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相遇
禮堂外難聽的咒罵在星矢的一拳之下,終于徹底閉上了嘴。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剛才的一巴掌已經讓他的鼻梁打歪了,而星矢的一拳則會把歪掉的鼻梁再打正回去。
不會留下故意傷害的證據,只是要他吃點苦頭。
“那麽,現在!”前任女神莊重地說,“來到這裏的,都是我的親朋好友。今日來此,只是為向一對新人送上祝福。愛情是沒有界限的,我想各位的眼光不會因為一點世俗的看法就變得狹隘吧?”
幾個名流整整領帶,他們眼中的自己都是卓爾不凡,當然不會與世俗的想法同流合污了。
無人表示反對。
“那麽……”紗織擡手,撫掌三聲。
大廳一暗,卻有一道燈光打在舞臺的那一端。一名身穿白色西裝的男子挺拔地立在燈光正中。
他的懷中捧着一束紅百合。
“哈迪斯大人,”米諾斯在守的耳邊小聲提醒,“紅百合的花語是‘永遠愛你’。”
于是,守立刻明白教師節應該送青燈老師什麽花了。
“米諾斯,那就是新郎一輝嗎?”守問。
“是的。”米諾斯回答。
“他穿着西裝呢,不是新娘裝嗎?”
“估計被駁回了。”
如傳言一般,一輝和星矢長着一張差不多的俊朗的臉,只是相比之下,星矢更熱情,而他則更內斂些。
因為常年的鍛煉,無論是從骨架還是肌肉來看,都比普通的日本男人要魁梧許多,再配合那張陽剛的臉,果然,讓他扮女人也太勉強了。
一輝站在那頭,将那束花高高抛過舞臺,不偏不倚地落入潘多拉的懷裏。
又一束光打在潘多拉的身上。
“這是死亡皇後島的規矩,”一輝說,“摘下盛開自岩漿附近的紅蓮,将之送入愛人的懷抱,雙方就能成為真正的夫妻。”
他走上舞臺,向潘多拉伸出手:“不過,這裏是日本,也沒有岩漿邊的紅蓮,在我眼中的你……”
“……像個純爺們一樣。”守在心裏默默地補充。
“……雖然靜默,但實際熾熱得和這紅百合一樣……迷人……”
他堅定不移地始終盯着潘多拉,守想,一輝很勇敢,但他一定是個不善于表達自己感情的男人,所以就連這麽普通的結婚誓詞都念得肉麻且磕巴。
很明顯,這些臺詞都是別人寫的,只有“來自死亡皇後島”的規矩,才是一輝自己的臺詞。
在一長串事先安排好的廢話中,餓了半天的守終于得以吃飯。而在場的來賓也一個個再顧不上“這是個同性戀的婚宴”之類的話題,燈光一暗下,便光顧着摸索起實現擺好的自助餐。
反正只有舞臺上是亮的,也沒人現有誰在偷吃。
得體的紳士嘴角挂着意大利面;雍容華貴的女士完全沒覺下巴上沾着色拉醬;少爺小姐們時不時用叉子戳起一塊牛肉塞進嘴裏細致地咀嚼,只有在品嘗食物中,他們才能保持最起碼的禮儀。
禮儀那種東西,就是做給別人看的,既然沒人看,就見鬼去吧!
守鑽出人堆,從桌上摸到一塊面包一口氣塞進嘴巴裏,嚼了兩下就咽了下去。然後抱起一盤壽司,沾着醬油和芥末一個一個地慢慢品嘗。
臺上冗長的告白終于臨近尾聲,接下來,新郎要和新娘接個吻。
誠然,守見過不少男人和男人的接吻,不過,在一輝看來,吻男性的潘多拉絕可絕不會是他結婚的本意。
他那便秘似的表情正顯示着他十二萬分的痛苦!
“真是個別開生面的婚宴,似乎一口氣看到了不少有趣的事。”
守顧着腮幫子努力消化掉一嘴巴的食物,他回過頭,看到一個陌生的男人……
當然,他今天也見到了不少有趣的事,陌生人一個個輪着來搭讪,大人們可真是奇怪啊!
“你……你好!”他把一個壽司咽下去,努力讓自己聽起來口齒清晰,“朱次……見面,請……都都指教。”
幸好他是個面癱,無論是吃得多麽難看,始終繃着一張臉,好讓周圍的人都以為他就連吃飯也很嚴肅。
“你好,在下姓出雲,出雲須佐。”新來的男人晃着酒杯,和剛剛被丢出去的那男人從形象上來看沒什麽不同。
只是這一位,從氣質上來說,與剛才那位有着天淵之別。
臺上的兩位,正在傻乎乎地被訪問第一次見面的情景。
“那是個戰争!”一輝一臉沉痛。
“沒錯,是個戰争!”潘多拉緊握着拳頭大聲附和,與大廳中浪漫的布置格格不入。
那個人饒有興致地觀望着舞臺:“久聞城戶家怪人輩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在城戶家的養子面前說這種話似乎很失禮啊。”守提醒道。
“不過,剛才更失禮的話,不也經由你口中說出了嗎?小朋友?”
“……”
“呵,”他笑了笑,“不,在下并沒有挑釁的意思,只是覺得小朋友很有趣,随口一說而已。”
“但是朕不覺得有趣。”
看來,這個男人很喜歡開無聊的玩笑。仔細觀察他,現他并不是單純的日本人的臉孔。他的雙目帶點歐洲人的深邃,鼻梁筆挺,面頰如刀削過般有棱有角,頭卻是黑色的。
他是個混血兒。
受保持着警惕,叫出雲的男人倒也沒什麽大的動作。他拾起自助餐桌上的糕點随手丢入口中。
“其實我是很佩服你的勇氣的,小朋友。”
“啊?”守不明所以。
“是東條敏夫。您或許不知道,自己恐怕會給城戶家惹來一個麻煩。”
“有這麽嚴重嗎?他只是個人類而已……”
“在您看來或許沒什麽,但在人的社會中,人就只能遵守人的規則。”
“這樣……”守挑了挑眉,“那麽,他在人當中很厲害?”
“可以這樣說哦,”出雲笑眯眯地說,“他的家世顯赫,而他本人則是一名律師。而這也或許是城戶小姐對他動粗的原因之一……源于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