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惜芳菲

027

“年紀不小了, 也實在不是為官的材料。”程詢道, “尋一兩個不輕不重的罪名, 摘下烏紗帽, 賦閑養老。不幹淨的錢財散盡, 做些救助貧苦百姓的善事。”

廖彥瑞沒再說話, 只是緩緩地磕了一個頭。

“至于你,”程詢看着廖文詠,“見到舒明達, 他自會給你安排事由。日後安生一些, 好生當差,看顧好家園。”

明知道這從輕的發落必有深意與後招, 仍是廖文詠沒想到的。于他, 好似頃刻從鬼門關返回了人間,一時間反倒呆住。

深濃的疲憊到了程詢眉宇之間,“回去吧。若不反悔, 你們該知道怎樣行事。”

都不清白,只能如此告一段落。

罪魁禍首就在家中安坐,而他現在沒有撼動父親根基的實力。真對北廖下狠手的話, 父親從此高枕無憂, 會不遺餘力地設法懲戒他這些時日的忤逆。

要留着北廖, 把他們打到還不如原形的光景,讓父親始終懸着心度日。廖文詠日後在舒明達近前行走, 便等于在他手裏。

對柳閣老的愧意、虧欠是定局, 此生亦不能改。退一萬步講, 就算抛下一切,把父親、北廖的事捅到朝堂,因牽連甚廣,最終局面也不是他區區一個解元可以收拾:父親一定會矢口否認,次輔黨羽一定争先恐後為他辯駁,甚至為他殺人滅口,而一度與父親過從甚密的首輔,置身事外已是難得,最大的可能是出手幫襯。

到了那地步,作孽的得不到懲戒,凄慘的會更凄慘。

當務之急,是結束柳家骨肉分離的歲月,盡力彌補柳家承受的損失、苦楚。如此,柳閣老能從速返回朝堂,柳元逸能得到更為舒适的環境,複原的進度便會更快。

再多的,他無能為力。

夜已深沉,寒風如刀。

見長子進門,程夫人忙喚紅翡端來羹湯,“快喝些,暖暖身子。”

程詢嗯了一聲,笑着坐到炕桌另一側。

等他喝完一小碗一品官燕,程夫人遣了下人,道:“我讓老爺去林姨娘那邊了,放心說話。你那邊呢?沒事了?”

程詢颔首:“讓北廖離開官場。”

“也好。得饒人處且饒人,日後你必然懂得把握分寸。”程夫人嘆息一聲,“說到底,是我們家裏這位唆使的。”

“我也是這麽想。”

程夫人給他斟了一杯清茶,“少喝,潤潤嗓子就得。今日別回外院了,就在小暖閣湊合一晚吧?”

“行啊。”程詢爽快點頭,“多陪您說會兒話。”

程夫人寬慰地笑了,啜了口茶,腦筋又轉到方才的話題,斟酌後道:“你還真不能把北廖趕盡殺絕,那樣的話,我們的次輔大人怕是會休了我、整治你——有恃無恐了,對不對?”

程詢笑起來。

“還笑得出就好。難為你了。”程夫人拍拍長子的手,有意轉移到輕松的話題,說了怡君的事,“可是真的?”

程詢擔心父親在母親面前诟病南廖和怡君,只是問道:“爹跟您怎麽說的?”

程夫人把程清遠那番說辭複述一番,煩躁地擺一擺手,“別的我沒容他說——吵起來了。他那張嘴,能把死人說活,我一來是生氣,二來怕他把我繞進去。”

程詢莞爾。

程夫人追問:“你倒是說啊,是不是真的?”

程詢笑着點頭。

“那就好。”程夫人由衷笑起來,只是,想到廖碧君的性情,不免擔心:萬一姐妹兩個如出一轍,那她和長子日後真要累得不輕,要手把手教她為人處事之道。于是問道:“我見過廖大小姐,覺着很單純。廖二小姐呢,是個怎樣的人?”

“精于書畫,……”程詢笑意更濃,“您還真把我問住了。”他能怎麽說?說怡君性子不單純?

程夫人笑道:“前兩日你指點廖二小姐作畫,今日則是一并指點姐妹兩個,性情樣貌是否相似,總能看出來吧?”

“姐妹兩個是兩種人。”程詢只能說到這兒,“八字還沒一撇,背地裏對人品頭論足可不好。”

是兩種人就好。程夫人心安許多,“改日,我想見見廖二小姐。明天……這兩天不行,北廖的女眷興許會登門——女人家,在這種時候,如何都會出自己的一份力。過兩日吧。”

“……”

程夫人就笑,“只是見一見。你的眼光,我還是信得過的。來日去提親,我也有的說:一見就相中了她做我的兒媳婦。這樣,總比說你在自家學堂對她傾心更妥當吧?”

