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當丫鬟的第二十二天
就算是鍍金的,那也得不少金子吧。
姜棠把荷包塞到韓餘清手裏, “謝謝你的話本子,我就先回去了。”
姜棠也不知道韓餘清喜歡她什麽。他們不過匆匆見了三面而已,每次見面說話不超過十句, 難道喜歡她長得好看,還是喜歡她做的點心。
韓餘清說賺錢養她, 那以後她不好看了,不能做點心了, 又該怎麽辦。
她不用別人養。
韓餘清低頭看着手裏的荷包,啞聲道:“姜姑娘,是不是因為我今日唐突, 沒有三書六聘你才……”
姜棠擡起頭道:“不全是,而且我剛才說得很清楚了。”
誰都想做摘花的那個人, 沒人想當一朵被為所欲為的花的。
韓餘清還是沒明白姜棠的意思,不等他深想,姜棠就道:“韓管事, 我先走了。”
韓餘清心裏悶悶的, 他就是不想姜棠受委屈,這也有錯嗎, 什麽叫做喜歡枝頭的花。
是不是他把這句話想清楚了, 就還有機會。
韓餘清咬了咬牙,姜棠願意和他說話就已經很好了,今天也是他太過唐突,若是什麽都不說,就什麽事都不會有。
回到下人房, 姜棠翻了翻話本子, 并不厚, 上面大多數字她都認得了。第一本是游記故事, 有點像神農嘗百草。另一本寫的去各地品嘗菜肴,帶着插畫,講做的菜有多好吃。
沒一會兒姜棠就給翻完了。
兩包幹果也好吃,松子是炒的,皮薄仁兒大,有絲絲甜香味。糖炒栗子殼兒上裹着一圈薄薄的糖漿,栗子仁兒軟軟糯糯。
姜棠嘗了幾個,把剩下的一樣分了一半,帶着去了懷兮的屋子。
Advertisement
正是下午,太陽西斜,屋裏金燦燦的。
一等丫鬟的屋子比她們的要小一些,不過只住兩個人。
一東一西各放了兩張床,中間用屏風隔開。屋子很幹淨,懷兮這邊靠牆一張櫃子,櫃子旁擺了一張紅木桌子,桌面一個青花瓷筆架,放了好幾本書。
懷兮靠坐着,手邊有兩本書,見姜棠來了往裏面挪了挪,讓姜棠坐她旁邊。
瞧着姜棠神色不錯,懷兮倒是放了心,就是語氣有些無奈,“下回可別這麽莽撞了。”
姜棠哎了一聲,“懷兮姐姐,這兒有松子和糖炒栗子,咱們一邊吃一邊說話。你的膝蓋怎麽樣了?”
懷兮:“好多了,每日熱敷,青紫快消下去了。你來了正好,我正覺着無聊呢。露竹教你認字寫字,學得如何了。”
姜棠默默把松子栗子往懷兮那邊推了推,坐的都比剛才工整了,“《三字經》和《弟子規》全都會認了,寫還有些生疏。”
懷兮抽出來一本書,“你來的晚,我和露竹白薇都是識字的,大娘子覺得多讀書可以明事明理。正好你養病不用去伺候,多看看書。我教你。”
姜棠輕輕說了聲謝謝,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懷兮願意教她讀書,她自然要好好學。
懷兮講書,她就在一旁剝松子剝栗子,不時給懷兮喂一個。
看書看到傍晚,懷兮嫌屋裏燭光太弱,就讓姜棠回去,“明兒上午再過來。”
明兒上午她來不了。
姜棠嘿嘿笑了兩聲,“懷兮姐姐,明天上午怕是不行,我要和露竹姐姐出門采買。我給你帶好吃的回來!”
