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來信
“小姐起了?”
阿莺從房外進來,淩霄招呼她上前,拿出她的賣身契,遞給她,道:“尋個時間去官府把你放良了,我便正式雇你當軍師,和五爺一樣,日後你便不必被人胡說了。”
阿莺接過自己的賣身契,一時又驚又喜。
她望着淩霄,一時紅了雙眼,結結巴巴:“我該說什麽好?人都說大恩不言謝……”
“那就不必說了。”淩霄笑道,“你手裏拿着的是什麽?”
“哦!”阿莺擦了擦眼睛,趕緊遞上一封信,道:“京師來信了。”
信是月夕托曹煜寄來的。
淩霄頭一回收到信,甚是興奮,來不及洗漱便把信拆了。
月夕在信中問她安好,千叮咛萬囑咐她耐心看完她的信。
見了這話,淩霄便知下頭接着壞消息,果不其然,月夕頭一件就說她被皇帝軟禁在慧園裏了。
“豈有此理!”淩霄怒起,将阿莺吓得跑了進來。
淩霄自不能跟阿莺說實情,只能找個由頭将阿莺打發走,繼續看信。
月夕說被軟禁在慧園并無實在的壞處。一來皇帝并不曾為難她,還令人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白天遛鳥喂魚,夜裏寫字讀日記,無人打擾,周嬷嬷等擾人之輩進不來,跟田園生活一般。二來皇宮裏本不能随意行走,她人生地不熟的,也不能貿然頂着公主的身份四處生事,留在慧園不過換了地兒待,比苕華宮并無差別。
在信裏,月夕告訴淩霄,若無緊要之事,她就留在慧園不出去了,淩霄也不必費神想着把她弄出去,她一點兒也不委屈。等淩霄回來了,若不習慣,再想法子離開便是。
這倒是讓淩霄沒想到。
從前,就算搬去了行宮,淩霄也并非被軟禁,只要不回皇宮,出入自由,無人阻攔。
Advertisement
誰能忍得了被軟禁?就算身無勞刑,但心裏頭終歸是不舒服的。故而淩霄看到皇帝竟敢軟禁自己,就不由光火。
合着她覺得軟禁是受苦,這晏月夕竟覺得享福了?
她是什麽怪物?
月夕沒有将此事說許多,筆鋒一轉,提起了另一件。白給隆興行的二十萬兩銀子,讓她茶不思飯不想。
那銀子雖然是淩霄出的,可一想到便宜了韋祿,便氣不到一處來。
淩霄想起韋祿數錢的猥亵模樣,十分贊同。
月夕其實一直未料到隆興行有那個臉來讨錢,畢竟晏大去了,死無對證,此事來要錢說穿了就是欺負人。
可好巧不巧,攤上了淩霄這麽個不差錢的。月夕雖感激,卻咽不下這口氣。
她在信裏對淩霄辦的事極盡溢美之詞,求她留在揚州,萬不可讓此事就此作罷,還說淩霄是正氣堂的貴人,有她在,正氣堂必定能得一個公道。
看着這些話,淩霄大悅。
她本就沒打算就此作罷,畢竟虧掉的銀子都是她的。
忽然間,方才的怒火已經撒了大半。
月夕随後跟她說起隆興行那趟镖的疑點。
這件事她從前也查過。她還親自驗過貨單的存底,正氣堂所押送貨物裏确實有那尊古董觀音,晏大也确實知道那古董觀音價值不菲,可怪就怪在,正氣堂向來不押送貴重物品,晏大也不知為何接了那镖。她知道那事時,晏大已經過世,只好問過鄧五,鄧五卻說晏大接镖那時他恰好去了九江,不在堂中,所以原因也不得而知。
月夕這些日子仔細琢磨過此事。隆興行給的酬金确實高,晏大興許經不起誘惑接了,又或許是受了隆興行的唆使。可無論是哪個原因,這趟镖都是隆興行極力促成的,恰好還出了岔子,人財兩空。若這不是巧合,那隆興行的用心恐怕還不只謀財那樣簡單。
至于那判書,官府必定受了隆興行的賄賂,從未正經查這案子。所以只要是隆興行呈上物證。無論真假,一律判為真,最後結果自然是判了晏大賠錢。
月夕的意思,需得讓人着官府重查此事,理清來龍去脈。她會設法讓朝廷遣特使來揚州查隆興號,最好是淩霄熟識的人,屆時淩霄要設法往裏頭遞證物,好讓官府自己推翻那判書,不僅叫真相大白,二十萬兩銀子也就能順勢收回。
至于用什麽方法讓朝廷的特使前來,月夕毫不避諱,是以江東王為誘餌。
月夕的想法是,左右江東王與此事無關,冠以江東王之名,只會叫特使狠狠地查,卻壓根查不出什麽關聯,反倒叫正氣堂得了一個清白。
淩霄不由得一陣錯愕。
這晏月夕果然不簡單。這招可謂劍走偏鋒,兇險至極。怪不得阿莺說她可惜是個不會武功的弱女子,若有拳腳功夫在身,縱是十個沈劭也拿她沒辦法。
也不知晏月夕說的那個查案的特使是誰?淩霄思忖着,皇帝和江東王不睦,若是那什麽特使拼了命地往江東王身上潑髒水,來個無中生有,豈不是害了江東王?
她反複讀了幾遍,月夕未提要找誰來,料想她寫信時還未成事,不好倉促提及。
思量片刻,左右要等人來,先把堂裏的雜事理清再說。
于是讓阿莺進來,吩咐她備馬車。
那擂臺,已經打得差不多了。
早前,淩霄和鄧五商量好了,镖局先找五十人,這擂臺不過是個相看的契機,鄧五瞧着合眼的便留下。擂臺不限時日,人找夠了才停。
可興許是她太過熱情,見了人就邀人家去打擂臺,鄧五那頭竟忙不過來,僅十日就把人相看好了。
鄧五的意思,讓她過去看一眼,若是無甚大礙便将人留下來。
“聽說五爺找到的人,個個是行镖走道的好手。”路上,阿莺道,“小姐這镖行定會順利開起來。”
淩霄看了一眼阿莺,道:“你如今倒是信賴五叔,早幾日我說要去瞧瞧,你硬說有五叔坐鎮,不必太過擔心。從前五叔要給我們塞人時,你可不是這麽說的。”
“那卻不一樣。”阿莺道,“五爺前一回分明是司馬昭之心,還小看咱們,以為咱們好騙。小姐敲打過他,讓他知道厲害就是,他後來不就再也沒提過那事了?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畢竟不是第一天認識五爺,知道他是個有能耐的,若他願意好好辦,比你我出面都強。”
淩霄聽罷,不由得啧啧兩聲,道:“人家那天還叫你婢子呢,你還替他說話。你這肚量,跟宰相似的,不入朝為官着實可惜。”
阿莺得意地笑:“小姐可太擡舉我了,我可是有盤算的。五爺那日貶我,小姐回頭就去替我把賣身契找回來了,還說要給我放良,我不是因禍得福麽?照這麽說我還要謝謝五爺呢,”
淩霄也笑了笑,正說着話,只聽前頭熱鬧非凡,便是西市口的擂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