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Chapter(1)
門打開了,葉珠微微一笑,正準備說話,擡首卻對上了來人驚訝地目光,兩人不禁同時開口:"是你?!"
見到開門的男子,葉珠不禁莞爾一笑,她對這個男子印象很深,雖然她不知道對方的身份,姓名,但元宵節那天夜裏,這個男子對她那灑脫的一揮手卻讓她記住了她。畢竟,不是誰在滿手血污的情況下還能那麽淡定自若地和另一個同樣狼狽的陌生人揮手告別的。但無疑,葉珠對他的印象很好,這個看似灑脫的男子也是一個醫生,那天夜裏,他背着行醫箱在事故現場一定救了很多人,不然也不會滿手血污,對于一個肯無償幫助別人的人,任何人都會報以感激。
現在,在這個地方見到了他,葉珠心裏已經隐隐有了答案,見這個男子也認出了她,葉珠便笑着開口:“真沒想到會在這麽偶然的情況下見到你,你好,我叫葉珠。”說完,葉珠向對方伸出了手。
看着眼前的皓白的玉手,男子漫不經心地伸出右手輕握一下随即松開,葉珠眼中閃過贊賞,雖然自己不是自戀狂,但面前這個男子明顯對自己的樣貌并不想一般人那麽在意,這讓葉珠對男子更添了幾分好感。
男子與葉珠握過手後就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我叫樂子期,不知找我有什麽事?”葉珠不能确定樂子期的身份,就簡單地說明了自己的來意:“郭四熹大師可住這裏?冒昧拜訪,不知大師可否一見?”
樂子期聞言沒有說話,只是轉身向屋內走去,葉珠見他沒有說話,知道自己沒有找錯地方,但礙于樂子期并沒有讓自己進裏面等候,就安靜的站在門口。樂子期走進屋內,發現葉珠并沒有跟上來,也沒有再回頭提醒的打算,只是微勾起嘴角--不是個不知進退的人,這樣想着,就進了內屋。
葉珠在門外站了一會兒就被樂子期叫了進去,走進院子,才發現院內放了一個藤椅,一個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坐在藤椅上看着她,葉珠知道這就是自己此行要找的人了,于是走上前,微微鞠躬,說道:“早聞郭老乃醫界聖手,今日一見,果然不凡。”郭老聞言笑着開口:“不知小姑娘找老頭子有什麽事?我觀你精神十足,偶氣血有虧,但并無大礙,想必不是為了看病來的吧?”
葉珠聽了眼中一亮,這位郭國手在醫道上的成就一定十分之高,不然不可能做到短短一面的時間就能看出一個人的身體氣血狀況,在心中将郭老的水平再次提高一級,葉珠謹慎地開口:“葉珠此行确實不是為了問診,而是希望能于郭老門下學習中醫之道,還忘郭老不吝指教。”
郭老這下來了興趣,不由坐直了身子,就連一旁的樂子期也微微收斂了眼中的漫不經心,饒有興趣地盯着葉珠。
見郭老沒有立刻開口,葉珠也在心裏暗暗地松了口氣,她自然不認為郭老會一口應下,但只要還沒有拒絕,自己就還有機會。于是,她收拾了一下思緒,開口道:“我知道郭老已有一個得意門生,想必就是這位樂先生吧!葉珠先前碰巧與樂先生見過,樂先生果然不愧為郭老之徒,好一顆醫者仁心 。今日葉珠來這裏拜訪您,也不奢求能成為您的弟子,只是先前家父曾說郭老您醫術高明,醫德高尚,所以葉珠不才,希望能于您門下聆聽數日的中醫之道,希望您能做葉珠幾日的領路人。”
葉珠說完就不再開口了,這個時候說多了反而不美。
郭老沉吟片刻,才開口問道:“令尊是?”
“家父葉家葉思遠。”
郭老驚訝地望過來:“哦?是葉家的小姑娘呀,我記得我還抱過小時候的你呢!沒想到,這麽多年沒見,一下子就長這麽大了,真是女大十八變。”
葉珠也沒想到郭老竟然還記得自己,心裏不由得溫暖了幾分。
郭老接着又說:“你們葉家在南城是大家族,從政從商的都有,不知道你為什麽想學醫呢?”
