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016

雍正許久沒有心情這樣好過了。

今日午膳合心,年嫔也很好,六阿哥和四格格也接回來了。這幾個月了,也就是今日是最最順心的一日。

離開翊坤宮的時候帶着笑容,回了養心殿,雍正面上,還帶着淡淡的淺笑。

怡親王允祥早在暖閣裏候着了。

他是沒用午膳就來了的,确實也是有事要同雍正說。

倒是沒想到雍正去了翊坤宮。也是聽見奴才們回禀,允祥才想起來,今日是年嫔進宮的日子。

他的這位皇兄素來看重年家的人。年家的人倒也是很能幹的,尤其是年羹堯,在西北幹的還是很不錯的。

從前的皇貴妃,允祥是知道的,很是得寵,是皇兄身邊最要緊的女人。想想當初皇貴妃待他們府上親近的事,允祥很是唏噓,也就是這一二年的功夫。

明明都是眼前的事,卻好似過了半生。皇貴妃是個和善的人,只可惜了,去的太早了些。

留下一雙兒女,還要被皇後算計,幸而年家小女兒入宮了,也能庇護六阿哥四格格一遭。

他皇兄要留在翊坤宮用膳,原也是應該的。

他進宮也是慣了的,皇兄吩咐禦膳房備了他的午膳,他沒什麽胃口,就随便吃了些東西,便只管在暖閣裏閉目養神,等着雍正過來。

這些時日确實辛苦些,在外奔波,都沒有怎麽好好休息,本來只是假寐,卻不想竟真的睡過去了。

雍正進來就瞧見了這一幕。

他的十三弟歪在榻上,頗有點不拘形象,就那麽大喇喇的睡着了。

可姿勢卻總有些別扭,是蜷縮着的姿勢。這天其實沒有那麽的冷,還沒到刺骨的冬天呢,十三弟到底還是前些年的苦遇傷了身子,留了些病根。

這也是個要好好調養的人啊。

雍正瞧着心酸,卻叫蘇培盛他們都別出聲,動靜悄悄的,別把老十三吵醒了。

他自己則悄悄走過去,拿了個小蓋毯,想要給允祥輕輕蓋上,是怕他這麽睡着涼了。

雍正動作很輕,沒把允祥吵醒。大約也是老十三這些時日太累了,素日警醒的人半點也沒有要醒來的意思,瞧允祥睡得這麽踏實,雍正還挺高興的。

老十三睡眠不好,有日子沒好好休息了,能這樣睡一會兒,肯定對他的身體是極有益處的。

雍正就走到外間去問伺候允祥的人,問他方才午膳用了些什麽。

蘇培盛的徒弟留了一個在養心殿,正是伺候允祥的周成。

周成說:“王爺只用了些饽饽和肉湯。”

雍正揮揮手,叫周成退下了。

瞧瞧,這就是兄弟。老十三這口味跟他太像了,都是圖方便省事的吃法。這麽着吃飯,這身子骨怎麽能養得好呢?

允祥是驚醒的,醒來瞧着身上的小蓋毯,就知道是他四哥給他蓋上的了。

他就懊惱,自己怎麽睡着了呢。可睡都睡了,也沒辦法了。

見暖閣裏連伺候的人都出去了,就曉得是他四哥吩咐的,就為了讓他好好休息。

允祥心裏感動,把小蓋毯放到一邊疊好,出暖閣去尋他四哥,結果還沒走出來,就跟聽見動靜進來瞧他的雍正撞上了。

雍正走進來,叫允祥坐下,望着他笑道:“醒了?要不要再歇歇?”

