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1862年京城

此時正值春日,紫禁城中千紅綻放嫩芽初吐,端的是一片生機勃勃。

已經十三歲的載淳拿着卷書正在午後的陽光下細細閱讀,俊秀的小臉上盡是專注。他手中是翻譯過來的古希臘着名的哲學家亞裏士多德的《物理學》,闡述最基礎的物理知識,正适合現在的載淳看。

“主子爺,為何不将窗簾拉上?要知道在陽光下看書可是極傷眼睛的,奴婢可不想等會兒太後她老人家過來找奴婢的麻煩。”白蔹端了盤洗好的果子過來,見載淳在光下看書連忙說道。

原先在載淳身邊伺候的碧雲等人因年紀大了,已經放了出去,如今換成了白字輩的宮女在劉琳和載淳身邊伺候着。

“不妨事兒,不過是看上會兒罷了。”載淳笑眯眯的說,揮揮手讓準備上來拉簾子的人下了去,然後交代道,“朕再看個半個時辰,到時你便命人去備車,朕今晚想與額娘一通用飯。對了,你現在就給李公公去個電話,交代一聲。”白蔹放下果子,領命而下。

十年間,紫禁城的變化極大。有劉琳這麽個懷念現代事物的掌權人在,加上鈕钴祿氏的順水推舟,整個皇宮的窗戶都換成了玻璃安上了窗簾不說,所有有人住的宮殿還通了電,電話電燈電扇等小東西也安了上,廁所洗浴的條件更是更新換代,沐浴乳洗發膏還有女性必不可缺的衛生巾等物都被劉琳一一拿了出來。甚至為了方便,劉琳讓人将禦辇收了起來,專門訂做了幾個小型汽車,以用于皇宮中的通勤。

因為這些個物品都是供于皇宮的,那些個工匠基本上拿出了做傳世藝術品的勁兒,光是電話上的镂空雕花,電燈罩上纏絲的金銀鑲嵌的珠寶都讓劉琳大開眼界。尤其當劉琳看到她定做的小型汽車後,對華夏的工匠們徹底的拜服了。小汽車的外型完全是用手工打磨浮雕而出的,線條流暢,剖面圓潤,不少地方被裝飾上了白玉紋章周圍有龍紋祥雲隐隐浮現,整個車在陽光下顯得典雅大氣輝煌。在車頭的正中央,工匠們按照劉琳的囑咐,鑲嵌上了用黃金為雕盤墨玉為飾的飛龍标志。代表華夏之魂的龍章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盤龍仿佛要從玉牌中騰空而起直上雲霄一般,祥雲掩繞的五爪下龍珠緊抓,帶着讓人幾欲臣服的威嚴睥睨天下。

劉琳見到此車,立刻就喜歡了上。随後又大手一揮,給制作車輛的工匠每家發了五百銀作為獎勵。

自古慣例,皇宮是整個華夏的時尚風向。宮中不管是吃的用的說的穿的,都會成為整個神州大地追捧的對象。特別是如今劉琳還将這些個制作法子分別拍賣出去,自然引得大批的人追捧,從而促進了商業在華夏的蓬勃發展。這是前話,待後細表。

此時,西暖閣內

“京廣鐵路的錢款已經撥了下去,哀家不管你等有什麽理由,必須在今年年底将京城到開封的鐵路段修好!”劉琳對着站了一屋子的大臣說,她坐在屏風後邊,身前是一張大大的桌子,桌子上滿是各種奏折。“對了,李鴻章,如今你入軍機處的時間也不短了,還擔着兵部尚書的職,對如今的軍制也有了個大致的了解了吧。”

“回聖母皇太後的話,微臣對我大清的軍制還算了解。”李鴻章連忙說,他身邊的恭親王奕忻掃了他一眼,然後垂目不說話。

“那就好。”劉琳點點頭,接下來卻是轉開了話頭,對奕忻說:“奕忻,你這幾日且卸了總理大臣的職,帶大清的使團前去出訪歐洲吧。”十年間,劉琳已經派出了兩個代表團出訪歐洲進行學習觀察,順帶弘揚中國的文化建立外交關系了。1852年時第一次派出的代表團中的人員如今已經在朝廷的各個部門任職。随後,第二次派出的代表團中大部分以留學生為主,如今這批留學生也到了學成歸國的日子。

