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番外
懷成
有一種人是宛如罂粟一樣能夠讓人上瘾,又能像火一樣把人都變成撲火的飛蛾。
懷成覺得小侯爺就是這樣的人。
猶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小侯爺的時候,彼時他還只是個剛入宮的小太監,而小侯爺盛寵不衰,先皇對他向來有求必應。
那天第一次見到小侯爺的時候,懷成就看迷了眼,貧乏的詞彙讓他形容不出當時他所受到的震撼,只覺得那個小小少年好看的讓人舍不得移開眼睛,當時正在灑掃的他一下子就呆住在了原地,然後由于他的呆頭呆腦就被師傅罰了。
猶記得師傅罰他的時候說道:“這次罰你是為了讓你認清自己,以後也莫要沖撞了貴人,到時候啊,別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做咱們這行的,處低別不把自己當個人,處高也別太把自己當個人。”
那次懷成跪的膝蓋腫了好久,也是在那以後,懷成看見小侯爺膝蓋總也有種隐隐的刺痛。
再後來,新皇登基,大家都說傻子小侯爺失寵了,這日子怕是不會好過了,新皇把宮裏的人大換血了一輪,小侯爺那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費盡心機,懷成終于被調到了小侯爺的身邊,懷成覺得小侯爺待自己是與衆不同的,平時總是笑眯眯的小侯爺,也只有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會冷下臉色。
這種不同是如此明顯,懷成以為小侯爺是特別讨厭自己才會如此的,甚至為此還沮喪了好久。
但那一次他病的特別嚴重的時候小侯爺又特別擔心他,懷成不懂小侯爺到底想的是什麽,明明是最為漠視自己的人,卻又是最為擔心自己的人。
病好之後,懷成耍盡手段,終于成了小侯爺身邊唯一的那一個人,和小侯爺獨處的每一刻都是懷成記憶中珍藏的畫面。
那天小侯爺去沐浴之後,懷成看着宮燈上那只飛蛾,他想飛蛾撲火在世人眼中或許是愚蠢的,但世人又豈知飛蛾撲火是飛蛾自己甘之如饴的呢?
但為什麽那個明明對小侯爺看似厭惡的很的新皇要跳出來破壞小侯爺的純真?
秋獵那次,小侯爺被擄走了,可恨懷成自己武力不夠,竟讓小侯爺在自己眼前被綁。
等他睜開眼的時候,早已入了大牢,刑訊手段委實讓人吃不消,但懷成問心無愧,自然沒有什麽好說的,他也恨那些綁架小侯爺的人。
Advertisement
直到盛康王的到來,看着虛弱的懷成,盛康王微微笑着道:“這不是周未身邊的那個小太監麽?怎麽主子都回來了,還沒把你要回去?”
懷成的關注點完全在“主子回來了”這一點上,直到此時他才真正的放了心。
盛康王一副突然想起了什麽的樣子道:“哦……是了,我們皇帝陛下怎麽會放了觊觎他寶貝的人?他怕是早想找借口殺了你了。”
懷成艱難道:“你什麽意思?”
“你知道的,不是嗎?”盛康王的表情不變,只反問道。
“我可以讓你不死,而且可以保證永遠讓你在周未身邊,只要你為我做一點小事,怎麽樣?”盛康王引誘懷成道。
懷成不想死,也不想離開小侯爺的身邊,而且,他說不定還可以保護小侯爺。
于是,他答應了盛康王的條件,盛康王的目标是皇帝,只要他保證不傷害小侯爺,懷成還有什麽是不能答應的呢?
嫉妒是地獄的魔鬼,懷成從沒有那麽恨過一個人,那個天下的九五之尊,是他玷污了小侯爺,從那天開始,懷成覺得自己變成了一條毒蛇,伺機而動。
他知道盛康王是要謀朝篡位的,他相信這個機會不會很遠,直到皇帝生辰那天盛康王開始發難了。
該死的盛康王竟然将矛頭指向了小侯爺,而皇帝也完全被盛康王壓制了,連自己的人都保護不周,還當什麽九五之尊,早就對皇帝不滿的懷成這一刻只想到了——讓他去死吧!
然而,倒下的人卻是小侯爺,懷成不敢置信,鮮紅的血液刺痛了他的眼睛,懷成顫抖的手握不住匕首,他瘋狂的叫着“為什麽”,但沒人給他答案。
直到死的那刻,懷成覺得小侯爺就是他的“心瘾”,其實死了也好,不然要如何面對沒有小侯爺的日日夜夜?