姜棠長得好看,笑起來就更好看了。
懷兮點了點頭,她雖然沒問,但心裏就是覺得,那日落水的若是她,姜棠也會去救人。
次日一早,姜棠就跟着露竹出府了。
還是從西南角的側門出去的。
露竹不僅要采買,還要去新裝潢的點心鋪子,她讓姜棠兩個時辰後在永安布莊門口等她。
露竹:“你若是早早逛完,直接回去就好,不必等我。”
兩個時辰就是四個小時,好不容易出來一趟,怎麽也得多轉轉。
從前出門只有兩刻鐘,緊趕慢趕的,今天姜棠走得極慢,左看看右看看。
五香居離侯府很近,這條街上門庭若市,商販支着攤子生意紅火,街邊的屋舍鱗次栉比,沒一會兒身邊就駛過一輛精美的馬車。
街上軒軒嚷嚷,各種聲音交織在一塊兒,熱鬧非凡。
這還只是一條街。
姜棠先去了雜貨鋪,這裏有賣浴桶的.實木做的,半人高,下面側壁上有個木塞,能把水放出去。
木桶倒是不貴,一百五十個銅錢,再加一文錢可以送到侯府。既然管送姜棠就多買點,還買了澡豆和香胰子,雜七雜八的東西加一塊兒總共花了兩錢銀子。
從雜貨鋪出來姜棠就去了布莊。夜裏涼,她現在蓋的被子有些薄,再加上天越來越熱,還得買床薄被。
一般人都是買棉花和布回去自己去做,但姜棠不會針線活,只能買做好的。做好的被子要貴些,一床薄被兩床厚被再加一床褥子就花了五錢銀子。
要買衣裳得去成衣鋪,價錢不便宜,但勝在料子舒服樣式好看。兩身夏裝兩雙布鞋,又是五錢銀子下去。
東西置辦齊全,姜棠看時辰尚早兜裏還有餘錢,轉身就進了一家裝潢大氣的酒樓。
不僅裝潢大氣,酒樓名字也大氣,叫做“贏天下”。
進去就有小二引着入座,座位之間用珠簾隔着。
小二肩膀挂着一條布巾,“小娘子想吃些什麽?”
姜棠頭一回出來吃,隔着珠簾看別的桌都是這樣,問:“都有什麽?”
小二報菜名跟說相聲似的,“我們酒樓最好吃的是蟹粉獅子頭,取得的安豐湖的蟹,幫廚用蟹八件一點一點挖出來的。小娘子一個人來用飯,兩道菜就夠了,不如再來一道紅燒乳鴿,都是精心喂養,每日飛夠一裏地,肉質才這麽緊實。”
姜棠今天帶了五兩銀子出來,不怕吃不起,“那就要蟹粉獅子頭和紅燒乳鴿。”
小二記下菜,又問:“小娘子可要酒,我們這兒都是陳釀。”
雖然嘴饞,但姜棠前日落水,還是不喝為妙,“不要酒,就這兩道菜,再加兩碗飯,快些上。”
小二:“好嘞。”
過了大約一刻鐘,小兒就把蟹粉獅子頭端上來了,只一小盅,裏面一個拳頭大微微染着醬色的獅子頭,上面點了橙黃色的蟹黃。旁邊兩縷青菜,湯色清寡。
姜棠聞了聞,還挺香的。
米飯是和獅子頭一起上來的,碗也就手掌大,姜棠慶幸自己要了兩碗飯。
她夾了小口獅子頭放嘴裏細細品嘗,和她做的紅燒獅子頭不一樣,這個肉質軟而不松,咬下一口汁水充盈,肥嫩卻不油膩,除了豬肉的味道還有鮮美的螃蟹味,入口各種味道好像在舌尖上跳舞。
上頭點的蟹黃都滲出油來了,什麽都好,就是太少了。
吃了半個獅子頭,另外一道菜也上來了。
紅燒乳鴿皮特別勁道,紅燒汁味道帶着點甜味,裏面的鴿肉軟爛入味,一抿即化。往米飯裏舀兩勺紅燒湯,拌上紅燒鴿子肉和獅子頭,一口下去既有豬肉又有鴿子肉。
可真好吃。
兩道菜兩碗飯姜棠吃了兩刻鐘,連湯都沒剩下,吃完她喊小二結賬。
店小二:“誠惠一兩八錢銀子。”
姜棠看了看面前的空盤子和鴿子骨頭,又問了一遍,“……多少?”
店小二笑着道:“小娘子,總共一兩八錢。”
一兩八錢,将近二兩銀子,那就是兩個月月錢……豬肉才十文錢一斤。
姜棠擡起頭,和店小二四目相對,店小二笑得越發和善,“小娘子?”
