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番外一:投了胎的那些人
離開京裏之後,胤禔問胤礽先要去那裏,胤礽想了想,卻道:“我們去看看老爺子吧。”
他離開那三年跟着那道士天南海北的闖蕩倒是一直沒有時間去看康熙,後來回宮之後這兩年也基本都是待在京裏,私下裏會有人給他們回報康熙的狀況,但是靠聽得總是沒有親眼瞧着的放心,于是胤礽說想去看,胤禔也就陪着他去了。
康熙如今已有八歲大,倒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就是性子實在不像個姑娘家,又蠻橫又專橫,随便問個村子裏的人,都會搖頭說,這麽霸道的小姑娘以後哪個敢娶。
胤礽和胤禔去看他,他自然是不認得他們兩個的,倆人也只是裝扮成過路的商人,又在康熙投胎的那戶農戶家裏借宿。
農戶家如今已經成了村子裏的首富大地主,換了大宅子還雇了丫鬟小厮伺候,雖然之後當家主母又生了兒子出來,但不過康熙是長女,又是從他出生之後他們家才開始一路走好運,簡直是各種順風順水就這麽發了大財,所以男主人一直覺得是康熙命中帶旺他,對這個女兒也是寵得不得了。
當然,他們是不知道,所謂的順風順水,根本卻是胤礽他們在背後暗中幫助他們而已。
胤礽兩個在他們家借宿,送了京裏的好東西給康熙做見面禮,康熙喜歡得緊,半點不羞澀地當衆就與自己爹娘說對胤礽這個從京裏來的出手豪爽的商客一見鐘情,要嫁給他。
胤礽嘴角抽搐,胤禔無語翻白眼,男主人樂得呵呵直笑,女主人指着他的額頭罵他:“不知羞的丫頭,有你這麽說話的嗎?”
“我就要嘛。”康熙沖着他娘就撒起了嬌。
因為修行,胤礽和胤禔兩個外表看上去都不過才二十出頭,也難怪如今投身成小姑娘的康熙會對他起了心思,最後是胤礽無奈擺了擺手,實話實說了自己的年紀,男女主人包括康熙都很驚訝也不敢相信,胤礽卻無奈道:“是真的,我當真已經是年近四旬之人,而且已有家室,哪裏配得上這位小姐。”
于是也不過是臨時起意随口一說的人便也就滅了這心思,倒是胤禔心裏不爽,在這裏住了兩天就拉着胤礽告辭走人了。
胤礽對他連這種無聊的飛醋都要吃很有些哭笑不得,胤禔卻問他:“已有家室是什麽意思?”
胤礽眨眨眼:“你不就是爺的家室?”
這還差不多,胤禔心滿意足,領着他一路繼續下了江南去。
倆人最後在江寧定居了下來,一年有大半年的時間待在江寧,要麽就是出去天南海北的游山玩水,日子也當真是過得快活似神仙。
就這麽又過了好些年,突然有一天有人來跟他們禀報,說是少女康熙要出嫁了,他家裏給他定下的門當戶對的親事,要嫁去山東某個縣裏一戶姓高的土財主家做少奶奶。
聽到消息時他們也剛巧就在濟南,這便決定了去湊個熱鬧讨杯喜酒,順便看一看,康熙要嫁的男人,到底是個什麽人。
當然,倆人其實都不擔心康熙出嫁之後會被人欺負,只是想去看看哪個倒黴鬼會到了八輩子黴娶了康熙而已。
他們到康熙嫁的夫家的那天正趕上辦喜酒,夫家是當地最大的土財主,別的沒有就錢最多,這次兒子娶媳婦,還兩個兒子一塊娶,當然是要大擺筵席,但凡上門的,不論送不送禮認不認識,俱是請進去喝杯喜酒。
胤礽聽着人議論有些好奇,逮了個人來問:“兩兄弟一塊娶?這家人兩兒子一塊娶親?”
“可不是,”對方啧啧道:“高老爺家就這麽兩個兒子,不過卻不對盤,說是從小到大什麽都要比要争,這回成親也是趕在一塊,聽人說高家怕是要分家了,等到高老爺百年之後,有的搶了。”
胤礽和胤禔對視一眼,康熙要嫁的似乎是高家的二兒子……
倆人正準備進門去,接親回來的隊伍已經到了高府門口,先到的卻不是康熙,而是高府大少爺和他的媳婦。
胤礽和胤禔兩個錯愕地看着滿臉笑意從馬上下來的那一位高大少爺,那一模一樣的長相,可不就是胤禛!
