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誅心之言

“陛下,閩浙水災雖嚴重但是攝政王身份貴重,親自去赈災恐不合适。”

工部侍郎拱手出聲。

“就因為閩浙水災非同一般,才需要攝政王親自前往,閩浙是大梁的糧倉,如此水災之下恐怕糧食會嚴重減産,更何況大災之後恐有大疫,攝政王親自去才能體現朝廷的重視。”

這位前太子府詹事曹斂可謂是條理清晰,步步緊逼。

聽着曹斂的話,蕭雲昊手心有些冒冷汗,他沒有任何一刻比此刻還想回到幾天前。

“攝政王身系大梁,此番若是前去閩浙,這金陵城中誰人坐鎮?政務誰人可主理?”

說話的是骠騎校尉蔣琏,他曾跟随在蕭衍軍中,自是知道蕭衍身上舊傷連連,去往閩浙舟車勞頓,加上當地連綿不斷的陰雨必然舊傷更甚,聽着恨不得推攝政王去往南方赈災的官員火氣都上來了。

禮部侍郎郭淮立刻拱手高聲出聲

“金陵城中有陛下在,難道在蔣将軍的眼裏陛下不可坐鎮京城,不可主理朝政?陛下不是這大梁之主,攝政王才是?”

這話一出整個朝堂一片寂然,小皇帝和攝政王漸漸離心,這朝野上下誰都看的出來,而蕭衍竟從很少處置站在小皇帝那一方的朝臣。

這誅心之言之下,其實是将小皇帝和攝政王的矛盾公然擺在臺面上,郭淮很聰明,他借題發揮将蕭衍去南方赈災這件事脫出了事件的本身。

給朝野上下傳遞了一個暗示,若是蕭衍并沒有去閩浙便是不尊皇帝,不敬陛下,這樣的帽子之下所有為蕭衍說話的人都會被扣上大不敬的罪名,心思可謂毒辣。

蕭衍自始至終都沒有參與朝堂的争端,只是臉色越來越差,額角慢慢沁出冷汗,他不得不分出精神來抵抗肋下舊傷磨人的鈍痛。

聽見底下這聲高聲質問他才打起精神出聲

“大梁之主自然是陛下,本王三日後便會前往…”

只是話還沒說完便被打斷,而這整個朝堂之上敢公然打斷蕭衍說話的人自然只有皇帝蕭雲昊。

Advertisement

“攝政王功在社稷,多年來勤懇輔佐朕,朕尚未親政,這金陵城不能少了攝政王,況且攝政王更有舊傷在身,不适合舟車勞頓,衆卿另議欽差前往吧。”

方才聽見那樣的誅心之言蕭衍都面不改色,此刻聽了蕭雲昊打斷他的話卻有些驚異地向上座的人看了過去。

蕭雲昊也對上了他的目光,這才看見這人的臉色不太對,他只想盡快結束了這個朝會。

“攝政王覺得誰去合适?”

蕭雲昊的态度讓曹斂和郭淮有些摸不清情況,卻也不敢再提讓蕭衍親赴閩浙的事兒了。

蕭衍拱手

“工部右侍郎蔡泉,左都禦史馮成都可,請陛下定奪。”

這兩人都曾經從地方上來過,官位同樣是三品,做欽差是合适的。

“那就蔡愛卿去吧,每日一奏。”

大事一定這才退朝,蕭衍撐了一把扶手起來,臉色白了幾分。

作者有話說:

自己刨的坑自己埋

蕭雲昊還想着這幾個大臣怎麽這麽有戰鬥力,他都快吓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