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少年強,則國強啊!……

被困月餘,呂靜娴最初的淡定早在謝長風回宮之後對她的不聞不問中煙消雲散,而後因着嫡親的舅舅被斬殺,她悶在房裏痛哭了幾日。

因着之前的大清洗,她身邊的人都有些戰戰兢兢,唯恐惹了她不快,也不複往日那般貼心,竟任由她這麽哭了幾日。

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又得知謝長風要徹查貪墨案,呂靜娴如墜冰窟。

到了這時候,她反而冷靜了下來,她要弄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

煜太妃見到呂靜娴的時候,倒是有些意外她的從容。

“不知母妃駕到,有失遠迎,望母妃贖罪。”

煜太妃上前一步,将人攙扶起來,溫聲道:“起來吧。這些日子,委屈你了。”

呂靜娴的眼底瞬間盈滿了淚:“母妃,兒臣從未想過害過您啊!”

“我知道,你是個乖孩子,自不會做這等糊塗事。”

煜太妃對呂靜娴大體是滿意的,這兩年多來,呂靜娴基本履行了當初的承諾。若非三年将至,以她的聰明隐忍,怕是也不會中了太後的挑唆,貿貿然使出那等下三濫的手段。

這對見慣了爾虞我詐的煜太妃來說,着實都是小事。當初之所以答應立她為後,一為安撫拉攏呂家,二為制衡曹家,三則是為了拖延時間。

如今,時機似乎已經成熟了。

“這些日子,前朝事務繁雜,皇上一時半會兒顧不上後宮,讓你受委屈了。”

呂靜娴搖搖頭:“有母妃您這句話,兒臣不委屈!兒臣就怕您信了旁人的話,誤以為兒臣當真要對您下毒手。”

“我知道不是你。”煜太妃道:“但這件事終究要給人一個交代,畢竟太後下了懿旨,便是皇上也不好當作什麽都沒發生。”

呂靜娴又行了一禮:“兒臣全憑母妃做主。”

Advertisement

……

将煜太妃送走,呂靜娴回到房裏,将一直捏在手心的細紙條燒了,長臨觀的土豆原來都被運往邊關去了,難怪謝長風如此大張旗鼓地在京城攪和,竟是為了能讓孔戟趁機屯田。

一旦糧草無憂,孔家軍将如蛟龍入海、虎豹得幽,當年被朝廷掣肘多年,孔戟仍舊幫謝長風坐穩了皇位,如今他能放開手腳,謝長風也将不複往日的怯弱。

也難怪煜太妃都不裝病了。

只是不知,有朝一日,失去這一大助力,謝長風會是怎樣的神情。

昏暗的室內,呂靜娴的表情冰冷如霜。

……

太後同貴妃訂了一套首飾裙子的事很快就在京城傳開了,這下子,如冷水入了油鍋,将大家都驚炸了起來。

再一聽那價格,更是目瞪口呆,竟然要百兩黃金百兩白銀才能得一套?這怕不是金縷衣吧!那衣服當真就這麽美?

安寧公主這些日子等裙子等得抓耳撓腮,可她既不敢找長公主讨要,又不敢進宮去跟太後墨跡,那日陸雲筝走了之後,太後的面色十分難看,雖然沒有罵她,那種壓抑的氣氛卻更叫人心慌。

安寧公主雖然任性,卻也還是有幾分畏懼太後的,見她動了真火,還哪裏敢進宮來觸黴頭?

陸雲筝當然知道安寧公主着急,其實裙子一早就做好了,但陸雲筝還是等到肥皂店開業前一天才送到她手上,一同送去的,還有一張做工精致的小木牌,一面刻了漂亮的雕花,一面刻着“VIP”的圖案,還填了金箔。

許是那套裙子實在太美,許是安寧公主有心想要炫耀,她沒有讓陸雲筝的盤算落空,當日就放出消息說明日會去長公主的新鋪子捧場,還扯了個幌子說是要親自為太後挑選白玉潔膚膏。

這下子,原本還并不打算親自去的人也都紛紛改了主意,命人開了櫃子,打算好好挑件好看的衣裳明兒穿。

聽到這事兒,長公主只笑了一聲:“倒還識趣兒。”

陸雲筝道:“明日你就可以宣布第一次競拍的日子了。”

“這麽急?可不是你的性子。”

陸雲筝笑了一聲:“沒辦法,誰讓我缺銀子呢!”