允祥記挂着旁的事,就說不用了。且他方才小睡了一會兒,雖是驚醒的,但現在醒過來,感覺還挺好的。身上踏實些,精神也好些了。

雍正瞧他這樣,就看了蘇培盛一眼,蘇培盛會意,立時就出去了。

沒片刻功夫,就端上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龍須面,還有幾碟子小菜,整整齊齊擺在了允祥面前。

“皇兄,這是?”允祥瞧着,應該是給他吃的。

雍正還是喜歡聽他叫四哥些。說了幾回了,偏就改不過來了,雍正還是随他去了。

此番聽見問,就笑道:“你午膳用得少,想必這會兒是餓了的。這龍須面倒也沒什麽,但這幾樣小菜,都是年嫔從湖北帶來的。朕想着你胃口不好,特意從翊坤宮帶了來,叫你嘗嘗。保管你胃口大開的。”

要說從前做貝勒親王的時候,他和老十三沒少叫先帝爺派着去外頭奉差去。

這大清的州縣,也是跑了一多半了。

皇子們在外奉差,有些是好差事,有些是苦差事。

他和老十三那會兒實心辦事,叫先帝爺看在眼裏了,交給他們的都是些費心費事的苦差事,可偏偏他兩個就是認真的人,為着百姓為着大清,從來都是勤勤懇懇辦差的。

這皇子們到了地方,地方上人都愛巴結吃請。可誰敢給皇子阿哥們亂吃瞎吃呢?自然孝敬的都是些珍馐美味,也沒人拿些地方上的土儀特産招待皇子阿哥們,實在是不像個樣子。

他和老十三,又不愛這些谄媚巴結吃請的事。寧肯自己在驿站裏啃饽饽。

珍馐美味沒吃到,這土儀特産更是想不着了。

便是去過湖北,他們也沒嘗到過這鮮美的藕帶。

再往後,老十三被太子連累,十年苦遇艱難支撐,雍正自己一個人帶着人去外頭辦差,就更沒那個心思顧及什麽飲食了。

他自己在翊坤宮吃着好,就想到了老十三,便同年嫔要了些帶過來。

小姑娘大方的不得了,要給他許多。雍正怕允祥吃不慣,沒要那樣多,只拿了些過來先給允祥嘗嘗鮮。

見允祥用的香,雍正就笑了。

也不催他,就讓允祥慢慢吃,他這兒含笑望着,慢悠悠的心思裏,想着的都是在翊坤宮裏小姑娘的好處。

這大半年裏,允祥瞧見的,都是他深鎖眉頭的四哥。皇貴妃去後,後宮沒有能讓四哥舒心的事,也沒有人能安慰四哥的心。

他有多久沒見他四哥笑過了,他自己都不記得了。

今日難得看見他四哥舒展眉頭,與他這樣輕松惬意的說話,可見他四哥是真的在新進宮的年嫔處得到了安慰。

他口中吃到的這些小菜,配着平日裏最最普通的龍須面,竟成了難得的美味。

多少年沒吃完過這麽一大碗龍須面了。他吃光了,擡眼和他四哥欣慰的目光撞在一起,兄弟倆都有些感慨。

允祥先笑了:“恭喜皇兄。又得佳人了。”

雍正笑了笑,與他說:“回頭有機會。你也見見年嫔。”

“好。”允祥說着。心裏卻有些驚訝,他四哥從沒說過這樣的話,便是從前皇貴妃盛寵的時候,也不曾主動說過這樣的話。

可見年家的小女兒,這位新入宮的年嫔娘娘,是有些過人之處的。

雍正說這話,倒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着允祥是他最親近的兄弟,他身邊可心的人少,皇貴妃去後,來了個年家小姑娘,小姑娘合心的很,将來總是會遇見的,正好也該要見見的。

