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當丫鬟的第五十四天

興許有的, 要麽看顧見舟升官太快,心裏攀比。要麽攀比攀比就放棄了,覺得守着夫君和爵位就很好了。

姜棠倒是沒想過偷偷提醒, 一來她在宴幾堂,自然希望陸錦瑤好。二來, 韓氏曾讓張管事毀她清白,算計她, 她閑得慌才去提醒韓氏。

還有便是……各自有各自的命數,她去找韓氏說,以後顧見風會因為她丢了世子之位, 韓氏估計以為她是瘋子。

沒準還找個道士給她抓起來。

姜棠可不想那把火燒到她什麽,再說那個時候, 她早就不在永寧侯府了吧。

單依她來看,這也不全是因陸錦瑤的錦鯉運。

做人還是知足些好,月滿則虧。

吃過早飯, 大廚房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先做的涼菜, 還是大師傅們的拿手菜,這種場合做菜有講究, 不能有骨頭、做魚刺不能多、蝦不能帶殼, 不然一群女眷坐在一塊兒吐骨頭挑刺剝殼顯得不雅觀。

還有味道不能重,像蒜、韭菜、羊肉這種味道大的最好不要擺上桌。

因為吃過飯要說話,不能讓別人聞到嘴裏的味道,有些味道光靠漱口是弄不幹淨的。

一桌上酸甜鹹辣都得有,來客不同口味也不同。

姜棠分了三道菜, 一涼兩熱。

涼菜是煎蝦餅, 蝦仁打成茸, 用香料拌了腌制的, 然後做成一口下嘴的形狀,平底鍋慢慢煎。

因為蝦放涼了有些許腥味,所以又煮了西紅柿醬。

酸甜口的,蘸着吃。

這鍋醬姜棠昨天熬了一下午,陳大嘗了,直說不錯,“不光沾這個吃好吃,煮菜放一些也好。”

酸的開胃,吃開胃的東西就容易吃得多,就是這道菜費工,蝦要剝殼兒去蝦線,然後再搗成茸,切的還不行,口感沒有搗出來的好。

幸好有趙大娘和幫廚們,不至于全姜棠自己來。

熱菜姜棠做的是菠蘿咕嚕肉。

菠蘿是新鮮水果,從海外傳來的,價錢也貴,但韓氏試過菜,就把這菜給定下來了。

菠蘿前天送到大廚房,一早幫廚忙着削皮切塊。

這道菜最考驗火候,肉要炸得外焦裏嫩,料汁得調好,大鍋做飯,一炒就是好幾桌的,最不容易把控火候。

還有一道菜是烤鴨,這是韓氏點的。

二十只鴨子可不好烤,烤完還要片片擺盤,烙面餅切蔥絲,做甜醬。單看着是三道菜,但工作量比三道菜多得多。

其餘的菜有佛跳牆、龍井蝦仁……都是前幾天試過的菜。

大廚房只管做菜,傳菜是韓氏安排的丫鬟,光傳菜的丫鬟就有十多個。

從前院到後院花園都有丫鬟守着,各處打掃得都無比幹淨。

顧見風今兒還要上職,臨走時和韓氏說了好一會兒話,說這陣子辛苦她了,他會好好上職,教養孩子用功讀書,絕不出去亂來。

顧見風知道自己功課不行,論才華比不上四弟,論功夫比不上五弟。甚至說,都比不上家中的兩位庶弟,但既然承爵了,他也有自己該做的事。

守着侯府,教養好孩子。

他也知道妻子對他并不滿意,但他這個人就這樣了,鴻胪寺的官職來之不易,但對他來說,一眼能望到頭。

韓氏點了點頭,柔聲道:“嗯,中午早點回來。今兒遠哥兒放假,我讓人去書院接了,回來之後你們父子多說說話。”

顧見風拍拍韓氏的肩膀,“那我走了。”

