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銀子再多怕也還是缺的
眨眼便是立春, 當日,謝長風領百官進行了盛大的祭祀,陸雲筝随行出宮, 沿途百姓歡呼, 人人面上都帶了幾分喜色。
自去年夏季以來,謝長風斬殺了不少貪官污吏,再加上呂盛安謀逆一事, 朝中大小官員們都縮起了脖子,京中竟是難得的安寧平和, 連仗勢欺人的事兒都少見了,百姓的日子比以往好過多了。
聽着一疊聲的皇上萬歲,陸雲筝唇邊帶笑,要不了多久,百姓會更感念皇上的。
等到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出了城門,陸雲筝突然發現城外官道上竟然鋪了一條長長的水泥路, 水泥路并沒有鋪的太寬,剛好夠禦辇及兩旁的護衛們走過, 若是尋常馬車, 大概能寬松并行三輛。
工部尚書這是打算先鋪路?倒也不錯。畢竟想致富, 先修路嘛!
只是陸雲筝哪裏知道工部尚書的苦?他只是想通過這條路,讓皇上和百官都瞧瞧這水泥的妙用,繼而能間接督促譚懷魯能上上心多制造點水泥來給他用。
陸雲筝見怪不怪, 卻架不住其他人是頭一回見,哪怕是謝長風都覺得這條路當真不錯,或許可以多抽點銀子修路?
有這個想法的可不止是他,其他各州知府也很是心動,有了這水泥道, 趕路的時間可以再省不少吧?
于是,衆人齊齊将目光投向譚懷魯,譚懷魯早有所料,淡定道:“想要的話先下訂金吧,按序發貨。”
工部尚書一個踉跄,突然覺得自個兒似乎做了件蠢事!
立春過後,雖然北方土地尚未解凍,但南方天氣已經回暖,可以準備春耕了。
每年的春耕都是大事,今年尤甚,因為多了土豆和油菜花要大量種植,崔鴻白帶着戶部不眠不休忙活了一個月多月,總算都安排得差不多了。
然而還不等他喘口氣,謝長風大筆一揮,徙民實邊再度開啓。
與此同時,陸雲筝從系統兌換出《造紙術彙編》和《印刷術彙編》。
《造紙術彙編》裏面精選了五種造紙術,包含了日常的廁紙,堪稱貼心小指導。而《印刷術彙編》裏,也描述了幾種印刷方式,以供選擇。
陸雲筝在拿到印刷術的當天,突然奇想,想要制作一本刊物,将朝廷進行的各項行動政策刊登出來,讓百姓對朝廷多點信任,少點叛逆之心,順便也宣傳一下謝長風的功績。
Advertisement
謝長風按住陸雲筝的手:“此事暫緩一緩。”
陸雲筝不解:“為何?”
“你的心意朕明白,但這造紙術和印刷術需要時間去研究,再則,朝中之事未必需要人人皆知。”
陸雲筝乖乖點頭:“那便罷了,舅舅那邊如何了?”
“鹽田已經挖好了,等下次潮汐海水淹進鹽田,就能開始曬鹽。”
陸雲筝道:“不知有幾分把握。”
謝長風笑道:“他們試過少量海水制鹽,均制出了海鹽,只是量多量少罷了。”
陸雲筝放心了,果然孔戟辦事就是靠譜,那些研究員也沒白養。
“等鹽田能大量曬出海鹽,皇上就不缺銀子了!”
聽聞此言,謝長風的笑容不由一頓,伸手點了點旁邊的兩本白皮書:“再多怕也還是缺的。”
陸雲筝抿唇輕笑。
……
邊關的第一座新城已經建好了大半,年前遷徙過去的百姓也都全部落戶,大部分人選擇住在朝廷提供的屋子裏,打算等住滿了一年再搬出去,只有少部分人選擇自己購置房産。
因着是新城,百姓也大都是流民,手上銀子其實是不夠買宅子的,但沒關系,可以借貸買房,剩餘欠款按月償還就可以了,不過需要付少量的利息,當然,若是有餘款,也可以随時提前還款。
這也是陸雲筝提出來的建議,畢竟整個邊城的地契房契都在她和謝長風手裏,想怎麽賣也是她說了算。不過最終貫徹實施的方案是崔鴻白和譚懷魯商議出來的,他們原本以為不會那麽快就有人買,卻沒成想幾乎當天就有人去問了,第二天就賣掉了好幾個宅子!
事實勝于雄辯,饒是崔鴻白都起了興趣,不由想起謝長風當日所提之事,或許可以在新城一試?