将來年嫔,也不會只是嫔位。她的前程遠着呢。都是和允祥一樣,是要陪着他天長地久的人。

允祥吃好了,蘇培盛過來悄悄收拾了膳桌,允祥就坐在雍正對面,與他詳說這一趟去景陵的差事。

雍正登基時,地方上倒也還好,離的遠些,鬧騰不起來。

便是京畿之地,天子腳下,局勢瞬息萬變,這才有了些曲折。

但好在,雍正與允祥合力,靠着重臣及隆科多的彈壓,總算是讓老八老九安穩些。

偏偏老十四回來,又攪和了進來。這老十四的出身在這裏放着,實在是輕不得又重不得。

他也着實太過分了些,和老八老九還在鬧他四哥的帝位,這才被送去了景陵守陵讀書。

允祥也不能眼看着他四哥和自己的親兄弟鬧成這樣。老八和老九也就罷了,他四哥和老十四之間還有個太後在,這就不能總這麽僵着。

僵着,對誰都不好。尤其是對他四哥不好。

允祥就請纓去瞧瞧老十四,這都大半年了,雍正也是有這個心思的。

想着老十四卻有才幹,叫他在景陵讀書靜靜心,也不知有沒有消停些。雍正這心裏頭,也有想用允禵的意思。

實在是朝中要用人,也實在是要解開這心結。他十三弟說得對,不能總這麽僵着的。

允祥瞧着雍正心情好,斟酌着,話還是要和緩些說:“老十四瞧着,比上回臣弟和皇兄一起見着的時候,瘦多了。身邊服侍的人不少,伺候的人也不敢怠慢。他整日裏讀書習字,也不愛出去走走。動得少,吃的就少些。”

雍正倒也有些不忍心,問道:“他有什麽要求?”

允祥說:“皇兄要臣弟說的話,臣弟都同他講了。他有些猶豫,有些矛盾,但心裏是想接的。人也是想回來的。守陵讀書,到底太清靜了。只是他說,在西北時,磨砺的好,還是記挂着那邊,他還是想去西北歷練。也不是要搶年羹堯的差事。就說願意做年大将軍麾下一小兵。”

雍正聽着,忍不住動氣:“他這是,還在跟朕賭氣!”

他是要老十四回朝,老十四偏要出去。這不是混賬,是什麽。從前就總是在他這裏犯渾氣他,現在更會氣他了。

允祥嘆了一聲,說:“太後的事,他心裏記挂着。我瞧他,也不全是賭氣的話。就是這心思,未免太明顯了些。他說,八哥九哥在京城,也是礙眼,不若将他們一起打發到西北去,都去做個小兵,打雜的做飯的,都好,就要皇兄安心。”

允祥本不想說,可這些話裏頭,藏着太多機鋒試探,他不能不說,也不能不叫他四哥防着。

雍正聽了,面上一冷,唇角就壓下去了:“他這是要保着他的八哥九哥在西北太太平平的過日子。選在年羹堯麾下,是要坐實了朕刻薄的名聲。朕刻薄寡恩,把失了地位的皇子阿哥,哥哥弟弟都趕到西北去,是要讓天底下的人都唾罵朕。”

這話,允祥聽着就替他四哥心疼。

“皇兄,老十四他不知道,他什麽都不知道。老八老九什麽性子,他這些年都還沒瞧清楚。他是一片赤子之心,可人家呢,還指着他沖鋒陷陣呢。”

他們這一群二十幾個兄弟,先是為着太子之位,又是為着那帝位,鬥了多少年了。

老十四明明跟四哥是親兄弟,偏偏向着八哥九哥,多少年了,倒鬧成了如今這個樣子。

允祥忍不住多說了幾句,雍正聽着聽着,心裏怒極,卻不知怎的想到翊坤宮那個愛笑的小姑娘,心裏積攢的怒氣竟散了些許,想到她靈動狡黠的笑。

雍正這繃緊的心,突然就松了。

“不久就是頒金節了。頒金節的時候,叫老十四的福晉進宮一趟,陪着太後說說話。把他那幾個阿哥都帶來,府裏格格也帶來給太後瞧瞧。他不是身邊沒帶着伺候的人麽。過了頒金節,叫人把他喜歡的側福晉送去景陵。”

允祥一時有些愣怔,這轉變一下子太大了,他緩不過神來。

前些時候,他四哥還恨不得抽老十四一頓呢,怎麽突然就這麽溫柔了?

他瞧着他四哥氣的那個樣子,以為會狠狠申斥老十四的。他連勸說的話都想好了。

瞧見允祥這模樣,雍正就笑了,拍拍允祥的肩膀,眸中閃過神秘莫測的風雲:“咱們也歇一歇。不能老是你和朕出頭。老十四該用的時候,狠狠用一用。”

作者有話說:

今天更了兩章哦,有加更,寶貝們別忘了看前面一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