顧家的男子都要上職,宴請的賓客有為官者也得中午下了職再過來。

來的早的都是女眷。

先進門,然後拿着帖子,去門廳那兒上禮。

尋常人情走動,親近的帶兩瓶酒,包上點心吃食,都是精挑細選的。大部分随禮的都是直接随銀子,六兩或是八兩銀子,單看韓氏當時人情走動時随了多少,數字聽着也吉利。

這若靠着俸祿,人情往來都走動不起。

宴幾堂的禮也是在這頭走的,等宴幾堂送了禮後,其他幾個院子的禮也到了,差不多也是這個數。

來的最早的是永寧侯府的二姑奶奶,叫做顧舜英,上了禮之後就去見鄭氏和老家來的的祖父祖母了。

然後,韓氏的娘家人才來。

韓家屬于清流,上的禮并不重。韓夫人氣質大方得體,韓氏的嫂子模樣溫和,讓丫鬟帶着她在永寧侯府轉了轉,把說話的機會留給了小姑子和婆婆。

其他客人便是永寧侯那邊的,以及同鄭氏交好的夫人娘子們。

因為永寧侯的原因,這兩撥人大多重合。

官場上便是如此,當家主母管打點人情往來,都是熟識。

過來的夫人娘子有丫鬟帶着去花園看戲,一家不止來一人。這種場合很多人願意帶着自己的兒女過來,不單單是為了吃頓飯,就是帶着出來見見人,也讓大家知道自家有一個适齡的孩子。

除了看戲,還有點心和水果。

點心有五香居錦棠居的,光這些就得不少銀子,單看這個,宴席就置辦的不錯。

韓氏和母親待了一會兒,就出來見客了。

來回說些祝賀客氣的話,再有就是問各家孩子的事,顧寧遠今年才十歲,韓氏的兩個女兒也年幼,不着急商定親事,多是過問功課。

顧寧遠這個兒子,韓氏是極其滿意的,聽人誇贊,面上三分笑也成了五分。

而看碩大的永寧侯府,各家夫人錦衣華服,身後跟着一兩個丫鬟,或坐或立,或賞花或看景,喝着茶水吃着點心,好不惬意。

韓氏游刃有餘地同她們說話,論氣度不輸任何人。

許氏雲氏也過來幫忙招待客人,男客并不多,顧見風不在,是顧見山和顧見軒一塊招待的。

陸錦瑤有孕,待客的事輪不到她。

她過來的晚,直接去見了顧老爺子和老夫人,又同兩位姐姐說了會兒話。

這一說話,就到了中午。

永寧侯幾個下職回來了,同行的還有不少永寧侯顧見風的同僚,寒暄一番就直接落座入席了。

因為這和大房關系大,陸錦瑤只帶了張嘴去。她是顧家的兒媳,自然同顧家人坐一桌。

首座是顧老爺子和老夫人,鄭氏永寧侯陪坐在兩側,其餘人按照長幼落座。

韓氏和顧見風今兒要敬酒陪客,所以不入席。

今兒天是真的好,天極藍,雲朵看着軟綿綿的,前廳這一片空地寬敞,還有微風吹過。

按二百人準備的宴席,坐了十八桌,空的兩桌就給撤了下去。

等到開席之後,永寧侯起身帶着顧見風韓氏一桌一桌地敬酒,以告衆人,日後由長子繼承侯府。

敬完酒後,顧見風舉杯道:“各位遠道而來,府上備了薄酒小菜,大家吃好喝好。”

桌上涼菜已經齊了,大菜上了數道,粗略一看,有佛跳牆、水晶肘子……皆是大菜,擺盤顏色皆有講究,雖然還未品嘗,但起碼做到了色和味兩全。

這種宴席,很多菜都是中看不中吃,看着好看,吃起來卻不行。要麽提前做的,要麽冷的。

不過大家也不是為了吃飯來的,便沒報那麽大的期望。

不知誰先動了筷子,夾了一口龍井蝦仁兒,清爽彈牙,回味甘甜。

而後上的烤鴨熱氣騰騰,沾着白糖吃入口即化。

黃瓜絲清爽可口,用春餅一裹,連着鴨肉和蔥絲,黃瓜絲的清爽中和了鴨肉的油脂,別看鴨子肥,卻是一點都不膩的。

這桌子也比平日裏用的強,上下兩層,輕輕一撥,就能轉動。

除了佛跳牆是一人一例,其餘的菜都是整盤的,十個人,自是不能站起來去夾對面的菜,這樣哪道菜都能吃到了。

桌上便有夫人問起這桌子,韓氏笑着道:“這桌子是我弟妹叫人做的,到時我幫你問問。”

