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良人來了 良人來了

韓王妃到現在還是懵的,還是沈皇後喊韓王妃進宮道:“皇上這也想增加訓兒的籌碼,才讓長孫家的姑娘做次妃,你侄女兒那裏算是我們對不住她了。不過,你放心,韋貴妃有心,同我說了,願意讓韋相的兒子玄凝娶玉蓉,也不算辱沒了她。”

到底她穩的住,面上還帶着笑:“您既然這般說了,我為他們都高興。”

這中間必定是出了什麽岔子,到底是什麽岔子呢?

還是沈皇後解釋道:“新安胡鬧你也是知道的,不知道是誰在她面前提起玉蓉的名聲,她求得皇上同意,那邊韋貴妃本對皇上小心殷勤,故而一口答應,還說只要讓公主順心就是。”

原來是她壞事了,還真是千裏之堤毀于蟻穴,韓王妃暗道。

但韓王妃也并非等閑之輩,既然玉蓉并不能嫁給江夏王,而是長孫氏要嫁進來,她又開始向沈皇後打聽長孫氏。

沈皇後見韓王妃這麽快就轉向也佩服她的識時務,人啊,最怕不撞南牆不回頭,這就不好啦。

旋即宮中讓欽天監算了日子八月讓長孫氏進門,同時讓玉薇入侍江夏王。

盧莺莺一口貝齒幾乎咬碎,“這下好了,那楊玉蓉不過是容貌出衆些,長孫蘊可是家世極好,缺的只是個嫡出的身份,她又比我先進門……表妹,你算是算錯了。”

聞言,周紫英忙道:“表姐,你是正妃,就是她先進門,這妾和妻乃是雲泥之別。”

但盧莺莺哪裏服氣,只覺得自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若非是表妹極力說什麽楊玉蓉最該對付雲雲,她也不會鬼使神差,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卻說玉薇這邊魯老夫人很是意外:“您是說韓王妃要接我們玉薇入府伺候江夏王?”

來人是韓王妃身邊的夏金家的,她雙手交疊福了一身,話倒是說的客氣,“我們世子爺多喜歡薇姑娘啊,我們王妃就派我來接。老夫人,這可是天大的福氣,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呢。”

這話說的,難道她們家玉薇是什麽阿貓阿狗嗎?

就這麽無名無分的進府去,這算什麽。

Advertisement

魯老夫人笑道:“我聽說長孫姑娘要做江夏王側妃了,我們家孫女兒蒲柳之姿,雖然不得入眼,但也是王妃娘家侄女兒……”

夏金家的立馬道:“咱們薇姑娘可是頭一個進府的,生個一兒半女的,您還擔心這個,要我說很不必擔心。世子聽說我來,還特意準備了一對玉佩,您就放心吧。”她看的出來魯老夫人欲擒故縱罷了,就玉薇那樣的,怎麽可能讓王妃去請封側妃,她家還比不得蓉姑娘呢,蓉姑娘的爹至少還是王府典軍,來日,韓王做了太子,那楊典軍可就是宮中侍衛了。

果然魯老夫人推辭幾句,還是同意了。

雖然只是王之侍妾,但好歹有了指望,只要玉薇能生下一兒半女的,那就再好不過了。

玉薇茫然的很,雖然這些日子有嬷嬷教導她,但是真的要脫離家人,去個陌生的地方,她真的太難受了。

魯老夫人卻道:“你總比玉蓉好,眼看她起高樓眼看她宴賓客,眼看她樓塌了……族裏誰不在看她笑話,她都被弄的失了常态,你到底是正經的江夏王妾侍,又是韓王妃侄女,将來必定不同。”

其實以前玉薇和玉蓉關系不錯,只是後來,為了江夏王,二人生疏許多,提到這個,玉薇甚至道:“等我同王爺說,讓他給玉蓉說一門好親事。”

“你呀,就是心地善良,她好好兒的時候可沒有想過要為你做什麽。”魯老夫人恨鐵不成鋼。

但終究還是塞了銀票給她,“記得不要小氣,該賞則賞,我把心腹管嬷嬷派給你,日後你就好好的在王府,記住了,最重要的是懷上子嗣。”

