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南音被接進宮的第三日, 慕懷林仍告假在府中休息。
他無顏再去戶部,暫時也沒心思回集賢院或史館,只待在府裏作文章, 偶爾有同僚相邀, 便出去一程。
南音在宮裏的消息,他自然是關注的,得知女兒病好了很是高興,但多餘的事, 他作為親爹也一概不知。因此當旁人有意無意朝他打量此事時,慕懷林只能含糊帶過, 說有幸得太後娘娘開恩,允小女進宮養病。
這樣遮遮掩掩, 反倒使有心人浮想聯翩。
依舊是暖陽高照的天兒,慕懷林連着幾日都歇在梅院, 這會子用過朝食,正坐在圈椅上看夏氏繡香囊,他原先系的香囊有些舊了。
纖細雪白的手拈着針在緞上翻飛,不多時便有芙蓉成型, 令慕懷林感慨,“俪娘有一雙巧手。”
“妾身這不算甚麽。”夏氏柔柔一笑,“原先的溫夫人才叫一雙天賜般的繡手,雙面繡、蘇繡都不在話下,妾身不過同溫夫人學了個皮毛。”
“她……平日就喜歡做這些?”慕懷林遲疑地問。
夏氏十歲就待在慕府了,最初的時候,她還是老太太院子裏的婢女, 也是看着溫氏從揚州遠嫁到長安, 再慢慢病逝的人之一。
“溫夫人其實很開朗寬和, 不止繡花兒,還喜歡同我們一起踢毽子、放紙鳶。”說到這兒,夏氏小心翼翼瞧了眼慕懷林,“只是郎主您不喜歡,每次碰見都要斥責一番,漸漸的,溫夫人就靜了許多。”
夏氏說:“待在府裏悶了,溫夫人也會想出去同其他夫人們交際,可是她人生地不熟,沒個認識的人。旁的人笑話她出身商賈,還說她……不知廉恥攀附慕家,然後溫夫人就連門也不愛出了。”
“只知搬弄口舌的婦人,嫁來慕家哪是她一人就能決定的——”慕懷林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為他想起,自己也曾經這麽評價過溫氏。
他的難堪,夏氏只作不知,繼續輕聲細語地講述這些過往。
這幾日在梅院,他們說的最多的不是其他,正是原先的溫氏和南音。
慕懷林突然生出的愧疚和滿腔父愛無處釋放,夏氏察言觀色,無論說甚麽做甚麽,都能扯到南院和曾經去。慕懷林起初不習慣,慢慢的卻愛上了夏氏這種閑話家常般的回憶,以及在她話語中,從不曾被他在意的溫氏。
順着夏氏的話兒,他幾乎能夠想象出,剛嫁到慕家的溫氏是何等鮮活、美麗和靈動。原來她曾給他做過許多東西,香囊、靴子、裏衣……他用過嗎?大抵是沒有的。
Advertisement
說來可笑,時隔十餘年,他竟在旁人的描述中,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曾經厭惡的妻子。
她叫甚麽名字來着?是了,她叫溫泠,很動聽的名字,在新婚夜剛被他揭下蓋頭時,她就很主動地說了出來。
他卻只覺得她輕浮,不如雲氏端莊得體。
一縷風溜過指尖,吹涼了慕懷林手中的香茶,他依舊毫無所覺,沉湎在自己的記憶當中。
夏氏笑了笑,繼續俯首專心繡花兒。
她不愛慕郎主,也看得清自己的身份。讓郎主為了她去對付雲氏是不可能的,但讓郎主漸漸知曉以往溫夫人的好和她的艱辛卻不難,畢竟如今他正對那母女倆愧疚着。
如果溫夫人還活着,她定是争不過雲氏的,但她死了,她的女兒還受了這麽多苦難,郎主的心會漸漸偏向哪邊,就不言而喻了。
再過幾日,她應該可以和郎主說說,雲氏想要讓雅墨去給人做妾的事了。
一刻鐘後,管家三兩步進了梅院,湊到慕懷林身旁耳語,叫他驚訝道:“他要見我?”
細思後點頭,“把人請到書房去,在花廳備一桌午飯,屆時讓大郎來作陪。”
走之前,他看了眼起身站在門邊的夏氏,胸中那些柔軟的情緒還未散盡,囑咐道:“晚上再來看你。”
管家也意外地回頭看了眼,只瞧見夏氏柔順點頭,“妾身候着。”
……
溫子望一身直裰,挺拔立在書房外,楚楚風骨讓慕懷林覺得好似看到了哪位望門子弟,而不是一個滿身銅臭的商人。
他如今發現了自己從前一葉障目的錯處,對溫子望自然很和煦,“顯光,今日怎麽有空來此?”