葉珠來這裏之前就知道郭老一定會這樣問,當下就回答道:“我前一段時間生了病,所有的醫生都說沒得治了,我當時在家裏哭了很久,不知道該怎麽辦,可是我想起了一句話,‘天救自救者’,我自己是學西醫的,知道西醫可能沒有用,于是我開始研習中醫,當我真正開始鑽研這種源遠流長的醫學體系的時候,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了,而就在這個時候,我的病竟然不藥而愈了。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中醫,不僅因為我恢複了,更因為我喜歡這種沉浸在這中間的感覺。”
雖然對郭老所說的話中還有隐瞞,但葉珠對醫學的愛好絲毫不假,所以她說得坦然而自信。這個時候的葉珠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和認真。這讓一直觀察着她的樂子期目光一怔,他從葉珠的目光中看到了這個女子對醫學的執着絲毫不亞于他。他樂子期四歲開始跟着郭老學習識藥辨藥,幼時就跟着郭老四處行醫,對于醫道的追求深入骨髓,而這個看起來比自己還要小的女子竟然表現出了比他更為強烈的執着,這讓樂子期在對葉珠産生濃厚興趣的同時也有些懷疑自己。
郭老先是确認了葉珠對中醫的執着不假,又看見自己的徒弟在一旁有些恍惚的樣子,于是對葉珠的請求欣然應下:“葉珠,我相信你喜歡中醫,但是在我門下學醫,不僅需要對中醫的執着,還需要天賦和醫德,我不會因為你的一面之詞就答應收你為徒,這不僅是對我自己的不負責,更是對你的不負責,希望你能理解。”
葉珠聽到郭老似乎有收自己為徒的想法,只是還需要考驗自己,她對這個結果已經是很滿意了,自然不會拒絕。
見葉珠也沒有什麽意見,郭老便帶着葉珠進了內屋,樂子期也緊随其後。葉珠原本從外面看這個院子,覺得空間不大,沒想到進了內屋才發現,原來是別有洞天,只見入目的是一排排的藥櫃,只怕大藥房都沒有這裏齊全吧!她對于中藥的辨識還都是紙上談兵,沒有真正在藥房裏見過。
藥櫃旁邊還有一個書桌,上面還放着一本厚厚的書。葉珠對這本書很熟悉,因為她最近就在看這本書--《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一書由東漢張仲景撰,是後世業醫者必修的經典著作,歷代醫家對之推崇備至,贊譽有加,至今仍是我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仍是中醫學習的源泉。《傷寒雜病論》成書近2000年的時間裏,一直擁有很強的生命力,它被公認為中國醫學方書的鼻祖,并被學術界譽為講究辨證論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響的臨床經典著作。
見葉珠眼中帶着贊嘆,郭老笑着解釋道:“別看這裏藥櫃多,其實裏面藥材并不多,主要是用來辨藥,實驗藥理的,從今天起,你就要從這裏開始學習中國傳統醫學了,這些東西子期都是從小就開始接觸的,以後就讓他來給你講吧!”
“是,師父。”
葉珠見樂子期應下了,就對樂子期說道:“如此就麻煩樂先生了。”
樂子期見葉珠還是怎麽稱呼他,就笑着說:“別叫我‘樂先生’了,我比你也大不了多少,這樣叫都把我叫老了,既然你現在跟着師父學醫,那就叫我‘師兄’吧!”
葉珠見郭老也沒有反對,就喚了聲:“師兄!”
看過藥房,郭老又帶葉珠往裏走。剛一打開門,葉珠就感受到了一股暖氣,葉珠驚訝地望去,卻發現這是一個書房,裏面放了五個書架,每個書架都放得滿滿的,應該都是醫書。樂子期回頭看了看葉珠驚訝地表情,不由笑了笑。葉珠看見他唇角帶笑,不得不贊嘆自己這個師兄确實有魅力。其實樂子期并不是那種俊美無雙的男人,至少在外表上他是比不上楚禦的,他的樣貌只能用英挺來形容,但他卻有一股灑脫的氣度,在他笑起來的時候更有一股難言的魅力,讓他瞬間有了光芒四射的感覺。
樂子期看葉珠臉上的表情在褪去驚訝之後,竟然又顯得呆呆的,心裏不禁暗笑:“原來自己這個新師妹并不像看上去那麽淡定自若呀!”
