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竹子引水(二更)

柳良平越想越激動。

別的不說, 單單少些人打架,他們家就能少些上門找族長評理的。當然最重要的是柳家村就建在山腳下,他們的周圍多的是山, 而哪一座山上沒有泉眼呢?有的甚至有河呢,如果能接水下來那麽一半的村民在自己家門口就能打水。

這樣算的話, 那些荒地是不是也能多得些水,農忙的時候是不是也不用派人日夜守着自家的田, 只為了不讓人把水挖走?

柳良平能想到的東西,他那個做了很多年村長的爹當然也能想到了,同樣很激動的他對柳樹根道。

“樹根啊, 你們家什麽時候開始接水, 叔也給你幫忙去!”

村長和柳良平能來幫忙, 柳樹根自然是很高興的, 不過他又問道:“叔, 那我想要買小荒山的事”

柳村長大手一揮,“就按照村裏的規矩來,你家後頭那荒山, 除了幾棵歪脖子樹之外什麽都沒有, 就五兩銀子吧。”

比預計的少了一兩!

能省些銀子,柳樹根自然是很高興,于是他又把地契上面的名字要寫柳二丫, 這座山要給她做陪嫁的事情說了。

要給柳二丫做陪嫁?

柳村長遲疑了一下,因為他們村沒有這樣的規矩, 要把地記在出嫁女兒名下的,不過他又想到那接水的主意是二丫和她未婚夫想出來的。若是能成,那就是活命的大恩啊,一座荒了的山頭算什麽?

于是他道:“行, 不過樹根啊,族裏的規矩你是知道的。”

“這荒山雖然能賣給二丫,可是她再不能往外賣了,将來即便是要賣,也只能賣回到族裏,不然村老們可不能答應啊!”

這一點柳樹根能夠理解,于是便答應下來。

兩個人約好了明日就去衙門過戶。

柳家最近忙了起來,柳樹根和特地過來幫忙的柳良平天天到山上去挑選長竹,然後砍下來運回家,再拿長棍一根根打通。所以等下一個沐休,陶硯再來到柳家的時候,柳家院子裏的竹子已經堆得小山一樣高了。

Advertisement

柳樹根等人有些緊張地守在旁邊。

“怎麽樣?”

“陶硯,這些夠了嗎?”

陶硯拎起一根,看到能從這頭望到那頭,于是道:“行了,伯父我們開始吧。”說完這話,他就往自己的背上背了幾根。

柳樹根、柳村長、柳良平以及他另外兩個今天被喊來幫忙的兄弟柳良安、柳良喜見狀也幫忙搬了起來。一行人邊走邊放下一些竹子,從柳家開始一直到那半山腰上的泉眼,接着陶硯就開始動手引水了。

引水很簡單,只需要将竹子的一頭插入泉眼中固定即可,為了防止落葉堵塞,陶硯還撕下了一角衣擺綁在上面。

當看着清澈的泉水從竹子的另外一頭流出來的時候,別說是柳村長等人,就連上回見過的柳樹根也樂得見牙不見眼。

“好,好啊!”

柳村長湊過去喝了一口,贊道:“好水!”

“哈哈哈,好水!”

“良平良安良喜,你們也來嘗嘗看,好水啊!”

幾人紛紛圍了過去,一人搶着喝了一口,一個說‘樹根叔,你們家這水甜,比我家的井水甜’,另一個說‘要是早知道山上的水能這樣接下來,那我們就不用打井了’,紛紛表達了對柳樹根的羨慕之情。

柳樹根哈哈大笑。

他現在是越看陶硯這個未來女婿越順眼。

幾人說了一會兒話,又接着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他們先是砍了一些樹枝,然後把處理好的竹子架在樹枝上。大頭套着小頭,一根根的往山下接,若是長了則砍斷,若是短了則再接一根。

遇到了需要拐彎的地方,則用竹子做一個能拐彎的接口

這活柳良安會,他是一個木匠,平日裏木箱子打得多,對于怎麽把兩根木頭接在一起難不倒他,竹子也不例外。

所以當柳二丫和柳石頭提着籃子來送飯的時候,泉水已經快要接到山腳下了,不斷有清澈的水從竹子裏面流出,地面都濕了一層。

柳二丫圍着那個樹枝做成的架子轉了一圈,不住地伸手去觸摸那嘩啦啦響的水,“爹,這就是我們家的水了吧?”

“什麽時候能接好啊?”

