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成親(1)

晏池和沈毓休的這門親事談得非常快,晏騁回幽都的第二天,沈家父母就帶着聘禮上門提親來了。

晏父晏母知道這件事情後,也立馬從後山趕了下來,晏母拉着晏池的手,捂着嘴小聲地啜泣。

沈家父母面面相觑,晏池拉着母親的手,眉目間更柔和了些。小聲地說道:“這是開心的事情,娘哭什麽?”

晏池出生的時候晏母難産,生完孩子根本沒有精力親自帶孩子,一直到晏池已經會走路叫娘親了,她的身體才漸漸養好,将孩子領到身前來養着。

而因為晏池從小身體就不好的原因,晏母對他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有哪裏照顧得不得當讓晏池不舒服了。于是就導致晏池跟她一直都不是特別親,兩人之間反倒沒有晏騁跟母親之間那麽親密。

可是到底是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等到晏池要嫁出去的時候,晏母幾乎要被自己內心的愧疚淹沒,她總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耽誤了晏池。

“是娘的錯,才會讓你身子不好。”晏母用手帕抹了抹眼角,拉着晏池的手一刻也舍不得放開。

聽見她這話,沈毓休的母親用手肘撞了撞自家相公的小臂,那眼神分明在說:身子不好是不是生不出小孩啊?

沈父扯了扯她的衣袖,小聲地湊在她耳邊說道:“胡說些什麽?大戶人家的孩子身體不好肯定舍得花錢來治病,用不着我們操心。”

他擡眼看了一眼晏池,發現對方沒有望着這邊看,又低下頭說道:“再說了,毓兒喜歡便好。日後若是真的生不出孩子,再讓毓兒納妾。”

沈母釋然地點了點頭,在晏池母親跟晏池敘完舊後,走上前熟絡地攬上了準親家母的手臂。

晏池的母親希望晏池能夠早點找到好的歸宿,沈毓休的母親又想早點抱孫子,于是在兩人的商量下,将成親的時間訂在了這個月的十八號。

只有七日的準備時間。

“我看了黃歷找了算命的大師,都說這十八號是個良辰吉日,宜嫁娶,日後一定會順順利利和和美美的。”

沈母手裏抓着祖傳的玉镯就往晏池的手腕上套,一只手将晏池左手的衣袖往上推,露出他一小截潔白如白瓷瓶般的手腕,在看見上面一顆淺紅色的朱砂痣後,總算放下了心。

“這是毓兒他奶奶當初傳給我的,”沈母臉上的笑容都明朗了不少,“以後你就是我們沈家的媳婦兒了,毓兒要是對你不好你只管跟我說,我幫你教訓他。”

Advertisement

沈毓休笑得有些無奈,宣誓占有權一般将晏池摟進了自己的懷裏。

“娘,你看你說的是什麽話。我疼他還來不及,怎麽舍得欺負他?”

兩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了午飯,沈父沈母就馬不停滴地回沈宅裝飾去了,而沈毓休也不情不願地在晏府門口跟晏池分開。

“令尊令堂已經走遠了,”晏騁錯開一步站在晏池的面前,阻止了沈毓休還想繼續牽着晏池的欲望,“沈公子不快點跟上去?”

沈毓休實在是拿晏騁這種流氓做派沒辦法,哭笑不得地在晏池的手心裏塞了一張紙條,依依不舍地一步三回頭。

晏池也沒有避着晏騁,打開了沈毓休塞給他的那張紙條,看見上面飄逸的字體,很快羞紅了臉,将紙團揉成一團捏在手心中。

少年紅粉共風流,錦帳春宵戀不休。

晏騁輕啧一聲,幹脆地拉着晏池進了院子裏,再将大門關上了。

“像個小孩子一樣。”

晏池笑着跟宋錦書打趣晏騁,卻沒想到晏騁更加理直氣壯地回道:“我這是幫哥哥在沈公子面前樹立威嚴,我就是要讓他知道我哥哥背後是有勢力的,他日後若是想要欺負哥哥,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沒想到晏騁會說出這句話,晏池愣了愣,一陣暖意湧上心頭。

他将晏騁帶大,對晏騁也管得最嚴,晏騁年少時貪玩跑去花街柳巷他也是毫不心軟地用竹條抽他,晏騁長大後有了自己的想法,跟他也疏離了不少。

卻沒有想到原來在他心裏,自己這個哥哥的分量一直都很重。

晏池低頭裝作自然地屈起食指蹭了蹭微濕的眼角,偏過頭埋怨般跟宋錦書說道:“不久前還因為跑去青樓被我抓回來關禁閉的小子現在也學會疼人了呢。”

這幾日或許是天氣回暖,又或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晏池面色肉眼可見的好了很多,就連常年蒼白的臉頰上都多了些許紅潤。這會偏頭笑着,陽光透過頭頂的梧桐樹的枝桠的縫隙照下來,晏池眼底映出一片光斑。

宋錦書也被晏騁逗笑,那雙渾圓的杏眼彎成了月牙,眼尾處睫毛黏結在一起,形成一抹上挑的眼線。

面前的這一幕讓晏騁鼻尖發酸,上一世他連晏池死前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他一向愛幹淨的大哥最後慘死在髒亂鼠蟲遍布的監獄裏,被抛屍荒野身體被蟻蟲惡鳥啃食。

而宋錦書,一直到最後心裏想的都是他。

直到這一刻,晏騁才真切地感謝老天爺重新給了他這次機會,能夠将前世那些荒唐的結局一一重寫,能夠看見他最珍重的兩個人同時在自己面前露出笑臉。

“多大的人了,被誇獎還要哭鼻子啊?”

原來不知不覺中,晏騁已經淚流滿面了。

晏池一邊取笑他,一邊擡手揩去了晏騁眼角滑落的淚珠。

晏騁也不惱,安安靜靜地任由晏池擦幹淨他臉上的淚痕,這才開口說道:“我要親自給大哥做一套嫁衣,讓大哥風風光光地嫁出去。”

晏騁說做就做,當天下午就把成衣鋪的掌櫃和裁縫叫到家裏。又吩咐人去布莊取來上號的幾匹紅色絲綢,幾個人在小院的石桌旁圍成一個圈,讨論得孜孜不倦。

七日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宋錦書只覺得一晃眼,就到了晏池要嫁去沈家的日子了。

晏府外張燈結彩,處處都能看見随風輕晃的紅色燈籠。

幽都無人不知,晏府谪仙般的大公子要嫁人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