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凝芳正欲發火,然而環視周圍一幹或幸災樂禍或隔岸觀火的女眷,凝芳只能暗中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表面上仍舊維持着溫和淡然的笑意。
她前世便與大福晉相處過,知道這種人你越在意她的話,她便越得意忘形,到時候反倒糾纏不清。
因此凝芳裝作完全沒聽出伊爾根覺羅氏話語中的深意,只是雲淡風輕地看了她一眼,溫和地笑道:
“大嫂不愧是咱們的長嫂,這見識就是廣博。我與大嫂相識許久,今日才知道大嫂這般會說話呢!經你樣一說啊,也的确是這般道理,我家小阿哥定是得了皇阿瑪的庇佑才能這般平安健壯!這的确是小阿哥無上的福分,以後他長大了,一定會好好孝敬他皇瑪法的。”
瞥見大福晉徒然僵硬的神色,凝芳一邊在心中暗爽,一邊繼續添油加醋:
“再者,大嫂福澤深厚,接連有孕,想必于子嗣一道上比弟妹更有經驗,眼光也更準。既然大嫂這麽看好我家小阿哥,那他怎敢辜負了大嫂的一番心意?那今日就承大嫂吉言了,以後等小阿哥能說話了,我讓他親自去向大嫂還有幾位小格格道謝。”
聽見凝芳避重就輕地将她的話扭曲成那般樣子,還拐彎抹角地諷刺她即便是生也只能生女兒,伊爾根覺羅氏被戳中了傷疤,不由被氣得臉色一陣青一張白。
其實伊爾根覺羅氏也并不是說要害弘晖,只不過是眼熱凝芳一舉得男,因此忍不住說些酸話,順便挑撥一下衆女眷的嫉妒之心。再加上突然想到早夭的幼女,因此一時之間有些口不擇言罷了。
不過酸話說出去,卻沒有如預料那般氣到凝芳,反倒讓她不輕不重地諷刺了一頓,伊爾根覺羅氏頓時就像一拳打到棉花裏,不僅沒有解氣,反倒憋屈地不行。
伊爾根覺羅氏被凝芳暗諷地心頭火氣,眼睛死死地瞪着凝芳,那眼神像是恨不得撲上去撕下一塊肉來。
然而,她正要發火,卻突然瞥見凝芳似笑非笑的神情,又見周圍的女眷均有意無意地留意着她的舉止,尤其是坐在旁邊的太子妃仿若看好戲的眼神,頓時如一盆冷水從心頭澆下……
伊爾根覺羅氏冷靜下來之後,不由心中懊悔不已——她怎麽又沉不住氣了?!
就算是心中再不甘心,也不能這樣直接表現出來啊!
今日是四阿哥嫡長子的滿月宴,她身為長嫂,卻說些那樣的酸話,若是被人傳出去,還不知道怎麽編排她“氣度狹小、毫無長嫂風範”之類的呢!
伊爾根覺羅氏在心中頓足不已,她本來就因為接連産女而讓人議論,今天又沉不住氣鬧了這一出,豈不是更證實了她“自己不能生兒子,便嫉妒她人”的流言?
不能這樣讓人看了笑話!
而且,就算是為了大阿哥,她也不能跟四福晉弄得太僵。
若是為了一時的意氣之争而弄得大家不歡而散,那不僅會有損她的名聲,也讓一旁同樣來赴宴的太子妃看了笑話,更會讓太子漁翁得利。
伊爾根覺羅氏一邊在心中暗暗後悔,一邊想法子彌補一二,只盼能将這一茬給抹平了。
至于被四福晉暗諷地事情,伊爾根覺羅氏縱然心中恨得咬牙切齒,卻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于是,頂着衆女眷若有似無的大量,伊爾根覺羅氏只能壓下心中的郁悶,扯了扯僵硬的嘴角,勉強笑道:
“弟妹客氣了,小阿哥是四弟的嫡長子,福運本就深厚,我不過是說說罷了,又怎當得起‘謝’之一字。”
說完,便佯作累了一般,坐在一旁默不作聲了。
凝芳了然地看了伊爾根覺羅氏一眼,果然不出她所料。
這大福晉就是個欺軟怕硬的,你若是忍氣吞聲地任由她欺辱,那麽你越憋屈她便越得意,甚至得寸進尺。你若是無視她的刻薄話語反而再将她一軍,那她反而不敢鬧得太過!
看到伊爾根覺羅氏不再糾纏,凝芳也懶得再揪着不放。反正即便她心中不服,只要她不當場鬧起來攪了弘晖的滿月宴,私下裏倒也不怕她有什麽能力做些小動作。
**************************************
眼見伊爾根覺羅氏沒有再繼續諷刺下去,一些喜歡看戲的女眷不由有些遺憾。
當然,少數心中透亮的女人也不由在心中暗暗咂舌——看來某些說大福晉沖動無腦、性子執拗的傳聞也不可盡信。
從今日之事便可看出,這大福晉雖然因着自身的遭遇有些左了性子,卻并不是那等看不清形勢的無腦之人,起碼該有的隐忍還是有的。
也對!若伊爾根覺羅氏真如傳聞中那般“無能”,又怎能接連為大阿哥誕下子嗣?