“提親?”程詢揚眉,“那她的課業就要擱置,不論南廖同意與否,她都不便再來。”

程夫人失笑,“撥出一輛馬車給葉先生,每日上午送她去南廖,餘下的時間照顧姜先生。這不就結了?”她點一點兒子的額頭,“堂堂解元,也有腦筋不靈光的時候。”

程詢牽了牽唇,“我并沒想到,在這檔口,您會這般爽快。”前世,母親聽他說起之後,态度與此刻大同小異,但那時候,北廖的事還未浮出水面。

程夫人坦誠地道:“有什麽不爽快的?總該讓你有件順心的事兒吧?況且,就算南廖不是多好的門第,兩個女兒卻一定有過人之處,不然,葉先生怎麽會那樣喜愛她們?

“說句喪氣話,眼下是你先發制人,免了煩擾。不然的話,興許真就得答應北廖的條件,讓你娶了北廖的女兒。你回來之前我想過了,真到那一步,又能怎樣?你便是死活不同意,我恐怕也會勉強你。做娘的,為兒女怎樣都行,但也得承認,有自私狹隘的時候——我只要你安穩,保住前程。

“至于我,是娶兒媳婦進門,又不是娶她的娘家。外面的是是非非,自有你們應承,我身居內宅,如今做個盡責的主母,來日做個好婆婆,不過如此。

“說到底,南廖就算有不足之處,總不會比北廖更惡劣。”說到這兒,她沮喪地嘆氣,“我們家又算什麽?人家是不知情,若是知情,怕要躲得遠遠的。要等你當家做主之後,才會成為真正的好門第。”

聽了這一席推心置腹的話,程詢默然片刻,展臂攬住母親的肩,“娘……”

不是不失落、難過的,母親所說的關乎自私狹隘的言語已經表明,前世就算父親沒用謊言蒙蔽,母親仍會選擇讓他娶廖芝蘭。

母親要的,是他安好,是他有錦繡前程。她不能坐視他從高處跌落。

前世,如果母子之情沒有在幾日間決裂,如果可以這樣坐下來,說一說心裏話,那他會不會對母親多一些諒解,少一些冷漠?

沒有過,從沒有。疏離、僵持讓彼此的恨意滋長,他終究成為母親一生的恨事。

又或許,母親前世也曾這樣難過痛心,只是,他不曾看到。

不會看到。

很多年裏,雙眼在家中是盲的,不想多關注任何人一眼,不想再與任何一個至親靠近:起先确定,自己遲早成為家族的衆矢之的;後期則确定,自己會離開、放棄。

前世一件舊事,想來有些酸楚——

程譯成婚之後,他以公務繁忙為由,自行免去昏定晨省的規矩,踏入垂花門內亦是來去匆匆。

程譯的長子四五歲的時候,他偶然去後園的花廳待客,看到孩子笑嘻嘻跑在石子路上,脫口問道:“誰家的孩子?”

程譯當時離他只有幾步之遙,聽了愕然,過一會兒,竟紅了眼眶。

下人愣了一陣才回話。

他解嘲地笑了笑,說了句挺招人喜歡,舉步去往花廳。

“哥……”程譯哽咽着喚他。

他轉頭,歉然一笑。

程譯說:“你該有多孤單……”

他不在意地擺一擺手,“哄孩子去吧。”

他不孤單。

他只是在家中成了無心的人。

程夫人不知長子所思所想,牽出笑容,道:“不說這些,說些高興的。廖二小姐的事,就照我的意思辦吧?最好年前就定下來。”

程詢斂起思緒,“您是不是把廖大小姐忘了?”

“沒有。”程夫人道,“那邊實在介意長幼次序的話,我好生與廖大太太走動着,看能不能先交換信物。”說着目光微閃,笑起來,“提親是勢在必行,萬一別家搶先定親怎麽辦?要知道,來程府上學的閨秀,除了淩家小姐那種走人情的,才情必是出類拔萃——外人都會這樣想。”

這倒是,真可能有人跟他搶怡君。程詢用指關節刮了刮額角,再不遲疑,“聽您的。”

程夫人笑出聲來。

母親要兩天後見怡君,随後下帖子,最快也要四天後去見廖大太太。還好,他有足夠的時間見怡君,與她相約餘生。

她不會猶豫甚至反對吧?——開端不同,前世初見的彼此,是在衆目睽睽之下較量學識,展露的是張揚、鋒芒、敏銳的一面,今生目前為止,展露的卻都是內斂、柔和的一面。

萬一被滿口回絕……臉往哪兒擱?

