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謎團(三)

書香回味着錦瑟剛剛說的話。

初夏的時候換了一撥人,那是三小姐的事情剛過去的時候。

書香猜到了些端倪,她不動聲色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看來家裏的規矩改了不少。”

錦瑟松了口氣,說道:“換了婆子,又放出去幾個丫環。”

初蘭也在其中!

果然和三小姐的事情有關。

錦瑟怕書香不知道府裏的新規矩,繼續一五一十地說着:“……天一黑就關角門,又加了上夜的人……跟外頭說是國孝,小姐們都好久沒出門了……”

難怪今天華香嚷着悶出病來了。

父親常年在外頭辦差,每次都要帶姨娘同去的。自己是三小姐的時候,常跟了父親在外。這次父親出門卻誰也沒帶,六個姨娘和八個小姐都留在家裏。

想起大姨娘的話——

“……她跟着老爺在任上這麽多年,不像你們一直養在深宅大院裏,難保不出事……”

書香咬住了嘴唇。

父親這是傷心了。

一想到父親以為自己做出那樣不知廉恥的事,書香一時心如刀絞。

錦瑟見書香一直不出聲,還以為是自己說得多了,聲音便低了下去,漸漸住了口。

書香回過神來,向錦瑟勉強一笑,說道:“你讓碧萱進來。”

Advertisement

碧萱進了房,書香先說了老太太命做新衣裳的事,又說道:“你去問問,二姐姐是不是要議親了?”

錦瑟在一旁說道:“二小姐都十七歲了,要不是國孝,說不準早就嫁出去了!”

碧萱抿嘴笑道:“錦瑟姐姐都十八歲了吧?不是更要出嫁了?”

錦瑟臉一紅,手上的帕子就丢了過來:“你這小蹄子!”

書香身子痊愈,又得了老太太的看重,行雲閣的人心情都大好。

書香說道:“讓尋冬也幫着問問。”

碧萱笑着出去了。

碧萱和尋冬都是家生子,讓她們兩人去打聽最合适不過。

書香就和錦瑟說起靈香生日送禮的事情來。

從前的她喜歡寫大字,姐妹生日的時候常常送了字畫、扇面或者對聯去。現在半年多沒寫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寫得出來。

就讓錦瑟準備了筆墨。

書香一筆一劃認真着寫着蠅頭小楷。

娟秀的筆跡,隐隐透着柔弱的味道。

書香寫來寫去不滿意,終于嘆息着擱置了筆。

日子過去的久了,什麽都會變的。

那些自己曾經以為永遠也不會改變的東西,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改變了。

書香望着墨跡未幹的紙張出神。

晚上碧萱進來回話。

“聽于媽媽說,前幾天孟都禦使的二太太來看老太太,說起她家的三爺和四爺都到了議親的年齡,又說兩位爺相貌才學都不錯。老太太就上了心。”

難怪會特意叫萬媽媽來看自己。

原以為華香還沒有議親,梨香、妍香、靈香和自己就更遙遙無期了。

只是這樣看來,倒像是要同時計議似的。

都禦使是正二品官職,要議親的又是三爺和四爺,只怕大太太會覺得屈了華香。

不過要是從庶出的小姐中挑一個嫁過去,倒也是不錯的親事。

書香摩挲着手中的針線不出聲。

若是自己還是三小姐,只怕此時就會是第一個人選。

門當戶對,年紀也相當……

父親冬月就會回來,現在商量婚事,過了年就可以下定。

細膩的銀針在燭光下泛着晶亮的光芒。

書香擡起頭,說道:“去讓尋冬給我找個喜慶點兒的花樣子來。”

錦瑟過來說道:“小姐身子剛好些,可別勞累着了。”

書香說道:“我自有分寸。”

次日去暖翠閣便早了些。

進房的時候,大太太和華香還沒到

萬媽媽和氣地笑:“七小姐來得這麽早!”

書香笑着點點頭,問道:“昨兒聽見祖母咳嗽,也不知道好些了麽?”

萬媽媽說道:“昨天用了些枇杷膏,今兒起來便沒咳嗽。”

書香放下心來:“那就好。”

從錦瑟手中拿過小盒來,說道:“這是蜜餞秋梨,給祖母潤潤嗓子。勞煩媽媽幫我送進去。”

萬媽媽探究地看了看書香。

書香會意,便有些羞澀地笑了起來:“前兒我給祖母送了些蜜餞,昨兒早起祖母便有些不舒服,我只怕是蜜餞做得太甜了……”

明明是盡孝心,還瞻前顧後的。

萬媽媽不禁起了恻隐之心。

門外響起了腳步聲。

萬媽媽不動聲色地接過盒子。

書香松了口氣。

大太太和華香等人依次進了房。

少頃老太太出來,衆人向老太太行過禮,華香便笑道:“昨兒祖母說要給七妹妹做衣裳,我想着衣裳做好還要有些日子,這天氣又一天比一天冷,就想把我那還沒穿的新衣給七妹妹送兩套去,免得七妹妹着了涼。”

萬媽媽在心底冷笑。

要送妹妹衣服就直接送去,還特特兒跑到老太太這裏來表功。做點兒事情就嚷嚷得阖府皆知。

哪像七小姐這樣既不張揚又盡了心。

老太太點點頭:“也好,我瞧着你倆身量也差不多。”

說完這句話就說其他事情了。

華香不禁有些氣餒。

本想借着這個由頭把自己的舊衣服拿給書香穿,回頭自己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多做兩套。

又能落下一個照顧妹妹的名聲。

想來書香也不敢挑三揀四。

沒想到老太太竟然連誇獎的話也沒有一句。

華香不由得多看了老太太幾眼。

難不成祖母真是老糊塗了……

想起前日孟二太太的話,華香心一沉。

祖母不會讓自己嫁給孟家的庶子罷?

她可不想嫁個平平凡凡的人,至少也要像大姐一樣嫁給一個有爵位的世子才行!

她又看了看大太太,安心了不少。

有母親在,母親會給自己做主的!

老太太已經說到秋收的事:“……聽說東邊的莊子都糟了雹災?也不知損失了多少。”

大太太說道:“娘不必操心,老爺不在家,應酬就少了許多。家用上也沒差多少。”

聽着大太太含含糊糊的話,老太太心裏發出一聲嘆息。

大太太就是這樣好強,就算再難也要打腫臉充胖子。

老太太管了那麽多年家,豈不知道家裏還有多少家底?

只是大太太既然這樣說,老太太也不好當着一屋子的人細問。

老太太岔開了話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