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場瘟疫席卷了七國十四州。
起初并沒有人在意,因為只是輕微的咳嗽,發熱。患者去醫館看了病,大夫也只說是肺熱、風寒,拿了些藥吃上幾天就好。
十月下旬,正是入冬的季節,天氣漸冷,多有傷風受涼的,年年如此,并不稀奇。但是患病的人越來越多,而有的人甚至開始咳血,一些州府才意識到事情不對,急忙上報國君,同時向道盟發出求援。
其時已近年關,而徐慢慢和琅音已被卷入法陣中一個多月了。得知消息的徐慎之和寧曦都趕到幽玄峽谷,想方設法破解時空法陣。但法陣之晦澀複雜乃徐慎之生平未見,始終找不出解陣之法。而這時各大宗門掌教皆收到了門下弟子來報,所轄領地內出現大量病患,疑似有瘟疫蔓延。不但普通百姓感染了瘟疫,便是七大宗門的修士也不能幸免,金丹之下的修士也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只是比普通人支撐得更久一些。只有結丹者,才能以金丹壓制毒性。
徐慎之與寧曦不得已匆匆趕回門中主持大局,詳細了解之後,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過往萬年不是沒有發生過瘟疫,但瘟疫多只在局部區域內傳染,因為十四州山高水長,往來不多,瘟疫很難蔓延到其他州府。而這一次的瘟疫卻非同尋常,七國十四州同時爆發,一模一樣的症狀,說明了是同一種疫症。能夠讓同一種疫症在十四州蔓延,那便只有樞機樓。
寧曦猛然想起,徐慢慢的擔憂。
——血宗明知道神農祭之日天都防衛極嚴,為何要挑在那日行動?
——那個日子有什麽特殊的意義?
寧曦這時才恍然大悟,徐慢慢一直以來的擔憂并非多慮自擾,血宗之所以挑在神農祭之日動手,就是因為神農祭乃是最隆重的盛典之日,七國十四州的百姓齊聚天都城,若這時候血宗有意将瘟疫于人群中擴散,那麽這些被感染的人便會将瘟疫帶回各自所在的州府,七國十四州,無一處能幸免!
瘟疫來勢洶洶,借着普通風寒的掩護,在道盟發現異常之前便已成燎原之勢,席卷七國。道盟七宗派出門下弟子,前往各個州府進行救援,然而看似普通風寒的疫症根本無法用尋常藥物治愈,即便是靈藥仙草,也只能暫時壓制,減輕症狀。
寧曦一邊忙着門中事務,另一邊挂心着徐慢慢的安危。雖然身邊人都安慰她,師尊機智過人,精通法陣,不會有什麽危險,但她怎能不憂心?可是強行破陣,會引發末日天災,海底震動,掀起的海嘯甚至會淹沒萬畝良田,毀滅數萬百姓的家園。
道盟再三商議,終于确定了破陣方案,擁雪城與蛟宮齊心協力,沿着海岸線築起長城,劍修與海妖分別于陸地和海洋上壓制海嘯巨浪,待準備萬全,才由謝枕流和吞吞耗盡全力,破開時空法陣。
徐慢慢至此方知,海底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她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血尊确實在天都城有所圖謀,但他真正圖謀的,不是吞天神尊的神脈,而是天下生靈,包括道盟七宗。這一步棋聲東擊西,虛虛實實,就如同當日殺害潋月道尊,引出負岳神尊一樣。
不!
他的棋從更早之前就開始下了。以滅運使的手段,想要竊奪吞天的神脈,一早就可以下手,而那時道盟根本毫無防備。可他偏偏先對負岳神尊出手,讓道盟知道他的下一個目标是吞天,他不怕道盟有所防備,他要的就是道盟全力防備!
