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捉】

陳穎發誓, 想要借錢的這一刻她根本沒想很多東西, 只是自己恰好有, 又有一個這樣的家庭在她面前,正好需要。能觸及她說出這話的理由,再一個應該是輪椅上青年的經歷,讓她有些為家人的共情。

王猛飛一家子都愣住了。

陳穎那句話,對于這個家庭就像從天而降的驚喜,一個大得一時難以理解的餡餅。但無論理解與否,這一家子聽見借錢這句話眼裏都帶上了亮光,叫喜悅的光。

可喜悅過後, 随即湧上心頭的是懷疑和不相信。誰會無緣無故借錢給你呢?天降的餡餅往往含着不好的東西,就好比高利貸這種東西,給你借錢時十分積極, 但無非就是想要從你身上割下更多的利益,榨幹你以及你背後的家庭。

“姑娘, 你真有錢?”

張小荷瞬間崩直了腰背, 小心翼翼地問道。

她一開口, 也驚醒了王明和、王猛飛還有王猛飛兩個弟弟。面前這個看起來年紀不大的女娃、妹妹、姐姐, 會有錢嗎?

“嗯, 有錢。我也認識鄭教練,我弟弟正跟着他訓練呢。”陳穎道。

貌似好像這樣一說, 兩邊關系就親近上不少。

王猛飛欣喜和父母道:“鄭教練是剛剛瘦高個的教練, 去過我們家那個!”

聽着兒子的話, 張小荷心裏的疑慮少了幾分。與之相反, 她生出一份和剛剛鬧事一樣的貪心。

她明知道這個女孩年紀不大,自家人都沒正經工作,還錢能力不行,可還是想借這個錢。

而且是對方主動的,張小荷看看坐在輪椅上的大兒子,心動了。

“猛飛做手術錢不夠,正好缺錢,太謝謝你了!”

張小荷激動地上前一步,握住了陳穎的手。握上不知名女孩手的那瞬間,張小荷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了一陣溫暖,她作為一個母親的感激很真誠。

多了這部分錢,兒子的腿就有得治了。王明和的第一念頭也是這樣,王猛飛的兩個弟弟則是高興,高興哥哥以後不用做個瘸子。

Advertisement

随即一家人擁着陳穎去了一家有桌椅的小店鋪,窘迫地請了陳穎一碗清湯的馄饨。

不知道是為了避免尴尬還是為了避免人多點的馄饨多耗錢,進店鋪裏坐着的王家人裏只有張小荷和王明和。

樸實的中年夫婦對視兩眼,俱都是無奈中帶着慶幸。

張小荷大着膽子問:“不知道小姑娘你能借出多少錢?我們給你打欠條,肯定會還給你的。就是猛飛的腿得趕快治,聽說越早越好。”

陳穎看着說話的張小荷問:“叫我陳穎就行。至于做手術,缺多少?”

張小荷腦子轉着,從自家的積蓄算到一路找親戚的借的錢,再到剛剛鄭啓賢兩位教練給的,還有一些手術後需要的雜七雜八的開銷。

張小荷越算越心驚,最後遲疑地說:“缺……缺八百。”

話剛出口,張小荷又急忙道:“五百也行的!”

她覺得八百實在太多,怕面前的小姑娘拿不出來。

反倒是陳穎聽着八百心裏頗不是滋味,她想錢可真是個王八蛋,可偏偏人缺了這個王八蛋還不行。怪不得有人說,沒了錢,就會多出無數煩惱。

看着張小荷和王明和緊張的面色,陳穎直接告訴這對夫妻:“我可以借一千。”

一千!

張小荷手足無措地動了兩下,一頭沖到店老板面前:“老板,可以借我紙筆用用嗎?”

為了讓陳穎不太覺得磕碜,兩夫妻選的馄饨店是有店門的,櫃臺前老板手裏拿着賬本。

幾張紙和一支筆也不算什麽稀罕東西,馄饨店老板笑着遞給張小荷,還貼心地道:“給,小心點,注意湯啊!”

“謝謝老板。”

張小荷謝過老板,重新坐到陳穎對面。

她抓起一支筆別扭地開始寫字,字形有些醜,看得出來她認識字,但是不常寫,所以顯得很是生疏。

寫完借條,張小荷用一種近乎讨好的笑看向陳穎:“姑娘,你看這個成嗎?”

陳穎接過借條一看,心中募地湧起一些念頭,關于一件照樣顯得有些多管閑事的事。

她看着借條說道:“寫上你和他的身份證號吧。”

“唉,好。”張小荷點頭,掏出身份證,當着陳穎的面去填。

填完自己的,她又寫上王明和的。

陳穎掃過那些彎曲如蟲爬的認真字跡,從自己寬大的兜裏掏了小一半的錢,數了十張一百的面額,留下了最後一張。

王明和在一邊連聲道:“謝謝!謝謝!真是太謝謝了。”

接着張小荷遞出補了一些信息的借條,又接過錢,直接高興得落淚。她變得和王明和一樣嘴笨,只會重複一句“謝謝”。

“不用,反正也是要還的。還錢的話,你們到老街巷子二十八號去找我家人。”陳穎拿過多出的一張紙,給夫妻兩寫了一個地址還有電話。

王猛飛在學校上過課,鄭啓賢又是去過他們家的,還有正确的身份證號,陳穎完全不用擔心這對夫妻拿錢跑路。

借完錢,陳穎随口問道:“你們帶着三個孩子出來,工作暫時不用管嗎?等傷治好了,還有其他打算嗎?”

