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回京
周炀家的被問住了,周夫人當然沒有說這些話,上頭早有傳聞說是朝廷給二爺追封,連帶着诰命也追封了。接秦謠回去主要是為了接聖旨,順便一提的是,馬上中秋了,四品以上的诰命夫人都要進宮給太後皇後和各宮嫔妃請安。
"二奶奶說的這是什麽話?太太派人來請您回去,您也敢推脫。"若是秦謠不能接聖旨,錦鄉侯府犯的可是欺君之罪,這個責任她擔待不起,少不得放下臉來哄勸秦謠。
秦謠覺得奇了,對身邊的采菊等說道:"你們可都是聽到了,周姐姐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吓唬我,先說不讓我回去,後又要我的命,這會子又說太太請。您究竟要我怎麽做呢?難不成要我給周大娘賠禮道歉不成。"
芳菲一撇嘴巴,"可不是呢!不要我們回去的也是您,這會子又拿太太吓唬奶奶,周大娘您到底要怎麽樣呢?"
周炀家的臉白了幾分,額頭也不住地冒汗,也沒了剛才的盛氣淩人,看來今兒這臉是丢定了。
"看這姑娘說的,我能怎樣呢?不過是照着太太的吩咐辦事罷了,還請奶奶別為難我們這些底下人。"
就知道這周炀家的在狐假虎威吓唬自己,才幾句話就露餡了,這會子知道求饒了。秦謠沒有絲毫動容,冷聲道:"既然太太覺得我壞了規矩,那我就在這裏聽太太發落罷,周姐姐再辛苦一趟。"
這種欺軟怕硬的主兒就是欠收拾,不給她個教訓,以後誰都能欺負到自己頭上來。嫁妝和家私的事兒秦謠還給記着呢!不管是現代古代,還沒有搶兒媳婦嫁妝的,這口氣說什麽也不能咽下了。
"來人,送客!我乏了。"秦謠說罷起身往裏屋走去,都欺負到自己頭上了,客氣人只當你好欺負呢!
"別--"周炀家的急了,連忙上去攔着秦謠,壓着胸中的怒火和尴尬,伸手往自己臉上扇了一巴掌,哀求道:"二奶奶,奴才是豬油蒙了心,才敢戲耍奶奶,求奶奶超生,今兒若不能接奶奶回去,太太準打死我,求奶奶了。"
如果對方還狡辯,秦謠也只能與之周旋,沒想到周炀家的反而大大方方的承認了。反倒不能拿她怎麽樣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到底是周夫人的陪房,得罪狠了吃虧的是自己。
"采菊芳菲,收拾東西,若雲你去通知林狗兒家的。"秦謠遂又坐下,走了大半天她也有些累了。
周炀家的總算松了口氣,連連道謝,見秦謠坐下,自己也陪坐着,說了好些奉承的話。秦謠也只是聽着,并不答話。
衆人一陣忙活将東西胡亂地收撿到馬車上,秦謠親自帶了衆人到祠堂磕頭上香後才出了二門。
周炀家的一直在秦謠左右小心服侍着,生怕秦謠惱了又說不去。
"喲,幾日不見哥兒和姑娘都長高了,也壯了不少呢!"見兩個奶娘拉着一對雙胞胎走來,周炀家的誇張地說道。
Advertisement
秦謠微微勾起得意的唇角,可不是壯了不少嘛!天天在山裏跑,營養也充足,像錦年這麽大的孩子正是鍛煉身體的時候。
"把我們曬的幹蘑菇,野幹菜都拿着。"錦年見搬家要走了,想起那些美味的蘑菇和野菜,還不忘吩咐一句。
"我也要,我也要!"嫦曦也跟着叫道,母親說了女孩子雖然要矜持,但心裏想什麽有些也是可以說的。
"都帶上了,大姑娘只管放心回去吧!"
就在秦謠上馬車的時候,若雲捧着一個紫檀木描金漆的盒子放到秦謠的車上,周炀家的刻意的看了兩眼,只是沖秦謠讨好的笑笑,并不說話,轉身回了自己的馬車。
上馬車後越想越覺得不對,打起簾子見一個小厮牽着馬,遂靠近車門小聲問道:"小哥,我問問,二奶奶在家廟裏都做些什麽?可有什麽人來過?"
秦謠等人回府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過了明路的,沒見過這個箱子啊!
那小厮早得了秦謠的賞,林狗兒林管事的說了人是我們放進去的,若是上頭追查起來大家都脫不了關系,所以敷衍地說道:"周奶奶,我只是個看門的,裏頭的事情我不知道。周奶奶想知道去問問二奶奶啊!"
由于午間熱,衆人只得走小路,好在林狗兒曉事,先騎了快馬進城回了周夫人的話,拿名帖找京師城門校尉拿了令牌。
京城城門是未時二刻準時關閉,沒有城門校尉就算是皇室宗親也是進不來的。
大約是戌時三刻左右,秦謠等人才回錦鄉侯府,秦謠命衆人收拾屋子,自己帶着兩個孩子先到老太太屋裏請安,誰知道老太太早歇息下了也不敢打擾。只得回來給周夫人請安,在門口等了好些時辰,一個媳婦出來道。
"太太說了,二奶奶一路辛苦了還是早些休息,明日也不必一早過來伺候,老太太那邊太太會親自去回話。"
秦謠松了口氣,原本還擔心周夫人會為難自己,沒想到周夫人竟然會放過自己。
三人疲憊的回到自己的院子裏,飯點也過了,估計也沒飯吃,好在院子裏的梨還有不少,夠她們吃的了。
誰曾想,大廚房竟然送了飯來,而且還說是太太吩咐的。
這倒是奇怪了,周夫人一向不喜歡自己,突然變的這麽好還真讓人難以适應。用飯後,洗了澡便早早的睡覺下了,第二日用過午膳,便有老太太屋裏的丫頭沖沖忙忙地走來,道:"快,給二奶奶按大品裝扮起來,朝廷的聖旨馬上就下來了。"
衆人愣了神,随即明白過來:怪不得太太會派人來接人,原來是朝廷的聖旨來了。
秦謠也不敢怠慢,立刻命人給自己按品級裝扮起來,跟着那丫頭一起到了上房,只見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等林府中所有人都在上房等候。由于庭院較大,男女分兩行按品級展開,中間只用了一個湘妃竹水墨畫的屏風隔開,秦謠先上去給老太太和太太請了安,又給屏風那邊的公公林永豐問了安。
但見一膚色白淨,下巴幹淨的太監站在香案面前,見秦謠來了,問道:"人可都到齊了?到齊了咱家可要宣讀聖旨了。"
衆人齊齊跪下,雙手放在地上,身子俯了下去。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柳州鹽運使林恒之朕之愛卿,少年天才,天惠聰穎,為官清廉......朕感念其為國效力,勞苦功高,着吏部從重議獎,特追封林公為一等崇恩公,其妻秦氏,溫淑端慧,人品貴重......追封為正一品貞敬夫人,得享一品俸祿。另賜貞敬夫人黃金百兩,宮緞兩匹,彩緞四匹,玉如意一對,欽此,謝恩。"
那太監唱完,秦謠跟着衆人三跪九叩,李氏和梁夫人将老太太起來,周夫人悄悄将一個荷包塞給秦謠,低聲說道:"過去雙手接過聖旨和诰命敕命文書高高捧過頭頂,再把這個荷包給那位公公。"
秦謠上前接過聖旨和诰命敕命文書,向那公公道謝,将荷包給那公公道:"公公辛苦了,這是我一點心意,還請公公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