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看着眨眼間就能跟村民稱兄道弟,勾肩搭背的烏亮,司南眼角抽抽的往烏明和柴簡的方向瞄了瞄。

這适應能力是不是忒強了?

司南在腹诽旁人适應能力強時,卻忘記了她自己也是個中翹楚。在旁人眼裏,她表現出來的對村裏生活的适應,踏實過日子的态度和融入生活的速度都叫人忍不住好奇這姑娘是不是太沒心沒肺了些。

相較于自己的詫異,司南發現烏明和柴簡仿佛并不意外烏亮有這樣的能力。于是收回視線,司南也開始慢慢的擴展自己的交際圈。

老爸說過,無論處在什麽位置,人都必須有自己的社交圈。對于這句話,司南深以為然。

至于怎麽打開不同的圈子?

第一步,你得主動走過去。第二步,入鄉随俗……

此時,司南打定主意後開始不動聲色的打量身邊越來越多的村民,發現王鐵柱倆口子也在人群時,司南眨眨眼便找到了個插話理由與跟一群婦女閑話家常的桂芝搭上話了。

“下醬?”正說誰家媳婦又生了個閨女的桂芝聽到司南問怎麽下醬,楞了一下就笑了,“這都啥時候了,可不是下醬的日子。這會兒下醬,擎等着生蛆吶。我春天下了一二缸,你要吃醬只得拿碗過去舀去。咱們這呀,都春天下醬……”

“下了一二缸?”那得吃到什麽時候呀。

“放心,夠足着呢。”桂芝以為司南擔心她家醬少,還跟司南解釋了一回,“我去年下了一大缸醬,吃到今年還剩下小半缸。春天那會兒,就少下了些。诶,說起來,去年的鹽就比今年的鹹。”同樣的比例,去年的醬就比今年的鹹。

說着就跟司南說起這下醬的步驟和講究,以及鹽少醬酸,鹽多醬鹹的經驗來。桂芝說時,旁的婦女也有插話進來傳授經驗的,也有給桂芝進行補充的。一群人說起醬來,說得那叫一個熱鬧。不過十來分鐘,就有好多熱情的大娘大嫂要手把手交司南做醬了。

然後也是說了這半天,司南才弄明白這個大缸和二缸說的都是什麽意思。

也不知道是不是吉省這邊百姓說話的習慣,他們将裝水的水缸那麽大的缸叫大缸,以這種缸為參照着物,容量少上三分之一的缸叫二缸,依次往下還有三缸,小缸,壇子。

就像吃飯用的碗,在這裏,能盛下一鍋東北豐收炖菜的碗叫海碗或是大碗。後世面館吃面的那種小一些的面碗叫二碗,再小一些,雙手能捧住的碗才叫飯碗。不過有時候這裏的人也會叫小碗。

比如說‘你拿個小碗來’,這句話裏的小碗指的就是飯碗。

Advertisement

雖然出現了些地域造成的知識盲區,但司南卻覺得這裏的人挺可愛的。

他們看似對知青很冷漠,很抵觸,但當你笑着跟他們說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裏的人将那種‘伸手不打笑臉人’的處事方式執行的很徹底。