“快了,”柳樹根高興地看着女兒,“再過一兩個時辰就能接到家裏,今晚能用上,你讓你娘把水缸挪出來洗洗。往後我們家的水缸就不要放到屋子裏去了,這麽大的水怕是要把屋子都淹咯。”

“诶。”柳二丫答應下來,準備回去就和娘一起把水缸移出來。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山上的幾個人吃過飯後齊心協力,很快就把竹子鋪到了山腳下,接着又鋪到了柳家附近。

這個時候,附近住着的幾戶人家已經發現了他們,紛紛圍了上來看稀奇。

“村長,樹根,你們這是在做什麽?”

“這水是哪兒來的?”

“能喝不能喝?”

看着那清澈透明的水就這樣嘩啦啦地流在地上,同樣每天要花一兩個時辰去挑水喝的幾戶人家都開始心疼起來,有手腳快的已經跑回去拿桶了。

柳樹根已經把後面這座山買了下來,所以他們問的時候便沒有隐瞞,他高興地道:“這水是從後面這座山接的,上好的山泉水,甜着呢。因為家裏不能打井,我們家陶硯啊就想了這麽個法子,從山上把水接下來。”

“哈哈哈,以後家裏就不用挑水了!”

圍上來的幾個人大驚,他們都是屬于家裏沒錢打不起井,需要每天早起挑水的人家,聽到柳樹根這話後紛紛興奮起來。

“樹根,你說的是真的嗎?”

“你們家以後都不用去挑水了?水就到家門口了?”

“樹根啊,你這水”

柳二丫看他們已經商量起能不能天天到自己家裏接水,又或者讓爹把竹子放在外面方便他們接水的事情。于是她抿着唇,悄悄地扯了扯陶硯的袖子,把正在用匕首削竹子的他給吓了一跳。

陶硯轉頭看她一副不高興的樣子,疑惑道:“怎麽了?”

“你跟他們說,可以把水接到他們家,但是要收一兩銀子!”柳二丫小聲道:“他們這些人以前還嫌棄我家,覺得靠近我家就要倒黴,不跟我家來往。現在想要天天到我家來接水,不給他們接!”

陶硯:“”

柳二丫看到他這表情,問道:“怎麽,不行嗎?到時候賺的錢都給你。”

她并不是想要拿這個賺銀子,不然就不會說一兩而是三兩或者五兩了,畢竟都是同一條村的,雖然平時不太來往,但有幾個還是同族呢。她只是看不慣他們一副來接水是理所當然的樣子,還讓爹把竹子放在外頭。

那豈不是連自家也要走出去提水?

憑什麽呀,明明能接到自家水缸上面,想用就能夠用,被他們一說卻還要自己走出去提,柳二丫可不做這樣的傻事。

于是她又催促道:“你快去說呀,爹就要答應下來了!”

陶硯剛才只是在想事情,被她這麽一催,他便回神了。不過他可不打算拿未來岳家的銀子,畢竟這法子是他自己想的,不是買來的。他今天若是拿了銀子回去,他娘就要把他訓一頓。

“這事簡單,你等着。”

說着,他就往人群裏走了過去。

柳二丫就在邊上等着,看着他在裏面不知道說了什麽其他人竟然連連點頭,到了最後有幾家人都說要接,還有人馬上回去拿銀子呢。

“你是怎麽做到的?”

柳二丫又驚又喜,她以為要吵一陣子呢。

陶硯笑道:“我跟他們說,這座山已經被你爹買下了,只有我們可以接水。只要一兩銀子我們就可以幫忙将水接到他們家院子裏去,并且還會在這附近做一個能夠洗衣裳的地方。這樣他們不用出門挑水,連衣裳都可以洗。”

“如此一來,豈不便宜?”

“而如果不給銀子,那是不能來接水的,畢竟你爹買這座山就是為了接水,沒有白白讓別人用的道理。”

這樣是很好,柳二丫聽到這裏都已經心動了。

如果之前有人跟她說只要給一兩銀子,就可以幫忙把水接到家裏,還能洗衣裳,那她肯定馬上回家拿銀子。

“二丫,”陶硯想了想,又壓低了聲音道:“我仔細看過了,接下來的水比較多,若是全都接到你家院子裏,恐怕沒到一個時辰你家院子就要被淹了。這樣正好,在前面的亂石灘鋪幾塊青石板,再建個池子洗衣裳。”

“剩下的水再分到幾家,就小了很多,半個時辰能把水缸裝滿。”

“不用的時候你把竹子堵上就行。”

他接水的時候沒有考慮太多,剛剛看到那麽大的水流還有些發愁,擔心好心辦壞事把未來丈人家給淹了。現在這樣也不錯,先在前面分一次,後面的水再分成幾家,家家都有水用,但也不會太多。

至于其他沒有交銀子的人家會不會乘人不注意去偷水,他相信柳村長和自己未來岳父會解決的。

柳二丫聽得高興了起來。

于是這天晚上,陶硯是提着一只肥兔子回去的,一開門就把吃過飯後在院子裏乘涼的丁氏吓了一跳。

“你這是提了什麽東西?”