對方笑着應承衆人的賀喜,胤礽兩個就站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對方的目光不經意地掃過來,卻沒有停留一下,顯然是不認識他們,當然了,投胎了自然是沒有記憶了。
胤礽暗暗腹诽,命還真不錯,投胎了還能做土財主少爺。
胤禔小聲嘀咕:“還好老爺子嫁的不是他。”
“……”
但當高家那據說跟大少爺不對盤的也是康熙要嫁的二少爺出現時,倆人卻是徹底傻了,那那那那……那不是老八?
頂着一張胤禩臉的高家二少爺也在笑着與衆人客套,被他牽着從花轎上下來的新娘雖然蓋了蓋頭,但是倆人卻都認出來了确實是康熙。
當年胤禩得了失心瘋被送回府上圈禁也才半年不到就去了,所以如今算着投胎也有十幾年了,是他倒是不奇怪,就是這孽緣……
一頓喜酒,胤礽和胤禔兩個吃得百般不是滋味,做新郎官的兩個一桌一桌地敬酒,卻是看得出來的互相較着勁,連喝酒都要比,而當他們走到胤礽兩個面前時,胤礽直接甩了臉,連站都懶得站起來,尤其對着要娶康熙的胤禩,更是十足沒好氣,面對倆人疑惑地目光,胤禔無奈陪笑,站起來給他們敬酒。
總歸是不認識的人,那倆也沒有過多糾纏,也就走了。
胤礽氣哼哼:“喝什麽喝,跟他們有什麽好喝的。”
胤禔笑着拉住了他的手,貼到他耳邊:“其實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投胎了還能湊成一家人,說明他們有緣不是?而且不是說老四和老八争家産麽,如今老爺子嫁了老八,這出戲可有的瞧了。”
“你就是在幸災樂禍。”
胤禔抿着酒,半點不否認。
但不管怎樣,別說胤禔了,胤礽也起了一些看好戲的興致,于是兩人沒有急着離開,決定在這個小縣城裏待個三個月半年的再離開。
高家是靠賣茶葉發的家,從這縣城一直賣到了省城乃至外省,直隸、江南都有他們家的分店,在縣城最熱鬧的街上風水最好的位置,就是他們家最早的一間茶莊,說是祖上三代就開了的店。
于是胤礽兩個閑極無聊,就在茶莊對面的客棧住了下來,每日看着高家兩位少爺為了一畝田地一間鋪子的争鬥得風生水起,再聽人在耳邊說高家兩位少奶奶的也不是吃素的,個個潑辣本事,當家祖母根本壓不住她們,每日宅鬥好戲輪番上演,還有就是,高家的少爺們和少奶奶們各種面上在外人面前秀恩愛,關起門來直接掄胳膊幹架的小道八卦,一日一出鬧劇,不帶重複的,整個縣城茶餘飯後的談資都是他們,高家種種荒唐事是大大豐富了大夥的精神娛樂生活。
對康熙,胤礽和胤禔兩個是都不擔心,在他們看來,老爺子就算成了女人,要鬥贏那幾個應該還是問題不大,何況他跟老八那個人精如今還是利益共同體的夫妻,怎麽說也沒道理他們兩個聯手也幹不過老四的事情。
當然,對老四他家那同樣不省油的媳婦,他們也還是有些好奇的,能跟老爺子鬥上還不至于落下乘太多,總該也是個能人,一直到某一日在街上看到高家兩位媳婦妯娌一起出來逛繡莊,這才恍然大悟,那拉着康熙的手喋喋不休說話夾槍帶炮的那個,替了頭發換身裝扮,可不就是老三!
于是胤礽和胤禔終于是無語凝噎了,除了仰天長嘆當真是孽緣,也再下不了其他評價。
老八加老爺子,對上老四加老三,哪一邊的贏面大,胤礽和胤禔就此事進行過深入探讨,雖然面上看着似乎康熙那一對更有優勢,但是胤礽說的是,老爺子跟老八合不來,沒聽外頭都傳高家二少爺和二少奶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相反老三老四倒是和睦多了,內部都不平怎麽一致對外,于是,所以,到底最後鹿死誰手,還确實是不好說。
但不管怎樣,熱鬧笑話看了大半年,他們也看夠了,在一時半會地分不出輸贏高下的情況之下,連胤礽都沒了再看的興趣,終于是在大半年之後,和胤禔說了啓程離開。
胤禔欣然答應,他其實早就不耐煩了。
走的那日,馬車路過高府,府門大開着,外頭還有人在探頭探腦,聽說是又在上演新一出的好戲,車上的兩個卻都沒了興致,笑了笑,就直接命車子走了。
到底日子不是他們的,怎麽過,也其實跟他們沒有多大的關系。
作者有話要說:我覺得我真是很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