長公主腦子轉了一圈兒,道:“你是想要救濟災民?以你一人之力,怕是不容易。”

陸雲筝搖搖頭:“并非如此,我有旁的計劃,需要不少銀兩才能實施。”

“罷了,回頭我送些銀票給你,若你想要糧食,我也有。”

“姐姐,你不必如此!”

長公主擺擺手:“百姓于我,亦是責任。往日裏我也只是私下裏施粥,旁的我也不知要做些什麽,倒不是舍不得銀子糧食,而是不願憑白便宜了那些人。”

陸雲筝明白長公主的意思,想到自個兒确實很缺錢,也就接受了,反正将來她也會幫長公主掙回來的。

“明兒就要開業了,你說我穿什麽衣裳好?”

陸雲筝失笑:“明日的風頭得讓給安寧公主,要委屈姐姐一下了。”

長公主道:“我本就沒将她放在眼裏。”

“那我建議姐姐穿身幹淨清爽的裙子,發髻首飾以簡練為主,切莫太過莊重。我猜測明日大家都會盛裝而來,姐姐就要出其不意,既不會壓過衆人的風頭,亦不會被人忽略了過去。”

“好。”

……

“你給了陸北玄什麽好東西?”

“嗯?”

“他剛來跟朕要人要地要銀子,說要做什麽實驗?”

陸雲筝哦了一聲,擱下筆:“要就給吧,若是真能弄出來,應該能救千萬人的性命。”

謝長風聽着這輕描淡寫的話微微一愣:“制藥?”

“對!”陸雲筝将手裏的紙遞給謝長風:“我最近仔細想了想,現在就開三院确實有心無力,但皇上可以先網羅人才,以免将來想要做什麽,人手不足。”

“這個老師一直都在做。”

“我知道,但爹爹他尋的更多是治國之才,可我們缺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陸雲筝認真道:“皇上,只有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才能讓事情做的更好。”

不知為何,謝長風突然就想起那本《精品大白豬養殖技術要點》,深感戚戚然:“确實如此。”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咱們若只是一味的發赈災糧,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有可能會養出一群禍患,畢竟很多人都是背井離鄉,已經找不到事做了。我覺得,咱們可以給他們提供幹活兒的機會,讓他們以工換糧。”

謝長風洗耳恭聽:“作何解?”

“命人帶上銀兩口糧,去各州各省貧困之地,打聽民間的能人,砸錢聘用他們來傳授經驗,同時,或去買、或去招募貧民百姓一同來做事,邊學邊做,趁機選拔好苗子。”

謝長風道:“如此安排,倒是不錯,只是,未必有這麽多差事供他們來做,若只是随意做點事就能換得口糧,時日長久,也會使人懶惰。”

“能做的事太多了,我們不是有土豆嗎?與其讓朝廷拿去,層層克扣後再發給百姓,倒不如我們安排集體種植,既保證了産量,還能将種植技術更好的傳播出去。”

“我們想要擴大肥皂的制作,不是必須先養豬嘛?不如就先去各地養着,大白豬的數量目前是少了點兒,但我們本地的豬也可以根據那本指南來養啊,都是豬,很多技術應該是通用的吧?”

“技術上來了,豬肉的産量高了,咱們還可以便宜賣給百姓,讓大家都能吃上肉。等我們把大白豬養好了,我就能拿到更多的養殖指南,到時候,其他牲畜也都能養!”

“還有醫術,民間懂醫術的人其實很多,只是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曾到過別處,沒有見識過更多的醫術,若是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機會,得利的終是百姓。”

“最後,便是學院,皇上,其他可以暫且不論,但若是力所有餘,請先顧上老人和孩子。老人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孩子,則必須要早日啓蒙,哪怕不讀書,學點旁的一技之長亦是好的。”

“少年強,則國強啊!”

謝長風久久不語,他看着手裏的薄紙,感覺有千斤重,這上面密密麻麻寫了各種想法,不只是種田養豬、紡織刺繡,還有各種廚師泥人匠工等等,幾乎将她能想到的都寫上去了。

細細看去,竟都有可行之處,并非無的放矢。

“今日是長公主店鋪開業的日子,應當能有筆不小的進項。”陸雲筝輕聲哄道:“銀子不夠可以慢慢來,我也會多想些掙錢的法子,咱們先選一兩個地方試試看這辦法能不能行,好不好?”

謝長風将人抱進懷裏,一口應下:“好。”沖着這份心意,即便不行,也必須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