除了太小,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太貴。好不容易出個門,還能遇見刺客。
姜棠肉疼地從荷包裏數了一兩五錢零三百個銅板,去五香居買點心還能一天一塊吃好幾天。這下可好,一頓全吃了。
出來一趟就花了三兩銀子,花了錢就想把銀子賺回來。
姜棠記得白薇說做了吃食可以賣給府上的丫鬟小厮,她又買了米面肉菜,柴火和炭火也買了不少,這才回侯府。
這兩天陸錦瑤一天去三四次下人房,其餘時間一直盯着點心鋪子。
鋪子的裝潢已經弄得差不多了,姜棠教的點心師傅現在能順利把芋泥糕、千層、戚風蛋糕這三樣點心做出來了。
這三樣點心幫了不小的忙。
安陽郡主那日送來了藥材,陸錦瑤回了一盒點心作為謝禮。雖然沒有明顯表現出喜歡來,但今早上陸錦瑤又差人送了一盒,安王府下午立刻回了禮。
另外幾家也派人遞了帖子,關系維系地尚好。
姜棠沒出事,懷兮膝蓋上的青紫慢慢消下去,對陸錦瑤來說這就是最好的事。
也算是因禍得福,安陽郡主常打發人問姜棠的狀況。陸錦瑤和安陽熟識,如今更顯着交好了。
那日聽安王妃說安陽胃口差用不下飯,陸錦瑤還讓趙大娘去安王府一趟。
趙大娘帶回來不淺的回禮和打賞,回禮給陸錦瑤的,一把金瓜子是給她的。這打賞在陸錦瑤的面子上,也看在她和姜棠學的那些菜上。
沖着金瓜子,趙大娘也得把姜棠喂的白白胖胖。
看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陸錦瑤慢慢舒展了眉頭,相比之下,正院就沒那麽舒心了。
鄭氏連吃點心的心思都沒有了。
雖未挑明,但鄭氏知道,顧見山的婚事怕是泡湯了。
安陽郡主體弱,安王妃不會把掌上明珠嫁過來。而燕茗雙,弄出這樣的事更不可能嫁過來。
說起來鄭氏心裏也有氣,到這兒賞個花還弄得雞飛狗跳的。她還挺喜歡姜棠的,這是沒出什麽事,要是出了事……鄭氏也覺得心疼。
鄭氏有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遠嫁。
她喜歡陸錦瑤是因為陸錦瑤有做主母的風範和氣度。喜歡姜棠是因為姜棠用心就像女兒在身邊孝順一樣。
選兒媳婦還是得陸錦瑤這種撐得住場面的,燕家的小娘子不行。
下午陸錦瑤去正院,鄭氏讓陸錦瑤看看還有哪家的小娘子适為新婦,“就算看怕也趕不及了,你五弟月底就要走了。”
算着就還有兩三天。
聽鄭氏提起顧見山,陸錦瑤神色不變,“那兒媳細心留意着。”
鄭氏滿意地點點頭,話音一轉關心起陸錦瑤的身體來,“這幾天連番折騰,你身體怎麽樣?”
陸錦瑤笑着答道:“府醫診了脈,說是一切都好。”
只有月初那幾天折騰,後來每天吃得好,就沒有不适了。這兩日雖繁忙,但也就多走幾步,只要不磕了碰了就不會出事。
又說了一會兒話,眼看就要到飯點了,陸錦瑤适時告了退。
回去的路上陸錦瑤忍不住想,顧見山要走了,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她猜李太醫是顧見山請的,但姜棠至今還不知道。
顧見山這個人,陸錦瑤想試上一試。
姜棠一直在下人房。
下人房院子極大,一到晚上更顯寂靜。
姜棠晚上又喝了一盅雞湯,她躺了快三天了,晚上閑着沒事,就在屋裏寫寫畫畫。
她上午上街,想了一些關于點心鋪子的點子,就先寫下來。
反正是陸錦瑤的鋪子,若是覺得有用自然最好,若是沒用就當打發時間了。
上午在酒樓吃飯,都不知道價錢,吃完才後悔沒早點問問。
五香居也是這樣,人人都知點心貴,窮人望而卻步,但貴的點心還分三六九等,根本不知道哪個價高。
只要店家給稱了,那買了東西的人就算沒吃沒掏銀子,也不好意思拒絕。
第一回 是能多賺錢,但長此以往,來買東西的人自然會少。
一樣東西一樣價錢,都給标好了,不識字的人看見牌子也會問。買東西的方便賣東西的也方便。
還有就是些讨巧的主意,比如制卡充值,充值的人買點心每樣都便宜一些,一次充多少錢可以送盒點心,若是好吃覺得值,大多數人都會往裏面放銀子的。
