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048

皇後想的挺好的。

但後宮的嫔妃們也是身經百戰,也不是這點風就能吹動的。

鐘粹宮的風放出去,滿宮裏都知道儲秀宮有個秀女劉氏十分出衆,甚至比寶嫔還要出衆些。

但各宮都沒什麽動靜,沒人去儲秀宮看熱鬧,連偷偷去瞧的都沒有。

就是翊坤宮那兒,也是穩如泰山,絲毫沒有什麽反應。

倒是那些貴人常在答應們,有些心裏有想法的,想去悄悄的看一眼,也有想打發奴才去儲秀宮那邊瞧一眼的,但是她們身份低,不敢随便亂動。

如今宮裏頭規矩大,她們怕被人抓出把柄,也不敢犯錯,只能按捺住這種沖動了。

橫豎劉氏還是待選秀女,能不能留在宮裏還不一定呢。

寶嫔那裏雖然沒什麽動靜,但皇後上回擡舉武嫔,也沒能在寶嫔那兒分得皇上的一點寵愛。武嫔還自己把自己給作死了,現在還不得翻身。

皇後如今看着像是又擡舉了劉氏,可誰又能知道,這劉氏不會是另一個武嫔呢?

如今該着急的人不着急,那她們這些本來就無寵的,好似也沒有什麽必要去着急了。

就算劉氏能留下來,能不能入皇上的眼也不一定。若不能得皇上的喜歡,就算再漂亮又有什麽用,還不是跟她們一樣,在宮裏被皇上徹底的無視麽。

熹妃這兒用了點心思,沒去瞧劉氏,也沒讓身邊的人去瞧劉氏,只讓靛藍想法子去問了問,知道皇後那邊盯着,她們這邊自然要做的隐秘些,不叫皇後的人發現了。

永壽宮的首領太監錢進在熹妃跟前也很得用。

錢進來熹妃跟前回話:“按主子吩咐,奴才在外頭找了人,悄悄往年家打聽消息。年家二房那邊似乎并沒有收到寶嫔的消息。好像這一段時日,寶嫔都不曾往年家遞過消息,年家二夫人也沒有要入宮的打算。”

“外頭想要跟年家結親的人家不少。年家這一輩就這麽一個姑娘,這會兒慢慢露出結親意思的也不少,但年家二夫人的意思,是想要将年姑娘再多留幾年的。”

熹妃問他:“再好的姻緣,也打定了主意要多留幾年?”

“是。”錢進道,“年二夫人的意思很堅定,不與人說結親的事,只說姑娘還小,這幾年不說這些。便是再好的姻緣,也不曾心動。而且,不只是咱們,佟家也讓人打聽過的,那年二夫人也沒有松口。是真的一點都不動心的。而且,這年姑娘的婚事,年二夫人說她不做主,要聽年大将軍的。這京中誰不曉得呢,年大将軍遠在西北,誰又能為了姑娘的婚事,真去問到跟前呢?自然是要等着年大将軍回京了。”

“至于年大将軍何時回京,那要聽皇上的意思。若無聖旨,便如從前那樣,幾年不回京也是有的。”

錢進說的佟家,就是隆科多的佟家。是孝懿皇後的佟家,是悫惠皇貴妃的佟家。

年家是新寵,是新貴。佟家就是底蘊深厚的世家了。要說佟家的興起,是在先帝爺的時候。

這兩家放一塊兒,京中早有人說了,現在的年家,那就是将來的佟家。

佟家有佟半朝,将來年家,說不準就有年半朝。

熹妃這會兒知道了,心裏生氣,面上冷笑道:“寶嫔原是在糊弄本宮呢。本宮說呢,往娘家傳個口信有什麽難的,她偏要推三阻四的不肯就做。原來年家是另有打算。”

“寶嫔不肯傳信,連佟家都沒讨得準信,這是瞧不上本宮的四阿哥啊。多留幾年,也不知将來這年家的掌上明珠,要找個什麽樣的夫婿呢?莫不是也等着年紀到了去選秀,再進宮來,與寶嫔姑侄兩個一道将皇上看的死死的,誰也沾不上邊麽?”

