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柳家大姑

回到了家裏,柳二丫想起石頭說爹娘這些日子為大姐的事情傷心,于是洗幹淨手,準備去找娘說一說。

明明就是柳大丫自己長歪了,怎麽能怪到爹娘頭上呢?

就像山裏長的樹,有些直得很,是做房梁的好料子,但有些就是歪脖子,只能用來燒柴火。所以柳大丫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明明就是她自己沒長好。

金氏聽得失笑,然後嘆了口氣,“大丫是你大姐,我還記得她剛出生的時候,我和你爹很高興。你爹每日幹完活回來,都要抱一抱她。她過得不好,我和你爹也跟着難受。也不知道她得了什麽失心瘋,非要鬧着嫁給石三郎這個跛子。”

“她那天明明就見過人了。”

“哎,希望她這次嫁過去,能好好過日子吧。”

金氏搖搖頭,轉而對柳二丫道:“不說她了。二丫啊,娘和你爹商量了,這幾日托了你大舅母、二舅母、張媒婆、許媒婆她們幾個,讓她們給你找個好人家。”

“等明兒”

金氏正想說等明兒有口信來,她就先去打探打探,這次一定要找個好的,不過不等她說完,柳二丫忽地站了起來往外走,“娘,我想起來了,我們家的母雞孵出了小雞崽,不知道活了幾個,我這就去看看。”

金氏滿肚子的話堵在了嗓子眼,“诶,二丫,你別走啊!”

柳二丫頭也沒回,腳步飛快地往外走,她覺得成親實在是麻煩,石三郎這樣的跛子大姐都要搶,還不如多養些雞鴨,多去山上抓幾只山雞和兔子呢。

柳樹根在家裏待了七八天,然後就閑不住地扛着包裹進了城。而這個時候,柳二丫養的那只兔子因為吃了剛采回來的鮮草,拉稀死掉了。好在它生下來的五只小兔子還好好的,長得一天比一天壯實。

“二姐”

柳石頭不太高興地跑回來,對拿着死兔子同樣不高興的柳二丫道:“二姐,三伯娘說金子哥這陣子忙,回不來。”

柳金回不來,也就是說二丫前些日子托他賣的那三只山雞和十一根山雞尾巴毛得的銀錢沒辦法拿回來。

這倒罷了,總歸丢不了。

Advertisement

但柳二丫和柳石頭這些日子也上了山,又抓了兩只山雞和兩只兔子。兔子放籠子裏養着了,但山雞卻不能久放。其中一只還是今天在陷阱裏找到的,早就斷了氣,再放下去就只能自家吃了。

所以二丫拿回來之後就讓石頭去找三伯娘,問她金子哥什麽時候回來。

“二姐,怎麽辦啊?”

柳石頭發愁,二姐可說了,賣得的銀錢會分他一份呢。

柳二丫也發愁,如果爹在家,那就讓爹拿去賣,但如今爹也不在家裏。而她自己從來沒去過縣城,路都不知道怎麽走呢。

難道只能自家吃?

可她手裏還提着一只兔子。

旁邊洗菜做飯的金氏看着他們姐弟倆為難的模樣,于是道:“二丫,你幹脆拿去鎮上賣了吧,少不了多少銅子兒。正好吃過飯我要去鎮上找你大姑,你跟我一道去,就坐村長家的牛車。”

“娘,我也要去!”柳石頭喊道。

帶一個孩子和帶兩個孩子并沒有什麽區別,金氏想着到時候她和她大姑商量事情,可以把他們姐弟倆打發出去,就同意了。

于是吃過午飯之後,母子三人就出門,

臨走前,金氏還讓二丫去地裏摘了一簍菜,來到鎮上賣了沒尾巴毛的山雞之後金氏又領着他們又去糕點鋪買了兩包點心。

柳二丫她大姑嫁到了鎮上,夫家是開雜貨鋪的,一家六口就守着這雜貨鋪過日子。雖說日子也還成,可家裏沒有田地吃菜就不太方便。

金氏感念當初分家的時候大姑子給自家說過話,這些年也常來常往,于是每次到鎮上都給她捎一簍菜去,都是家裏種的,不值幾個錢。

柳大姑看到他們母子三人的時候還挺驚訝的,因為自從大丫守寡回家之後,她這二弟妹就沒出過門了。

“二弟妹,快進屋坐。”

“二丫,你長高了,都比大姑還要高,是個大姑娘了。”

“诶,石頭你也是,姑給你糖吃。”

一陣寒暄後,金氏讓二丫和石頭在外面等着,自己和柳大姑進裏屋說話。柳大姑開始還以為是二哥家裏有什麽為難的事,但聽完後卻驚呆了。

“大丫搶了二丫的婚事?”

“大丫下個月嫁人?”

“二弟妹你要托我給二丫找個好人家?”