天下百姓狂歡之日,七宗修士齊聚天都,一一踏入血尊布好的棋局。道盟以為擊殺了滅運使,便破壞了血宗的陰謀,卻不知這一切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徐慢慢腦海中一道颀長幽魅的身影,他隐于黑霧之中,沒有人能看清他的面容,他高高在上俯瞰全局,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間,留給她的只有一個冰冷而殘忍的微笑。
——一個喪心病狂、泯滅人性、陰狠毒辣、詭計多端的幕後操盤者。
徐慢慢終于重返天都。
對她來說只是過去了一天,而對天下百姓來說,卻是備受煎熬的三個月。
徐慢慢再看到徐慎之時,他的神容憔悴了許多。三月未眠,殚精竭慮,便是法相之軀也會有元神耗竭之感。
“慢慢,我聽說你沒事便放心了。”徐慎之眼底浮現久違的淡淡笑意,“幽玄峽谷發生了什麽事?”
徐慢慢道:“彌生行尊坐化了,化身不動明王,我已經将他的金身帶回。”
徐慎之訝然,垂眸嘆息道:“願彌生行尊往生極樂。”
“負岳神尊身受重傷,恐怕要休養百年。”徐慢慢道,“當務之急是解決這場瘟疫。慎之,召集道盟掌教,于欽安殿議事!将彌生行尊坐化之事告知懸天寺,令寺中長老前來迎回行尊金身。”
徐慢慢神色肅然,盡顯道尊威嚴。徐慎之不敢怠慢,立刻垂手行禮,躬身領命。
一個時辰後,道盟七掌教聚于欽安殿。
徐慢慢換回獨屬于道尊的月華雲袍,錦緞玉帶,廣袖華服,沉沉壓着她單薄的雙肩,讓本來袅娜清逸的姿态顯得莊重威嚴。潋月冠氤氲着彷如月輝的光華,清麗無雙的面容因這月輝而多了幾分聖潔凜然,令人不敢逼視。
在她有意釋出的威壓下,衆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之意,躬身俯首,齊聲道:“參見道尊。”
徐慢慢坐于高位,接受衆人的禮拜,環視一圈,才道:“諸位掌教免禮。”
千羅妖尊、群玉芳尊坐在徐慎之身側,兩人的面容也和徐慎之一樣憔悴了不少。另一側坐着寧曦、負岳神尊和謝枕流。負岳神尊因為傷勢嚴重,只能維持着青皮小龜的模樣,恹恹地趴在桌子上。
尚未落座的是來自懸天寺的廣生長老,形容枯瘦,眼中流露出淡淡的哀傷。
“聽聞我寺掌教已坐化,我乃彌生行尊的師弟,懸天寺廣生長老,前來迎回師弟金身。”廣生長老俯身行禮,道,“多謝道尊将師弟帶回,懸天寺上下感激不盡。”
“彌生行尊舍身除惡,不幸罹難,道盟同悲。我将行尊金身帶回乃分內之事,不敢居功。”徐慢慢說着伸出手去,便見掌心閃過一道金光,一尊不動明王像便出現在大殿之上。衆人凝神看時,只覺得耳中似有梵音吟唱,一掃心中濁氣。
廣生長老面露悲痛,閉目默哀。
徐慢慢又将彌生行尊的魂珠取出,送到廣生長老面前。
“彌生行尊彌留之際,将魂識凝為魂珠,定有遺言交代,我等不便旁聽,便請廣生長老帶回吧。”徐慢慢說着一頓,又道,“如今瘟疫蔓延,生靈塗炭,還需仰仗懸天寺行者鼎力相助,共度時艱。懸天寺不可一日無主,還望盡快決出繼任掌教,共謀大事。”
廣生長老接過魂珠,恭敬道:“謹遵道尊教誨。”
“且慢!”群玉芳尊驟然開口,“廣生長老不可将魂珠帶走,我還有一事要向彌生行尊問個明白。”
衆人的目光聚集到群玉芳尊皎若明月的面容上,便見她起身向廣生長老走去,神色肅然。
廣生長老眼中掠過疑惑之色:“不知芳尊有何見教?”