絲毫不知道自己在樂子期心目中的印象悄然發生了改變的葉珠,已經開始慢慢的觀察這個書房了,這個書房不大,但卻十分整潔,室內一直保持着恒溫,防止書本受潮或被蛀,看得出來,這個書房是堅持被人用心整理的,每一本書上都沒有落一點點灰塵。
看葉珠正在觀察書房,郭老開口說着:“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來這裏看書,這些書雖然不算珍貴,但在市面上還是很難找到的,之前一直都是子期在整理,既然葉珠你來了,每次看完書也順便幫忙整理整理。現在你就先在這裏看會兒書吧,子期你跟我出來。”
......
“子期,你之前見過葉珠?”
“是的,前幾個月在元宵節的那次事故中,她也過去幫忙了。”
“能夠在那種情況下幫忙搶救傷員,說明她心地不錯,今天她說那些話的時候,我發現你似乎有所觸動,是嗎?”
“......師父,我發現自己對醫道的執着似乎還沒有她來得強烈,這是為什麽呢?”
“子期,你跟着我也有将近二十年了吧!你四歲時就跟着我,從那時候就開始接觸中醫,在你之後的生命裏,似乎已經把中醫當做了生命的一部分,這樣固然很好,但是,你卻已經開始慢慢丢掉了那份學醫的激情,那種對于醫學的執着。今天我留下葉珠固然有她自己本身的原因在,但也有一部分是為了你,我希望,你能重拾那份激情。”子期,你能理解嗎?
郭老說完就離開了,只留下了還在原地慢慢思考的樂子期,以及已經沉入書海的葉珠。
作者有話要說:終于到周末啦~~有一種又活過來了的感覺~~趕緊發文~(≧▽≦)/~啦啦啦
葉珠見到的人是樂子期呀~~不是孫陽~~嘿嘿,看來大家很希望見到池連哦,下章就會提到他了~~
☆、Chapter13
清晨的陽光帶着夏季的灼熱照進了一個偏僻的小院中,小院雖小,但裏面卻中滿了各色植物,此時,一個身材窈窕的女子正在給一株茉莉澆水,陽光在她身上暈開了一層光圈,讓人無法看清她的面容,但她周身的那股清雅的氣息卻在陽光的映襯下更顯得溫暖--正是葉珠。
轉眼間,距離葉珠從京城回到南城已經有兩年多的時光了,而葉珠在郭老這裏學習中醫也有将近兩年了。起初,郭老沒有收她為徒,只是說明要考驗她,就讓她跟着樂子期學習藥理,但一個月後,郭老就決心收下她作為關門弟子,畢竟到了他這個歲數,已經不可能再有精力去培養更多的人了,若不是看葉珠是真心想學醫,而且又有不錯的天賦,郭老也不會在有了弟子之後再收一個。
讓葉思遠和葉珠一起帶着拜師禮過來之後,在葉思遠和樂子期的見證下,葉珠拜過醫聖張仲景之後,又對郭老行了拜師禮。郭老面色嚴肅,說道:“葉珠,你既然如我門下研習中醫之道,就要好好繼承我們學派的精髓,秉承醫者仁心的标準,不論富貴貧賤,行醫之時,要一視同仁,若有與我派醫道相違背,那我必将逐你出門牆,永不再見。”
葉珠同時一臉嚴肅地應下。自此,葉珠就在郭老的這個小院裏住了下來,雖然讓葉家司機每天送也不遠,但葉珠不想那麽麻煩,看郭老的意思,也是希望她能住在這裏,不要每天奔波,所以,葉珠索性帶了些生活用品和衣物就在這個小醫館住了下來。雖然葉小雨和王娅都表示很不舍,但還是沒有說什麽,畢竟他們知道,葉珠既然已經決定了就不會再輕易更改。反正醫館離家也不是很遠,想去看她的時候再過去就是了。