熹妃本是氣話。可說完後卻越想越有可能。

從後金那會兒,到大清,到先帝爺的時候,這姑侄倆,這姐妹倆都入宮侍奉的事多了去了。

年家前頭有皇貴妃,後頭就有寶嫔。年家想要固寵,想要宮裏一直有人,完全有可能将小年氏送到宮裏來。

等小年氏長大了,寶嫔也差不多二十多了,這位分也晉上去了,皇上也膩味了,再來一個年輕的年家小姑娘,可不是還得接着得寵麽?

年家這樣送人進來,可就沒有旁人什麽事兒了。

再說了,連佟家連她的四阿哥都瞧不上,這就是心有大圖謀的,還有什麽比進宮做嫔妃更有前程的事兒呢?

瞧着皇貴妃的位分,就知道将來寶嫔和小年氏的位分不會低。

一個寶嫔也就罷了,若再有個小年氏,要是再生幾個阿哥,再得了皇上的喜歡,她的四阿哥就是年長些,可先帝爺那會兒就是偏寵年幼的小阿哥。

真到了那個時候,年家手裏握着幾個阿哥,她只有一個四阿哥,四阿哥優勢只怕就不那麽有用了。

要知道這匣子是放上去了,可這裏頭的條子未必不能改呀。

熹妃現在越想越覺得,她四阿哥的地位還不穩當。

寶嫔這個樣子,顯然是知道家裏的打算,她是有恃無恐。

熹妃想,她還替寶嫔操什麽心呢,她該替她自己替四阿哥多想想才是正經。

熹妃的心淡下來冷下來,靛藍也到熹妃跟前來回話。

靛藍說:“奴才讓人悄悄打聽了。那個劉氏确實出衆。在儲秀宮那裏,也被衆秀女視作威脅。若不是皇後私底下看顧,怕是要被人暗地裏動手腳害她的。便是這樣,儲秀宮裏明裏暗裏針對她的,也不在少數。”

熹妃一聽,覺得挺有意思的:“照這麽說,這個劉氏确實出衆了?”

她也是選秀的出身。當時也在儲秀宮待選,後來選中了。是皇上的額娘,那會兒還是德妃點了她,和裕嫔一前一後的進了皇上的後院。

那會兒她和裕嫔進府的時候,還是格格呢。一晃都這麽多年了。

儲秀宮是什麽樣的地界,熹妃還是清楚的。不管人是什麽樣的,秀女們在一起,出衆的人總還是引人注目的。

可不管再怎麽樣,總不會做的太出格。這個劉氏能引得秀女們明裏暗裏的針對她,可見是真的很出衆,給她們的危機感太重了。

靛藍頓了頓,才道:“奴才沒有親眼見着劉氏。但據儲秀宮的人說,是最出衆的那一個。有她在的地方,莫說是男子,便是女子,那目光落在她身上,也很難移得開。”

“奴才聽見他們說起,倒是想起一個人來。這劉氏,應當和從前的尹氏是一樣的。若不如此,怕是也當不得出衆兩個字。”

尹氏。

熹妃都有些恍惚了。這都多少年沒聽見說起這個人了。如今倒是提起她來了。

熹妃勾起冷笑:“尹氏可是叫皇貴妃都吃過虧的人。這個劉氏竟跟她一樣,難怪皇後這麽殷勤照拂了。皇後倒是真用了些心思,想要故技重施,這是不僅想要尹氏分寶嫔的寵,還想要劉氏也誕下個阿哥,好送到皇後跟前養着。”

他們這位出身烏拉那拉家的皇後,這麽多年了,偏偏就還是這樣的手段。

靛藍說:“儲秀宮的人說,劉氏雖然被人排擠針對,但也沒有真正吃虧。除了有皇後照拂外,劉氏自己也是個有心計的,反過來還叫那幾個秀女出了錯,有兩個還被送出去了。奴才忖度着,這個劉氏與武答應大不一樣,若真入宮了,怕是會成為皇後的臂膀。未必不能像從前的尹氏那樣得償所願。”

熹妃聽着就笑了:“尹氏是得償所願了,可人也沒了,有什麽用呢?劉氏要是更聰明些,那就更有意思了。”

錢進方才打聽回來的消息,靛藍也聽見了。

主子先前叫她去打聽劉氏,是想替寶嫔關注一下劉氏。現如今寶嫔又不曾為了四阿哥的婚事回去說項,那想來他們主子應當也不會把這事跟寶嫔透露了。

靛藍說:“現下滿宮裏,都知道儲秀宮的劉氏極為出衆。但只怕也只有從前在雍王府裏待過的舊人,且是早些年的人,才曉得劉氏和尹氏的相似之處。”

熹妃道:“尹氏是皇貴妃進府後三年被送進府裏的。原先潛邸裏的那幾位,自然都知道尹氏。王府裏的奴才們沒有都跟來伺候。不過,那姚黃魏紫是跟着皇貴妃的,別人不知道,她們還能不知道麽?”

