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捉蟲)

五更天時,平國公府幾個院落亮起了燈。

宋嘉然翻了個身,感受到一處柔軟貼了過去。

“你再睡會,我先走了。”

宋嘉然迷糊點頭,感覺到蠟燭熄滅,嘴裏咕哝了兩句,又沉沉睡去。

鄭立晏迎着露深,穿過院落層層,來到府外。

“爺,您先吃點墊墊肚子。”小厮石頭遞過來包好的肉幹,鄭立晏胡亂嚼了幾口吞了,這玩意飽肚子,但噎得慌。

也不敢多喝水,就抿了一口,擺了擺手,石頭便蓋好水壺,靜候在他身側。

所幸無事,鄭立晏擡首看平國公府的大門,朱漆大門上懸着的是塊金絲楠木做的匾額,上書“平國公”,乃是開國皇帝的禦筆,也是平日裏平國公府人最得意之處。

平國公府建成距今八十多年,在大夏算是老牌世家了,人人羨慕這鐘鳴鼎食之戶,可只有內裏人才知道,什麽鐘鳴鼎食,不過金玉其外罷了。

正想着這些,門又開了。

看見來人,鄭立晏彎腰行禮,“父親、大哥。”

“嗯。”鄭鵬應了聲,越過鄭立晏上了馬車。

“更深露重,三弟等得辛苦了,是大哥的不是。”世子鄭立昀儀表堂堂、風姿俊雅。

鄭立晏道:“弟弟住得靠裏,自該早到一步。”

他從石頭手裏接過馬繩,摸了摸馬兒的頭。

鄭立昀瞧這馬毛色烏黑滑順,笑着道,“三弟的黑雲養得真不錯。果真,自從你進了皇林衛,人也細心了。看來父親把你送進皇林衛的決定是沒錯的。”

Advertisement

“大哥說笑了,我不比你是讀書人受陛下器重,只會些揮棍耍棒的家夥事。大哥,你是騎馬,還是随着父親坐馬車?”

鄭立昀笑容一凝,“有你在外面,我坐馬車便是。”

說着便扶着小厮的手上了車。

鄭立晏嘴角噙笑,翻身上馬。呵,讓你小心思多,怼不死你。

平國公府裏,三房。

宋嘉然聽着細碎的動靜,慢慢睜開眼,入眼是淺紫色繡合歡花绮羅床簾。

心裏暗暗嘆了口氣,坐起身來。

她這邊一動,簾子就被撩了起來。

“三夫人,您醒了。”

“嗯。”略有些僵硬地由着人服侍洗漱,又換了衣裳,梳好頭上好妝,宋嘉然帶着丫鬟水芹去請安。

國公府是個五進的大宅子,第一進是接待客人的大廳、外院管事、小厮的住處,國公爺的議事堂也在那。

第二進是國公爺夫婦及國公爺的姨娘們住的地方。

第三進是大房也就是世子爺一家住的地方。

第四進住的人最多,二房三房四房都住在這。鄭立晏是嫡子,便住了正院。東院是二房住的,西院是三房住的。

而現在,她要去的,是第五進,國公府裏老太太住的地方。五房也住在第五進。

穿過長長的走廊,約莫五六分鐘的樣子,便到了老太太住的松鶴院。

“三夫人。”兩邊的丫鬟給她請安。

已經習慣的宋嘉然平靜地點頭,留水芹在外候着,自己走了進去。

屋裏已經坐了幾個人。

坐在上首鬓角微白的老太太正是平國公的母親,平國公府的老太太。旁邊正說笑的是宋嘉然的五弟妹小吳氏。

老太太邊上另坐着一大一小兩個姑娘。

小的那個是宋嘉然的侄女,大房的嫡女,平日喚做大姑娘。

大的那個則是宋嘉然的嫡親小姑子,也就是鄭立晏的親妹妹,平日喚做五娘子。

“孫媳婦給祖母請安。”宋嘉然面色平靜,恭敬地行了禮。

老太太瞥了她一眼,什麽也沒說,只哼了一聲表示知道了,就繼續和小吳氏說話。

見五娘子眼含擔憂地看她,宋嘉然輕輕搖了搖頭,示意自己沒事,就尋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老太太看她不順眼已久,也不是一兩天能改變的。誰讓她是個“下不出蛋的母雞”呢。

嫁進鄭家五年,沒有身孕,鄭家沒将她休了,已經自覺和善了。但想讓抱重孫心切的老太太對她有什麽好臉色,卻是做夢。

宋嘉然心裏是一點不急的。宋家的情況她還沒摸熟呢,自然不會在這時候生孩子。鄭立晏也是這麽想的。

是的,宋嘉然并非原來的宋嘉然,鄭立晏也并非原來的鄭立晏。

三個月前,剛領完證度蜜月的夫妻倆,遇到了一場事故雙雙身亡,醒來時,就發現自己穿到了同名同姓的平國公府三房夫妻倆身上。

這三個月裏,他們努力地适應着新的身份新的環境。但國公府人實在是太多了,關系也複雜,即使有着原身的記憶,兩人也如履薄冰,深怕旁人看出不同。

好在,到目前為止,兩人僞裝的挺好。

忽略小吳氏時不時看過來的得意眼神,宋嘉然繼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兩人已經知道,這個世界屬于一個架空世界,兩人所處的國家叫大夏。大夏立國已經八十餘載,富強說不上,但百姓們也都能吃飽飯。

