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沈狀元

◎賜打馬禦街前◎

衆新貢士按照會試排名列為兩隊, 單數列左雙數列右,在鴻胪寺官員的帶領下,登入了萬千士子夢寐以求的地方——保和殿內殿。

殿內鋪着光可鑒人的漢白玉地磚, 角落的鎏金香爐青煙袅袅,熏染一室暗香, 随處可見雕梁畫棟,而殿堂最上方,矗立着皇帝的寶座。

“今年的狀元不知花落誰家呀。”

“林太傅的嫡孫頗有才氣, 沒準林府要出狀元咯。”

列隊站在新貢士旁邊的, 是各部官員,皇帝還未禦臨,他們正低聲議論着。

方才被點到名的林太傅即林月賢的祖父,正好站在沈長林的左前方,對同僚的議論充耳不聞。

“林太傅之孫名列杏榜第十八名,不僅文采出衆,更是一表人才,就算不是狀元, 這風流探花郎定非他莫屬啊。”

“此話有理, 古往今來, 這探花郎要文采相貌皆俊的郎子方可當得!”

各部官員閑話,吹捧林月賢的同時, 也有奉承林太傅之意, 京城世家中的子孫, 凡能中舉靠正經功名入仕者,皆為優異, 而林太傅的孫子能中進士, 已是人中龍鳳。

按常理, 林太傅應高興才是。

但沈長林注意到,側前方的林太傅腮幫上的肉鼓了鼓,似是在忍耐什麽,最終沉聲道。

“肅靜!陛下要來了。”

林月賢此刻正在新貢士的第九排,那些官員的談話和祖父的表現他全看在眼中,聞言,輕輕勾唇露出一抹冷笑,不置可否。

緊接着,奏樂聲起,伴随着一聲高喝:“皇上駕到。”

聖上臨朝,百官見禮。

Advertisement

“衆愛卿平身。”

聖上的聲音十分低沉,身着明黃龍袍,頭戴冠冕,滿身威嚴。

低垂的玉簾垂下遮住了他的眉眼,讓百官看不清聖上真正的面容,但沈長林此前見過聖上,知道這玉簾背後有一雙極溫和的眼眸。

“今日乃殿試放榜之日,今科進士的名單昨日便已拟定好,但在宣布之前,朕有話要問。”

聖上說着從龍椅上站起來,在禦階上緩緩踱步,他的身體看起來好了不少,應是金丹的作用。

“今年春闱,策論題有三問,分別是君臣之道、邊疆之安、強國富民之舉,考生各抒己見,答案五花八門,但數千答卷中,朕唯對一份記憶尤深,時至今日仍然不能忘懷。”

說到此處,聖上頓了片刻,道:“諸卿可知何否?”

一老臣捋着颌下翹起的山羊胡須:“定是此卷文采過人,立意不凡,聖上閱之龍心大悅,是以惦念不忘。”

“是也非也。”聖上搖頭,“因為此卷猶如當頭棒喝,叫朕心憂叫朕夜不能寐叫朕寝食難安!原來在此人心中,我大乾朝竟是千瘡百孔!危如累卵!已然到了危亡存敗之際!”

因玉簾遮擋,沈長林看不清楚聖上的視線落于何處,但他有種很奇怪的感覺覺,感受到一道迫人的視線,正在自己身上逡巡。

而這視線,自是聖上的視線,目光所到之處,灼灼逼人。

他的心沒來由的快了幾分,掌心微微滲出幾分汗水,其實不止是沈長林,全體新貢士又有幾人曾面見天顏,站在偌大的保和殿內,不少人心跳加速,腦中思緒紛擾,激動的簡直要發抖。

但沈長林飛快的收斂好思緒,深呼吸,緩緩平靜下來。

“竟有如此大膽狂悖之人,其罪當誅啊!”

衆臣靜默之際,站在人群很後方的工部白主事,即白柒柒之父站出來,義憤填膺道,“我大乾建朝近三百年,國家兵強馬壯,百姓生活順遂,周圍小國連連朝賀,乃古今第一之國,自然綿延千年萬年,竟有無知豎子胡言亂語,臣提議,該嚴懲此人!”