群玉芳尊道:“四百年前墨王府發生慘案,墨王滿門身亡,死後被人搜魂,殘魂之上留有懸天寺的金剛印,這件事需要懸天寺給一個解釋。搜魂禁術,為何會用在墨王身上,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廣生長老聞言臉色微變,面露不忿:“芳尊言下之意,便是懷疑懸天寺所為了?還是懷疑行尊所為?”
“搜魂禁術,金剛印,皆為懸天寺獨有,難道懸天寺能置身事外嗎?受害者是墨王,是晉光帝屬意的儲君,又有誰能在晉光帝的眼皮底下對他搜魂,令他不得往生?”群玉芳尊咄咄逼人,目光冰冷,“行尊已坐化,此事與他有關無關,我都不會追究,我要的只是一個答案。”
千羅妖尊也挺身而出,站在群玉芳尊身後。“廣生長老,此事關乎懸天寺的名聲,也關乎芳尊的清白,既然彌生行尊魂識尚在,便請他當着衆人的面說清楚,當年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廣生長老仍有猶豫,徐慢慢只好開口道:“廣生長老不知,當年這樁慘案記載于天祿宮的《天誅冊》上,他們将殺人罪名推到了阿姮身上,而種種跡象表明,群玉芳尊便是當年的阿姮。她的記憶被人封印,忘記了一切,百口莫辯,只能擔下殺害數十條人命的罪名。此事恐怕只有彌生行尊才知情。”
懸天寺與花神宮,其中必有一方是兇手。
廣生長老眉心緊縮,終于無奈嘆氣:“那便依道尊所言。”
廣生長老這說着攤開右掌,雙目微阖,口中念念有詞,便見魂珠閃爍金光,浮于半空,随着廣生長老一聲低喝,兩指并攏朝魂珠一點,魂珠便驟然炸裂,化為漫天金沙。
而金沙之中緩緩浮現一個虛幻的人影,正是彌生行尊生前最後一縷魂識。
廣生長老面露哀色,雙手合十,朝彌生行尊行禮:“彌生師兄。”
彌生行尊面帶微笑,似乎并不為自己的隕落而悲傷。
“廣生,你在此便好,我這縷魂識不能長存,片刻後便會消散,我所說每一字都要記清楚。”彌生行尊說道。
廣生長老俯首聆聽。
“我去之後,懸天寺不可亂,由你接任掌教之位,戒律院首座便由你自行指派。”
“不可為我複仇,不可妄動殺心,以免滋生心魔。”
“最後,将《洞明釋心咒》交予群玉芳尊。”
群玉芳尊正打算開口詢問,卻冷不防從彌生行尊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不禁怔住。
彌生行尊擡起頭看向群玉芳尊,雙手合十,輕輕嘆道:“《洞明釋心咒》可以解開芳尊覺魂中的封印。”
群玉芳尊驚疑問道:“你知道我覺魂有封印,難道是你下的?”
彌生行尊搖頭道:“雖不是我,卻與懸天寺有關。封印芳尊的,是我的一名弟子,名為柏焉。”
廣生長老聞言驚駭道:“柏焉不是四百年前就死了嗎?”
彌生行尊又道:“當年在墨王府殺了數十名修士的,不是芳尊,而是柏焉。柏焉是我最鐘愛的弟子,晉光帝說柏焉殺了他的兒子,向懸天寺興師問罪,我卻不信柏焉會如此暴虐行事,便對墨王府衆人使用了搜魂術,終于确定,人确實是柏焉殺的,而墨王也确實該死。此事關乎懸天寺與皇室的名聲,我不得已答應晉光帝,将此事塵封不提,卻将所有罪名推到了一個凡人女子身上。此事我問心有愧,煎熬四百年。只是我之前以為那個女子已經死了,直到第一次見到芳尊,聽到你的聲音便認了出來。我知道芳尊失去了記憶,而懸天寺有封印覺魂之法,我便猜想是柏焉為了救你,封印了你的記憶。”
“柏焉……”群玉芳尊輕輕念着這兩個字,心尖頓時泛起細密的刺痛,讓她不禁蹙起眉頭,追問道,“他又是誰?他為什麽要殺墨王?”
