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卻說韶寧和正走在通往議郎閣的路上,忽然被不知何處竄出來的灰衣人溫直攔住了去路。

韶寧和一見是他,面色便有些不悅:“上午議郎閣有會議,希望你長話短說,不要耽誤了我的時間。”

“我家大人只讓我傳達兩件事,”溫直道,“其一,韶議郎一直在尋找的那名少年,我們已經幫您找到,并送回了韶議郎府中,至此,雙方合作協定正式生效。接下來,希望韶議郎能信守承諾,配合我們的行動。”

韶寧和面無表情地道:“已經承諾的事情,我自然不會反悔。另一件事是什麽?”

“其二,既然韶議郎表面上已經成為聞氏一黨,希望能好好利用這個身份,取得聞相的信任,好與我家大人裏應外合。”

“這一點恐怕有些難度。”韶寧和皺了皺眉,“當年我父親被害,聞相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若說我對他毫無恨意,誰都不會相信,更何況聞相生性多疑,勢必不會對我毫無防範;如今他将我調入繁京,委以虛職,就是為了将我擺在他眼皮子底下,以便控制。如此情況下,你認為我還能如何博取他的信任?”

溫直笑了笑:“信任這種東西,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後天慢慢培養的。你可知,我家大人是如何爬上今日高位的麽?”

韶寧和狐疑看着他,沒有說話。

溫直伸出一根手指,在韶寧和面前晃了晃:“單憑一個‘忍’字。當年你父親被奸人所害,我家大人并非不想救,而是即便出手救了,非但于事無補,反而陷他自己于不利境地,既然如此,他又何苦做徒勞無功的事情?這麽多年來,我家大人耐心蟄伏,忍辱負重,養精蓄銳,才終于一步步攀上了如今的高位。”

韶寧和沉默了片刻,道:“需要我做什麽,直截了當地說吧。”

“九月初八,是聞相生辰,屆時聞相會在府內設宴,希望韶議郎能把握機會。”溫直說完這句話,便默默退了。

韶寧和立在原地,靜靜思索:九月初八很快便要到了,屆時,他該拿什麽來吸引聞相的注意力才好?

這天傍晚,韶寧和一邊走回宅院,一邊還在思索這個問題。

伶舟見他心事重重,問道:“少爺,想什麽呢,這麽專注?”

韶寧和嘆了口氣:“為官之道,最難之處莫過于阿谀奉承卻又不露痕跡,這是一門艱深的學問吶。”

伶舟聽得好笑:“少爺,你這是打算去巴結誰啊?”

Advertisement

“聞相。”

伶舟一怔:“聞相?”

韶寧和看了看伶舟,苦笑道:“是位不好對付的大人物呢。伶舟,你腦子聰明,幫我想想,有什麽辦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取悅聞相,令他對我刮目相看?”

伶舟腦子裏首先冒出來的便是——把你自己脫光了送上床吧。

但是很快他便揮散了這個荒唐的念頭,韶寧和想要巴結的人是目前尚在丞相之位的聞守繹,而不是他這個身份低微的伶舟;更何況現在的聞守繹一心追逐權力,無意情色之歡,如果把男人扒光了送到他床上,只怕會适得其反。

正當伶舟胡思亂想之際,萬木插嘴問道:“少爺,我記得你上次剛來繁京那會,好像有給丞相送過禮的,那時候送的是什麽啊?”

“那不過是一塊虛有其表的木頭罷了。”韶寧和道,“那時候我無意與他有太多瓜葛,送禮也不過是走個過場,所以編了一段讨巧的吉祥話以作修飾,并不指望他能如何對我刮目相看。”

伶舟聽得嘴角直抽,韶寧和你終于承認你那時不過是在敷衍了事了麽,虧你還能說得如此理直氣壯。

只聽韶寧和繼續道:“但是這一次性質不同了,這次要送的是聞相的生辰賀禮,不貴重的東西根本上不了臺面。但僅僅只是貴重,又體現不出我的獨特之處,必須別出心裁,令聞相過目難忘才行。”

伶舟凝眉盯着他看了片刻,問道:“少爺,你為什麽突然想要巴結聞相?之前你不都一直在韬光隐晦的麽?”

“韬光隐晦得久了,難免也會感到寂寞的吧。”韶寧和無奈地苦笑了一下,“但凡入仕為官之人,哪有甘願被埋沒的?誰都希望自己能夠施展才華,實現抱負吧?”

“那麽,少爺你的抱負,是什麽?”

韶寧和想了想,低聲道:“忠于社稷,造福百姓,當一個能實現自身價值的好官。”

伶舟靜靜望了韶寧和半晌,沒有說話。

韶寧和側頭看了看他,笑問:“怎麽這樣看着我?”

“呵,沒什麽。”伶舟撇開眼去。

韶寧和沒有對他說實話——伶舟敏銳的直覺告訴他,韶寧和隐瞞了內心真實的想法。

這天夜裏,韶寧和一直在床上輾轉反側,苦思冥想着送禮的煩心事。

同樣失眠的,還有另一間屋子裏的伶舟。

他回憶上一世,從韶寧和調入繁京,到聞守繹被刺身亡的兩年多時間裏,韶寧和一直處在光祿勳議郎的位置上,默默無聞、毫無建樹,讓他幾乎忘記了此人的存在,更不要說在壽宴上留意到韶寧和,進而對他提拔重用了。

但是這一世,從韶寧和積極籌備賀禮的心态來看,他似乎并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樣甘于寂寞、與世無争。

伶舟為此感到十分苦惱,一方面,他并不希望韶寧和能夠被重用,因為這樣就會改變原有的歷史軌跡,從而間接影響到聞守繹今後的命運。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實在對韶寧和急于出人頭地的真正目的感到好奇,他想知道,韶寧和此舉,究竟是真如他所說的為了“忠于社稷、造福百姓”,還是另有圖謀。

漸漸的,他的思緒又飄到了之前在煙月谷與柳知昧的一番談話。

聞守繹死,他便以伶舟的身份繼續活下去;聞守繹生,他便要回歸本體,失去伶舟的所有記憶,包括他與韶寧和的這段感情。

之前他一直以旁觀者的立場看待這一段重複的歷史,為的就是不擾亂歷史的軌跡,改變聞守繹的命運。

但若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他出手幹涉,歷史又會演變成何種模樣?屆時聞守繹還會被殺嗎?如果依然會被殺,說明這是命定的結局,如果有生還的希望,那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只不過這一場性命的賭局,更加兇險一些罷了。

如此一想,伶舟的思維突然開闊了不少。

既然有機會重生一次,他何必要苦苦循着歷史的軌跡重走一遭呢?

既然換了一種身份,那就以全新的身份,好好體會這一番人生滋味,不論最後聞守繹是生是死,他至少不枉多活了這兩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