“……”

白主事激動的說完,本以為會引起同僚們的符合和陛下的贊賞,可話音落下,除了大殿內回蕩的呼呼風聲,竟然滿室寂然。

聖上踱着方步,面上無甚表情。

譽親王姜逐元侯立在殿前,見此情景,內心不由嗤出一個詞,蠢貨,這靠着裙帶關系爬上來的小商人,果然無知且粗蠢,父皇向來以仁德治國,今日是點狀元的大喜之日,怎麽會去為難考生。

且《大乾律》有載,科考場上言國論政,無論寫的多放肆,都不可治罪。

白主事左瞧右看,還不知自己的馬屁已拍錯了位置,他出列,俯身一拜:“皇上,臣心痛啊,此子如此狂妄實在有違聖上之仁,乃不忠不義不孝不悌……”

“白主事少歇。”內閣楊敏然有些忍不了了,喝住白主事後,對聖上拱手,“請聖上言明此子是誰,想必在場諸位,都對他十分好奇了。”

聖上滿意的點點頭,還是這些脾氣倔的怪老頭會揣摩上意啊。

于是他廣袖一揮,坐回龍椅之上:“諸卿好奇,朕亦好奇,兩個月之前,便想當面一問,今日,正是良機。”

保和殿內諸人竊竊私語,都在猜測那位狂悖大膽的人是誰。

“此人如此放肆,竟還過了會試?”

“這般無狀,即便過了,想必也是擦邊上榜。”

群臣議論的同時,聖上勾唇而笑:“沈長林,還不上前一步?”

聖上一語畢,又惹得衆臣嘩然。

沈長林這三字,最近兩個月在華京城如雷貫耳,婦孺皆知。

他是今科春闱的第一名,且年僅十八未及弱冠,加上這次春闱,已經連中五元,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出身,農門子弟,一家赤貧,往上數九代都沒有出過讀書人,純靠寒窗苦讀步步走到今日。

更有甚者,傳說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專來人世間歷劫。

“學生沈長林拜見陛下。”

“沈長林,你為何要在試卷中唱衰我大乾啊?”

沈長林深深鞠躬:“啓禀聖上,并非學生故意危言聳聽,只是俱實寫就,常言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學生所書或許看起來令人不舒服,但字字句句,皆是學生對大乾的關心愛護,我生于斯長于此,比任何人都希望大乾繁榮昌盛,綿延百年。”

聖上擡了擡手:“那我問你,為何言王朝繁榮三百年,便是由盛轉衰之時?我大乾立朝恰好三百載,你是說國運之衰,要從朕這開始了?”

沈長林挺直脊背,聖上此言十分犀利,但從他寫下那些答卷開始,就做好了應對今日局面的準備:“學生就事論事,絕無影射聖上之意,王朝三百載而衰,是學生通讀史書得出的規律,規律背後,自然深埋原因。”

“你不妨說來,讓衆人都聽一聽。”

沈長林颔首,朗聲道:“王朝更疊前,必逢亂世,而亂世起必有民怨,民性淳樸向善德,只要讓他們過上平靜祥和的日子,又怎會心生怨怼?而我大乾國民人數最衆者,為農戶,占總人數之七成,且農戶産糧麻棉油皆為國民生存之根本,簡言之,只要農戶不亂則國定,農戶不安則國亡。”

一語驚人,滿室愕然。

禮部尚書深吸一口氣,意味不明道:“沈會元實在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沈長林轉身對禮部尚書微作揖:“學生只是直抒胸臆,并無嘩衆取寵之意。”

“哦?沈會元方才說了許多,但還沒有言及根本,為何王朝三百載而有衰相,而我大乾朝的衰相又在何處,是稅收是吏制,還是苛政?還請沈會元說得更詳實些。”

禮部尚書是本次春闱的主考官員,沈長林是本次春闱的第一名,但很顯然,主考官并不喜歡沈長林這第一名,那麽,這會元的排名,極大可能是聖上親自定下的。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皇子王公們,只要不是缺根筋的,都猜出了這一點,看來這寒門出生的沈長林,從即日起,就要得聖寵,成為天子近臣了。

沈長林望了皇帝一眼,只見聖上微微颔首,示意他說下去。

“稅收吏制固然重要,但還有最根本的一條,尚書大人未曾提及。”

