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節

事實擺在自己面前時,他連一句能辯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說自己安排他去天地會做奸細嗎?可笑!

那日,太後派人過來,說有要事相商。

自假太後的事被揭發,真太後被救出後,康熙就沒怎麽去慈寧宮。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要有情也不是件輕易的事。假太後自是犯了滔天大罪,但對着真太後,康熙的感情确實淡薄了很多。

康熙不怎麽去拜見,建寧去了太後卻又不願見,慈寧宮一下子清冷了很多。

這忽然說要見他,康熙有些疑惑,還以為太後是厭煩建寧公主的騷擾要讓他想想辦法。

不想康熙去了,太後屏退左右說有一件大事要跟他說。

“什麽事讓太後如此慎重?”康熙想着除了那毛祖蓉和建寧的事,太後還會有什麽事需要這麽謹慎。

太後沒說話,從暖榻上拿出一本四十二章經,放在了兩人中央的幾案上。

“太後想說寶藏的事?”幾年前去五臺山,父皇已經把所有的事都和他說了,對于那事康熙心中早有打算,并不十分在意。

太後知道不少有關寶藏的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毛祖蓉才會冒着被人發現的危險,硬留了她這麽多年。

“我們大清的寶藏是在鹿鼎山,皇上應該是知道的?”

“這事父皇曾說過。”康熙說着拿過那本正藍旗的四十二章經問道,“太後覺得有什麽問題?”

“這本正藍旗的四十二章經,皇上和本宮說是從吳三桂那得來的。”太後說着翻閱了一下,“皇上讓本宮焚毀,該是那麽做的。只是本宮留了下心,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太後說着把經書的封皮拆開,裏面空空如也。

“早些年先帝還在位時,對本宮還有些寵愛,這經書裏的秘密曾告訴過本宮一二。”

“現在裏面的地圖不見了。”

在太後把封皮拆開的時候,康熙的臉就沉下去了,太後能想到的事,他很快的也都想到了。

見康熙沒說話,太後繼續道:“皇上說這經書是從吳三桂那得來的,現在裏面的地圖不見了?難道說是吳三桂發現了其中的秘密,把它給取出來了?”

“這經書,原本是上一任正藍旗旗主嘉坤所有。”康熙臉色不變接着道:“而嘉坤在攻打雲南時陣亡,一切後世都是吳三桂料理的。要說經書的秘密被吳三桂發現了,也有可能。”

“皇上這麽說有些道理。”太後說着,又拿出了另一本經書。

那是本正紅旗的四十二章經,太後同樣拆開了封皮,裏面的地圖碎片也沒有了。“這是先前皇上讓康親王交上來的經書。”

“如果說康親王也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并把裏面的地圖那走了。皇上覺得這可能性大嗎?”

康熙看向太後,“此事招康親王進宮一問便知。”如果說吳三桂拿了地圖是可信的,那麽康親王拿經書裏的地圖卻不怎麽可信了。

論關系,康親王是皇上的堂兄,同是愛新覺羅的子孫,就算對方知道了四十二章經的秘密,也斷然不會做出危害大清的事。

“招康親王進宮之事,本宮先前已經做過了。”太後把兩本經書合上,“本宮問他經書的事,不想最後抽絲剝繭竟發現一個天大的秘密。”

太後淡淡笑着看向皇上。“正藍旗那本經書,除了已死的嘉坤,吳三桂,本宮和皇上。還有一個人也曾經過手。當初,就是皇上讓他去吳三桂那取來的。”

“而這本正紅旗經書,在本宮的再三逼問下,康親王才和本宮說出真相。”

“康親王府的那本經書,早些年就不見了。皇上問他索要,他萬分焦急,最後竟想出,到皇上和本宮這來偷經書的馊主意。”

“之前聽奴才們說韋爵爺和康親王的關系不錯,現在看來的确如此,不然怎麽肯冒着殺頭的罪去皇上那兒偷經書。”太後說出的秘密一個接一個的在康熙耳邊炸開,就算一開始太後的話頭冒出他已經起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可沒曾想到……

“皇上,你一定想不到,康親王上交的這本并不是正紅旗的經書。”

康熙神色一凝,“是哪個旗的?”

