交流僅限于見面時的打招呼,離開時說上一聲。
再就是等到每天早讀前交作業時,倆人習慣性地把作業本交疊在一起,由周明铮往前遞。
倒是唐棣經常回過頭來和周明铮說話,他們倆個關系好,又是同個宿舍的兄弟,平時經常走在一起,什麽話題都會聊。
黃希芸也喜歡往後頭轉,她是個能聊天的人,平時和唐棣處得來,什麽都能說上點。
但有時候如果唐棣轉身和周明铮說話,倆個男生聊得熱火朝天,她也會轉過身和梁琦韻說話。
什麽都說,什麽都能聊,她總是很好地釋放出善意來。
梁琦韻自然也樂意和她說話,黃希芸頭次讓她體會到了來自高中的新友情。
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黃希芸總是能夠恰到好處地調和着氣氛。
最起碼在周明铮和唐棣聊得正歡時,她不用假裝很認真地在學習,埋頭看書。
她也可以找到人聊天。
語文課上,張老師是個中年婦女,她身材瘦小,穿着一身黑白方格連衣裙,戴着一副矩形眼鏡,典型地知識分子形象。
這會兒她用鼠标輕輕一點,多媒體播放到最新的一頁PPT,笑着說道,“這道課文思考題,今天換個形式來進行。我們按照座位四人一組,今天是這個位置的做彙報人,我随機抽小組回答。“
”回答得好的,全組加分。“
張老師她拿着粉筆在黑板上簡略地畫了個十字口,在左下角那圈了個圈,點了點表示這就是今天的彙報人。
梁琦韻認真聽課,她下意識地按照張老師畫的十字格對號入座。
她發現,她和周明铮正好和前排的黃希芸唐棣一組,而周明铮恰好就是這次的彙報人。
唐棣果然反應很快,他已經率先轉身對着周明铮幸災樂禍了,“笑死,周明铮你什麽鬼運氣?”
”張老師都說了,接下來可能都是按照這種形式來上課,誰都有機會。“幸運兒周明铮瞧起來倒是氣定神閑,甚至還刻意咬重了“誰”這個字,就差指名道姓了。
黃希芸也轉過身來,瞧見這一幕,沒忍住和梁琦韻相視而笑,她笑着打趣道,“你們兩個還真是有意思,咱快點開始讨論吧。”
唐棣一聽頓時不樂意了,他試圖辯駁道,“我才沒那麽無聊。”
他試圖扯開話題,就拉着斜對面安靜地笑着的梁琦韻下水,唐棣戲說道,“咱快讨論吧,語文年級第一的梁琦韻同學在這,周明铮你啥都不用怕了,肯定全組加分。”
這話一出,四個人都笑了。
梁琦韻還是頭次聽到自己的名字和周明铮的前後連在一句話裏,還是當着周明铮的面說的。
她內心像是有一把微末星火燃起,苗頭逐漸燒大,連帶着臉也有點熱。
梁琦韻甚至不敢去看周明铮的神色,只是笑着對唐棣說道,“我沒這麽厲害,咱大家一起讨論吧。”
于是四個人面對面坐着,就PPT上展示的文章讨論題展開探讨。
黃希芸語文也不錯,時不時也能提些意見;周明铮和唐棣只是偶爾表達些觀點,他們兩個對語文都不太感興趣,是典型的理科思維。
唐棣甚至是更加偏理科,周明铮起碼英語、政史地那些也是不錯的。
在熟悉的領域,梁琦韻探讨起來也自信不少,她稍微放開點,分享着自己的觀點。
周明铮卻是很是配合,他坐在一旁,每回梁琦韻話說完後,總是立即應上句,“說得好!”