然後貼心地問:“莫非是在長安遇到了甚麽難處?姑父雖非位高權重,但尋常小事還是不成問題的。”
“多謝姑父關心,不過在長安城随意轉轉,遇不到甚麽難處。”溫子望說,“這次來是為家中長輩所托,年關将近,有件事必須得征得姑父允許才是。”
“喔,何事啊?”
溫子望見人三分笑,此時也不例外,眉目溫和道:“前來長安時,家中祖母和父親都囑托,讓我帶表妹南音回揚州去過年,和長輩們好好聚一聚。自從姑母嫁入長安,就再未回過揚州,表妹南音更是溫家一個人都沒見過。祖母一直思念女兒和外孫女,如今年事已高,整日惦念此事,還望姑父圓祖母這個心願。”
話說到這份上,慕懷林哪好拒絕,道:“這确是我的疏忽,外祖家那邊的親緣不能斷,帶南音回去看看也是好的。只是除夕本該一家團聚,這時候奔波不妥,不如等過了年,我再派人把南音送去揚州。”
“人情道理本該如此,但祖母如今身體不大好,顯光私以為,能早一日就早一日的好。過年時溫家大大小小正好聚得齊全,能讓表妹認個全數,索性在長安過了十幾個年,也不差這一次,姑父覺得呢?”
慕懷林摩挲指腹,暗暗打量溫子望一眼,心道這個溫家長子可不像表現出來的那樣溫和有禮,不愧是已經開始當家的人,話裏話外都有幾分強勢,讓他略感不适。
他不想被小輩說兩句就改主意,也是有意趁這次過年同南音修補父女關系,便不肯松口,“太倉促了,并非我不體諒長輩,只是家中老太太也對南音喜愛得緊,除夕這樣的日子缺了她,老太太定要惦記着。”
他只能搬出老夫人一用。
溫子望頓時沉默下來,慕懷林便慢慢端起茶杯淺啜了口。
少傾,溫子望重新露出笑容,“如此确實不好一味叫姑父順我們的意了,那可否讓表妹趕在元宵節前到揚州?”
慕懷林說好,又問他:“不知準備留南音在揚州住多久?”
“先小住一兩年罷,或許更久也未可知。”
慕懷林登時一口茶哽在了喉間,疑心自己聽錯了,“……一兩年?”
“是,祖母說未見過表妹,要留她多住些時日,揚州那兒也有不少好兒郎,或許給她覓個如意郎君,叫她直接留在那裏就更好了。”溫子望态度輕松肆意,好像說的是一兩月般。
“荒唐!”慕懷林有了怒意,“南音的婚事,自該由慕家來定。她家在長安,哪有遠嫁到揚州去的道理,我決不同意!”
溫子望挑眉,“如果我記得不錯,南音幼時是定過婚約的,只是不久前被府中換給了大娘子。我還當慕家已經不會管表妹了,正好祖母那邊早有幾個人選,便想讓她親自相看一番,說不定就能碰着滿意的。姑父放心,那些都是好人家,年紀、家風、才貌、品性都是經得住考校的,決不是随意挑選的歪瓜裂棗。”
其實溫家祖母最屬意的,還是直接讓南音嫁給溫子望,這件事溫子望的父親也表示贊成,只是他從未對此表過态。
他強調了年紀一項,讓慕懷林感覺是在隐喻前陣子的誠王一事,可沒有證據。不論如何,換親的事是他們做得不地道,豈止是不地道,簡直是有辱門風。
慕懷林覺得自己的臉面,都要因這一件事給丢光了。
“那也不妥……”慕懷林想含糊帶過換親的事,“我怎會不管她,如今正給她相看合适的人家,不說要出身權貴高門,好歹也得有功名在身,揚州那些門戶終究是差了些。”
“這個姑父放心,揚州城有好些出色的郎君,年紀輕輕就過解試成了舉人,就待春闱一朝高中呢。”
見溫子望一副故作聽不懂的模樣,慕懷林狠狠心,堅決道:“不論如何,南音的婚事還是要慕家做主。如果你們是打的這樣的主意,那也不必帶她回揚州了,我不允。”
他說得很絕對,是不容置喙的态度,終于讓溫子望斂了笑意。
靜靜看了慕懷林半晌,溫子望道:“您就這樣恨溫家,誤了姑母一生不說,連女兒也要這樣狠心嗎?”