彌生行尊的身影逐漸虛幻,慈善的眉眼流露出憐憫與悲哀。
“芳尊,其實忘記,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是否想起,一切在你。”
彌生行尊說完這句話,身影便徹底消失,無影無蹤,只餘金身屹立不倒,萬年不朽。
“柏焉是誰……”群玉芳尊心口一陣絞痛,她扭頭看向廣生長老,顫聲追問道,“他究竟是誰?”
廣生長老哀嘆道:“柏焉是彌生師兄最喜愛的弟子,他天資卓絕,聰慧無雙,辯才無礙,只是性情頑劣,道心不純,始終無法突破法相之境。四百多年前,他依照門規行走天下,自此許久都沒有音訊,直到有一天,彌生師兄去了天都,帶回了柏焉的屍身……”
“弘道兩千六百六十二年八月……”群玉芳尊喃喃道。
“十五日。”廣生長老順口接道,哀戚一嘆,“彌生師兄将柏焉的屍身帶回寺中,然而柏焉死亡不過一日,卻已魂飛魄散,只餘肉身埋葬在懸天寺靜思崖下。”
人死後七日才會三魂消散,柏焉死後一日便魂飛魄散,定有蹊跷。
“柏焉之死,成為彌生師兄的心結,但他從不向人解釋柏焉因何身亡。他本該繼承彌生師兄的衣缽,若他還在,如今便該是當代行尊……”
群玉芳尊啞聲問道:“柏焉手中,是否有一顆無相丹?”
廣生長老點頭道:“無相丹是懸天寺聖藥,洗髓伐脈,可解世間萬種毒性,只要氣息未絕,服下之後便可有七日生機。寺中僅存三顆,當年彌生師兄擔心柏焉行走天下遭遇不測,便給了他一顆。”
“但後來這顆無相丹卻救了墨王的性命……”群玉芳尊呼吸紊亂,腦海中的那片迷霧似乎被輕輕吹散,整件事的輪廓漸漸清晰,露出了龐大而猙獰的真容,似一座巨峰沉沉壓在她心上,将她籠罩于陰影之下。
廣生長老于掌心凝出一道淡金色的符咒,看似一張薄薄的黃紙,卻又呈現出金屬鋒利的色澤。
“此為‘洞明釋心咒’,唯有此物,可解開懸天金剛印,令芳尊恢複記憶。”
淡金符咒被靈力托起,似一片落葉輕輕飄落于群玉芳尊掌心之中,她低着頭,眼神恍惚地看着輕若鴻毛重逾千鈞的符咒,聽到廣生長老嘆息着說道:“我雖不知當年柏焉遭遇了何事,為何殺害這麽多人,但他赤子之心,頑而不劣,絕不傷害他人,所做一切必有原因。他既封印了你的記憶,定也是為你着想,彌生師兄知而不言,也是他的恻隐之心,便如他所言……知道了,恐生心魔,未必是好事,芳尊請三思。”
群玉芳尊緊緊握着掌心符咒,仿佛掌心捏着一團火,灼熱的感覺蔓延而上,燙到了心尖。
彌生行尊欲言又止的陳述,給模糊的記憶添上了幾筆濃墨,幾乎推翻了衆人認定的事實。
——柏焉……
這個名字給群玉芳尊帶來的悸動,甚至遠超墨王,讓她心尖泛起了細密的刺痛,平靜了四百年的心湖再起波瀾。
是塵封記憶,永遠困于生死關。
還是解開封印,直面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