“咱們啊,就別去多這個嘴了。省得人家還覺得咱們多管閑事呢。咱們就好好看看寶嫔怎麽應付。看看當年的事會不會重來一次。”

熹妃也想通了。四阿哥的婚事還有幾年,不急于這一時。

她現在看看寶嫔的笑話,回頭寶嫔真吃虧了,看看她還能不能這麽傲氣。

這劉氏要是真得了恩寵,寶嫔這獨寵的架勢就沒了。

皇貴妃為着尹氏的事,可是惱了一陣子的。寶嫔這樣傲氣霸道的小姑娘,還不知道要惱成什麽樣子呢。

熹妃就想看看這場熱鬧,等寶嫔的銳氣被磋磨的差不多了,再談婚事,也未嘗不可。

她出手一把,寶嫔欠她的人情,不就要還上麽。

熹妃這兒就跟着靜下來了。

劉氏出衆的話,皇後有意送到翊坤宮去,翊坤宮的人自然是聽到了的。

姚黃魏紫依着年姒玉的話收攏了人手,但這消息靈通方便,是比靛藍還強些的。

靛藍那頭知道了劉氏和尹氏相類,姚黃魏紫這兒自然更知道了。

不但知道,還覺得甚是生氣,竟沒想到皇後折了武答應後,竟把當年的舊事又翻出來了。

如今宮裏幸而是整治過的,不大知道尹氏的事,否則依着皇後的性子,怕是要把尹氏的事又大張旗鼓的拿出來講了。

在皇貴妃身邊伺候的人,就沒人不讨厭尹氏的。

見姚黃魏紫銀紅春紅都是氣鼓鼓的樣子,年姒玉還哄了她們幾句,才問道:“你們說劉氏與尹氏是一樣的人,莫非又是容貌相似?”

年姒玉不知道尹氏的事。蹙金珠也會有花落休眠的時候,也不是時時刻刻都醒着的。

有時候一睡幾個月,很容易就不曉得外頭的事。花兒照常開放,但她的魂靈總是在修煉或者沉眠的。

皇貴妃養花精細的很,也不會在侍弄花草的時候說那些不好的事情。所以好多不好的事情,年姒玉也都不大清楚。

姚黃道:“主子,不是說劉氏與尹氏容貌相似。是說她們是一類人。便是那種家裏頭從小就調/教養着,供以後家族聯姻選秀進宮侍奉的。從小開始,就特意請了人,怎麽得男子喜歡,就怎麽養,這樣的人家,圖的就是一個恩寵,這樣養大的女子,那就不是沖着正經女子去養着的。”

姚黃她們也沒去見尹氏,更不讓翊坤宮的人去瞧。太跌份。

不過,自然有人把消息送到姚黃她們跟前來。

她們一聽,就想到了尹氏。

且這劉氏比尹氏的年紀還要小,尹氏當初進府的時候,已是十七了。

劉氏才十五。

年姒玉知道了,就跟那揚州瘦馬似的。養出來就是專門給達官貴人們享樂的。

只沒想到能進漢軍旗選秀女的人家,竟也有這樣養女兒的,這是直奔進宮想要得寵啊。

年姒玉倒是不怕這個。便是沒有劉氏,也還有別人。宮裏選秀是規矩。

便是沒有新人,這後宮裏的那些花朵般的貴人常在答應們也是不少的。

本來和她争寵的人就是一大把,只不過胤禛根本就不給她們機會。

他這人不逛禦花園,不在後宮到處竄。進了後宮直奔翊坤宮。

沒時間來就把她接到養心殿去,壓根就沒跟其他嫔妃接觸的機會。

又有自己作妖把自己作成答應的武氏在,嫔妃們都老老實實的,沒人敢再胡亂壞了規矩了。

最要緊的是,便是她們在跟前站着,胤禛眼裏頭也只有她年姒玉一人。這是想争都沒法争的。

年姒玉說:“姑姑和我說說尹氏的事。”