慕懷林像被針蟄了般,差點沒跳起來,“這是甚麽話兒?!”
“顯光大膽了些,這些話可能會冒犯姑父,但我所言句句都是事實。”說這話時,溫子望的臉上,其實并沒有甚麽冒犯他人的歉意,“姑母嫁到長安後一直不得您喜歡,連寄回揚州的家書都要受管束,三月才得一封。她是報喜不報憂,但家中長輩哪能不知她的日子如何,只是對于慕府而言,溫家不過一介商賈,哪有資格插手你們的事,一直以來,也只能委屈姑母。”
慕懷林在夏氏面前能稍微坦然地承認錯誤,但溫子望是溫家人,又是小輩,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他面前承認自己做錯了,于是繃着臉道:“都是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南音是我的女兒,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害她。”
“您的話,還請恕顯光無法相信。”溫子望說,“我到長安後打聽到了一些事,您猜那些人怎麽說慕家的二娘子?又是如何說您的大娘子?同樣都是女兒,也都是嫡女,在您府上的待遇好像差得有些多。”
無需他細說,慕懷林也能大致想象那些話,臉色愈發不好。
“本來長輩間的事,顯光不該過多置喙,可我憐惜姑母和表妹,她們實在無辜。”溫子望輕輕嘆了一聲,“姑父,你難道真覺得,當初慕家同意和溫家結這個親事,是為了簡單的恩情嗎?”
慕懷林瞬間看去,詫異的神情好像在說:難道不是?
“原來,慕家長輩也不曾把其中緣由告訴您。”溫子望停頓了會兒,像在斟酌語言,“先帝朝時,有段時間戶部混亂,掌戶部的尚書遲遲未定,便由兩位郎中主事。那兩位膽子極大,到處用朝廷的銀子放利,任各家借用,直到新尚書到職,發現此事後大發雷霆,理出名單來要呈給先帝,驚得長安城各家人人自危,急忙湊銀子還錢。這事,您可還記得?”
慕懷林當然記得,那陣子許多同窗愁眉苦臉,說是自家要大難臨頭,他當時還慶幸自己家裏沒那麽糊塗,借公家的錢花用。溫子望這麽說,難道是……
果然,身側的青年點了點頭,“當時慕家欠的銀子,都是溫家給的,不然渡不過這一劫。”
慕懷林狠狠吃了一驚,又不敢相信,“口說無憑,叫我如何信你?”
“您當然可以不信。”溫子望語氣輕淡,“反正不過是利益之交,後來溫家也憑慕家的勢,一舉奪得了皇商的資格,才能有如今的門庭,清算下來,也算不上誰對誰有恩,所謂的恩情只是說給外人聽的借口而已。”
“長輩都是為了家族考量,估計不想到處宣揚此事。不過,您不知道,您的兄長定是清楚的,您自可修書一封去問,且看那位承不承認這事實。”
他敢這樣說,慕懷林就知道八成是真的,已經信了大半,仍沉默着。
“我說這些話,也不是為了讓姑父愧疚,覺得這些年錯待了姑母和南音。只是想讓姑父知道,溫家不欠您,南音更不欠您,她不該受這樣的罪。既然慕家不在意她,就讓她回溫家去,那裏有許多人都想對她好。”
當年的婚事是溫子望的祖父拍板決定的,連祖母都不知內情,就連溫子望,也是在開始當家後才被父親告知了這些。
父親一直對只能看着妹妹遠嫁長安的事心懷愧疚,覺得家裏用她的婚事換取了利益,後來聽說南音也被欺負至此,終于忍不住,叫他來接人了。
“若我說……”慕懷林喉結滾動,“我也知這些年錯待了你姑母和南音,想彌補她呢?”
他底氣有些不足,沒了之前的嚴詞厲色,“溫家想對她好,我自然是贊同的。但相比起來,長安還是比揚州好太多,天子腳下,最是繁華熱鬧的地方,天下才傑也都彙在此地,無論哪方面都是揚州比不得的。你們要接她去揚州不打緊,住幾個月也不成問題,但決不能超過半年,更不能定她的親事。”
作者有話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嘛
不過有利益,也會有真心,要看到可愛的人
親親女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