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章節

子都十歲了,霍希朝不過六歲,小孩子家打一下又能多疼。也不理會自己兒子,只是對霍希賢笑着道:「小孩子不懂事,不理論就是了。」

「謝王爺大度。」霍希賢笑着說着。

前頭打了一架,雖然沒吃虧,霍希賢也不敢再把三個弟弟留在前邊,親自送回了後院。又把跟茂親王世子打架的事據實回報給思宸,思宸雖然驚訝于兒子們的惹事速度,不過也沒啥奇怪的,跟茂親王世子不是打一回了。

又說到這回連六歲的霍希朝都參戰了,思宸聽得直搖頭,十來歲的孩子們打架,一個六歲的豆丁去參戰這就是找吃虧。叮囑了幾句,又霍希朝身邊的奶媽叫過來,霍希朝身邊的小厮年齡小,一定要管教好了。

中午在護國寺吃的素齋,飯畢外頭天就陰了下來,眼看着就要下雨。思宸不敢多呆,雖然離的不算遠,真要下起來回去也不方便。讓婆子傳話給霍希賢,收拾一下這就要回去,楊氏帶着丫頭婆子們也把裏頭東西收拾妥當。

趕緊着回去,走到後半路的時候雨還是下了起來,緊趕着回去,坐在車裏轎裏主子們是沒啥事,外頭跟車的就倒黴了。進府了思宸先吩咐他們各自更衣休息,又吩咐廚房給所有跟去的人煮姜湯去寒。

雨一直在下,有越來越大之勢,己經入秋許久,這麽一場大雨之後天氣只怕會更冷了。晚飯各自在屋裏吃,霍希賢和楊氏晚上的請安也免了。霍景之己經打發小厮傳了話,雨太大他借住在親家楊大人府上,讓思宸先睡。

外放三年的楊大人己經回京,跟霍家關系越發親密,借住楊家倒不會有什麽事。其實就是有什麽事,思宸現在也不會放在心上。己經分家出來,她己經是後院最大的,凡事要是再上心再用力,對她也是無益。

八年時光轉眼飛逝,思宸是徹底不管家了,全部交給楊氏打理。八年裏頭楊氏又生了一個兒子,霍希賢的侍妾海棠也生了一個女兒,時至此時才正式擡了姨娘,海棠比霍希賢還大,此時己經不太受寵。

楊氏仍然歡歡喜喜的擺了幾桌酒,又賞了衣服頭面,帶着給思宸磕頭。思宸笑着受禮,自然不忘打賞。這些年霍希賢房裏并無姨娘,楊氏有二子一女,娘家硬自然立的住。現在年老的婢妾有孕生女,擡了姨娘正好成全楊氏的賢慧名聲。

「太太,外頭有戶姓崔的人家,淮陽人士,說是太太的舊識,拿了貼子過來拜見。」管家娘子匆匆進來回話,心裏也是好奇,家裏老爺也就外放過青陽而己,怎麽會跟淮陽的人家認識。

思宸聽得也愣了一下,淮陽崔家?難道是崔先生的侄子上京了?這些年來思宸一直有派人去給崔先生守墓,也會去崔家看看,知道崔正均娶了個非常能幹的媳婦,掙了大片家業。現在突然間上京來,想想秋闱才過,心裏頓時有數,忙道:「快迎進來。」

說着思宸起身要去迎,楊氏也連忙着站起身來,婆媳兩個迎到二門,只見崔家車駕己經進來。崔正均攜夫人正欲上前介紹見禮,思宸看到沈氏眼睛頓時瞪大了。沈氏比思宸還要大幾歲,相貌仍然只是普通,但精神看着十分好,一頭烏黑頭發,顯得十分年輕。

沈氏微笑着道:「霍太太,許久不見了。」

思宸驚訝過後也笑了,上前拉住沈氏的道:「沒想到會跟姐姐如此相見,姐姐果然是有大福氣的。」沈氏的福氣是她自己掙出來的,實在難得。

說話間迎着進了屋裏,沈氏育有二子一女,女兒是大的,今年八歲,名錦。模樣倒是像崔正均,行事舉止卻是像沈氏,兩個兒子一個五歲,一個四歲,奶媽們抱着。崔家孩子上前來見禮,因為太匆忙,思宸見面禮都不及準備,倒是楊氏機伶,襯着思宸和沈氏說話的功夫己經備好拿過來。