“韋小寶給康親王的是鑲白旗的經書。他換了個封套冒充了正紅旗的四十二章經。”太後被囚禁多年,身體虧的很,腦子卻好的很。“皇上應該知道,鑲白旗旗主因事獲罪,那本經書先皇賜給了端敬皇後。”

“而端敬皇後被那老……被毛祖蓉害死,經書當然也給她得了去!”

韋小寶手上竟然有老賤人的經書?裏面的地圖碎片還都不見了?!當初鳌拜抄家,也是韋小寶把鑲黃旗和正白旗的兩本經書上交給那假太後的。如果他能得到老賤人手裏的鑲白旗經書,那另外兩本定然也給他得了去!

好你個韋小寶!

太後見康熙微微皺眉,神情嚴肅,知他定然大為生氣。可她要說的話還沒有說完,後面還有更讓人意想不到的。

“本宮聽康親王說完,覺得這事太過蹊跷,便讓他派人調查此事,借機将功贖罪。”

“不想康親王聽本宮說要調查韋小寶,還有些猶豫,後來本宮呵斥了幾句,他才說是皇上你的意思,皇上讓他不要插手去查韋小寶的一切事情。”太後說到着不由語重心長起來。“為君者要顧全大局,不應該想的最好放下。說句對先帝大不敬的話,你父皇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皇上。”太後把調查出的結果遞給了康熙。“韋小寶是天地會青木堂的香主,他是個反賊,你對他越是寵愛,以後傷得越深的是你自己。”

“這是康親王的調查結果,他還查到了當初那封告密信的由來,聽說告密的那人是天地會總舵主的師兄。這樣的亂黨,自家窩裏鬥也能滅了大半,皇上可好好利用。”康親王全盤托出,太後知道的一清二楚。而要說這未雨綢缪,計深慮遠之事,太後是遠遠不及康熙,但當局者迷,該說該做的太後一一說明白了。

“朕知道了。”康熙在太後那告退後,回到上書房才把奏報看完。

天地會韋香主!

真是騙的他好苦!

“小寶,你是我最信任的人。”

上書房的燈火亮了一整夜,宮裏幾乎人人都以為皇上是在為撤藩的事發愁,聽消息雲南的吳三桂可能會造反,就算他們身在京城,也會擔心是否會被波及。

他們誰都沒有想到,讓康熙憂心了一夜的事情,對皇上來說竟然是比打吳三桂還要辣手的事!

那天下朝後,康親王就被皇上單獨召見了一回。

他所要知道的,每一件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詳細的回報,之前調查的那些內容遠遠不夠。

“皇上,那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的師兄,名叫風際中,已經投靠了朝廷。先前那份密信就是他寫的,韋小寶在天地會的事他最清楚。”這個秘密太大,為此康親王也連着好幾天沒睡好覺了。

“之前那份告密信?”康熙說着話語中帶了些譏諷,他把那封信拿出來展開放在書桌上。“那份信沒頭沒尾,要不是你派人去查,想來那風際中還沒想過要投靠我大清。不過是個兩面三刀的小人。之前他匿名告密,也是想借朕的手除掉韋小寶罷了。”康熙何等人物,風際中的那些小伎倆一眼就能看穿了。

“皇上英明,那這事……”韋小寶雖然犯了彌天大罪,但皇上和他的情意不一般,而從之前的奏報看,他也從來沒做過真正危害皇上的事。保不定這裏面還有什麽轉機,未免自己揣測錯了聖意,康親王覺得還是多問問比較好。

“風際中既然已經歸順,需要用到他的地方自然要利用,但也不能全信。天地會教衆數十萬,要策反幾個細作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重點給朕查青木堂,只要是有關韋小寶的,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所有一切都給朕寫明報上來。”

“康親王。”康熙神色平靜,似乎已經從昨晚的震驚恢複常态。

“朕要有關韋小寶的所有細節,一字一句都不能漏。不用怕朕日理萬機,沒空看那麽多密報。聽清楚了嗎?!”

“聽,聽清楚了。”康熙雖沒有任何表情,但康親王已經被無形的氣勢壓得不敢動了。

皇上又吩咐了幾句,康親王才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剛出大殿沒走幾步,他腿一軟差點摔倒。“王爺,您這是怎麽了?”路過的公公見了連忙過來攙扶。

“沒事沒事。”康親王擺手,重重嘆了口氣。

皇上是真生氣了,看來韋兄弟只能自求多福。來年祭日,兄弟們給他多燒些紙錢吧。

作者有話要說: ps:

難得這一章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