韓氏雖然叫人一口氣打了二十張桌子,但是照着陸錦瑤給正院做的那個仿制的。東西不是她做的,她不會占這個功勞。

等吃過了蘸着酸甜醬汁的蝦餅,再吃酸甜口的菠蘿咕嚕肉,金黃色的醬汁金黃色的脆皮,裏面的肉嫩的流汁。

沒哪個廚子把水果放到菜裏,偏着菠蘿做熟之後,酸甜味更重。

在座的夫人娘子都愛吃這道菜。

陸錦瑤嘗一嘗,就知道哪道菜是姜棠做的。

烤鴨大師傅都把握不好火候,整個侯府,只有姜棠會。而別人光會吃老本,這個酸甜口的炸肉,姜棠就做過三種。

今天的最好吃。

男人喝酒,女人喝果茶。

等十六道菜上齊了,看哪道菜快吃完,就有丫鬟默默換上新的。

宴客不能空盤,哪怕菜好吃,空了也會讓人覺得招待不周。

姜棠又炒了一鍋菠蘿咕嚕肉,她一人炒,大廚房的人圍在後頭看,因為陳大幾個大師傅指點過她,她也不藏私,大大方方地讓她們看。

陳大看完若有所思,“別的水果是不是也能做成菜,蜜瓜桃子成嗎?”

随便和別的炒一炒,這水果也能吃,咋就不能做到菜裏呢,他以前怎麽沒想到。

姜棠笑了一下,“師傅可以試試,興許就好吃呢。”

她知道做烤魚加點水果好吃,像菠蘿荔枝這種,而且熏肉燒烤放果皮味道會更香濃,吃起來不油膩。

又炒了一大鍋菜,姜棠把手裏的鐵鍁放下。

大鍋菜用鏟子可炒不起來,鐵鍁才行。

陳大讓自己徒弟把菜盛出來,一盤一盤端出去,他心裏也是詫異,別看姜棠一個姑娘,長得也不壯實,颠鍋輪鏟子全不在話下。

“行了,怪熱的,你也歇會兒。一會兒看看還傳菜不,不忙了咱們也吃飯。”

先備的菜都是按照二十桌炒的,結果只來了十八桌,大部分還有剩。

他們就一塊吃個飯,剩下的邊角料一會兒再分。

姜棠也就試菜的時候嘗過一小口,這是頭一回正經吃佛跳牆。

是小盅濃湯,裏面有鮑魚、海參、幹貝、花膠……光聞味道就已經鮮的不行了,一小盅,裏面食材就有樣,把裏面的東西吃完了還能拌飯吃。

在大廚房吃飯不是擺一桌圍着吃,而是一人端個碗,然後把菜盛裏面。

菜樣太多,姜棠沒有全要,就要了老鴨炖竹筍,茄子釀肉。肘子皮要了一小塊,在不缺肉的時候,姜棠更喜歡吃這些,費時費工還好吃的。

吃過飯,前廳那邊還沒人要菜,估摸着時間那頭也吃完了,陳大才讓他們拿邊角料。

姜棠拿了許多沒做熟的魚和肉,還有半成品、沒吃完的成品。

回到宴幾堂,又是一群嗷嗷待哺的羔羊。

陸錦瑤還沒回來,懷兮半夏跟她去了前院,月雲靜墨去前院幫忙了,院子只剩三個丫鬟。

姜棠和趙大娘吃過回來的,白薇說等她們回來再吃。

那做飯就不着急了。

陸錦瑤回來的晚,未時才回來,進屋之後就梳洗午睡了。懷兮半夏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姜棠道:“飯早就好了,月雲和靜墨的飯留出來了,你們先吃。”

