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惜芳菲

029

怡君心海翻湧着喜悅的浪花, 一時間卻是做不得聲。

她能怎麽說?

直言不諱地說可以?待字閨中的人, 真沒聽說過遇到這種事也能這般爽快的人。

或者端着架子違背心意說要慎重考慮?沒什麽可考慮的。昨晚的懊惱, 正意味着自己盼望這一刻的來臨。

“不用當下給我答複。”程詢給她斟了一杯茶,打個請的手勢, “我的出身,就擺在那裏,但門內一些事,非外人可知曉。思來想去,有一樁事, 我理應告訴你。你聽完這些,再斟酌也不遲。”

怡君自是欣然點頭, “願聞其詳。”

程詢起身取來畫案上的棋局,棋盤上有一局走至中途的棋, 他把兩個棋子罐放到她手邊,“不介意的話, 幫我走完這一局?”

怡君一笑, “好啊。”語畢,先品了一口茶, 現出惬意的神色,随即斂目觀望棋局。

程詢身形向後, 倚着座椅靠背,換了個随意但不失禮的閑散坐姿, 語聲輕緩地說起父親與北廖的罪行。

那件事的原委, 他必須要告訴她。在母親親自提親之前, 在她嫁入程府之前。不能在有所隐瞞的前提下得到她的全然認可,不能不避免她日後要承受震驚、失望的可能。——那何嘗不是一種傷害。

如果她因為與前生迥異的情形,對他沒有那麽深的情意、信任,非常介意,自己就還有一段很遙遠的路要走。沒關系,應當的。那句父債子還,從來不是虛話。

如果她給予理解,彼此今生相守就會成為定局。她要分擔他家門中的是非,他會全力彌補她的付出。

——這是他的考慮,而從別的角度來講,也必須告訴她。北廖也好,父親也好,說不定都會為了給他添堵,把這件事換個說法講給她聽。

他講述期間,怡君先是凝神觀摩棋局,随即分別取出黑子白子,一顆一顆慎重地落子。

她始終只是聆聽,甚至看起來并沒在聽,只專心下棋,纖長濃密的睫毛偶爾忽閃一下,神色始終鎮定而平和。

終于,程詢說了昨夜的事,又說起今日北廖的動向:“一早,北廖母女前往程府內宅,見家母求情;我出門,是廖彥瑞派人相請。

“他歷年來的罪行,不管哪一樁,若是自己投案,都會落得牢獄之災。為此,他問我,能否對皇上的家事指手畫腳——帝後不合,官員皆知,只是沒人敢吱聲。

“如此,皇上惱怒,少不得賞他一通板子,革去他的官職。

“我同意了。”

語聲停一停,他逸出輕輕一聲嘆息,“我只能同意。如果他深陷囫囵,便會有人落井下石——與他有牽連的人那麽多,争着搶着把他滅口、斷了他招供一切罪行的人不在少數。我必須留着他,否則,就是白忙了一場,想幫的人反倒過得更艱辛。”

說完之後,他喝了一口茶,看着棋局。

已到膠着的局面。怡君沉默着,繼續落子。

棋局慢慢地有了一股子戾氣,懂棋的人不難察覺,黑子白子是在鬥輸贏,更是在厮殺。

程詢懂棋,更是懂得,她雖然心緒惡劣,卻仍舊保持着冷靜、公平,對黑白雙方不偏不倚。

終于,一局棋有了結果:白子勝。

怡君無聲地籲出一口氣,啜了一口茶之後,又沉默多時,把棋盤向他那邊推了推,語聲輕柔和緩:“白子是你,黑子是他們。”

程詢動容。到此刻,才敢将視線投注到她眉宇之間。

怡君凝視着他的眼睛,“我方才很擔心這是一盤和棋。幸好不是。棋局上分出勝負之後,再沒後招。可世事不同,對不對?你會善待該善待的人,會懲戒該付出代價的人,對不對?”

程詢神色鄭重,“對。”

怡君站起身,走到他那張少見的寬大的畫案跟前,看着散放在案上的文房四寶、書籍畫譜、未完成的畫。最後,她走過去,仔細審視那幅在中途擱置的畫。他畫的是可愛的随風,還未上色,已足見随風的神/韻。

“這塵世間令人發指的事,不計其數。”她纖長靈秀的手指撫過畫紙,一寸一寸,“我沒親眼見過,但不難在史書中看到,不難在人們敘談時聽到。

“有些人很好,卻有着惡魔一般的兒女;有的人很壞,卻有着明辨是非的兒女。被作惡的尊長連累的人,很多。

“我有時會幼稚地想,他們該是投錯了胎,若能換個人家出生該多好?

“真的很幼稚。可我只是明白,親人是任何人都不能選擇的,卻要被親人連累。

“憑什麽呢?我一直想,憑什麽?