姚黃就說了:“那是皇貴妃進府的第三年,福晉和李側福晉都針對皇貴妃。福晉和李側福晉之間相處的也不大好。府裏當時得寵的便只有咱們皇貴妃一個。但有子嗣的,是李氏、鈕祜祿氏和耿氏。”

“鈕祜祿氏和耿氏倒是安分,四阿哥五阿哥小,她們安安靜靜的養孩子,平日裏也不摻和什麽事。”

姚黃說起舊事,用了舊日的稱呼,“尹氏是被隆科多大人送進府裏來的。”

“那時皇貴妃與皇上感情還不錯,但也不知是怎麽了皇貴妃與皇上鬧了別扭。皇上就生氣,去了尹氏那裏。不過一夜,尹氏就有了身孕。皇上與皇貴妃重修舊好,沒再去過尹氏那兒。尹氏懷着身孕,七八個月的時候,不知怎的意外失了性命。人就沒了。肚子裏的小阿哥也沒了。”

“皇上不喜尹氏,尹氏的事也沒鋪張,悄悄處置了。那個小阿哥也跟着處置了。奴才一直想着尹氏的死有蹊跷,但那會兒也查不出來。外頭人都說尹氏是皇貴妃逼死的,其實壓根就不是這樣。府裏人也這般說。事情鬧得大,動靜傳到了隆科多那兒。”

“皇上出面處置了。隆科多那兒放下了這事,府裏就再不許人提起尹氏的事了。”

提是不許提的。可架不住有人要故技重施啊。

尹氏到底是叫皇貴妃吃了虧的人。

現在,又有個劉氏出來,打定了主意想要寶嫔吃虧。

姚黃她們怎麽能不生氣呢?

事兒是說清楚了,但到底涉及到皇貴妃和皇上的關系,有些事情的承合連姚黃魏紫都不太清楚。

要想弄清楚,大約就只能問當事人了。

年姒玉瞧着,其實胤禛跟皇貴妃之間感情還是蠻深的。但是不是愛情。

胤禛對皇貴妃沒有動心。更偏向于責任與照顧,他是個認真的男人,這很符合他的心性。

皇貴妃那邊究竟是什麽樣的心思,年姒玉就不曉得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皇貴妃是想和胤禛好好過日子的。

姚黃見年姒玉沉吟不語,咬牙道:“主子,不如奴才想個法子,叫劉氏出錯。犯了錯的秀女會被趕出宮去,也會失去選秀的資格,從此往後,她就再也不能參選了。這樣一了百了,皇後那裏也沒轍了。”

年姒玉道:“方才姑姑不是也說了,那劉氏還是有些聰明的,那麽多秀女想叫她出錯,結果反倒是自己出錯了,若是咱們這邊動手不成呢?若是叫她抓住了把柄呢?皇後那樣盯着劉氏,難保不會叫皇後抓住把柄。真要是那樣,翊坤宮倒是把自己折進去了。沒那個必要。”

“再者說了,沒了劉氏,還會有旁人。把劉氏送出去了,難道就沒再和尹氏一樣的人了麽?皇後總會再找來什麽王氏張氏的。”

“姑姑不必動手,她們要進宮,讓她們進好了。”

這個劉氏,她未必就不能用一用的。

她和胤禛之間,還隔着皇貴妃的十年呢。

縱然不是愛情,那也是在胤禛心上刻下印記的女子。

她想要胤禛的心,要胤禛的愛,還要他的人,那她在胤禛心裏頭,就得是獨一份的存在。

她心裏頭有着自私的野心,小種子都長出小綠芽來了,她就還得讓胤禛知道,她最最要緊的身份,是他的女人。

不能總拿她當年家的小女兒,當皇貴妃的親妹妹。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竟誇天下無雙豔,獨占人間第一香。

她要他的心裏只有她。

作者有話說: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出自徐凝

“竟誇天下無雙豔,獨占人間第一香。”——出自皮日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