其他比如買點心送小東西啦……姜棠寫了一張紙。
寫完,姜棠把紙吹了吹,疊好就去了正院。
正院燈火通明,白薇說大娘子和四爺正在用飯,“你怎麽過來了,夜裏風涼也不怕頭疼。”
姜棠道:“我有事想見大娘子,一會兒你進去幫我通傳一聲。白薇,我買了米面,你一會兒算算有多少人要從我這兒買吃食,晚上我就做。”
白薇點頭如搗蒜,“好啊好啊。”
姜棠去耳房等陸錦瑤用完飯,過了大約小半個時辰,白薇才來叫她。
白薇:“大娘子讓你去書房。”
姜棠跟着白薇去了書房,路上,白薇一邊走一邊道:“大娘子這兩天胃口尚可,昨兒趙大娘去了一趟安王府,得了賞賜,回來可高興了。你那天也看見了,安陽郡主身體不好。我聽說夫人這兩天又用不下飯了……”
白薇知道只有這麽多,全告訴姜棠了。
姜棠想起安陽郡主送給她的藥,不知她是不是和鄭氏的症狀一樣。
姜棠:“我知道了,多謝。”
姜棠低着頭進屋,到陸錦瑤身邊才擡頭看了眼。
露竹在一旁伺候筆墨,姜棠先是行禮,才把自己寫的東西拿出來,“這是奴婢下午想的,請大娘子看看有沒有用處。”
陸錦瑤微微嘆了口氣,“讓你好好養病,怎就不聽。”
姜棠:“奴婢已經大好了。”
聽姜棠大好了,陸錦瑤沒再說別的,搖了搖頭就看起姜棠寫的東西。
上回看姜棠寫字還是簽文書,寫的是她自己的名字,歪歪扭扭。才幾日,字寫得就比原先好看了。
陸錦瑤從頭到尾看下來,越看越心驚。她上面寫的東西第一眼讓人詫異,可細想想,竟覺得十分有道理。
陸錦瑤把紙放下,“上午出府了?”
姜棠點了點頭,“奴婢去贏天下吃了一頓,事先不知道價錢,吃完才知道多貴。但吃都吃了,肉疼也得把錢付了。”
陸錦瑤莞爾,贏天下是好吃,但她更喜歡姜棠做菜,勝在味道新奇。
不過,就算做菜也有不想做的時候,出去吃倒也不奇怪。
陸錦瑤道:“去那裏點幾道菜就要幾兩銀子。我看你寫的……也是因為這個吧。牌子做成什麽樣的,要挂起來嗎?”
姜棠道:“挂起來好看些,上面寫點心的名字,下面寫價錢。還有這是入口的東西,不是買菜可以挑挑揀揀,最好用琉璃做一個隔斷。”
有些點心便宜,直接擺在那裏難免有人想用手碰。
琉璃價貴,價錢越貴的越通透。還是前幾年興起的,尋常百姓家用不到,只有誰家蓋暖房才在棚頂用幾塊。安王府的正院就是琉璃窗,屋子特別敞亮。用琉璃做隔斷,是好看些。
如果不是姜棠,陸錦瑤想不到這些,她從姜棠那裏買的點心方子,也給了銀子。
按理說應該銀貨兩訖,但是二十五兩銀子算得了什麽,興許鋪子一個月的利潤就比點心方子的錢多。
姜棠是她的丫鬟,別人或許覺得這是理所應當,她買了方子就已經是人善大度,可想到那日姜棠從湖裏上來的樣子,總覺得心裏虧欠。
如果姜棠不是丫鬟,就不用這麽委屈。
想到姜棠難免想到顧見山,陸錦瑤斂眸把紙收好,溫聲道:“我明日找工匠師傅,看看能不能打出來。你按時喝藥,早些把身子養好。”
姜棠應了聲好,“那奴婢告退。”
從書房出來,姜棠呼出一口氣,白薇沖她招招手,等姜棠過來,她興奮道:“不拘你做什麽,宴幾堂就有九個丫鬟。”
宴幾堂當值的丫鬟算上姜棠總共十個。
姜棠:“……還有別人嗎。”
白薇道:“宴明堂的丫鬟有三個,還有兩個宴方堂的。”
宴明堂是二房的院子,二爺顧見水在外地任職,二房只有大娘子許氏、二少爺瑜郎住。
丫鬟是不少,但因為二房的小廚房做菜只給兩個主子做,分例到不了六菜一湯,中飯也就四個菜,分到丫鬟嘴裏的自然就少了,所以丫鬟才想打牙祭。
三房住宴方堂,三爺顧見海是武官,雖是庶子,但日子還算松泛,那兩個丫鬟純粹是銀子多嘴饞。
白薇期待地搓了搓手,“價錢我已經商量好了,葷菜十五文錢一份,素的八文。我提一文錢,你留大頭。我去送東西的時候還能順便說說話。”
十五文錢不便宜,但是又不是日日這麽吃。送吃的的時候還能順便說說話,消息不就是這麽打聽出來的嘛。
白薇小聲道:“聽說二爺快要回來了,五公子馬上就走了……哎,晚上吃葷的還是素的?”