“可是沒法子,就是這個世道,就是有那種不顧親人急功近利謀求捷徑的人。他們不見得能給你什麽好處,卻要讓你陪他承擔罪孽。”

程詢一動不動,仍是靜靜地凝視着她,喜悅與感傷齊齊襲上心頭。為何?不清楚。或許喜悅與感傷從來就是相依相随。

怡君擡眼看着他,定顏一笑,“我理解。我明白。”

程詢緩緩地籲出一口氣,整個人放松下來。

随後,怡君問他:“為何告訴我這些?”

“應該告訴你。”程詢如實道,“我做不到欺騙你。隐瞞這件事,絕非善意的謊言。并且,總會有人告訴你這些。如此,就不如由我來說。”

怡君接道:“可你想沒想過,讓我知曉這件事,也有風險。我可以在這時虛以委蛇,過後卻成為你的隐患。”

“我信你。”他說,“若你成為隐患,何嘗不是幸事。”

“……”怡君垂了垂眼睑,過了一會兒,道,“你剛才問我可不可以。可以。但也只是我認為可以,這種事,我不能做主。”家裏還有個急着給她定親的母親,誰知道母親會不會好運臨頭,一半日就能把她許配給別家?

“其餘的事,交給我和家母。”語畢,璀璨如陽光的笑容在他唇畔蔓延開來。

怡君再度看向他,對視片刻,終是微微一笑。

程詢動手收起棋子,“對弈一局怎樣?”

“好啊。”怡君走過去,給彼此續了茶,款款落座。打好座子之後,她細細看了他兩次,發現他整個人都松快下來,似是放下了全部負擔,神清氣爽,但凡一笑,就格外動人,極具感染力。

他這樣,可不大好嗳……弄得好些閨秀一見之下就非他不嫁可怎麽辦?她腹诽着。

程詢則說起母親的打算,“過兩日,家母要見見你,為的是找個一見你就喜歡的由頭,随後,會盡快上門找令堂提親。”

“啊?那怎麽行?”因着已經私下定了姻緣,兩人于無形中就更近了一步,亦因此,怡君就沒再遵循端莊得體的規矩,不對他掩飾情緒,“家姐還沒定親呢。”

“不怕。”程詢把母親的想法複述給她。

不可否認,他就算兩世為人,對主母之間來往的規矩、變通的法子也不甚清楚,而怡君就算再聰慧,有些事也沒經驗。就算活成人精,要學的東西亦比比皆是。

“……這樣啊。”自然是很好,可是——“那我的課業怎麽辦?”她有點兒不高興了,“說來說去都怪你,好端端的,把我和姐姐的師父搶到你家中,日後師父就再不能點撥我們了。”

程詢揚眉,“我不把葉先生搶到家中,你我怎麽會結緣?到這上下,你該誇我才對。”

呸,誇你什麽啊?若有緣,總會相遇,沒你生這檔子事,母親還不至于火急火燎地要嫁女兒呢。怡君腹诽完,又沮喪:“本來就方方面面都不及你,往後更要止步不前。”

程詢失笑,“我擅長的,只要你想學的,都會把經驗竅門傾囊相贈,這樣總行了吧?”

“你跟我又不是貓跟老虎。”據說貓是老虎的師父,留了一招,而他不盡心或沒時間的話,不知要有意無意地保留多少。

程詢逸出低低的笑聲,“真是服了你。我怎麽可能跟你還留一手。”

“誰說得準。”怡君想,自己也罷了,姐姐呢?因此一時間有些煩惱,落子時手居然失了準成,把棋子放到了錯處,“嗳……這……”她很生氣,倒不是針對他,是針對自己。

能不能有點兒出息啊?怎麽就亂了方寸呢?她懊惱地按了按眉心,卻沒再說別的。

程詢瞧着她氣呼呼的模樣,只覺煞是動人,忍俊不禁,卻也沒讨這個便宜,幫她把棋子放到正确的位置,随即,一本正經地道:“初次對弈,給你個機會,下不為例。”

“……重來,好不好?”橫豎也沒走幾步棋,怡君不想讨這種便宜。

程詢笑意更濃,“好。”

收起棋子的時候,他把母親的打算告知她:“若是令堂應允,便讓葉先生每日騰出半日光景去南廖,如常指點你們——到時我與家母自會如實告知葉先生,先生對你們的疼愛之情,憑誰都看得出,應該不會反對。你若不肯的話,我就再想法子。別為這等小事心煩。”話裏話外,并不隐瞞母親已經知情的事實。

怡君略一思忖,笑容在唇畔延逸開來,“只要師父答允就好。”