盛康王
盛康王自認自己的能力沒有任何地方不如淳德,只不過母親出身不好就注定了他這一生與皇位無緣,世人慣來會捧高踩低,就因這個,他雖是先皇長子,卻依然有的是人看不上他,尤其是先皇後在的時候。
或許是因為庶長子本身對皇後來說就是污點吧?直到皇後去世,他和母妃的日子才好過了點。
先皇在世時,或許是覺得盛康王比淳德年紀長了不少的緣故,對盛康王多有壓制。但不管先皇出于何意,這種做法只加大了盛康王的不滿,但他是一個心機深沉的人,打着兄弟情深的旗號,盛康王從淳德小的時候就一直對他示好,這種做法無疑是很正确的,直到淳德登基依然對他信任有加。
先皇剛過世的時候,幕僚對盛康王言道這正是成事的好時機,但盛康王拒絕了,因為他知道羽衛密謀已久,若是此時朝中動蕩,那西北只怕不保,無論如何,天下承平不久,都不宜再起刀兵。
他也曾想過或許能通過控制周未來掌控羽衛與西北軍,所以他向淳德提議假意跟周未合作。
但這個計劃沒有成功,一來周未對他不知為何戒心很重,二是他後來發現羽衛不一定會在乎周未這個小侯爺。
秉承着沒用的潛在威脅就要消除的原則,後來,他和淳德設計清剿了羽衛,直到此時盛康王才下定決心要實施計劃了。
失去了羽衛支持的薛寄沙不足為患,盛康王密信秦安讓他除了薛寄沙,再假傳戰報,到時候淳德論功行賞,西北軍就要由秦安掌控了,一旦西北軍在手,就是盛康王無所顧忌之時。
再加上有時刻掌握淳德動向的懷成在,他不怕淳德會察覺到什麽。
籌謀多年的計劃在淳德生日的那一天展開了,盛康王知道淳德對周未感情不一般,于是拿周未做了筏子,正好天也助他,星象之事正好可以當作借口,天時地利之下盛康王只覺得此事一定能成。
然而他千算萬算卻沒料到從不管皇位争奪的密衛這次竟然站在了淳德那一邊。
密衛由來已久,當初先皇能夠順利登基也是和密衛不參與皇位争奪密切相關,後來,鎮北侯還仿密衛成立了羽衛。
被密衛包圍的時候,奇怪的是盛康王并沒有驚惶失措,在計劃之初,他就已做好了接受成事與敗事兩種結局的準備。
看着禦殿上抱着已死之人的皇帝,盛康王突然覺得他也很可憐,那片天地仿佛都已失了色,九五至尊又能如何呢?
可笑,淳德也算是心機深沉之人,最後卻被一個認不清自己的小太監奪去了自己心頭寶。
世間事總有那麽戲劇的時候,只是可惜如此美好的人就這樣沒了,天地間怕是再也找不出如此豔麗的顏色了。
淳德
母後逝世的時候拉着淳德說了許多話,淳德大多都已記不清了,只記得大概是要他以後做個好君王的意思。
記憶深刻的反而是母後的手,蒼白消瘦,骨節根根分明,偏偏指甲上又塗染了暗紅色的蔻丹,那只手抓住淳德當時還算幼嫩的小手,緊緊地,仿佛用盡了餘生所有的力氣。
後來母後就那樣走了,再次聽到關于母後的消息是她的死因。
那人說父皇有一個心愛之人,就是鎮北侯的妻子,如今鎮北侯的那個養在宮中的兒子其實是父皇的孩子。還說,母後之所以會郁郁而終,都是因為父皇念念不忘鎮北侯的發妻,卻對當今皇後多有慢待,皇後心中苦悶才終日抑郁,最後就這樣去了。
那時淳德正與小傻子要好着,突聽到這個消息完全無法接受,他忍不住去質問了父皇,父皇雖不同意母後是因此而死,但對小傻子是他兒子這件事卻默認了。
憤恨的淳德找到了小傻子,想要教訓他,但看着他笑眯眯的樣子心中實在下不去手,他恨恨地拉過小傻子的手臂,在他手腕上狠狠咬了一口。
當時的淳德只覺得自己好似失去了什麽,心裏難過極了,小傻子一副什麽都不懂的樣子更是讓他火大。
那天他咬的那一下直接在小傻子的手腕上留下了一個疤,而他也再次對小傻子冷嘲熱諷起來,他們的關系又一次回到了從前。
父皇駕崩那天,小傻子哭的傷心極了,淳德心裏也不是滋味,父皇在最後的遺言竟是讓他照顧好小傻子,他只覺得可笑至極。
後來,淳德問過當初為母後診治的太醫,又親自看了母後的病例,知道母後是産後痼疾加重,拖了多年這才去世的,但父皇也是默認了小傻子是他兒子這回事的,所以,他那懵懂的情感被扼殺在了搖籃裏。
直到他知道一切只是鎮北侯的一場騙局之後,壓抑的情感才在爆發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盛康王的野心淳德一開始确實是不知道的,但盛康王那天和周未的私下說了有關“鎮北侯的謠言”這一事還是露了行跡,派密衛暗中調查只不過是以防萬一,但不曾想盛康王竟出手這麽快。
雖然早已收服了密衛,但應對還是倉促了。
只是事情的結局為何是周未身死呢?一個不曾被任何人在意的小太監成了這件事最大的變數。
淳德把小傻子送他的禮物細細收好了,思念了就看看,想到那些有關小傻子的事,自己能笑上好一會兒,然後用剩下的時間去悲傷,人前他還是那個帝王,人後他早已是一副空蕩蕩的軀殼。
無心之人在這世上是呆不久的,安排好朝中的一切事宜,毫無緣由的,淳德的身體就衰敗了下去,太醫束手無措,淳德卻漸漸的安下了心。
他要趕快去找自己的小傻子,不能讓他等太久了,若是再見到他,他還是要對他說:“見到你真的很高興……”
作者有話要說: ○| ̄|_ =3剛嘗試寫文,還是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抱歉讓大家看懵了,蠢作者已經在檢讨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