說罷,禮部尚書側目望了沈長林一眼,暗道,倒要看看這乳臭未幹的臭小子,能說出什麽大道理來。

滿室寂然,只見素淨襕裳的少年身姿隽雅,氣質悠然,清朗的聲音徐徐入耳。

“學生以為,最影響農戶生計的乃土地兼并之風,稅制吏治可以改革,土地重分卻無可能,貴者愈貴,貧者愈貧,貧者一無所有而生計無着時,自然心生怨恨,待遇戰亂或饑瑾之年,便民亂四起,朝局動蕩以至王朝覆滅。”

沈長林的話使得諸位大臣色變。

但是這位隽雅的少年會元仿佛不知自己所說的事有多麽嚴重,只見他神色如常,繼續道。

“而三百年,恰是民間土地兼并的極限,一旦超過此界,大量農戶失去土地,淪為奴仆佃戶,禁不起任何風吹雨打,他們的生活是否平靜祥和,全賴主人和地主的道德,如此,民不順則國難安。”

聖上隔着玉簾,凝視着堂下那仿佛不知天高的年輕人,沉聲繼續問:“那麽安邊之道,你又是如何答的?”

沈長林道:“學生主張增加軍資,提高屯邊軍戶之饷銀之福利,使得人人畏懼做軍戶到人人想做軍戶,并培養優種戰馬,改善軍械裝備,勤加訓練,以有備無患,猛虎之所以讓人畏懼,是因它有利齒和尖爪,大乾國要讓百國畏懼,則需要精兵強将。”

聖上又問:“增資增饷自是好事,可銀錢從何而來?”

“兩條路,一向內二向外,廣修運河官道,溝通各地貨運,繁榮商貿增加稅收,其二開口通商,和他國貿易增加收入。”

這時候,大殿內已無人說話,只見聖上握着龍椅上方的扶手,一下又一下的敲擊着。

沈長林的話處處不離改革,而改革談何易,只要觸及貴族世家的利益,哪怕是天神下凡,恐怕都得被他們捏碎了。

“咳咳——”

聖上咳嗽兩聲,沈長林是良才,奈何君生我已老,到底相見恨晚矣。

他折騰不動了,後來事就留給後來人去做吧。

“沈長林,朕的話問完了,你歸位吧,顏之垣何在?”

問完沈長林的話,聖上又問了本次春闱第三名一些話,接着陸續又問了幾位,林月賢、沈玉壽等皆在其中,問話結束後已近午時。

聖上看起來有幾分倦了,揮手讓人将昨夜勾好的三甲名單取來,塗改了了幾處。

接下來,就是本次殿試最引人矚目的環節,點一甲進士,即宣布狀元、榜眼、探花的名字。

沈長林屏息凝神,收斂好心緒,靜靜等待着,不止是他,殿內的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殿試一甲第一名沈長林,賜進士及第,朝服一套,一甲第二名顏之垣,賜進士及第,朝服一套,一甲第三名林月賢,賜進士及第,朝服一套。”

聖上宣布完一甲進士的名字,殿外的傳胪官開始念二甲三甲的姓名。

“恭喜恭喜啊,沈狀元如此年輕,又連中六元,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可喜可嘆,實乃長江後浪推前浪!”

耳旁賀喜聲不斷,沈長林卻是格外的平靜,他禮貌的拱手回應諸同年臣工的祝賀,內心十分清楚,中狀元不是結束,而是新的起點。

“二甲第八名沈玉壽,二甲第九名……”

小兄沈玉壽殿試的名次出人意料的高,從第五十七名躍升至二甲第八!