而他們所在的這個平國公府呢,那真是一籮筐的事兒。

第一代平國公是跟着開國皇帝一起起來的,有着從龍之功。那時的平國公府可謂是如日中天。只是吧,後續幾代沒什麽人才,第一代平國公去世,平國公府也逐漸落魄。如今雖然挂着國公府的名頭,卻比不上那些真正的豪門貴族的。

如今的平國公名為鄭鵬,在朝中并無實職。

鄭鵬年輕時,家中還算景氣,娶妻桂王的嫡女敏慧郡主。

只可惜,敏慧郡主身體不好,嫁過來沒幾年,就病逝了。

只留下一兒一女,一女正是府中的大娘子,早已出嫁,兒子嘛,就是如今的世子爺了。

敏慧郡主去世後,鄭鵬又續了弦,這次娶的是戶部侍郎家的嫡次女何氏,何氏倒是個身體健康的,進門一年,就生了三爺鄭立晏,從此站穩腳跟。

只是,在鄭立晏七歲的時候,何氏又懷了身孕,生産當天,生下五娘子後卻大出血沒了。

何氏沒了之後,鄭鵬倒沒有新娶了,而是将自己的表妹,府中的貴妾吳氏立為了繼室。吳氏的兒子,五爺鄭立昆也由此成了嫡子。

也就是說,如今的平國公府,有三位嫡子。一個是元配嫡妻生下的鄭立昀,七年前就被立為了世子。

一個是繼妻何氏生下的鄭立晏,何氏也是名門正娶進來的,鄭立晏的身份倒也算尊貴。

再一個,就是由貴妾擡為繼室的吳氏生下來的鄭立昆了,鄭立昆原本是庶子,名喚鄭立坤的,但他母親成了國公夫人,他也雞犬升天,成了嫡子,就将“坤”字,改成了“昆”字。

再加上兩個姨娘生的二爺四爺,這國公府裏,那是相當的熱鬧。

正想着呢,宋嘉然其他幾個妯娌來了。

打頭進門的是大嫂世子妃洛氏,她出身大族,顏色雖尋常,卻自有端莊大氣之風。

緊跟着的是二嫂錢氏,錢氏只是主簿家的庶女,但為人精明爽快,在家裏也很活躍。

四弟妹李氏是在最後頭的,她雖是嫡女,父親卻只是小小知縣,總覺得在這家裏擡不起頭,因此少言寡語,最怕說錯話惹婆母不喜。

宋嘉然起身見禮。

“在外頭便想着是誰能讨祖母開心,一進來見是五弟妹,我就有着果然如此的感覺。”二嫂錢氏笑着請了安,又看了一眼宋嘉然道:“三弟妹來得可真早。都怪少康賴着不肯起,這才遲了。祖母可別怪孫媳婦。”

她都把孩子搬出來了,老太太哪有說她的。

只笑着道,“少康少榮都還小,賴覺也是正常的。”少康是二嫂的兒子 ,少榮是四弟妹的兒子。

老太太又瞥了一眼宋嘉然,“這女人哪,有了孩子就沒了自己的時間。可老太太我,就盼着子孫滿堂。”

“……”宋嘉然巋然不動。大嫂洛氏同情地看了這個三弟妹一眼,将兒子少新往前一推,“快拜見你祖母,還得去上學呢!”

三個女人一臺戲,這麽多女人,國公府的每個早晨,都像是場戰争。

她作為這場戰争裏沒什麽話語權的小兵,除了看主将們唇槍舌戰,就只能祈禱,戰火別燒到自己這邊了。

許是今日黃歷不錯,今天的請安倒還算平靜。國公夫人吳氏這兩天不在,家裏的一切都由洛氏管着,所以向老太太說府裏情況的人就成了她。

等她說完,這場請安就差不多可以散了。

宋嘉然剛踏出松鶴院,五娘子就追了上來,“嫂嫂!”

她有五個嫂子,但只對宋嘉然這樣稱呼。

“皎皎,你慢點走。”有了幾個月的相處,她對這個小姑子也熟悉了。皎皎,是小姑子的小名。

“嫂嫂,祖母說的話,你別放在心上。”自然說的是老太太嫌棄她不生孩子的事。

“你放心,我心裏不難受。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和你哥哥暫時都不想要孩子。”

也是多虧倆原主的性子。

原鄭立晏在外人面前是個不愛說話的沉悶性子,原宋嘉然也是,俗稱木頭似的,就是其他人對原宋嘉然的評價。

可兩人私底下相處卻全然不是這般,原鄭立晏也會逗趣,原宋嘉然更是溫柔小意。兩人感情可謂是如膠似漆,原主雖然一直沒有孩子,可原鄭立晏從不曾嫌棄,更是多次表示他暫時還不想要孩子。

這些旁人不知道,皎皎這個親妹妹卻是知道的。

聽她這麽說,皎皎也放下心,兄嫂感情好,她可不希望因為這事讓兩人産生什麽間隙。

兩人身體都沒問題,孩子這事,只能說緣分未到。

作者有話說:

開新開新!走過路過的寶子點個收藏點個作收呀!

本章評論會掉落紅包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