王明和搖頭苦笑:“我剛下崗呢,可不知道日子該怎麽挨,感覺做什麽都不會。”

他從前在廠子裏做事,現在出來了,人脈和關系都在廠子裏,沒有其他的路可走。而且在一個地方一待好多年,完全把學習能力和眼界局限得死死的。

張小荷難過地抱怨道:“我也下崗了,大裁員,多少家活不下去啊!”

兩夫妻的話,讓陳穎想到現在的時間段似乎是新的一波下崗潮,無數人在政策的變化下失業,不得不投入改革的經濟浪潮。

改革的風浪裏,很多人走了出來,坐擁百萬家財,但同樣很多人沒有走出困境,像幹涸地帶的魚只有擁有幾滴水續命,而不是一整個海洋翺翔。

對于張小荷的家庭,恰是屋漏又逢連夜雨,雪上加霜。

幸好的是,誤打誤撞,也走出一條有些希望的路來。

“考慮做生意嗎?心思細膩膽子大些,現在很容易翻身。”陳穎給出一個建議。

王明和嘆氣道:“做生意也不容易啊。”他可是看着廠裏那些先下海的領導賠錢的。

不過這話有些不合時宜,張小荷一巴掌拍在王明和腦袋上:“你說個啥,腦子忘了帶出門。”

“謝謝你關心,到時候我琢磨琢磨,這個你別管他,我們家聽我的。”張小荷直接地說自己是家裏做主的。

王明和看看張小荷,沒說話。他不聰明,但知道老婆腦袋瓜比自己聰明,有自知之明。

“我随便說說,你們聽聽就成。”陳穎心想,自己是有些為難人。王明和看着就不像做生意的人,倒是張小荷看着有些意思,主見更強。

陳穎幹脆撇開王明和,問張小荷:“如果有個工作,可以讓很多像你兒子這樣的,從體育裏面退出來的人去做,而且得到的工資不會太少,你覺得這種工作好嗎?”

“這哪裏是好不好,簡直是說到我心坎裏啊!”張小荷瞪大了眼,有些激動,“如果有這樣的工作,那得有多少孩子有個後路。我從前就覺得他們這個不靠譜,只能跑步,走出去除了跑步還能幹什麽?我以前的擔心,現在可不是驗證了。”

張小荷攤着手,數落起大兒子的問題:“論做事,他還沒他兩個弟弟能幹,文化水平也不行,人也不是很靈光,就曉得跑步可不是讓人愁!”

像張小荷說的,是很多體育界退役人士的問題,年輕身體好的時候強拼,有些人一直努力也沒個好收獲,籍籍無名的很多。可那些流過的汗和淚,那些埋頭的時光,實打實地消耗了一個人成長的最大可能點。

那些因為訓練和高強度比賽弄出一身傷病的更慘,比普通人的處境還不行,賣力氣都不如別人。

陳穎想到了這些搞體育的一些特色,他們都有着長久的訓練經歷,很多人其實有資歷和證件,還有些人有過名氣和獎杯。這些東西都是他們的財富,利用這些創造一個“健身”相關的工作,會不會有些前景。

誠然,這個時候很多人根本不會想到健身,很多人甚至還沉迷氣功。他們離家萬裏,跟随一些所謂的大師,頂着一口鍋,就相信自己能接受宇宙的信息,更離譜地是有病不治,不預防,相信練練氣功就能不藥而愈。

這些聽起來離譜,陳穎在滬市不少廣場卻見過活生生的各種“功法”橫行。

但氣功走不了多遠了,或者可以推波助瀾讓它快速結束,然後趕着這波風送科學的運動鍛煉身體上位。陳穎有一條模糊的思路,和很多錢。

是的,很多錢。極品的玉石,一堆的黃金。錢放在手裏都是不值錢的,這個時候實體産業正處于騰飛時期,不如做個人傻錢多的老板試試?

以前陳穎可沒想過做什麽生意,錢夠用就成。如今身後家人一對,對于世事的感觸更多,想得倒是更多了。

“我想好了。”陳穎目光發亮,“我決定去試試,也不只是這一件事。”

張小荷有些懵:“什麽事?”

“做生意。”陳穎道,“你要是感興趣,可以來幫忙,我給你開工資抵債。”

陳穎腦海中閃過王猛飛的事,還有體校那邊,最後閃過最開始受她幫助的杜家。有錢,有背景,有前景,有名氣,也有利可圖,這件事走上層路線可行性很大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