“二丫養的兔子。”陶硯笑道:“今天幫他們家接好了水,臨走的時候她娘非要我把這兔子帶回來,說是二丫親自去挑的。”

“娘,你找個籠子裝起來吧。”

丁氏仔細看了看,“的确是兔子,養得還很肥,我以前在唐員外家裏做活的時候見過不少,他們家大少爺很喜歡吃。不過出來後就很多年沒見過了,這玩意難養着呢。我們家不養雞沒籠子,你找根繩子拴起來吧,等明日給你做了吃。”

陶硯摸了摸肚子,對丁氏道:“娘,你不要做炖兔子,尤其不要和蘿蔔一起炖,我已經在柳家吃了兩遍蘿蔔炖兔子了。”

他壓低了聲音,小聲道:“煮得不好吃。”

偏偏不好吃他還要裝出一副很好吃的樣子,二丫她爹娘見狀還一直勸他多吃些,可把嘴刁的他給為難壞了。

丁氏笑了起來,“你這孩子,竟敢埋汰你未來丈母娘和二丫的手藝。行了娘知道了,那給你做蔥潑兔吧,你中午回來就能吃了。”

“再有剩的,做些兔脯倒也不錯。”

“對了,陶硯,柳家的水接得怎麽樣了?我之前見你書一本一本地翻,還特地出去問了人,怎麽樣,接得好嗎?”

柳家沒有井,丁氏之前是知道的,她聽陶硯說柳樹根想要打一口井,還贊他有眼光。挑水不但麻煩還費勁,家裏有一口井那好處是數不盡的。就比如他們家吧,當家的剛死那幾年,就是因為家裏的這口井,得了四鄰的諸多關照。

畢竟她們都想來家裏打水啊。

後來見陶硯一回來就捧着書看,還圍着井轉,她就更好奇了。

“接成了,”陶硯高興道:“不但接成了,還幫柳家賺了五兩銀子。”

先談好的是周圍的三戶人家,結果等接好後其他幾家一下午都歡天喜地,拿着衣裳被單出來洗,另外有兩戶也心動了,拿着銀子上門。

于是便都給接了。

丁氏安靜地聽着陶硯的講述,也跟着高興起來,“這可是好事啊,也就是說有那一口泉水,那以後周圍的幾戶人家就省事多了。”

“是啊,”陶硯道:“臨走的時候,柳村長還和二丫他爹商量把其他山上的水也接下來呢,這樣一來柳家村近半的人家都有水用了。”

至于為什麽不是全部,當然是因為山泉水也是有限的。

而且只能從高處往低處流,地勢太高的人家是接不上去的,但即便是這樣也比家家戶戶都去同一口井提水要好了。

柳村長和柳樹根也是這樣想的。

他們兩個人以及未來的族長柳良平還特地商量了這件事。

“樹根啊,這是件大好事,大好事啊!”柳村長高興道:“你看看你們家外頭,一下午水就沒停過,怕是接了三缸都不止啊!”

“好水!”

“這樣一來,我們柳家村家家戶戶都有水,家家戶戶都有水啊!”

今天跟着幫忙了一天的柳村長已經想到了很遠,山上的水能夠接下來,那也就是說除了接到家門口之外,還可以接到地裏。

他們村窮,一個原因是因為地少,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水不夠了,天熱的時候地裏的水不夠,還需要拿擔子挑。若不是這樣,他們村也不會這麽苦。像前面的黃家村家家戶戶都有吃有喝,還有鋪子,可不就是因為他們近河嘛。

水多,收成好。

等接好了水,他們的村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這一晚,幾個人聊得很晚,難得的是都沒有喝酒,就從外面舀來清甜的山泉水,一杯接着一杯的喝。

直接喝,煮着喝,泡茶喝。

等柳村長和幾個兒子一起回去的時候,他望着天上滾圓的月亮,對幾個兒子道:“樹根這是生了個好女兒,找了個好女婿啊!從山上接水這事,是我們村今年的大事!明天就把村老們都請來。”

“一定要辦好咯!”

幾個兒子紛紛應是。

不過第二天,還沒等他們去喊呢,知道消息的村老們就來了。

畢竟昨天不單單是柳樹根家接了水,他們附近的幾家也都接了呢,接到最後人那是一群群圍着,水一通就歡呼了起來。一晚上村人們再相互串門,早起去井邊打水的人也聚在一起說着這件新鮮事,好些人家連早飯都晚了。

如此一來,豈不就大半村的人都知道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