雖然給留了飯,但月雲兩人已在前院用了飯,用了飯人還不能走。

宴客用的鍋碗瓢盆不能讓大師傅來刷,還有各走走動弄亂弄髒的地面也要清洗。

有些屋子有客人換了衣服用過,裏頭的東西一應要換過才行。

兩人傍晚才回來,這半兩銀子真是難賺,唯一慶幸的是,還算圓滿。

反正客人離開的時候都是笑着的,也有夫人和韓氏打聽菜品點心的事,韓氏不懂這些,陸錦瑤幫着應付了幾句,順道提了錦棠居。

同是侯府的人,哪怕陸錦瑤并不喜歡這個大嫂,但在外人面前,那也是和和氣氣的妯娌。不過陸錦瑤也不會白演戲,有夫人跟鄭氏玩了麻将,離開時意猶未盡,她恰到好處提起錦棠居的新鋪子就能玩這個,大概下個月開業,到時候可以去看看。

等到傍晚,太陽西落,有燕子從彩霞中飛過,伴随着鳥叫和蟲鳴,侯府重新歸為平靜。

陸錦瑤這一覺睡到了天将黑,醒的時候高嬷嬷給她好好按了按,才沒那麽疲憊。

月份越大,肚子越大,陸錦瑤現在能感受到胎動,既新奇又疲累。

高嬷嬷一邊按一邊道:“大娘子一會兒走動走動,四爺寄了東西,好幾包,您一會兒去看看。”

陸錦瑤道:“東西?他寄東西回來了!可在滇南,能寄什麽回來。”

滇南并非西蜀江南富庶之地,百姓窮苦,顧見舟過去帶了銀子,需要上下打點,一向都是從這兒往那邊寄衣服行禮和吃食,陸錦瑤根本沒想過他還能寄東西回來。

再說那邊水患,莊稼都被淹了,陸錦瑤時常擔心他吃不上飯。

不管是什麽,顧見舟肯定寫信回來了。

隔半個月一封信,是夫妻倆現在唯一的聯系。

陸錦瑤等不及,揮手讓高嬷嬷不必按了,着急地下床穿鞋子,“先去看看是什麽。”

她想看的不是東西,而是那封信。

東西的确不少,用布袋包裹地很嚴實。看着有一麻袋,陸錦瑤試着拎了拎,并不重。

高嬷嬷把袋子打開嗎,驀地聞見一股有些嗆人的香味,和香菇幹的味道相似。

陸錦瑤有身孕,帶味道的東西都得小心。

“大娘子,您先離遠點,老奴看看裏頭是什麽東西。”高嬷嬷小心翼翼地翻着,打開一個個防水的油紙包,裏頭竟然是一堆幹巴巴的小丁,雖然是幹,但勉強能看出是蘑菇的樣子。

幹蘑菇?

四爺怎麽會寄這老些蘑菇幹過來。

高嬷嬷看了陸錦瑤一眼,“大娘子,是蘑菇幹。”

她一連拆開幾包,都是蘑菇幹。看來不是寄錯的,就是想給家中寄蘑菇幹。

除了蘑菇幹,還有封信,高嬷嬷給陸錦瑤拿了過去,“這些東西老奴一樣拿一點給府醫看看去,您能不能吃。”

從滇南來的,又是入嘴的東西,務必小心。

陸錦瑤點了點頭,等高嬷嬷出去了,才坐下來看信。

信紙很厚,才看到見字如晤四個字時,陸錦瑤眼眶就紅了。

顧見舟都離開一個月了。

顧見舟信裏說他治水有進度了,就是那裏的百姓依然苦,朝廷救急不救窮,赈災糧幫不了他們一輩子。

男子以工代赈,修水庫以代工錢,女子廚藝好的做大鍋飯,跟着朝廷修水庫,其餘人……是大把人吃飯都成問題。

莊稼被洪水沖垮了,今年秋天肯定顆粒無收,人不能光等着餓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已經有百姓上山謀生了。

滇南山多林多,山上有不少蘑菇,吃不上飯就吃蘑菇。然而有百姓因為誤食有毒的中毒,再加上水煮蘑菇并不是很好吃,漸漸就沒人吃了。

顧見舟想幫他們,但不能直接給銀子,就和當地人買了一點,自己放寬油炒了一盤。

與清流不同,顧見舟是治水大臣中唯一一個世家公子,吃的好東西多,嘴也叼,知道炒菜要想好吃,油不能少。

然後顧見舟就驚為天人,這菜也太好吃了,和常吃的香菇榛蘑不一樣,這個香味濃郁,在他看來,比肉好吃。

顧見舟沒無知到問百姓為何不多放點油炒,這裏百姓連肉都吃不起,最起碼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何談多放油把菜炒好吃了。