就這樣,葉珠開始了在醫館的學習,每天上午,葉珠就和樂子期一起跟随郭老在醫館坐診,雖然醫館沒有打出大招牌,但無疑,郭老的名聲就是明晃晃的金字招牌,有好幾次,葉珠還見到了父親的幾個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來這裏求醫。葉珠就跟在郭老身後看他把脈的手法和問診的方式,以及是如何做出的診斷,還有問清病症後又如何對症下藥。這就是中醫區別于西醫的複雜之處。
西醫有自己的一套診斷方式,而且還有儀器輔助檢查,同時,對于已經确診了的病症,西醫都有一套固定的治療手段,但中醫的成長是需要成年累月的經驗的,所以西醫的培養要比中醫要簡單許多,經常大學四年就可以了,但學習中醫的,就像自己的師兄樂子期就是從小開始學的。
上午的診斷時間過後,下午就是葉珠跟着樂子期學習藥理的時間了。樂子期雖然年輕,但他跟随郭老已經有二十年了,這二十年裏,他每天都在和藥材打交道,雖然他在行醫經驗上或許比不上郭老,但在藥理分析上卻不遜于郭老了。因而,葉珠在樂子期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樂子期性格灑脫,在教葉珠的時候卻十分嚴肅,應該是繼承了郭老對待醫學的态度,不容有任何差錯,葉珠明白,這是對生命的尊重。
除了跟着樂子期學習藥理,葉珠在閑暇時間和樂子期待的時間也是最多的,偶爾有一次葉珠提到了樂子期的父母時,才從他略顯落寞的神色和故作輕松的話語中知道,他竟是被郭老領養的孤兒。雖然他極力表現出這種不在意,但葉珠還是能看出他內心的不平靜,這一刻,葉珠才發現,原來這個一向看起來對什麽都不在意的人,竟也和自己一樣有着一顆渴望親情的心,幸運的是,葉珠的親人還在身邊,但樂子期卻已經失去了這種機會。
從那之後,葉珠就盡量避免談論這些,雖然她也希望樂子期能解開心結,但這種事情不是反複說開就好的,這種痛苦即使是葉珠重生之前也沒有體驗過,但她卻連想象這一幕的勇氣都不敢,所以,她也不願意自己會在無意間再傷害到樂子期。
葉珠與樂子期在一起的時間都是在書房裏看那些難得的中醫典藏,葉珠前世雖然也看過不少,但在每次看完郭老診病之後再看卻又總能有另一種理解。連郭老都不得不贊嘆葉珠對于醫學的理解已經有了國手的雛形了。而葉珠也知道,一定是自己重生帶來的“精神力”讓自己能有這種質變,自己前世的天賦雖然也不差,但絕沒有現在看起來這麽天才,所以,雖然葉珠偶爾也會小小地驕傲一下,但更多的卻是對這種天賦的珍惜。
早在一年前,葉珠就已經開始和樂子期一起代替郭老診病了,一開始那些患者還不是很相信,每次開了藥方還一定要郭老過目,但時間一久,患者在發現用了這兩個年輕人開的藥方後,效果并不差之後,也就沒有堅持要求郭老把關了。葉珠和樂子期也算是确立了自己在醫館的正式醫生的名分。
葉珠和樂子期師兄妹兩人的治療方式各有不同,與兩人的外表相反,樂子期雖然看起來灑脫,但是在診病上卻是以穩妥見長,藥方總相對而言要穩定一些,這種行醫方式與郭老如出一轍;而葉珠卻不像外表表現得那樣溫和,由于有精神力的支持,她在開方上更是喜歡劍走偏鋒,在治療中更喜歡用針灸之法,見效尤為迅速,她的藥方有時連郭老見了都要琢磨半天,再嘆一聲“好!”所以在他們兩個坐診之後,前來看病的人中,年紀較大的就喜歡找樂子期看病,以求穩妥;而年紀較小的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