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黃,你準備應聘哪個工種?”

大晚上的,大夥兒在知道明天下午6點開始,可以去社區登記工作,都興奮地四處溜達。一是想緩解一下白天窩在家裏出不了門的憋悶。二就是打探一下其他人的選擇了。

不說別的,裏頭有些工種,需要的人手肯定是有限的。別人上了,自己就少了個機會。

“兵子,你咋下來呢?大娘沒事吧!”

兵子搖搖頭:“那天打了吊瓶後,我媽就好了。我現在白天黑夜都不敢讓她走太多路。老人家身體不好。這一天天的,越來越熱。現在都半夜了,你瞅瞅,哪裏有一點風哦。悶得像在罐頭似的。”

“別說我媽了,你準備去應聘哪個工種?咱們兩說不定可以結伴一起去。不知道咱們這種本地人有沒有優先?”

話題說到這,周圍溜達的鄰居也都湊了過來。

這棟樓的住戶一半是原住民,一半是外來租客。這會兒他們這些原住民開始聚集到一起聊天。那些個租客就站在外圍看着。

李禾是這棟樓的老租客。他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租住在一樓樓梯右側的一個小單元。位置剛好跟唐棠家相反。他畢業後就在這個單元租住了5年的時間。業主搬去南方居住,雙方之間維持着良好的租客房東關系。

昨天,他忽然接到了業主的電話。對方的意思是他們一家會從南方遷徙回來林城。到時候李禾要把房子騰空出來。

這事兒讓李禾十分惱火。

他孤身一人,早就在林城定居了。連這次全國信息登記,都登記在火柴廠家屬樓這個地方。如果業主提前說要他退租還好。現在忽然來這麽一出,他的個人信息又已經登記完了。現在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辦好。他囤了不少物資,都在地下室裏面存着了。這冷不丁要他騰房子,他也不知道該騰去哪裏?

現在又聽到這些原住民,在那談論本地人找工作有優先權。讓他的心更加不舒服了。合着他們這些租客都沒有人權了嗎?

他看向身邊的那幾個年輕男女。大家平時忙着996,卷生卷死,互相都不認識。但不妨礙大家的處境差不多。

“咱們明天早點去找社區。”李禾小聲說道。

李禾邊上站着的吊帶熱褲小美女聽到這話,無可無不可地點頭:“都可以。不過那些個工作,給你做你也做不了吧!”

Advertisement

李禾看向那頭說得熱火朝天的原住民,咬牙道:“做不了也得做。不然咱們吃什麽?”

他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昨天已經把磚頭手機研究透徹了。以後是信用分、信用點的天下。兜裏的錢要不好使了。

唐棠當然留意到不遠處一直盯着他們這邊的年輕人。這些人年齡大概在20多到30多之間,剛好是公司的底層工作者。既沒有窮到租不起房子,又沒有富到買房子的地步。跟她一樣,都是被老板的胡蘿蔔吊着的苦命打工仔。

她一直很好奇這些人為什麽末世都要來了,還不回家跟家人團聚。只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也沒好奇到去挖人隐私。

只是這會兒,這夥人的目光說不上友好。

邊上,這些大爺、大媽、嬸子、大叔的話題已經轉到明天要報哪個工種了。大部分上了年紀的人,都準備報名種植工。這些人都是艱苦年代走過來的,對種地什麽的,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唐棠知道種植工沒什麽門檻,肯定會吸引很多人報名。而中年人,則是想去當建築工、儲水工。

整個晚上,大家都在熱切地讨論着。

唐棠聽了一會兒後就回家了。回去前,留意到之前那幾個白領不知道跑哪裏去了。雖然現在看不出來,但今天這些人的出現讓她想到一件事情。

上輩子,末世開始後她人在海城,無法返回林城。那時候,海城當地政府對外來人口跟本地人口是一視同仁的。只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時候,外地人會受到本地人的排擠。特別在末世各種資源匮乏的情況下。那個時候,她格外想念自己的家鄉。

這輩子,她有幸留在林城,等待末世的到來。雖然一直有留意那些租客,不過沒見他們做什麽出格的事情。畢竟都是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而且,現在的生存環境還沒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只是現在,工作崗位開始出現。資源的争奪,本地人跟外地人的沖突,将會不可避免地發生。

事情如同唐棠預料的那般。

晚上六點鐘,她從家裏出來,樓梯上已經有很多人朝樓下湧。大家臉上都是一副興奮又着急的樣子。

等到了社區工作站,簡直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五個小區的人,唐棠估計一大半都出來了。外頭的溫度還沒完全降下來,應該有40多度的樣子。只是這些人看着都不怕熱似的。人貼人,朝社區工作站擠過去。