何不食肉糜。

于是顧見舟就想到了一個主意,滇南的人吃不起好吃的炒蘑菇,但其他地方的人吃得起,這樣兩全其美。

他便從滇南百姓那裏買了蘑菇,曬成幹,給陸錦瑤寄了過來,若是覺得好吃,他還能往家裏寄。

信裏,顧見舟千叮咛萬囑咐,一定要炒熟才能吃,蘑菇都得請府醫看過,陸錦瑤千萬不能亂吃。

最後,顧見舟又問了陸錦瑤的近況。還說,等回來了做給她吃,望她多多寫信,他想看陸錦瑤的信。

家信報喜不報憂,各種辛苦,并未提及。

陸錦瑤也能想到,顧見舟去問蘑菇的價錢,自己從未做過飯,炒菜時候的樣子。

看着信仿佛能親眼看見這些事。

陸錦瑤看完信,收起來放到了櫃子裏,然後喊高嬷嬷進來,“這個,拿小廚房去吧。四爺可給正院寫信,可有寄東西?”

高嬷嬷道:“只給正院拿了信,其他東西是沒有的。”

陸錦瑤:“那先讓姜棠看看,做出來看看好不好吃,再給各院拿。”

姜棠看着一袋子幹蘑菇發了好一會兒的呆,她以前去過雲南,吃過菌菇宴,這是滇南來的菌菇大禮包。

從曬幹的樣子也看不出來是什麽,姜棠一樣拿了一點,用溫水泡開。

晚飯是等不及吃的,陸錦瑤中午吃的不少,吩咐晚膳簡單點。

過了晚膳,又等了半個時辰,這蘑菇才泡開。

姜棠看見了美味牛肝菌、見手青等好幾種,蓋因是寄到這邊來的,各個菌菇除了因為泡漲的有點蔫巴外,形狀完好,連蘑菇腿都是好看的。

府醫說這個有孕之人也能吃,姜棠做了碗幹巴菌炒飯,還有一個辣椒尖椒炒牛肝菌。

和別的食材不一樣,蘑菇的香味霸道且外露。

這是晚上,各院都收拾梳洗準備上床睡覺的時候,連陸錦瑤都梳洗好了,散了頭發側卧在榻上看話本。

然後有香味徐徐飄進來,然後她就聽見姜棠在門外問:“大娘子,要不要吃點東西?”

陸錦瑤支起身,她晚上沒吃多,這會兒還真有點餓。這還是顧見舟從滇南帶回來的,陸錦瑤想吃一點。

最主要的是,隔着一扇門,光是從窗戶飄進來的味道就很香了。還是從沒吃過的東西,陸錦瑤想試試,“進來吧。”

姜棠端着飯進來,沖陸錦瑤笑了一下,“高嬷嬷囑咐要炒熟了,奴婢先試了試,大娘可以吃。”

陸錦瑤也跟着笑了笑,“這怎麽這麽香,就是用蘑菇炒的?”

姜棠:“哪能啊,炒飯裏還放了火腿丁幹貝蝦仁兒,還有青豆粒。”

別看就一小碗,但放的東西可不少。

再說了,這麽一個大鍋,怎麽可能只炒一小碗的,兩碗飯放的東西多,炒出來就三碗了。

若是白日,肯定就送到正院去,但天色已晚,一會兒就進她肚子吧。

陸錦瑤嘗了小口炒蘑菇,脆嫩中還有種厚重感,大概是因為炒的時間長,邊上有些焦了,看着油多,吃着卻不膩

“這個好吃,好像肉的味道。”陸錦瑤吃第一口是辣味,後頭是蘑菇本身的香甜味。

等她吃炒飯,連話都沒顧得說。

吃完意猶未盡道:“還有嗎?”

姜棠:“還有呢,您還要吃嗎,奴婢去盛。”

陸錦瑤搖了搖頭,“不了,你做的,好好嘗嘗,不必放到明日。明早多做些,給各院都送去。”

各院指的是包括正院到壽安堂所有院子,顧老爺子和老夫人還沒回去,自然得送去一份。

姜棠記着蘑菇是發物,受傷之人吃不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