廖彥瑞與廖文詠走出程府,舒明達迎上前來,笑着打招呼:“廖大人、廖大公子,這才出來啊?”

廖彥瑞看到他身後的幾名錦衣衛,心下一驚,“舒大人怎麽會在此地?”

“有可抓可不抓的一兩個人,我喝着風等信兒呢。”舒明達玩味地一笑,“眼下沒事了。”又對廖文詠道,“明日晚間我得空,在府中等你。”

廖家父子明白了:如果今日不肯認命,舒明達便要尋個由頭把他們抓到錦衣衛所。落到舒明達手裏,不出三天就能丢半條命。程詢那句“見到舒明達”,敢情是在這兒等着他們呢。

他們誠惶誠恐地寒暄兩句,忙不疊上馬車離開。

回到府中,走進垂花門,翹首等待的文氏和廖芝蘭迎上來,異口同聲:“怎樣?”

廖文詠轉眼看着別處,默不作聲。

廖彥瑞像是沒看到她們一樣,繼續往前走,過了一會兒,無力地言語随風傳入母女兩個耳裏:“完了、完了……”

文氏身形僵住。

廖芝蘭雙腿一軟,跌坐在地,森冷的寒氣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

這一晚,怡君輾轉反側,始終無法入睡。

臨睡前,羅媽媽溜過來告訴她:“這一段,有幾家上門提親的,其中兩個是公侯之家。大太太如今出門,都是去相看別家公子。她說不管怎樣,進臘月之前,都要把您和大小姐的親事定下來。”

她本來只是大太太的心腹,這幾年在怡君恩威并施之下,成了姐妹兩個的眼線,有要緊事就來通風報信。

怡君聽了,睡意全消。

她先前以為,母親怎麽也要等到明年再張羅她的婚事。這兩年,因她上門提親的有幾家,母親都以長女親事未定婉拒。現在倒好,要把她和姐姐一起打發出去。

就為了沒攔住去程府的事?瞧那點兒心胸吧。

她氣惱地腹诽着。

姐姐對商陸,并沒完全死心。而試探商陸一事,她沒抓緊辦,只讓款冬去敲打了他一番。不想利用商陸打擊廖芝蘭,萬一他跟廖芝蘭是同類,來往之後同流合污怎麽辦?廖芝蘭豈不是多了一個幕僚?這種意外決不能發生,會讓姐姐膈應一輩子。

現在母親來這麽一出,她就得抓緊走下一步棋。

至于自己,定親的話……程詢的容顏在腦海閃現,再不會有比他更出色的人,再不會有讓她時時想起盼望看到的人。

可這又有什麽用?她煩躁地翻了個身。

是不是自作多情了?或許他對自己只有一點點的賞識?如果他的感觸與她一樣,就該有進一步的表示。難不成還要她先說?想得美。就因為他比她有才?誰家也沒這種道理。

不琢磨他了。想想怎麽讓母親消停下來才是燃眉之急。

可母親那個人,認準什麽就一根兒筋,撞了南牆都不回頭。例如成婚這麽多年,一直與姑母不合。

姑母膝下沒有子女,守寡之後,一度因為思念亡夫病倒在床。父親想,總睹物思人的話,沒個好,就把姑母接回來住了一年。母親一直明裏暗裏甩臉色。

心狠。母親對同為女子的人,一向心狠,都讓人懷疑她上輩子終生飽受女子嫌棄——這輩子就是來報仇的。

打那之後,姑母成了母親的克星,母親徹底失去父親的尊重。連帶的,姑母、父親對她和姐姐也只是盡責,沒有寵愛。

應當的。生身母親都重男輕女,別人憑什麽喜歡?沒厭屋及烏就不錯了。

這些年過來,母親從不覺得自己有錯。

不知錯沒關系,跟女兒記仇就過分了。怡君想,既然是這樣,那就誰也別怪誰,一起過憋悶心煩的日子。

翌日早間,程府的人前來傳話:葉先生要繼續給姜先生打下手,程詢出門尚未回府,是以,她們今日不需前去上課。

廖碧君無所謂,在哪裏習字都無所謂。

怡君卻着實失落了一陣子。

廖大太太晚一些得到消息,笑出聲來,“好事。每日都不得空才好。”但到了辰正,她的喜悅變成驚訝:程詢到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