這三樁事每一樁都不同尋常,柳大姑覺得自己應該是柳家見多識廣的人了,但二哥家裏這幾天發生的事真是讓人不敢想。

聽到柳大姑的話後金氏表情尴尬,如果可以她也是不想來找柳大姑的,尤其是關于二丫的婚事。因為之前二丫到了年紀,她和當家的就探過柳大姑的口風,她的二兒子比二丫小了一歲,是個老實上進的。

柳大姑是喜歡勤快的二丫的,但她婆婆不願意,後來大丫守寡回家,季老太太更是不想認這門親,覺得他們柳家二房晦氣。

這不,他們來了這一會兒,她都躲在屋裏不出來呢。

所以如果可以,金氏是不想上門的,但沒辦法,柳大姑已經是金氏認識的人裏面過得最好的了。為了讓二丫能嫁個好人家,她和當家的商量了,不管是村子裏的還是鎮上的,只要能對二丫好,人也上進就行。

“大姐,我們家二丫你是從小看着長大的,除了我沒将她生個好日子,其他那是樣樣都好,勤快又孝順。今年我和當家的找了幾個媒婆幫忙張羅,但都沒找到合适的。這不就來問問大姐,你人面廣。”

“聘禮我們不挑,還給多多的嫁妝。”

金氏把家裏的打算說了一遍,然後道:“只要能對二丫好就行,大姐你幫忙留意着,遠些也不要緊。”

柳大姑聽得暗暗心驚。

二丫勤快這事她是知道的,但這麽能掙銀子,那可真是少見啊。就這麽幾年,二弟妹手裏的就有三兩,她自己肯定也留了些的,也就是說在近一兩年時間裏,二丫除了家裏的活,還掙了五六兩銀子。

那如果她不用幹家裏的活,豈不是能掙更多?

這不說在村子裏獨一份,就是鎮上也少見,也就那些繡活出衆的姑娘才能比得上。

之前二弟妹跟她提二丫的婚事時,她其實想說給自己二兒子的,但後來婆婆嫌二丫八字不好不同意,她也就歇了這個心思。但現在卻有些後悔了,因為別看現在季家有一間鋪子,每個月有幾兩進項,但處處都要花錢。

為了省錢,季家經常吃鹹菜。

等将來兩個兒媳婦都過了門,再生幾個孫子孫女,那日子就更緊巴。不過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老二已經定了親。

于是她道:“行,二弟妹,我明日就托人問問。你放心,二丫能有兩畝地做嫁妝,肯定有人家願意的。”

有了地,就餓不了肚子。

要不是鎮上周圍的地都被人買走了,季家也想要買幾畝的。

金氏見柳大姑答應,頓時高興萬分,她見時辰不早,便婉拒了柳大姑留飯,感激地領着柳二丫和柳石頭離開了季家。而等他們一走,季老太太就從屋子裏出來了,對柳大姑道:“他們是做什麽來了?帶了什麽來?”

聽到這話,柳大姑一陣膩煩。

她眼珠子一轉,對婆婆笑道:“娘,你是再想不到的了,我二弟妹啊是來賣東西的。我那侄女二丫,打了好幾只山雞和兔子,家裏吃不完,就拿到鎮上賣呢。我二弟妹念着我們家沒田地,就順道給我送了一簍菜來。”

“正好有當家的愛吃的,我去摘了,等下就煮上。”

“娘你也嘗嘗。”

季老太太不滿,“既然打了好幾只山雞和兔子,怎麽不送一只來?”有肉不送,就送那菜葉子,埋汰誰呢。

柳大姑呵呵笑,岔開了話題。

婆婆真是老糊塗了,不年不節的,誰家會送那樣的重禮,更何況兩家的關系也沒親近到這種地步。兩包點心不過四五十文,但一只山雞可是能賣六七百文的。二弟妹能惦記着自家連根蔥都要買,特地摘了一簍菜來,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季老太太可不這樣想。

她覺得自家是鎮上的,還有一間鋪子,而柳家是鄉下泥腿子,兩家從根子上就不是一個階層的。柳家身份比自家低,送禮不是應當的嗎?

于是她絮絮叨叨着,讓柳大姑從背簍裏挑了好些新鮮的菜蔬,給自己嫁到鎮上的大女兒和二女兒送去。

柳大姑也沒拒絕,“那娘你先做着飯,也不知道大妹和二妹在不在家,我要晚些才能回來。”接着她就提着滿滿一籃子菜和兩包點心出門,先去了相熟的幾家,放下點心和一部分菜,拜托她們問一問有沒有合适的人家。

最後才走到大姑子和二姑子家,說這菜是她娘家送來的,給她們嘗嘗鮮。若是喜歡她改日回娘家可以幫忙買,不貴。

看到季大妹和季小妹憋屈的樣子,柳大姑高興地回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