有了子嗣,才是根本。

無論你多受寵,沒有子嗣,就跟無根的浮萍一樣,二房和三房為何不同?難道真的是二房老夫人不如三房的老夫人麽?自然不是,那是因為三房魯老夫人有兒子,二房絕嗣,只有個丫頭片子玉質。

玉薇懵懵懂懂的跟着韓王妃派來的人走了,三房和四房挨着,三房的動靜她們當然看的到。

“娘,您就別擔心了,俗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攔不住的,韓王妃也盡了力,只是事事總不會如人所願,您若真的疼我,就該替我再尋親事。”玉蓉害怕朱氏開始催婚,只要反向催婚。

朱氏扶額,“我知道了。”

要說朱氏自己還沒反應過來,女兒卻催了,她想了想周圍能夠配得上的,哎呀,她也真不認得幾個。

還是範氏道:“我那位表弟姓段的那位,娘看如何?”

範氏也是好心,玉蓉卻對朱氏道:“那位段表兄還沒我高吧?算了,我要找個七尺到八尺高的。”

朱氏覺得合理,她女兒這樣的姑娘,王孫公子都配不上,段家那位偌大年紀,連個正經營生都沒有。

到了二月二十七,朱氏好容易尋了幾個,還從媒婆那兒拿了畫像過來。

玉蓉攤開第一個,身高倒是不錯,但是是校尉,聽聞功夫還不錯,朱氏着補道:“他上頭三個姐姐才生的他,可金貴着呢……”

“有宅子嗎?”

朱氏這個還不清楚,又去向媒婆打聽,才道:“沒有,不過人家說了,你看中哪兒,她們就在哪兒起屋。”

“您還是先仔細多問幾句?”

果然人家還惦記她的陪嫁,朱氏曾經嫁給楊兆之前就自力更生為自己在京中置辦了一個二進宅子,那家人表面說準備,實際上是想住女方家。

第二位是位舉人,相貌亦堂堂,但是十分熱血,言必稱自己要去苦寒之地建功立業,至少三五年不回來雲雲。且言辭浮誇,明明也無甚恒産,卻妄議國家大事。

玉蓉冷哼一聲,“我不做王寶钏……”

“罷了,罷了,蓉姐兒你也不必太挑了。”

玉蓉心道,我若不挑着點,你閑下來就勸我,天天催婚了。

她甚至道:“明兒就三月了……”

“這麽快,今兒不是才二十八嗎?”

“娘,二月只有二十八,您就快些替我尋覓良人去吧。”玉蓉催促她。

朱氏語塞:“哪有這麽快?”

“您不是時常跟我說婚姻是人生大事嗎?您是我娘,您又不讓我出門子去偶遇,也不讓我自個兒挑,可不就要勞煩您麽?”玉蓉想自己再磨幾次,這選婿就自個兒做主了。

一早起來,一群小雀兒叫個不停,朱氏心情不好,揮揮衣袖,“去,一邊去。”什麽喜鵲,還敢亂叫喚,女兒高不成低不就的,還不知道找誰去呢?你們胡亂報什麽喜。

女兒的良人在哪裏唷,她心裏感嘆,正欲出門,卻見荀媒婆上門,她還撓撓頭,心道自己不是托了陳媒婆嗎?這俗話說一事不煩二主,正欲打發了去。

那荀媒婆卻道:“您家大喜呀,婆子我是受韋相所托為其公子向貴府小姐求親的?”

朱氏聽到韋相,有點不置信,她傻乎乎的問起了女兒托她選婿标準,“請問公子身高?官職?以及家中情況?”

荀媒婆幾乎不加潤色,“韋公子本人高八尺有餘,京兆韋氏宗子出身,其父乃是左相,本人官拜太原府少尹,母親早亡,有一祖母,乃是襄陽郡公之女,陳郡謝氏出身,其姑母為聖上貴主。”

朱氏簡直是喜暈了,又想早上那一群喜鵲,哎呦,還真的是喜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