顧見水只比大爺顧見風小一歲,外派已有三年,留了許氏在京。顧見風官居五品,顧見水回來之後也會升遷。
關于二房的事姜棠記不太清了,只記得顧見水回來的時候好像帶了個外室。
但姜棠也不能和白薇說二爺會帶個外室回來。
顧見山要走了,走就走吧。
姜棠今天上午買了五斤五花肉,香料也補齊了,面也有,她問:“肉夾馍吃過沒。”
沒吃過,一聽就很好吃。
白薇道:“說沒吃過會不會顯得我沒見過世面。”
姜棠忍笑道:“那就吃肉夾馍吧,咱們宴幾堂的丫鬟都能吃辣,她們能不能吃辣。”
白薇:“沒有忌口,啥都吃。”
姜棠回下人房炖肉去了,以前買肉夾馍的時候總嫌肉少,自己做肯定要做肉多的。
五花肉挑的好,肥瘦均勻。炖肉用的砂鍋,先把豬肉洗幹淨,切成方正的小塊,焯水過後再炒糖色。
蜂蜜冰糖混在一起炒,炒出來的是漂亮的琥珀色。
肉上色的時候油花亂飛,姜棠躲遠了點,糖色上好立馬放水和香料包,等水開連肉帶湯一起放砂鍋裏慢慢炖。
肉夾馍的馍有發面和酥皮的,姜棠以前吃的老潼關肉夾馍就酥皮的,一碰就掉渣,夾肉的時候放點紅燒肉的湯汁,又酥又軟,好吃的不得了。
做酥餅的關鍵是和面,豬油和面,一層一層地鋪,最後擀成一個長條,團成小劑子,壓扁烙就成。
其實用烤箱最好,但是面包窯在小廚房,姜棠一時過不去,只能平底鍋慢慢煎了。
陸英她們回來的時候就聞到一股饞人的肉香。
其中夾雜些許辣味,聞着忍不住想咽口水。
佩蘭拉着陸英的手使勁搖搖,“肯定是咱們院子!”
今兒靜墨守夜,一會兒陸英要給靜墨箐湘送肉夾馍,但她已經忍不住了。
拉着佩蘭往回跑,誰知道佩蘭跑的比她還快。
“誰第一個到就吃第一個!”
姜棠已經擺好肉夾馍攤子了,餅摞了十多個,用刀一碰,聲音脆響。
一砂鍋的肉,湯汁沒收太幹,除了紅燒肉,裏面還有好多個雞蛋。
佩蘭數着銅板拍桌上,“我要一個大的!”
十文錢一個肉夾馍,自然多放肉。一大勺顫顫巍巍的紅燒肉,挑一個炖的有點爛的小辣椒,鹵雞蛋拍扁切碎,一塊兒放到餅中間。
佩蘭眼看姜棠把餅塞滿了,又舀了一勺肉湯,“棠棠,這個看着就好好吃啊!”
姜棠笑了笑,往肉夾馍上包了油紙,“熱着呢等會兒再吃。”
兩刻鐘後姜棠一邊吃肉夾馍一邊數錢。
賣給外面的一共是七十文,給陸英她們的一共是九十文錢。
炖了五斤五花肉還剩小半鍋,雞蛋一文錢一個,算上香料、面、油還用不上五十文,淨賺一錢多。
雖不比上打賞,但還是有不少賺頭。養病能待到月底,姜棠想多攢點錢。
想多攢錢不全是因為出去吃了一頓。沒錢沒勢,償還不了顧見山的救命之恩,要想着怎麽才能在一群合适的人裏選個最合适的,姜棠不想以後過這種日子。
她最無力的時候,是春臺和她說,就是公子不讓收的時候。
還想給顧見山塑個金身呢,沒錢怎麽行。
就算是鍍金的,那也得不少金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