程詢再給她一顆定心丸:“類似的細枝末節,你都不必顧忌。”母親若打定心思做一件事,又是她能力範圍之內的事,一定出不了岔子。

怡君不好搭話,只是落下一子,擡手示意該他了。

申時一刻,廖書顏帶着一衆随從來到南廖。

羅媽媽聞訊之後,連忙禀明廖大太太。

廖大太太正在喝茶,險些被嗆到,瞪着羅媽媽問:“她來做什麽?”那個小姑子之于她,真是看多一眼都要折壽。

羅媽媽道:“奴婢哪裏知道,只知道姑奶奶帶來了不少箱籠,看起來,是打算住一段日子。”

“……”廖大太太覺得心口都要堵住了。

她沒去迎接,等了些時候,廖書顏施施然走進正房來見她,也不行禮,自顧自坐了,笑道:“這一陣家裏無事,百無聊賴,就想來娘家住一段日子。”

廖大太太只是問:“要住多久?”

“這可不好說。”廖書顏笑道,“你是知道我這個人的,諸事如意的話,反倒會覺着無趣,定要耗上一段時日;諸事不如意的話,便會平添鬥志,還是要耗上一段時日。”

“……”說來說去,都是打定主意常住的意思。廖大太太有些犯愁。

“嫂嫂不用為我費心。一個時辰之前,我喚人傳話給哥哥,他說下衙之後,會親自安排我的衣食起居。”

“……”廖大太太氣苦。

“看你面色不佳,我就不叨擾了,去看看我的侄女。”廖書顏站起身來,問,“都在家吧?”

“……”廖大太太繼續沉默。兩個女兒是不是都在家?她不清楚,那兩個丫頭出門從不會知會她的。

廖書顏對此并不意外,“料想你也不清楚,罷了。以前我對她們不大上心,一直心存愧疚,這次回來,定要好生敘一敘姑侄情——再怎麽着,我們也是一樣出自廖家的女兒,對吧?”

廖大太太才不會理會。

廖書顏也沒期望她會答複,說着話,已經慢悠悠向外走去,“說起來,我如今不比往日了,二叔争氣,得了世襲的伯爵,眼下誰見到我,都要稱一聲夫人。如此,有些舊債想要清算的話,并非難事。有些虧欠過我怠慢過我的人,在這種時候,是該卑躬屈膝還是強撐到底呢?”

待人出門之後,廖大太太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疾步追出去,問道:“好端端的,你怎麽會想到回娘家常住?是夫家給你臉色了,還是我家中有人請你過來?”

廖書顏回眸一笑,語氣輕快:“你怎麽想都行。我才不會告訴你。”

天色不早了,怡君起身道辭。

程詢滿含眷戀地看了她片刻,随後想一想,說聲稍等,去畫案前拿起自己常用的印章,又尋到一個荷包,把裏面的銀錢取出,放入印章,末了,走到她面前,遞給她,“我原想親手做一件信物送你,但現在還沒做成。這枚印章,是依照我的字跡刻成。我已經用了幾年,庶務往來、書畫之作需要留名的,都只認這枚印章。只望你不要嫌棄。過幾日,我會送你一件親手所做的信物。真的。”

他因為不安、歉疚,看着她的時候居然有些忐忑。怡君為此有些不落忍,伸手接過荷包,取出和田羊脂玉制成的印章,好一番審視之後,笑,“上好的和田羊脂玉,且不難看出使用的時日已久。你最好有所準備,不然,興許我會用這印章牟利的。”

程詢立時知曉她的未盡之語,不由莞爾,“我并無準備,新的印章最快要兩日後制成。你若肯用,也是它的福氣。”

“說你什麽好?”怡君誠摯地道,“不用這樣的,我……相信你。”

“不是為這個。”程詢解釋道,“理當如此。相信不代表能心安,我要你心安。收下,好麽?”

“……不會耽誤你好多事麽?”

“不會。沒有什麽事,比終身大事更重要。”他說。

怡君語凝,臉燒得厲害,為此,擡手摸了摸臉頰,老老實實地問他:“我臉色變了沒有?在人前失态總是不好。”

“我倒是想。”程詢也如實道,“如此也能讓你多留片刻,可惜,不能。”他的怡君,天生就沒臉紅那個本事——怎麽樣的事情,都不至于讓她情緒形于色。

“……”怡君沒轍地凝了他一眼,“那我就收下,也該走了。”

“好。何時再聚,我們再商議。我送你。”

“……謝謝。”她說。謝謝這半日間,他給予的非同一般的信任。如果不是出自真情實意,他真是怎麽想都沒必要告知那樁事。

那樣的信任,比之她在他敘說那件事期間心頭起過的波瀾,是深海的潮起潮落與湖面的随風漣漪的差別。

再不會有了。這樣的男子,在最初就将好、惡全然呈現、交付的男子,此生再不會有。

這一點,怡君确信無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