不過,細想下來,這也在情理之中,兄弟兩個政見基本一致,只是沈玉壽的觀點相較沈長林更溫和幾分,但也足夠他在殿試策論‘改政興國’上脫穎而出。

沈長林急忙回身尋找小兄,恰好沈玉壽也探出身來,兄弟兩個相望一笑,其中喜悅自不必多言。

點狀元傳胪畢,立即有宮人将一甲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的紅色朝服送來。

不僅有紅色朝服,還有素銀帶一條,展全翅的烏紗帽一頂,另由黑朝帶一副,履靴一雙,木芴一片,以及梁冠錦绶等物,另外,還有一塊參加狀元宴時可戴的金銀牌一副,上面镌刻着‘恩榮宴’三字。

衣襪鞋帽,腰帶錦绶皆敕造,質量上乘,不過沒待沈長林細看,就有宮人簇擁着他們三人,立即入內室更衣,因為禦賜的打馬游街,馬上就要開始了。

沈長林的膚色本就白皙,叫紅衣一襯,更顯俊逸。

衆宮人暗暗打量着一身隽雅的少年狀元郎,只見他穿淡素襕裳時雅致如清風明月,而穿上大紅羅袍後,卻又是另一派倜傥風流。

“我覺得狀元郎比探花郎還要俊呢。”

“我也是!不過聽說本次的探花郎是郡主夫婿呢。”

小宮女們竊竊議論,不留神被掌事太監聽見了,呵斥道:“胡亂嚼貴人的舌根子,想挨板子了?”

兩個小宮女對視一眼,吐了吐舌頭跑開了,但逃走不之前,還不忘再看狀元郎幾眼,暗道,果真俊俏呢。

室內,沈長林正對着落地銅鏡整戴衣冠,穿上這一襲紅袍,他都又些認不出自己了。

林月賢換好了衣裳,從一旁的水墨屏風後走出,路過沈長林身旁時站定駐足。

“恭喜你,沈狀元。”

“也恭喜你,林探花。”

二人相顧淡笑,有相逢泯恩仇之感,可除了沉默卻也無其他話可言。

“請新貴人快快上馬,游禦街去咯!”

恰好宮人在外催促,沈長林整理好衣冠,跨步走出房門,只見院裏已經有三匹白色駿馬,一甲進士可騎馬出宮門,這乃禦賜特權。

其實不止一甲進士可禦馬游街,二甲三甲也可随行,只不過沒有禦賜朝服,并要跟在狀元後面。

待打馬行至禦道上,百姓們的目光還是多集中在狀元身上,其次便是榜眼和探花。

知道今日是今科新貴游街的日子,禦街兩旁酒樓茶樓的包廂早已被預訂一空,紛紛占據視線好的位置,要一睹新貴風采,她們還會準備好鮮花、香囊、繡球等吉祥喜慶之物,往新貴身上投擲。

沈長林勒着缰繩,由宮人牽馬行在最前。

禦道兩旁早已人山人海,争先恐後要一睹新貴的風采,街面上喧嚣熱鬧極了。

而禦馬游街結束後,諸新科進士第二日還會受邀參加狀元宴,也稱為文喜宴,因在皇家園林瓊林苑舉行,所以又被喚作瓊林宴。

席上有賞賜、簪花、做詩等等流程。

五月的風已帶幾絲燥熱,但沈長林跨坐于馬上,禦馬悠游華京城時,感受到的只要一派清爽。

被聖上親點為狀元時他出人意料的冷靜,等沐浴在陽光下,騎上禦馬,穿越街巷時,那種金榜題名,春風得意的勁兒,才逐漸浮上心頭。

“呀,這狀元郎長得真俊,戲臺上扮的狀元公,都沒他這般俏的!”

“大娘,這位沈姓狀元公不僅相貌好,文采亦是一流。”

說話的大娘啧啧兩聲,目光追逐着沈長林:“如此才貌雙全,不知哪家的女兒配得上他。”同時有嘆,“自家倒有個待嫁的閨女,只可惜嫁不得這樣好的郎兒。”

大娘随口一言,卻無意間灼傷了站在她身後的人。

白柒柒的目光同樣追随着沈長林,今日的林公子,俊美的好似天神下凡,少女之心悸動不已,然而,自己與這粗鄙老婦家的閨女有何區別,沈長林高中狀元,她也配不上了。

如果他心悅自己,如果他收下那枚荷包,就好了。

只可惜,一切沒有如果。

游街結束後,暮色将至,諸新科進士各歸住處,修整一番後,第二日再聚瓊林苑慶功。

瓊林苑是最美的皇家園林,其建築景致堪稱絕色,沈長林很想去見識一番。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02 22:49:47~2022-07-03 23:16: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個;

同類推薦