……
王大牛在得知可以借貸買房的第二日就去定了一套臨街的大宅子,雖然也借貸了不少銀子,但他一點都不慌。自家人自家知道,他們如今一家子人全都在掙錢,兩個兒子的年紀也不算大,娶親的事可以再等一等,家裏又沒有別的開銷,每個月最低要還的銀子數目對他們而言不算多,而且如果手頭有餘錢,還可以提前還款的。
他媳婦雖然也沒攔着他,但到底有些心疼多出的利息。
“別心疼了,這麽好的宅子,多出來的那點利息就當咱們提前住的租金了。”王大牛說着,又道:“再說了,別看這宅子的價格貴,但它位置好啊,而且也夠兩個小子娶親,放到以後,可未必還是這個價了,咱們穩賺不賠的!”
他那兩個兒子也跟着勸:“是啊,娘,咱們一起掙錢,提前把欠款還上就不用出利息了。”
“我做夢都沒住過這麽好的宅子呢!爹買的對!”
婦人瞪了他們幾眼,沒好氣道:“我就說了一句,你們爺仨就沒個停了!我也沒說不該買!”
王小豬笑嘻嘻道:“爹,咱們什麽時候能搬進去啊?”
王大牛笑道:“今兒我交銀子的時候就已經把房契過戶給我了,咱們随時都可以搬進去!”
這下子,莫說兩個小子,便是婦人也高興起來,一家四口就在盤算該買些什麽家什搬進去,既然是新房子,家具當然也要打新的才好,這一算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想到是花在新家裏,他們又覺得沒啥了。
同他們家一般歡喜的還有其餘一些人家,都是最早被孔戟買回來後又脫了奴籍的人們,他們來的最早,辛苦工作小半年,手裏頭也攢了些銀子,而且對孔戟有種莫名的信任,雖然邊城是朝廷建的,但沒瞧見幫忙幹活兒的都是孔家軍?
沒幾天的功夫,第一批借貸買宅子的人,都陸續搬進了新家,鞭炮齊鳴,喜氣洋洋,看着着實叫人羨慕。
于是,更多的人去問那買宅子的事兒了,就連徙民實邊過來的那些人也有內心蠢蠢欲動的,不過掏銀子買的還是不太多,他們眼下還不夠信任朝廷,擔心所謂的借貸買房也許只是個大餅,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把房子給收回去了,到時候他們的銀子可都要打了水漂。
就這麽一日日的過着,第二批徙民實邊的人也陸續啓程了,這一次,裏面的流民倒是不多了,更多的是奴隸。
這些奴隸是被朝廷出面買下的,他們沒有銀兩,但有糧食拿,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天大好事了。畢竟一旦入了奴籍,再想要贖身就太難了。
這些人的到來,讓邊城的新城充實不少,建好的屋子都有些不夠用了,趁着人多,工部又馬不停蹄開始了第二座新城的建設,孔家軍依舊出錢出人出力。
就在譚家第二批水泥生産完成,水泥的制作方法已經被送到了鄭衍忠的手上,他一巴掌拍到糧草官身上:“皇上和将軍果然沒讓咱們白忙活!看看這好東西!”
“知道是好東西,還不趕緊的找人去做!”
鄭衍忠大步走出去,開始挑選合适的人去辦這事兒了,原材料得盡快派人去找,制石灰的廠子也得建。
糧草官卻不似他這般歡喜,玻璃也就罷了,左右不過是個擺設,水泥這樣要緊的東西,皇上就這麽給了他們,其他大臣們若是知曉了,該如何去想?
想了想,他還是書信一封,派人給孔戟送去了。
……
孔戟這些日子守在海邊,風吹日曬,那身白皮卻愈發的透亮,接到來信,他随意掃了一眼。
糧草官心思倒是細膩,但水泥本就要用在邊關,不論是邊關還是新城都要用水泥築牆,待日後水泥産量富足,還得用它鋪路呢。
譚家制造的那些水泥還不夠京城及各省分的,邊城這邊自是要再開一個水泥廠子,自産自用。
這也是皇上一早就同幾位大臣商議過的,只有邊關強大了,才能保證敵國不會輕易入侵。
想要以商止戰,不只是要有足夠好的商品,還得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不然那就不是以商止戰、而是引狼入室了。
若是以往,大臣們或許會勸皇上三思,邊關過于強盛并非好事,要防孔家軍擁兵自重。但如今,這話在心裏轉了一圈兒又一圈兒,卻沒人提了,或許是皇上這小半年來拿出的孤本太多,也或許是不經意間發覺皇上身上的氣勢越來越威嚴了。
算了,有心思擔心孔家軍擁兵自重,倒不如求皇上賜一本孤本,也好跟着吃肉喝湯,沒瞧見崔氏和譚氏在京城的那幾間宅子都啓用了嗎!明年春闱,怕是兩家就要有人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