唐棠看到這種情況,立刻後退幾步,把自己靠在一棵已經曬得幹枯的樹下。

那麽多人聚集到一起,人氣讓整個社區廣場的空氣仿佛上升了好幾度。唐棠看到排在人群中最前頭的,是昨天她看到的那幾個年輕租客。

從她的距離是看不到這些人說了什麽的。不過,看他們的表情,應該是件好事。

唐棠在人群後面等待了大概半個多小時,見隊伍一直沒什麽變化,索性就先離開了。反正整個林城那麽多土地,肯定需要不少種植工。沒必要這樣擠來擠去。她都看到有些年紀大的人受不住,被工作人員喊出了隊伍。

等她走到火柴廠家屬樓的時候,就看到那幾個年輕租客正在那大聲說笑。

“我都說社區不會區別對待的。咱們當初去社區登記個人信息的時候,他們都接受了。沒道理這會兒有工作崗位,就不給咱們。”

這人說着,伸手拍了拍李禾的肩膀:“李禾,這下高興啦!咱們都拿到電工的工作了。這電工的信用點可不低了。”

“幸好李禾的點子不錯,你看看後面那些排隊的人。本地人又怎樣?”

這些人說說笑笑着,沒注意到唐棠跟在他們身後。

整個工作登記,估摸着持續到淩晨三四點才結束。唐棠還是從社區聊天群看到了大家的聊天,才知道今天不止登記了每個人的工種,而且還登記了工作區域。

群裏有些人在抱怨,電工的工作區域被分配到城郊。有人跟社區的關系比較好,打聽到了這事兒跟一些年輕人有關。工作區域的選擇是先到先得的。那幾個年輕人去得早,直接要了家安社區附近的工作區域。後面的人,當然只能往其他區域安排了。

這個話一出,讓整個家安社區很多人感覺到不滿。尤其是當大家知道這幾個年輕人不是老街坊的時候,心裏更不舒服。你瞅瞅,你個外地人,把住處附近的工作都搶了。他們這些住附近的,倒是要跑到大老遠工作。

第二天下午6點鐘,接了工作的人,按照指示,開始前往了自己的工作區域。

唐棠這才慢悠悠地去社區登記工種。

“唐小姐,你昨天怎麽沒來?”

社區這邊排隊的居民,比昨天少了不少。見她過來登記,社區工作人員問道。

“昨天那麽多人,擠不進去。現在種植工能去哪裏種地?”

社區工作人員看了看電腦屏幕:“超市前面的綠化帶,那還沒分配到人。你要去那裏嗎?”

唐棠點頭。雖然走過去超市要時間,但也比去郊區種地強。郊區太遠了,過去回來要花不少時間。

她登記完後,索性按照指示,朝着超市方向走去。離太陽出來還有好幾個小時,她可以先上工看看。

一路上,燈火通明,到處都是人。

等唐棠走到超市綠化帶的時候,這裏原來的綠草皮已經被挖機鏟掉。二十多個人正在一個大桌子前排着隊伍。她趕緊走了過去。

等輪到唐棠的時候,她把自己的身份證號報了出來,領了100株仙人掌幼苗。這才知道,這種地,還不是種糧食。而是種仙人掌、仙人球、多肉、虎皮蘭這種末世後常見的變異植物。

整個綠化帶被劃分成不同的方塊,唐棠站在自己的區域,拿着鋤頭開始挖坑。

種植仙人掌,沒有什麽特別的要領。就跟種大蔥差不多,挖個坑,把已經長出根須的仙人掌,一株一株放到坑裏。然後填上土,澆水,完事了。當然,這種種植的信用點,是等到5天後,确定仙人掌存活,才會按照一株一個信用點的價格,支付到種植者的賬上。

唐棠埋頭認真種地,十分感激國家給她這麽一個好機會。雖然腰彎得挺累的。但心裏十分踏實。

等到淩晨3點的時候,唐棠已經種植了500株仙人掌。她直起身體,錘了錘勞動了幾個小時的腰。

擡眼看去,整個綠化帶已經被種滿了仙人掌。有些大媽手腳快,這會兒正在路燈下,邊喝水邊聊天。

遠處,一臺臺她沒見過的大巴車,正開着車燈朝這邊駛過來。

大家已經很久沒看到汽車在外行駛了。這會兒看到汽車,紛紛跑了過來。

唐棠猜測這些大巴車裏坐着的,估計是南方遷徙過來的人。

圍觀的人議論紛紛,正數着有多少臺大巴車。忽然,兩道扭打在一起的身影,出現在第一臺大巴車的前方。

作者有話說:

更新啦!謝謝大家。愛看年代種田文的寶子們,可以去我的專欄看看哦!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