而且,即便她接連生女,但是大阿哥府也仍舊沒有庶長子出生呢!由此便可窺見其手段一二。
當然,更讓一些女眷吃驚的是四福晉烏拉那拉氏。
因為四福晉剛嫁入皇家不久便懷了孕在府中安胎,所以出門應酬的時候并不多,因此,衆多宗室女眷對其印象并不深刻,頂多感嘆她及時産下嫡子,甚為有福罷了。
然而,今天與大福晉交鋒這一出,卻也讓這些貴婦們頗為感概——別看這四福晉生得一副溫柔賢淑的樣貌,氣質清雅透着一絲平和可親,但卻絕不是懦弱無能。
瞧她四兩撥千斤的便化解了大福晉的諷刺挑撥,還讓大福晉暗暗吃虧卻有苦說不出,想來也不是那等軟弱可欺的。
一些行事謹慎的女眷不由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以後和四福晉相處時,可不能因着年紀而小觑她、對她太過輕慢。
……
總之,不論衆女眷心中如何暗暗思量,凝芳卻對眼下“和樂融融”的氣氛很是滿意——即便這只是表象,她也要給弘晖一個“完滿平和”的滿月宴!
*******************
除了衆位宗室福晉各有各的考量,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的“對手”太子妃在這場宴會中卻低調的很。
太子妃來自瓜爾佳氏,又稱石氏,娘家極為顯赫,是康熙親自為太子挑選的佳媳。
不同于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的爽朗,太子妃自始至終都端莊地坐在一旁,即便是有女眷過去奉承她,也并不表現得十分張揚。只見她言語行動中皆是高貴有禮,既不喧賓奪主,又沒有失了身份,一舉一動盡顯大家風範,讓一衆女眷暗暗稱贊。
其實太子妃也同樣羨慕凝芳迅速誕下嫡子的好運,但她不愧是由康熙親自給太子挑選出的女子,雖然羨慕,卻并不嫉妒,也沒有仗着尊貴的身份表現出絲毫失禮之處……不說其他,便是修養內涵也已經勝了大福晉一大截。
太子妃瓜爾佳氏長得端莊典雅卻又明眸皓齒,今日雖因着做客的緣故打扮地并不如何華貴,但是一身氣度卻極為雍容,一舉一動都透着一種深入骨髓的高貴娴雅。
凝芳冷眼看着,這太子妃無論是長相還是氣質,都與此時還未被皇父兄弟逼得癫狂的太子極為相配。
然而人生不如意者十之□……
太子妃瓜爾佳氏能夠被指給太子,以後更有可能母儀天下,這在許多人看來是前世修來的福分。但奈何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不管這位太子妃做得如何完美,那位極得康熙疼愛的太子卻仍舊偏寵兩位側福晉。
至于這位賢淑能幹、氣質高華的太子妃,太子對其不過是面子情罷了。這從兩位太子側妃接連為太子生下庶子女,而這位身體健康的太子妃卻一無所出便可以明顯看出來。
好在,即便她一無所出,但其賢淑能幹卻是連康熙都曾稱贊過的,再加上她性子寬和,因此衆人無有不服。再者,她娘家瓜爾佳氏一族勢力龐大,倒也不會令人小觑。
不過作為一個女人,不能得到丈夫的寵愛,只能看着丈夫的其他女人一個個地生孩子,自己卻因礙着賢惠的名聲要做到不羨不妒,還得撐起一副笑臉為丈夫管好後院……個中酸苦,又豈是他人能夠體味的?
看着笑得端莊娴雅的太子妃,凝芳不由在心中暗暗感嘆……她一時之間也有些物傷其類了……
女人啊,在這個時代只能被視為男子的附庸,若是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再怎樣賢惠能幹,也同樣逃脫不掉後院互相傾軋、苦苦掙紮的命運,終究還是命苦!
………………………………………………
不等凝芳感概太久,便被前院裏傳來的消息打斷了思緒,原來是皇上的聖旨到了,讓衆人去接旨呢!
凝芳聽得丫鬟的通報,精神一振,猜想應該是皇上要下旨給弘晖賜名了,但願不要改了名字才好。
好在在座的各位女眷都是滿族貴婦,平日裏也經常接旨,所以并不十分慌張,一幹人等便迅速整理好儀表向前院走去。而弘晖也由奶嬷嬷抱着一起到前院去接旨。
待一切都安排好之後,便有傳旨的禮部官員莊嚴肅穆地宣讀了聖旨——果然不出凝芳所料,是康熙給新出生的小阿哥賜名“弘晖”。
凝芳暗暗松了一口氣,雖然名字改了也沒有大礙,縱然剛開始會有些別扭,但只要還是她的兒子就行……不過如今仍舊如前世一邊取名“弘晖”,還是挺讓人高興的。
除了賜名以外,禮部官員還帶來了一份頗為豐厚的賞賜,單從那串長長的禮品單子,還有那堆得高高的一看便十分貴重的禦賜之物,便可看出康熙對于四阿哥嫡長子出生的高興與重視。
所以雖然康熙沒有親自來,但是來參加滿月宴的衆人無不十分羨慕眼紅,一時之間,許多人看向四阿哥的眼神不由更加熱絡。
倒是四阿哥極為淡定地接了聖旨,雖然同樣很高興并且十分誠懇地叩謝了皇恩,但也并沒有得意忘形,倒有幾分寵辱不驚的樣子。
這讓幾位輩分高的宗親看得暗暗點頭,認為四阿哥心性不錯,性子也是個規矩沉穩的,若能一直保持下去,以後定然能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