Advertisement

雙胞胎跟着霍景之出門了,霍景朝從來都是脫了缰的了馬,根本就找不到人。孝哥兒雖然天天跟着霍希朝倒也乖巧,現在上學去了。

欣姐兒上前見禮,沈氏拉着欣姐兒一通誇,見面禮送上,笑着又問:「也是大姑娘了,許人家了沒?」

欣姐兒羞的臉通紅,楊氏笑着道:「想當明年及笄了再定。」

「也是。」沈氏笑着點頭,要是訂太早了,萬一男方死了還要背個克夫的名聲,再者年齡還小也看不出來好歹來,大點再訂也不遲。

思宸一直把崔錦拉到身邊,心裏十分喜歡,雖然今日是初見,思宸覺得崔錦十成十像沈氏,尤其她還是長女。又聽沈氏說到親事,倒是有心把崔錦說給自家老四,崔希朝野馬一樣,媳婦得娶個厲害能管住的才行,不然房頂都得被他捅個窟窿。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念頭,成與不成還要往後看,前頭兩個雙胞胎的婚事還沒定下來,更不用說弟弟的。

崔家一家齊上京是為了明年春闱,秋闱的時候崔正均中了會元。考了這麽多年始終不中,結果一中就是會元,崔正均讀書多年對自己的程度也很清楚,襯着現在一鼓作氣,要是此次不中,雖然以後還能考,估摸着成績也不會很好。

思宸聽得大喜,崔正均是崔先生的侄子,他能有個好前途崔先生泉下有知也安心了。本來以沈氏的意思是出去住,因為是舉家過來的,沈氏早打發了家中管事找了宅院。

思宸哪裏肯依,霍家非常大,收拾一處空院落十分方便,又不是長住,只到明年春闱,外頭去住沈氏就是再有本事也得去打理收拾,怕還要分了崔正均的心。不如直接在霍家住下,崔家人等的正常開銷仍然是崔家的,霍家只是提供院落,這樣閑的時候她和沈氏可以一處說說話,崔正均也可以跟霍景之說說文學之類,霍希敏和霍希丞還可以圍觀旁聽。

推托一會沈氏也依了思宸,霍景之官越做越大,朝中地位顯赫,崔正均春闱還沒考過。以後當真走仕途,靠着霍景之的時候多着呢。人家太太主動視好,再推就顯得十分矯情,要是一點光都不想占何必拿着貼來霍家。

楊氏忙起身去按排房舍住處,崔家人口不少,又有孩子,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少。管家娘子只怕處理的不妥當,親身去放心些。

「霍太太真有福氣。」沈氏笑着說着,這個年齡就可以享兒媳婦的福,還是前頭庶子媳婦,凡事不用操心。這也是思宸的本事,她能攏住媳婦,本來就不是親生的,也沒教養過,能相處的如此好十分難得。

因無旁人在,思宸也笑着道:「媳婦值得我疼,我用真心待心,她自然也用真心待我。」兒媳婦也是人,只看如何對待。

晚間思宸辦了宴席把全家都叫上,給崔家衆人接風,霍景之那裏早送了消息。這可是個會元,霍景之豈有輕視之禮。大大小小介紹一番,唯獨不見霍希朝,思宸對這個兒子實在沒辦法了,只是道:「天色晚了,派人去找。」

霍希敏笑着道:「母親不用擔心,左右不過相熟的幾家,估摸着一會就回來了。」

「還是派人跟着放心些。」思宸說着,她還記得自己一個堂兄就是外出不歸被人打死的,想到這事思宸就有點怕,天子腳下也不安全。

酒席到一半,霍希朝頂着熊貓眼回來了,衣服己經換過,只是眼睛沒那麽快消下去,再者霍家老小也早就習慣了,也沒必要遮着藏着。直接去酒席處請安,霍景之皺眉道:「又能跟茂親王世子打起來了?」也不知道兩人是不是上輩子冤家,從護國寺開始,一打八年,戰火不斷,多是霍希朝贏,茂親王世子卻是不屈不饒,越敗鬥志越強。

霍希朝辯解道:「是他來打我的,我總不能站着被他打吧。」

有外客在,霍景之也不好當着人面教育兒子,對于這個兒子霍景之也十分無奈,打也打過,只要打他就求饒,說要改。然後轉頭就打耳旁風該幹嘛幹嘛去了,霍景之也下過死手打過,結果仍然沒用,霍希朝嘴上從來說的好聽,事情卻是該怎麽辦怎麽辦。

霍景之也沒辦法了,除非一道雷劈下來徹底洗了霍希朝的腦子,不然指望着他改是不可能了。書讀的不好不壞,但指望着功名上出來不太可能。前些時候,霍景之跟霍希朝深談過一次,霍希朝中心就一句話:是男兒就該沙場上建功立業。

聽得霍景之無語,志向聽起來很遠大,問題是大珠國泰民安無戰事。按照大珠慣例,武官的地位是比文官低,同級文武官,武官得向文官行禮。武官基本上沒啥大實權,真拿到大權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