梁琦韻被他誇得有點羞怯,又只能盡力壓制住心底拼命向上湧的喜悅。
她不能表現出來,也不能被發現。
就連一向愛和周明铮插科打诨的唐棣,也是一直點頭應和着,表示贊同。
黃希芸總時不時地補充些自己的想法。
梁琦韻專門拿出紙筆記着,她寫字比往常更用心,想要寫出生平最好看的字來,認真地記錄着剛才的讨論結果。
她甚至在讨論完之後,又飛速地組織了遍答案,寫在了紙張的最下方。
唐棣見讨論完了,就轉身回去。
黃希芸最後看了眼正拿着筆仔細寫字的梁琦韻,若有所思,到底是沒有多說多問些什麽,直接轉身回去自己的座位上。
梁琦韻把所有東西都記錄好,望着紙張上那些端正娟秀的字,松了口氣。
她左手捏住那薄薄的一張紙,遞過去給周明铮。她淺笑着說道,“這是剛才我們讨論的結果,我全都記錄下來了,你看一下。”
“好,辛苦了。”周明铮剛才也看到同桌一直低頭在寫着東西,他笑着接過哪張輕薄的紙。
在看到上頭滿滿當當的筆記,甚至最下面還有完整的答案,是可以直接照着念的程度,他眼底閃過訝異。
就連手裏的動作都不由得輕了輕。
梁琦韻見他這般對待那張紙,當下心底一暖。她低頭看回自己的語文書,嘴角不經意間微微向上咧開。
原來自己付出心思做的事情,得到在意的人的一點珍視,也是能夠讓人心生歡喜的。
張老師在班裏巡視了一圈,見每個組都讨論得熱烈,她也難得地露出了些許笑容。
她走回到講臺上,笑着說道,“時間差不多了,同學們應該都已經讨論出不錯的答案來了,我喊兩組來回答下。”
她話剛落,梁琦韻就聽到斜前方唐棣在嘀咕着,“保佑不是我們……不是我們……”
就聽張老師喊道,“第一排的第二組代表人來回答一下。”
有同學應聲而起回答着。
唐棣可高興了,他轉身笑着和周明铮說,“咱應該不用上了,全班就十二個組,我就不信那麽巧,下一個會是咱。”
周明铮笑着,不置可否。
他低頭看着桌面上那張紙,上面滿滿當當的字跡,筆畫流暢娟秀,像極了他同桌認真地模樣。
他突然覺得,要是沒有喊到他們組,梁琦韻這一番心思可就白費了。
梁琦韻沒有想太多,她認真地聽着那一組人的彙報,發現有些觀點和自己組是相似的,當然也有許多不一樣。
這樣子答案也不算是重複。
她莫名地松了口氣。
也不知道張老師是順了誰的心,她環視了全班一眼,突然開口道,“第三排的最後一組來回答下這個問題吧。”
梁琦韻一聽下意識地擡頭,确定是喊自己組後,又是望到周明铮那。
唐棣也是傻了眼,他不敢置信道,“咋還真就這麽巧了呢!”
黃希芸聽了直接怼道, “你這該不會是烏鴉嘴吧!”
周明铮卻是已經站起身,手上攥着那張紙,張口回答着,甚至是講完答案,他都沒有看一眼紙上的內容。
可梁琦韻知道,他說的分明就是那張紙上寫的內容,甚至是她最後組織的答案,只有幾個字是不一樣的。
臺上張老師看着少年筆挺地站在那,如松如竹,開口聲音清潤爽朗,回答的內容也在點上。
她滿意地點頭道,“回答得不錯,看來你們小組有認真讨論。”
話落,張老師又是認真打量周明铮幾眼,又補充道,“要是你月考能有今天這水平,語文成績肯定能上去。”
周明铮是重點苗子,唯獨在語文這一科目上稍顯薄弱。
劉濤為此還和張老師讨論過這個情況,張老師也喊周明铮來辦公室聊過,對于這樣一個清俊少年,她也是有印象的。
張老師這話一出,全班同學也都善意地笑了。
唐棣作為好兄弟,笑得最開懷,他小聲回頭和周明铮說,“今天你還真是蹭了我們的光,居然被語文老師誇了一回。”
梁琦韻也跟着笑,她悄悄地望向身旁少年。
就見周明铮随意地坐下,他望着自己,眼底似有星星在閃耀。
他說,“還真是蹭了你們的光。”
梁琦韻和他視線對上,只覺得心不規律地跳動着。
她再次不争氣地,下意識地避開了他的視線。
--------------------
作者有話要說:
和寶們說一聲,周二有事不更哈,周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