劉琳十分重視與歐洲各國的聯系,為此,縱橫家的學說成為整個理藩院必備的學習科目。所以,在這批留學生即将回國之前,她又派出了以奕忻為代表的重量級使團。

“你過去後,記得向維多利亞女皇問好,順便再在上議院和下議院活動一下關于禁止鴉片傾銷的事情。”劉琳淡淡的交代着,十年了,是時候廢除那些不平等的條約徹底拿回海關的所有權了!“若是不行的話,那麽便做好最壞的準備,到時你且帶領使團去法國,哀家想路易十六陛下十分樂意接待并且保護你們的。”浪漫的法國人實在是最好擺平的國度了,且他們在遠東的勢力并不大,通過這十年的來往,想必這個忙,那位樂于給英國人添堵的陛下還是十分樂意幫的。“恩,還有奕寰,記得美利堅合衆國前些日子不是發帖要我朝前去商議在美華工待遇之事嗎?你明日遞上來個章程,然後半旬後便帶團前去美利堅罷!”

Advertisement

“奴才遵命!”奕忻與奕寰立刻拱手說,兩人對視一眼,都是朝中的老狐貍,心中立刻有了猜測。當下便不由得有些戚戚然,西邊兒這位竟然在這個時候,将現在唯二能夠壓制住宗室的當朝王爺派走,難不成她真的下定決心要收拾滿洲八旗了?!

奕忻擡頭看了眼屏風後邊的身影,張張嘴,卻是只能嘆息一聲。奕寰幹脆什麽都不說,垂目站在一邊,他娶了劉琳的親妹妹,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早就跟這位聖母皇太後綁在了一起了。

接下來,如往常般,劉琳又交代了其他官員些事務,結束了此次小議。

此次小議看起來同往常沒什麽區別,但是一些政治嗅覺靈敏的官員看向奕忻兩位權高位重王爺的眼神都變了。其中李鴻章郎保勝等人對視一眼,對劉琳接下來的打算都有個心理準備。

當衆臣各自散去的時候,李蓮英自西暖閣中走了出來,對着李鴻章行了一禮,李鴻章連忙躲開,開玩笑,知聞司老大的禮誰受的起啊,又不是嫌命長。

“李大人,主子請您回去,說是有事兒相商。”李蓮英微笑着說。周圍還未走遠的官員們朝這裏看了兩眼,然後不約而同的加快了離開的步伐。

“謝李公公,下官這就前去叩見。”李鴻章連忙拱手,然後跟着李蓮英走了回去。

劉琳見李鴻章回了來,也不廢話,直接說:“剛剛散的急了,有個事兒忘記交代你了。十年前參謀部曾經寫了個關于軍制改革的章程,因着各種緣由被擱置了,哀家記得軍部書閣中還有此折子的備份,你回去後便瞧上一瞧。七天後給哀家個軍制改革的章程,記得,哀家不要那四處逢源的折子!”語氣加重,劉琳相信以李鴻章的聰明勁兒一定明白自己的意思。

李鴻章心中一驚,面上不顯,便領命下了去。

時至今日,基本上所有的朝中官員都了解了劉琳的性子。只要你有能力有魄力有原則堅守本心,她就敢用你。不會因得罪滿洲貴族而獲罪,不會因出言不遜而入獄,不會因出身而被看輕,這讓朝中的風氣頓時不同起來。

只不過,百年積弊若是這麽好解決那便不是百年留下的毒瘤了。

十年了,劉琳終于無法再對京中八旗容忍下去!

與此同時,京中的八旗,尤其是上三旗,對劉琳的忍耐也達到了邊緣。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有事,晚上才回來。

還有一更會在淩晨吧,等不及的姑娘們明天看也是一樣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