至少在司南笑容燦爛的擠進婦女圈子的時候,沒人對她冷嘲熱諷,或是冷漠無視。

當然,哪裏的人都有好有壞,但值得慶幸的是第一天出工,司南并沒有遇見為難她,或是叫她尴尬難堪的人和事。

……

看到司南用不下烏亮的速度融入到村民中,烏明和柴簡對視一眼,心下都有些意外,但顧盼間又都不覺得意外了。

他們仨和司南也不過是比那些村民早認識幾天。可如今,他們卻自然而然的接納了司南。

自然到連個磨合的過程都省了。

烏明對司南那邊的情況并不多關注,心神和視線一直落在烏亮那邊。到是柴簡的注意力有一半落在司南這邊。

當聽到司南說桂芝拿來的醬有多好吃,她以前都沒吃過的時候,還挑了挑眉。

司南不吃生醬的事,無論是行動還是言語都曾對她那三個小夥伴說過,這會兒再聽這話,柴簡哪裏不知道這位在睜眼說瞎話。

這性子...真是說不上有多好。

說真未必真,說假也未必有多假,但卻是實實大大一俗人。

不讨厭。

司南四人夾在家住村東邊的村民裏,吵吵鬧鬧的到了村委大院。見所有人都以家庭為單位的站好,司南便小跑過去站在柴簡。

站在柴簡身邊,看着太陽将柴簡的影子藏進自己影子裏,不由悄悄的轉頭,做不經意的瞅柴簡一眼。

烏明穩重,大家長範;烏亮開朗,善交際,到了柴簡這裏,就仿佛沒有一點長處外露。

呃...如果蔫壞也算長處的話。

感覺到柴簡時不時落在自己身睥視線,司南并沒有回去看,心裏不由将搭夥的三個男知青做了一回評價,然後心神就落在柴簡上次說的那句‘比電影好看’上了。

司南想,如果當時這句話裏加上‘明星’兩字,她應該會立時轉怒為喜吧。

╮(╯▽╰)╭

烏明烏亮的态度叫司南覺得這個叫柴簡的大男孩來歷不一般,而關于這一點,他們三人好像都沒有想要對她隐瞞的意思。

當然了,一塊生活,想瞞也瞞不了。既然瞞不了,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掩飾呢。

可能也是這種情況,叫司南對柴簡有些好奇,但更多的卻是敬而遠之。

畢竟這年頭,可不是什麽人情人脈都能投資的。

還有五年時間,她...還是別想那些有的沒的,專心準備高考比滿足好奇心更重要,也更實在。

以前學獸醫,是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養寵物了。給寵物花銷比給自己還舍得,所以學獸醫,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她剛畢業就拿到國動入職通知了,如果工資待遇都不錯,那她就先幹幾年。過幾年工作經驗有了,工作資歷也有了,若是時間上處理得來,她就利用空閑時間開一家寵物診所。

不愁沒生意的。

當初選了這個專業後,老爸老媽可是連小區門口那個帶地下室的二層門市房都給她貸款買下來了。

地下室當庫房,一樓給小動物看病兼着賣些寵物物品,二樓居家過日子用。

老媽那會兒還說,等她将寵物診所開起來,他們一家就都搬到門市房的二樓來。

回憶帶着思念的味道,怕繼續回憶再勾起思親之情。司南便連忙收斂了心神繼續想高考和專業。

如今是七二年,七七年高考,大學畢業的時候應該是八一年前後了。八幾年...再學獸醫真的好嗎?

而且她都學過了,也範不上再學一遍吧。

可不學獸醫,難道學人醫,這個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分配的醫院工資待遇令人滿意。也許以後她可以從人到寵物,來個一條龍服務。若是給她點學習時間,白事上的業務,她也可以嘗試着接個單……

→_→

話回眼下,村民們陸續來了村委大院,等時間和來的人數都差不多的時候,生産隊長蔡根生就站在村委大院最前面,挨個點名,點到一個就到朱會計那裏簽上自己的名字或是按個手印。

司南他們來村裏兩三天了,但今天才第一次見到二隊的蔡隊長。一件泛黃的短袖,裏面一件紅色印字背心。整體感覺像以前看過的老電影裏最能吃苦,也最能幹活的那類...村民。

原來老電影裏演的東西還原度這麽高呀。

滿足了好奇心,司南便收回視線,低頭看着自己的腳尖了。大院裏不少好奇和打量的視線都落在他們這邊,這讓司南多少有些不自在。

等所有人都簽到了,生産隊長才說起今天的任務。他說玉米長勢好,收割時間可以提前了。他們今天兒的主要任務就是掰玉米和将掰下來的玉米都運回村子。

司南眨眼,悄悄的吐出一口長氣。這活聽起來,好像挺簡單的。

(*^__^*)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